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雾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64404发布日期:2018-10-26 19:47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喷雾器结构,尤指一种运用于彩妆、保养、喷画等范畴的喷雾器结构。



背景技术:

介质涂敷器(Media applicators)诸如喷枪之类的喷雾器上的喷雾系统,可用于使涂料、粉末、化妆品等均匀地喷洒到表面或基底上。然而,由于喷雾器通道狭窄,气体流速较高,以及喷雾的挥发性,使得喷雾器的喷嘴易于堵塞。因此,喷雾器必须定期清洁或更换,而清洁和疏通喷雾器耗时及减低工作效率。

另外,喷雾器用于涂敷不同颜色或不同种类的涂料液体之前,必须随着不同的涂料,而时常要清洁喷头喷嘴及喷雾器上相关的零组件;或是,另一种可更换喷头喷嘴的喷雾器,于喷涂不同颜色或种类涂料时,则采用更换整个喷枪或喷雾器本体,有时更包含涂料储存器一起被更换,导致使用上述喷雾器的浪费和增加费用。因此,喷雾器上的喷嘴和喷头及涂料管线通道应用上需要改进以减少阻塞及浪费。

于是,设计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的丰富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进,提供一种喷雾器结构,以期达到更佳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雾器结构,尤指一种运用于彩妆、保养、喷画等范畴的喷雾器,利用活动式可拆卸的喷头设计,使其喷头及涂料管线通道保持畅通,且无需清洗的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喷雾器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喷雾器本体和一喷头,所述主体上设有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连结第一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及由外部导入气体的进气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的一端衔接所述端口,其另一端连结所述进气通道,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其另一端连通外部,于所述喷雾器本体对应第二气流通道的垂直向设有组设部,喷头为一活动能拆式喷头,其对应嵌组于所述喷雾器本体的组设部,所述喷头包含有一基座,于所述基座的一端对应第二气流通道的出口端处设有一引流孔道,于所述基座上对应所述引流孔道处设有喷嘴,所述喷嘴的出口与所述引流孔道的出口相互对应,于所述基座的下方设有一吸管,所述吸管与所述喷嘴连结导通,利用所述进气通道由外部导入气体,并经所述触发部开闭端口来控制气体流向,使气体经第一气流通道而停止喷涂,或经第二气流通道让所述吸管端产生负压,而使涂料被导引而喷出;借此,使涂料仅通过喷嘴喷出不流窜通道,达到喷头拆卸方便且无需清洗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喷嘴的轴线与所述引流孔道的轴线形成一夹角,该夹角为45°-90°。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的较佳实施例,所述引流孔道为C型孔道,所述基座上对应所述引流孔道的中央设有一喷嘴,所述喷嘴对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引流孔道水平相对的平直段,所述喷嘴的出口与所述引流孔道的出口位于同一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喷雾器结构进一步包含一用以容装涂料并供所述吸管嵌入的容器,所述喷雾器本体设有安装连结部,所述安装连结部与所述容器对应组设。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喷雾器本体的触发部背向所述喷头的一侧设有供握持的手柄部。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出口端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气流通道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于所述吸管衔接所述基座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以导入外部气体的凹槽道。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吸管的与所述基座衔接处的内径形成一锥状部。

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的较佳实施例,其中所述吸管与所述喷头的基座为一体成型或采用组装结合。

通过以上所述,由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通过利用可抽换式的喷嘴设计,使其于更换涂料颜色、种类时,可便利拆卸更换,达到操作简单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同上述,压缩气体窜绕喷雾器本体的各气流通道中,并利用伯努利原理使气体流动带动涂料顺畅喷涂,因此,于喷头部位并不会有阻塞问题产生,同时达到无需清洗的功效。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喷头放大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喷头放大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喷头剖视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使用状态剖视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喷头放大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 喷雾器本体 11 触发部

110 端口 12 第一气流通道

13 第二气流通道 14 进气通道

15 组设部 16 安装连结部

17 手柄部 2 喷头

21 基座 22 引流孔道

23 喷嘴 231 平直段

24 吸管 241 凹槽道

242 锥状部 3 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目的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现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附图及图号:

首先,请参阅图1、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立体外观示意图,其主要包含有:

一喷雾器本体1,设有一触发部11,所述触发部11包含一端口110,并于所述喷雾器本体1内部设有第一气流通道12、第二气流通道13及由外部导入气体的进气通道14,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2的一端衔接所述端口110,另一端连结所述进气通道 14,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2,另一端连通外部,于所述喷雾器本体1对应第二气流通道13的垂直向设有组设部15;

一喷头2,为一活动可拆式喷头,对应嵌组于所述喷雾器本体1的组设部15,所述喷头2包含有一基座21,于所述基座21的一端对应第二气流通道13的出口端处设有一引流孔道22,再于所述基座上对应所述引流孔道22处设有一喷嘴23,所述喷嘴23的出口与所述引流孔道22的出口相互对应,再于所述基座21的下方设有一吸管24,所述吸管24与所述喷嘴23连结导通。

