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原药材净度的中药提取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4623发布日期:2018-10-12 22:26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提高原药材净度的中药提取罐。



背景技术:

提取罐是医药化工中常用的浸出提取设备,特别适合于植物产物所含成分的浸出提取。传统的中药提取罐一般在提取罐的底部设出口,出口处设滤网,当提取完后,先滤出提取液,之后将滤网取出以排出药渣,滤网频繁拆取安装易坏,并且拆取安装麻烦;在往提取罐内添加中药材时,因中药材供应商不同,中药材中所含灰尘杂质也不一样,当中药材中灰尘杂质含量过高(也即是中药材的净度不够)时,会影响提取液的质量;同时,现有技术的提取罐一般是将药材、辅料和提取液装进提取罐内慢慢浸润提取,提取效率极低,并且搅拌电机的运行会产生噪音,影响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原药材净度的中药提取罐,解决现有技术药液药渣排出麻烦,提取效率低,运行时易产生噪音污染环境,以及不能提高原药材净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提高原药材净度的中药提取罐,包括提取罐主体,设于所述提取罐主体顶部中央旋转驱动电机,设于所述提取罐主体顶部并周向环绕所述驱动电机分布的进料管、液态辅料进管和固态辅料进管,竖直设于所述提取罐主体内并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搅拌轴,等距分布于所述搅拌轴上且倾斜朝下的螺旋搅拌桨叶,倾斜设于所述提取罐主体内下部的弧形过滤筛网,设于所述提取罐主体罐壁下部的磁浮子液位计,以及设于所述提取罐主体罐壁上并与所述驱动电机电性连接的电控箱;

所述提取罐主体的底部呈倒圆台形并在其最低端开设有出液口,所述过滤筛网的最低端与所述提取罐主体圆台形底部的顶口齐平,所述提取罐主体在位于所述过滤筛网的最低端处开设有药渣出口,并且在所述药渣出口处设有可密封关闭该药渣出口的药渣出口门,所述进料管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冷水进水管和热水进管,所述液态辅料进管、所述冷水进水管和热水进管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的第一流量阀、第二流量阀和第三流量阀;

所述驱动电机外周包覆有一层消音结构层,所述消音结构层包括位于内侧并贴附在所述驱动电机外周的内侧轻质薄金属层、位于外侧的外侧轻质薄金属层、以及位于所述内侧轻质薄金属层和所述外侧轻质薄金属层之间的吸音棉层;

所述进料管顶部通过法兰连接有喇叭状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倾斜弧面上布满有灰尘漏孔,所述进料斗的倾斜弧面下方环绕所述进料斗的倾斜弧面设有灰尘收纳室,并且所述灰尘收纳室的底面与水平面呈一个45°的夹角,所述灰尘收纳室外侧底部连接有吸灰尘管,所述吸灰尘管上设有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的吸尘泵。

进一步地,所述提取罐主体上部开设有用于观察所述提取罐主体内部情况的内视窗。

进一步地,所述提取罐主体的罐壁为双层结构,并且在所述提取罐主体的上部设有与该双层结构罐壁的内腔连通的进汽液管,同时在所述提取罐主体的下部设有与该双层结构罐壁的内腔连通的出汽液管,所述进汽液管和所述出汽液管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进汽液管的外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和进蒸汽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进蒸汽管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的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并且所述出汽液管的外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和出蒸汽管,所述出液管和所述出蒸汽管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的第六电磁阀和第七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提取罐主体的罐壁内腔设有分别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口上连接有提取液输出管,所述提取液输出管上设有与所述电控箱电性连接的第三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提取罐主体底部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支撑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药液药渣分口排出,排出效率高,排出方便,提取效率高,在运行时能有效降低生产噪音,并且可有效提高原药材净度以保证提取药液的质量,自动化程度高。

(2)本实用新型在进料管顶部通过法兰连接一个喇叭状的进料斗,进料斗的倾斜弧面上设灰尘漏孔,当中药原药材进入进料斗后,原药材顺着进料斗通过进料管进入提取罐主体内,而中药原药材中的灰尘则通过灰尘漏孔漏出,进料斗的倾斜弧面下方设有灰尘收纳室,漏出的灰尘全部进入灰尘收纳室中,灰尘收纳室与水平面呈一个45°夹角的底面使灰尘全部聚集至该底面的内底部,然后在吸尘泵的作用下从吸灰尘管被吸出,结构简单实用有效,能有效提高进入提取罐主体内中药材的净度,进而可有效保障提取药液的质量。

(3)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在提取罐主体顶部设驱动电机,并在提取罐主体内设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上等距设倾斜朝下的螺旋搅拌桨叶,在提取过程中,驱动电机驱动搅拌轴旋转,从而带动螺旋搅拌桨叶旋转,由于螺旋搅拌桨叶均朝下倾斜设置,在搅拌过程中会将提取罐主体内的物料混合液向下挤压,可增加物料混合液的内部压力,并且物料混合液运行至提取罐主体底部时会沿着提取罐主体的内壁向上运行,如此形成上下挤压运行循环,可有效提高提取效率。

