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压滤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4824发布日期:2018-10-12 22:27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压滤机。



背景技术:

目前,压滤机广泛应用于化工、制药、冶金、陶瓷、硅酸盐等工业以及市政与工业污泥脱水等方面,具体过程为:利用滤布两边的压力差,迫使物料中的绝大部分水份透过滤布,流出体外,而使物料被阻隔在滤室内形成滤饼,从而达到过滤目的,但是现有技术的压滤机无法高效地去除污泥和杂质,无法去除影响污水净化的细菌,过滤效果差,基于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压滤机还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多功能压滤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多功能压滤机,包括第一调节阀、进料泵、进料阀、压力表、压滤机、滤板和液压缸,所述第一调节阀与进料泵连接,所述进料泵与电动机连接,所述进料泵通过进料阀及管道与压滤机连接,所述压滤机侧设置有压力表,所述压滤机上设置有滤板,所述压滤机与液压缸连接,所述的压滤机内部设置有重力脱水装置、滤网清水装置,压滤机外设有滤液收集池、保护装置和卸料装置,所述滤液收集池采用混泥土砌成的U型凹槽,所述压滤机通过回流阀连接至滤液收集池,所述滤液收集池还通过第二调节阀连接至原有污水管道,所述第一调节阀、进料阀以及第二调节阀上均设有PLC控制器,第一调节阀PLC控制器、进料阀PLC控制器以及第二调节阀PLC控制器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管路的通断。

进一步的,所述的重力脱水装置采用上下两层压滤网的重力脱水装置,压滤网由聚酯丝编织而成;滤网清水装置由喷水连接管、不锈钢喷嘴、滚刷、阀门、防水罩和过滤器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的卸料装置采用滤网刮板。

进一步的,所述的滤板采用聚丙烯滤板。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出泥效率较高,操作方便,滤板采用增强聚丙烯材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在压滤机出故障时可用采用分流管流向收集池沉淀,避免故障停机不排水,有效的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在第一调节阀、进料阀以及第二调节阀上设有PLC控制器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管路的通断,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所示的一种多功能压滤机,包括第一调节阀1、进料泵2、进料阀4、压力表5、压滤机6、滤板7和液压缸8,第一调节阀1与进料泵2连接,进料泵2与电动机M连接,进料泵2通过进料阀4及管道与压滤机6连接,压滤机6侧设置有压力表5,压滤机6上设置有滤板7,压滤机6与液压缸8连接,所述滤板7采用增强聚丙烯材料,具有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所述的压滤机6内部设置有重力脱水装置、滤网清水装置,压滤机6外设有滤液收集池10、保护装置和卸料装置,所述滤液收集池10采用混泥土砌成的U型凹槽,高度为0.5m,压滤机6通过回流阀9连接至滤液收集池10,滤液收集池10还通过第二调节阀3连接至原有污水管道,所述第一调节阀1、进料阀4以及第二调节阀3上均设有PLC控制器,第一调节阀PLC控制器、进料阀PLC控制器以及第二调节阀PLC控制器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管路的通断。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重力脱水装置为独立滤网重力脱水,上下两层压滤网的重力脱水,经过5-10m的重力脱水,压滤网由聚酯丝编织而成;滤网清水装置由喷水连接管、不锈钢喷嘴、滚刷、阀门、防水罩和过滤器组成;所述的保护装置为本机的两侧设置安全保护网及警告标志,电控限位拉线开关组成的故障应急反应系统能监测滤带调整过程的所有动作,当调整系统在对过程中造成偏差过渡时,限位开关触发并停止机器工作。

此外,所述的卸料装置采用滤网刮板,将排出的滤饼刮下,刮板的压力大小可以调整。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使用时,其工作原理是:在工作前将滤布套在滤板7上,然后操作压滤机6,驱动压紧杆,将压紧板紧紧的压紧滤板7,启动进料泵2将污水输入压滤机6,污水滤板上的通道进入滤室,清液透过滤布进入滤板7上的滤面,再通过滤板7上的通道进入出液口汇集后由出液口流出,而污泥被刮板与滤布相互作用产生压力刮下,然后工作循环。

本具体实施方式提高过滤的效果和对难过滤的杂质的去除,使污水能够高效去除污泥和杂质,有效的去除影响污水净化的细菌,保证污水净化处理,并且在第一调节阀、进料阀以及第二调节阀上设有PLC控制器用于开启或关闭对应管路的通断,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