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水幕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5592发布日期:2020-10-30 21:45阅读:49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水幕除尘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水幕除尘设备。



背景技术:

除尘器是一种将空气或工业过程气中的粉尘及固体杂质颗粒分离出来的设备,是锅炉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施。

除尘器类型干式机械除尘器,仅利用重力、惯性、离心力等沉降作用去除气体中的粉尘粒子;过滤式,气流中的尘粒被滤层阻截捕集下来,从而实现气固分离的设备;湿式除尘器,喷雾塔、离心洗涤、水幕除尘等。其中水幕除尘为让废气通过水幕除尘塔时,通过水雾对气体的喷淋,从而减少废气中尘埃,从而达到环保排放的效果。

现有的水幕除尘设备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由于水雾与废气接触面积小,含尘气体在除尘设备内快速通过而得不到应有的除尘效果,除尘效果差,效率低下,废气排放不达标,此外废液中尘埃无法回收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水幕除尘设备在使用时存在水雾与废气接触面积小,含尘气体在除尘设备内快速通过而得不到应有的除尘效果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水幕除尘设备,通过多层除尘腔的设置,增大了废气与水雾的接触面积,含尘气体在除尘设备内缓慢通过,除尘效果好,效率高,废气排放达标,安全环保。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水幕除尘设备,包括除尘箱和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水箱,供水管,水泵,和供水主管,所述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水箱,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供水主管,所述水泵连接于所述供水管上,所述供水主管与位于所述除尘箱内的多个平行设置的供水支管连通,所述除尘箱下部一侧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延伸至所述除尘箱底部但不接触,所述除尘箱下部另一侧设置有进水管,所述除尘箱内部所述进气管上方设置有至少2个除尘腔,每个所述除尘腔内底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上连通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上连通有平行于所述挡板的输气支管,每个所述供水支管均位于所述输气支管的上方,位于除尘腔内的每个所述输气支管上设置有若干个小孔,位于除尘腔内的每个所述供水支管的下部均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除尘箱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和安全阀。

工作原理:需要对气体除尘时,从进水管向除尘箱内加入水,水位位于进水管口的下部时,停止进水,从进气管输入废气,废气在水中得到过滤,大部分尘埃和杂质在水中湿润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到罐体底部,经过水的气体在通过最底部除尘腔挡板上的出气孔,并通过输气管,从输气支管上的小孔流出,同时水泵启动,水箱的水通过供水管依次进入供水主管并进入供水支管,并从供水支管下部的雾化喷头喷出,对废气进行喷淋除尘,尘埃喷淋湿润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至挡板上,之后气体依次进过下个除尘腔除尘,经过多个除尘腔后干净的气体从出气管排出。通过多个除尘腔及其内挡板、出气孔、输气管、输气支管、小孔、供水支管及多个雾化喷头的设置,增大了废气与水雾的接触面积,含尘气体在除尘设备内缓慢通过,除尘效果好,废气排放达标,安全环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幕除尘设备在使用时存在水雾与废气接触面积小,含尘气体在除尘设备内快速通过而得不到应有的除尘效果的缺陷。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箱内最下方所述挡板的出气孔底部倾斜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的面积大于所述出气孔的面积。最下方挡板在废气落入水中时起防飞溅的作用,盖板使防飞溅效果更完全,防止尘埃杂质从出气孔进入输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除尘箱底部倾斜并设置有第一排污口。便于污泥落至倾斜的除尘箱底部一侧,并便于从第一排污口排出。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挡板的一例设置有第二排污口。第二排污口排出挡板上的污泥。

进一步的,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控制箱体内的水是否通过供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阀门控制进水管中是否进水,此外防止污水从进水管流出造成二次污染。

基于以上阐述,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多个除尘腔及其内挡板、出气孔、输气管、输气支管、小孔、供水支管及多个雾化喷头的设置,增大了废气与水雾的接触面积,含尘气体在除尘设备内缓慢通过,除尘效果好,废气排放达标,安全环保;(2)最下方挡板在废气落入水中时起防飞溅的作用,盖板使防飞溅效果更完全,防止尘埃杂质从出气孔进入输气管;(3)第一排污口和第二排污口的设置便于污泥排出,对废液中的尘埃进行了回收。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效的水幕除尘设备的结构图。

图中标记:1-除尘箱,2-水箱,3-供水管,4-水泵,5-第一阀门,6-供水主管,7-供水支管,8-雾化喷头,9-进气管,10-第一排污口,11-进水管,12-第二阀门,13-挡板,14-出气孔,15-盖板,16-输气管,17-输气支管,18-小孔,19-出气管,20-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的水幕除尘设备,包括除尘箱1和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水箱2,供水管3,水泵4,和供水主管6,所述供水管3的一端连接所述水箱2,所述供水管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供水主管6,所述水泵4连接于所述供水管3上,所述供水主管6与位于所述除尘箱1内的多个平行设置的供水支管7连通,所述除尘箱1下部一侧设置有进气管9,所述进气管9延伸至所述除尘箱1底部但不接触,所述除尘箱1下部另一侧设置有进水管11,所述除尘箱1内部所述进气管9上方设置有至少2个除尘腔,每个所述除尘腔内底部设置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的一侧设置有出气孔14,所述出气孔14上连通有输气管16,所述输气管16上连通有平行于所述挡板13的输气支管17,每个所述供水支管7均位于所述输气支管17的上方,位于除尘腔内的每个所述输气支管17上设置有若干个小孔18,位于除尘腔内的每个所述供水支管7的下部均设置有多个雾化喷头8,所述除尘箱1的顶部设置有出气管19和安全阀20。

工作原理:需要对气体除尘时,从进水管11向除尘箱1内加入水,水位位于进水管11口的下部时,停止进水,从进气管9输入废气,废气在水中得到过滤,大部分尘埃和杂质在水中湿润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到罐体底部,经过水的气体在通过最底部除尘腔挡板13上的出气孔14,并通过输气管16,从输气支管17上的小孔18流出,同时水泵4启动,水箱2的水通过供水管3依次进入供水主管6并进入供水支管7,并从供水支管7下部的雾化喷头8喷出,对废气进行喷淋除尘,尘埃喷淋湿润后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至挡板13上,之后气体依次进过下个除尘腔除尘,经过多个除尘腔后干净的气体从出气管19排出。通过多个除尘腔及其内挡板13、出气孔14、输气管16、输气支管17、小孔18、供水支管7及多个雾化喷头8的设置,增大了废气与水雾的接触面积,含尘气体在除尘设备内缓慢通过,除尘效果好,效率高,废气排放达标,安全环保,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水幕除尘设备在使用时存在水雾与废气接触面积小,含尘气体在除尘设备内快速通过而得不到应有的除尘效果的缺陷。

实施例2

基于实施例1,所述除尘箱1内最下方所述挡板13的出气孔14底部倾斜设置有盖板15,所述盖板15的面积大于所述出气孔14的面积。

最下方挡板13在废气落入水中时起防飞溅的作用,盖板15使防飞溅效果更完全,防止尘埃杂质从出气孔14进入输气管16。

实施例3

基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除尘箱1底部倾斜并设置有第一排污口10。

便于污泥落至倾斜的除尘箱1底部一侧,并便于从第一排污口10排出。

实施例4

基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每个所述挡板1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污口。

第二排污口排出挡板13上的污泥。

实施例5

基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供水管3上设置有第一阀门5。

第一阀门5控制箱体内的水是否通过供水管3。

实施例6

基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所述进水管11上设置有第二阀门12。

第二阀门12控制进水管11中是否进水,此外防止污水从进水管11流出造成二次污染。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