(4)本实用新型在驱动电机外周包覆有一层消音结构层,消音结构层包括内侧轻质薄金属层、吸音棉层和外侧轻质薄金属层,两侧的薄金属层能有效对其内的吸音棉层进行加固,同时可减轻重量及占有体积,通过消音结构层可有效降低驱动电机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避免噪音产生噪音环境污染,为操作员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5)本实用新型在提取罐主体底部设用于排出提取液的出液口,并且在提取罐主体内倾斜设弧形过滤筛网,提取药液通过过滤筛网进入提取罐主体内的到圆台形底部,而药渣位于弧形过滤筛网上方,提取罐主体在位于过滤筛网的最底端处设有用于排出药渣的药渣出口,当提取完毕后,先通过出液口将提取罐主体内的提取液排出,之后开启药渣出口门,由于过滤筛网呈弧形,并且倾斜设置,药渣可以轻松的从药渣出口被排出,使用其既方便,本实用新型同时设有进料管、液态辅料进管和固态辅料进管,并且液态辅料和固态辅料分开添加,可极其方便添加物料和辅料。

(6)本实用新型将提取罐主体的罐壁设成双层结构,并且在提取罐主体的上部设与该双层结构罐壁的内腔连通的进汽液管,并且进汽液管的外端分别连接进液管和进蒸汽管,同时在提取罐主体的下部设与该双层结构罐壁的内腔连通的出汽液管,并且出汽液管的外端分别连接出液管和出蒸汽管,在提取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往提取罐主体罐壁的内腔通过进汽液管和出汽液管输入液态介质或汽态介质,比如水或水蒸汽,以使提取罐主体内的物料混合液处于最佳提取环境中,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

(7)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在提取罐主体罐壁上设电控箱,电控箱分别与驱动电机、第一流量阀、第二流量阀、第三流量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吸尘泵电性连接,以控制上述电器件运行,自动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在提取罐主体罐壁上设磁浮子液位计,并在提取罐主体上部设内视窗,可使操作者实时准确掌握提取罐主体内的液位情况及内部物料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料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音结构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各电子器件连接框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

1-提取罐主体、2-驱动电机、3-进料管、4-液态辅料进管、5-搅拌轴、6-螺旋搅拌桨叶、7-过滤筛网、8-出液口、9-药渣出口门、10-冷水进水管、11-电控箱、12-磁浮子液位计、13-热水进管、14-固态辅料进管、15-第一流量阀、16-第二流量阀、17-第三流量阀、18-内视窗、19-进汽液管、20-出汽液管、21-第一电磁阀、22-第二电磁阀、23-温度传感器、24-压力传感器、25-提取液输出管、26-第三电磁阀、27-支撑脚、28-消音结构层、29-进料斗、30-灰尘漏孔、31-灰尘收纳室、32-吸灰尘管、33-吸尘泵、34-进液管、35-进蒸汽管、36-第四电磁阀、37-第五电磁阀、38-出液管、39-出蒸汽管、40-第六电磁阀、41-第七电磁阀、42-法兰、281-内侧轻质薄金属层、282-外侧轻质薄金属层、283-吸音棉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提高原药材净度的中药提取罐,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药液药渣分口排出,排出效率高,排出方便,提取效率高,在运行时能有效降低生产噪音,并且可有效提高原药材净度以保证提取药液的质量,自动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包括提取罐主体1,设于所述提取罐主体1顶部中央旋转驱动电机2,设于所述提取罐主体1顶部并周向环绕所述驱动电机2分布的进料管3、液态辅料进管4和固态辅料进管14,竖直设于所述提取罐主体1内并与所述驱动电机2连接的搅拌轴5,等距分布于所述搅拌轴5上且倾斜朝下的螺旋搅拌桨叶6,倾斜设于所述提取罐主体1内下部的弧形过滤筛网7,设于所述提取罐主体1罐壁下部的磁浮子液位计12,以及设于所述提取罐主体1罐壁上并与所述驱动电机2电性连接的电控箱11。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在提取罐主体顶部设驱动电机,并在提取罐主体内设与驱动电机连接的搅拌轴,搅拌轴上等距设倾斜朝下的螺旋搅拌桨叶,在提取过程中,驱动电机驱动搅拌轴旋转,从而带动螺旋搅拌桨叶旋转,由于螺旋搅拌桨叶均朝下倾斜设置,在搅拌过程中会将提取罐主体内的物料混合液向下挤压,可增加物料混合液的内部压力,并且物料混合液运行至提取罐主体底部时会沿着提取罐主体的内壁向上运行,如此形成上下挤压运行循环,可有效提高提取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取罐主体1的底部呈倒圆台形并在其最低端开设有出液口8,所述过滤筛网7的最低端与所述提取罐主体1圆台形底部的顶口齐平,所述提取罐主体1在位于所述过滤筛网7的最低端处开设有药渣出口,并且在所述药渣出口处设有可密封关闭该药渣出口的药渣出口门9,所述进料管3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冷水进水管10和热水进管13,所述液态辅料进管4、所述冷水进水管10和热水进管13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控箱11电性连接的第一流量阀15、第二流量阀16和第三流量阀17。

