一种大豆油制取用高效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16991发布日期:2018-10-09 21:37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豆油过滤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豆油制取用高效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浸出法制油是利用能溶解油脂的溶剂,通过润湿渗透、分子扩散和对流扩散将料胚中的油脂浸提出来,然后把由溶剂和脂肪所组成的混合油进行分离,回收溶剂而得到毛油,同样也要将豆粕中的溶剂回收,得到浸出粕。浸出法制油基本要素是溶剂和料胚以及决定浸出效果的浸出方式和工艺参数,而浸出时间直接影响大豆水分的多少,大豆水分的多少会影响大豆油在浸出过程中油脂的纯度,所以在浸泡软化后需要对大豆进行过滤,以达到控制大豆中水分的目的。现有技术的大豆油制取过滤装置一般采用静置自重过滤方式,过滤时间长,效率低,而且在过滤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搅动,容易导致底部大豆积液过多,水分控制不均匀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1)技术方案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豆油制取用高效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体和筒体基座,所述过滤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基座上,所述筒体基座的顶面设有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所述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的上端设有筒体固定圆盘,所述筒体固定圆盘的中心位置设有所述过滤筒体的套接孔,并且所述过滤筒体固定在所述过滤筒体的套接孔上,所述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的外侧设有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内部侧面设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中心位置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搅拌转轴,所述搅拌转轴的下端设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的顶面设有等距排列的搅拌杆,所述搅拌板的下方设有网状过滤板,所述网状过滤板的下方设有第二过滤板,所述过滤筒体的侧面设有矩形刮料口,所述矩形刮料口上设有密封盖,所述矩形刮料口位于所述网状过滤板和所述第二过滤板间隔区域的侧壁上,所述过滤筒体的下方设有积液槽,所述积液槽的底部设有卸料管,所述卸料管穿入所述筒体基座的内部并从其正面伸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过滤板上设有圆形过滤孔,所述圆形过滤孔的孔直径为0.2~0.3cm,优选0.25cm。

进一步地,所述搅拌转轴的下端设有两块所述搅拌板,所述搅拌板的顶面设有2~4根等距排列的所述搅拌杆,并且每根所述搅拌杆的间隔距离为8~12cm,优选地,所述搅拌板的顶面设有3根等距排列的所述搅拌杆,并且每根所述搅拌杆的间隔距离为10c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待过滤的大豆从过滤筒体的顶面开口投料,开启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搅拌转轴及其下端设有搅拌板和搅拌杆进行搅动辅助过滤,紧接着,所述搅拌板的下方设有网状过滤板对软化的大豆进行初步过滤,漏出的残渣经过所述网状过滤板下方的第二过滤板再次过滤,最后滤液从过滤筒体的下端流出并收集在积液槽中。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能够通过搅拌转轴及其下端设有搅拌板和搅拌杆进行搅动辅助过滤,再者,搅拌板的下方设有网状过滤板对软化的大豆进行初步过滤,漏出的残渣经过网状过滤板下方的第二过滤板再次过滤,最后滤液从过滤筒体的下端流出并收集在积液槽中,过滤结构简单,但是过滤效果好、用时短,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大豆油制取过滤装置一般采用静置自重过滤方式,过滤时间长,效率低,而且在过滤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及时搅动,容易导致底部大豆积液过多,水分控制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大豆油制取用高效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施案例提供一种大豆油制取用高效过滤装置,包括过滤筒体1和筒体基座2,所述过滤筒体1设置在所述筒体基座2上,所述筒体基座2的顶面设有左侧支撑板21和右侧支撑板22,所述左侧支撑板21和右侧支撑板22的上端设有筒体固定圆盘23,所述筒体固定圆盘23的中心位置设有所述过滤筒体1的套接孔,并且所述过滤筒体1固定在所述过滤筒体1的套接孔上,所述左侧支撑板21和右侧支撑板22的外侧设有主体外壳3,所述主体外壳3的内部侧面设有横板31,所述横板31的中心位置设有电机4,所述电机4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搅拌转轴5,所述搅拌转轴5的下端设有搅拌板51,所述搅拌板51的顶面设有等距排列的搅拌杆52,所述搅拌板51的下方设有网状过滤板6,所述网状过滤板6的下方设有第二过滤板7,所述过滤筒体1的侧面设有矩形刮料口8,所述矩形刮料口8上设有密封盖,所述矩形刮料口8位于所述网状过滤板6和所述第二过滤板7间隔区域的侧壁上,所述过滤筒体1的下方设有积液槽9,所述积液槽9的底部设有卸料管91,所述卸料管91穿入所述筒体基座2的内部并从其正面伸出。

所述第二过滤板7上设有圆形过滤孔71,所述圆形过滤孔71的孔直径为0.25cm,所述搅拌转轴5的下端设有两块所述搅拌板51,所述搅拌板51的顶面设有3根等距排列的所述搅拌杆52,并且每根所述搅拌杆52的间隔距离为10cm。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首先将待过滤的大豆从过滤筒体1的顶面开口投料,开启电机4,所述电机4通过搅拌转轴5及其下端设有搅拌板51和搅拌杆52进行搅动辅助过滤,紧接着,所述搅拌板51的下方设有网状过滤板6对软化的大豆进行初步过滤,漏出的残渣经过所述网状过滤板6下方的第二过滤板7再次过滤,最后滤液从过滤筒体1的下端流出并收集在积液槽9中。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