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排烟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6188发布日期:2018-11-16 21:34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排烟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排烟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空气的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 康;特别是工业生产所排放出来的大量粉尘、烟气,需要及时处理和净化,为了使局部环境 内的空气质量得到一定的提高,人们制造了不同的空气净化装置;通过空气净化装置对生产 生活所产生的粉尘、废气、有毒有害物等进行净化,以满足人们健康的需求。

专利号为CN105013275A,申请日为2015-05-22,公开了一种锅炉烟气净化方法,包括静电除尘和脱硫步骤,还包括蒸发烘干步骤,静电除尘步骤是指将锅炉烟道内的烟气引入静电除尘器,除去烟气中的大部分灰尘;脱硫步骤是指经过静电除尘步骤后的烟气与竖井电场内的碱液喷雾混合,烟气中细微的灰粒子和二氧化硫在电场力、碱液喷雾的聚集、捕获、凝并作用下聚集成小团黏在竖井电场的电极上;蒸发烘干步骤是指经脱硫步骤后残留的灰粒被喷雾器形成的水流冲至蒸发干燥箱内,蒸发干燥箱与烟气的余热共同将灰水蒸干得到最终洁净烟气。

上述专利通过既能使烟气中的细微灰粒子与雾化后的碱液充分混合,脱去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又能有效防止灰、水混合物引起的二次水污染,具有良好的烟气净化效果。但是烟气引入静电除尘器除去烟气中的大部分灰尘,烟气内还有小部分灰尘没有除去,主要原因是这一小部分灰尘没有到静电,静电除尘器无法吸收,除尘效果不彻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智能排烟设备,能够完全除去空气的灰尘,提高排放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排烟设备,包括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的内腔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固定体和电极板,所述电极板安装在固定体的上端,所述固定体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旋孔,所述螺旋孔的内壁布满有化纤层垫,所述管体的内腔下端为进烟口,上端为排烟口。

所述管体内腔下端为进烟口,所述进烟口内设置有电热丝网。

所述固定体的下端呈倒锥形内凹结构。

所述电极板一端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且电压为50-60Kv。

所述排烟口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棉毡膜。

所述电极板可装卸安装在管体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气体穿过螺旋孔,螺旋孔内布满了化纤层垫,空气中的灰尘在螺旋孔内与化纤层垫产生摩擦,摩擦使各种大小的灰尘具有静电,带静电的灰尘经过第一电极板时,在电压的作用下,带静电的灰尘吸附在第一电极板上,从而使空气中的灰尘都能被吸附,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除尘效果彻底,螺旋孔具有促使灰尘在其内翻滚,保证灰尘都能与化纤层垫产生摩擦具有静电,提高除尘的效果。

2、通过电热丝网先对空气进行加入干燥,保证空气中的灰尘处于干燥状态,提高灰尘与化纤层垫产生静电的几率。

3、通过固定体的下端呈倒锥形内凹结构,是气体能够顺利的进入螺旋孔。

4、通过电压为50-60Kv正负极电压,保证带静电的灰尘能够有足够的电压使其移动到两端。

5、通过棉毡膜对气体进行二次吸附灰尘,提高空气排放的洁净度,且棉毡膜透气、柔软、耐高温的作用。

6、通过电极板可装卸安装在管体,装卸方便,可更换各种电压的电极板。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管体,2、电极板,3、固定体,4、螺旋孔,5、化纤层垫,6、电热丝网,7、进烟口,8、排烟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排烟设备,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内腔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固定体3和电极板2,所述电极板2安装在固定体3的上端,所述固定体3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旋孔4,所述螺旋孔4的内壁布满有化纤层垫5,所述管体1的内腔下端为进烟口7,上端为排烟口8。