本实用新型在提取罐主体底部设用于排出提取液的出液口,并且在提取罐主体内倾斜设弧形过滤筛网,提取药液通过过滤筛网进入提取罐主体内的到圆台形底部,而药渣位于弧形过滤筛网上方,提取罐主体在位于过滤筛网的最底端处设有用于排出药渣的药渣出口,当提取完毕后,先通过出液口将提取罐主体内的提取液排出,之后开启药渣出口门,由于过滤筛网呈弧形,并且倾斜设置,药渣可以轻松的从药渣出口被排出,使用其既方便,本实用新型同时设有进料管、液态辅料进管和固态辅料进管,并且液态辅料和固态辅料分开添加,可极其方便添加物料和辅料。

本实用新型所述驱动电机2外周包覆有一层消音结构层28,所述消音结构层28包括位于内侧并贴附在所述驱动电机2外周的内侧轻质薄金属层281、位于外侧的外侧轻质薄金属层282、以及位于所述内侧轻质薄金属层281和所述外侧轻质薄金属层282之间的吸音棉层283。

本实用新型在驱动电机外周包覆有一层消音结构层,消音结构层包括内侧轻质薄金属层、吸音棉层和外侧轻质薄金属层,两侧的薄金属层能有效对其内的吸音棉层进行加固,同时可减轻重量及占有体积,通过消音结构层可有效降低驱动电机在运行时所产生的噪音,避免噪音产生噪音环境污染,为操作员提供一个更加舒适的工作环境。

本实用新型所述进料管3顶部通过法兰42连接有喇叭状进料斗29,所述进料斗29的倾斜弧面上布满有灰尘漏孔30,所述进料斗29的倾斜弧面下方环绕所述进料斗29的倾斜弧面设有灰尘收纳室31,并且所述灰尘收纳室31的底面与水平面呈一个45°的夹角,所述灰尘收纳室31外侧底部连接有吸灰尘管32,所述吸灰尘管32上设有与所述电控箱11电性连接的吸尘泵33。

本实用新型在进料管顶部通过法兰连接一个喇叭状的进料斗,进料斗的倾斜弧面上设灰尘漏孔,当中药原药材进入进料斗后,原药材顺着进料斗通过进料管进入提取罐主体内,而中药原药材中的灰尘则通过灰尘漏孔漏出,进料斗的倾斜弧面下方设有灰尘收纳室,漏出的灰尘全部进入灰尘收纳室中,灰尘收纳室与水平面呈一个45°夹角的底面使灰尘全部聚集至该底面的内底部,然后在吸尘泵的作用下从吸灰尘管被吸出,结构简单实用有效,能有效提高进入提取罐主体内中药材的净度,进而可有效保障提取药液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取罐主体1的罐壁为双层结构,并且在所述提取罐主体1的上部设有与该双层结构罐壁的内腔连通的进汽液管19,同时在所述提取罐主体1的下部设有与该双层结构罐壁的内腔连通的出汽液管20,所述进汽液管19和所述出汽液管20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控箱11电性连接的第一电磁阀21和第二电磁阀22;所述进汽液管19的外端分别连接有进液管34和进蒸汽管35,所述进液管34和所述进蒸汽管35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控箱11电性连接的第四电磁阀36和第五电磁阀37;并且所述出汽液管20的外端分别连接有出液管38和出蒸汽管39,所述出液管38和所述出蒸汽管39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电控箱11电性连接的第六电磁阀40和第七电磁阀41。

本实用新型将提取罐主体的罐壁设成双层结构,并且在提取罐主体的上部设与该双层结构罐壁的内腔连通的进汽液管,并且进汽液管的外端分别连接进液管和进蒸汽管,同时在提取罐主体的下部设与该双层结构罐壁的内腔连通的出汽液管,并且出汽液管的外端分别连接出液管和出蒸汽管,在提取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往提取罐主体罐壁的内腔通过进汽液管和出汽液管输入液态介质或汽态介质,比如水或水蒸汽,以使提取罐主体内的物料混合液处于最佳提取环境中,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提取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提取罐主体1上部开设有用于观察所述提取罐主体1内部情况的内视窗18,所述提取罐主体1的罐壁内腔设有分别与所述电控箱11电性连接的温度传感器23和压力传感器24,所述出液口8上连接有提取液输出管25,所述提取液输出管25上设有与所述电控箱11电性连接的第三电磁阀26,所述提取罐主体1底部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支撑脚27。

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在提取罐主体罐壁上设电控箱,电控箱分别与驱动电机、第一流量阀、第二流量阀、第三流量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第六电磁阀、第七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吸尘泵电性连接,以控制上述电器件运行,自动化程度高;本实用新型在提取罐主体罐壁上设磁浮子液位计,并在提取罐主体上部设内视窗,可使操作者实时准确掌握提取罐主体内的液位情况及内部物料情况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不应当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凡在本实用新型的主体设计思想和精神上作出的毫无实质意义的改动或润色,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致的,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