于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实际实施时,其所述喷头2具有不同实施状态,以下说明之。

请参阅图1~图3所示,实施例一,所述喷雾器本体1主要设有安装连结部16,所述安装连结部16可对应与一容器3组设,而其组设方式可采用螺纹锁设、或相互卡掣组装,所述容器3用以容装涂料并供所述吸管24插入,能经由所述喷头2而将涂料喷涂于欲喷涂的目标物,所述涂料可为液态或粉态,如液体化妆品、颜料、粉末…等等;而进一步能由所述进气通道14导接一外部的供气设备(图中未示),以能提供进行喷雾的压缩气体。接着,于所述喷雾器本体1的触发部11后方设有供握持的手柄部17,而手柄部17能依据所需而作长度、握持形状的变化,使其能更符合使用者握持操控喷雾器的需求与舒适感。

续,于所述喷雾器本体1的组设部对应组装所述活动可拆式喷头2,进一步所述组设部15为一贯穿孔,而所述喷头2的吸管24由所述组设部15的贯穿孔处插入,于插入后,让所述基座21上的所述引流孔道22对应所述第二气流通道13的出口端,且使所述喷嘴23与所述引流孔道22呈一适当角度对应,其角度大约为45°-90°(如图2所示);另外,所述吸管24与所述喷头2的基座21可为一体成型或采用组装结合,如:黏着剂、压配、焊接、套设或借紧固件结合…等;进一步于所述吸管24衔接所述基座21的外表面上设有适当长度的凹槽道241,能利用所述凹槽道241由外部导入气体,以让内外气体对流;且所述吸管24与所述基座21衔接处的内径形成一具有导引功效的锥状部242。

于使用时,其经由供气设备提供压缩气体经由所述进气通道14进入所述喷雾器本体1中,当所述触发部11的端口110为开放状态时,导入的气体经由所述进气通道14通过所述第一气流通道12而由所述端口110排出,而此状态下非执行喷涂、喷雾动作;于实际进行喷涂时,使用者手部握持手柄部17,并于所述触发部11经由使用者手指覆盖端口110启动,让压缩气体经由所述进气通道14进入所述喷雾器本体 1中,而因第一气流通道12末端的端口110被遮蔽,以让气体可以从第一气流通道 12流入第二气流通道13,如箭头所示,并且从第二气流通道13加速通过狭窄出口端,而出口端具有比第二气流通道13更小的直径,以便增加经过出口端进入所述引流孔道22的压缩气体速度。

当压缩气体通过所述引流孔道22时,根据伯努利原理让压缩气体越过或围绕所述喷嘴23,使所述吸管24内的压力降低(产生负压),而让所述容器3内的涂料因压力影响而被抽出,同时随压缩气体形成为雾化状态喷涂于目的地,以完成喷雾动作(如图3所示);当涂料从喷嘴23排出之后,外部空气可通过所述凹槽道241被吸入容器3中,以达到均衡容器3中的压力。

请参阅图4~图8所示,实施例二,其大致上与实施例一的组装方式相同,而有所差异的是在所述手柄部17的型状不同,于实施例二中的手柄部17型体较长较大,为依据所需而作长度、握持形状的变化,使其能更符合使用者握持操控喷雾器的需求与舒适感。另外,就是所述引流孔道22为C型孔道,而所述基座21上对应所述引流孔道22的中央处设有一喷嘴23,所述喷嘴23的后方衔接一与所述引流孔道22水平相对的平直段231,并使所述喷嘴23的出口与所述引流孔道22的出口位于同一方向(如图5~图6所示)。

于实际进行喷涂时,使用者手部握持手柄部17,并于所述触发部11经由使用者手指覆盖端口110启动,让压缩气体经由所述进气通道14进入所述喷雾器本体1中,而因第一气流通道12末端的端口110被遮蔽,以让气体可以从第一气流通道12流入第二气流通道13,如箭头所示,并且从第二气流通道13加速通过狭窄出口端,而出口端具有比第二气流通道13更小的直径,以便增加经过出口端进入所述引流孔道22 的压缩气体速度。

根据伯努利原理让压缩气体通过所述C型引流孔道22时,使所述吸管24内的压力降低(产生负压),而让所述容器3内的涂料因压力影响而被抽出,同时随压缩气体形成为雾化状态喷涂于目的地,以完成喷雾动作(如图8所示);当涂料从喷嘴 23排出之后,外部空气可通过所述凹槽道241被吸入容器3中,以达到均衡容器3 中的压力。

通过以上所述,由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组成与使用实施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通过利用可抽换式的喷嘴设计,使其于更换涂料颜色、种类时,可便利拆卸更换,达到操作简单的功能。

2.本实用新型的喷雾器结构,同上述,压缩气体窜绕喷雾器本体的各气流通道中,并利用伯努利原理使气体流动带动涂料顺畅喷涂,因此,于喷头部位并不会有阻塞问题产生,同时达到无需清洗的功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理所当然地涵盖了与本案发明点有关的其它组合及具体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