首先,气体进入进烟口7,在进入螺旋孔4内,气体中的灰尘颗粒在螺旋孔4向上运动时,灰尘颗粒与化纤层垫5发生摩擦产生静电,生成带有静电的灰尘,有静电的灰尘进过电极板2,电极板2施加电压,在电压的作用下,带静电的灰尘向第一电极板2额边端移动,从而使电极板2起到吸附灰尘净化空气的效果,其次,颗粒物检测器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检测,通过气体穿过螺旋孔4,螺旋孔4内布满了化纤层垫5,空气中的灰尘在螺旋孔4内与化纤层垫5产生摩擦,摩擦使各种大小的灰尘具有静电,带静电的灰尘经过电极板2时,在电压的作用下,带静电的灰尘吸附在电极板2上,从而使空气中的灰尘都能被吸附,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除尘效果彻底,螺旋孔4具有促使灰尘在其内翻滚,保证灰尘都能与化纤层垫5产生摩擦具有静电,提高除尘的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排烟设备,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内腔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固定体3和电极板2,所述电极板2安装在固定体3的上端,所述固定体3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旋孔4,所述螺旋孔4的内壁布满有化纤层垫5,所述管体1的内腔下端为进烟口7,上端为排烟口8。

所述管体1内腔下端为进烟口7,所述进烟口7内设置有电热丝网6。

所述固定体3的下端呈倒锥形内凹结构。

首先,气体进入进烟口7,在进入螺旋孔4内,气体中的灰尘颗粒在螺旋孔4向上运动时,灰尘颗粒与化纤层垫5发生摩擦产生静电,生成带有静电的灰尘,有静电的灰尘进过电极板2,电极板2施加电压,在电压的作用下,带静电的灰尘向第一电极板2额边端移动,从而使电极板2起到吸附灰尘净化空气的效果,其次,颗粒物检测器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检测,通过气体穿过螺旋孔4,螺旋孔4内布满了化纤层垫5,空气中的灰尘在螺旋孔4内与化纤层垫5产生摩擦,摩擦使各种大小的灰尘具有静电,带静电的灰尘经过电极板2时,在电压的作用下,带静电的灰尘吸附在电极板2上,从而使空气中的灰尘都能被吸附,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除尘效果彻底,螺旋孔4具有促使灰尘在其内翻滚,保证灰尘都能与化纤层垫5产生摩擦具有静电,提高除尘的效果。

通过电热丝网6先对空气进行加入干燥,保证空气中的灰尘处于干燥状态,提高灰尘与化纤层垫5产生静电的几率。

通过固定体3的下端呈倒锥形内凹结构,是气体能够顺利的进入螺旋孔4。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排烟设备,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的内腔自下而上依次设置有固定体3和电极板2,所述电极板2安装在固定体3的上端,所述固定体3上设置有若干个螺旋孔4,所述螺旋孔4的内壁布满有化纤层垫5,所述管体1的内腔下端为进烟口7,上端为排烟口8。

所述管体1内腔下端为进烟口7,所述进烟口7内设置有电热丝网6。

所述固定体3的下端呈倒锥形内凹结构。

所述电极板2一端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且电压为50-60Kv。

所述排烟口8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为棉毡膜。

所述电极板2可装卸安装在管体1上。

首先,气体进入进烟口7,在进入螺旋孔4内,气体中的灰尘颗粒在螺旋孔4向上运动时,灰尘颗粒与化纤层垫5发生摩擦产生静电,生成带有静电的灰尘,有静电的灰尘进过电极板2,电极板2施加电压,在电压的作用下,带静电的灰尘向第一电极板2额边端移动,从而使电极板2起到吸附灰尘净化空气的效果,其次,颗粒物检测器对净化后的空气进行检测,通过气体穿过螺旋孔4,螺旋孔4内布满了化纤层垫5,空气中的灰尘在螺旋孔4内与化纤层垫5产生摩擦,摩擦使各种大小的灰尘具有静电,带静电的灰尘经过电极板2时,在电压的作用下,带静电的灰尘吸附在电极板2上,从而使空气中的灰尘都能被吸附,达到净化空气的作用,除尘效果彻底,螺旋孔4具有促使灰尘在其内翻滚,保证灰尘都能与化纤层垫5产生摩擦具有静电,提高除尘的效果。

通过电热丝网6先对空气进行加入干燥,保证空气中的灰尘处于干燥状态,提高灰尘与化纤层垫5产生静电的几率。

通过固定体3的下端呈倒锥形内凹结构,是气体能够顺利的进入螺旋孔4。

通过电压为50-60Kv正负极电压,保证带静电的灰尘能够有足够的电压使其移动到两端。

通过棉毡膜对气体进行二次吸附灰尘,提高空气排放的洁净度,且棉毡膜透气、柔软、耐高温的作用。

通过电极板2可装卸安装在管体1,装卸方便,可更换各种电压的电极板。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