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脱硫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4403发布日期:2019-02-01 20:34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精密脱硫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脱硫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密脱硫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燃煤锅炉、冶金窑炉、陶瓷窑炉、水泥窑炉等排放的废气含有大量的粉尘及 SO2、NOx、CO2等有害气体,它们是大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也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来源。我国及世界各国对这些污染源的治理都很重视,同时过滤粉尘及净化有害气体的装置主要有麻石水膜除尘器及喷淋型除尘脱硫装置等。它们虽有一定的除尘脱硫能力,但其不足之处是:不管废气通过水膜、喷雾区或通过水浴,废气接触水(液体)的行程是很短的,要达到一定的除尘、净化有害气体的目的,必须加大废气与液体的接触空间或采用多种技术的组合,现有的脱硫设备废气与液体接触不均,脱硫效果不好。

专利精密脱硫过滤器(申请号为201120190321.4),公开了一种精密脱硫过滤器,包括外壳体、旋转器、驱动机构、气体分流板、过滤板组件、液体分流板、去水滤网和挡水板;其中,所述过滤板组件由一块以上过滤板组成,并水平设置在外壳体内,每块过滤板的一端都具有一个排渣口,并且每个排渣口与另一相邻的过滤板上的排渣口分别位于外壳体的两侧,在处理空气压力较大、流速较高的时候,不会出现变形、扭曲等现象;所述旋转器具有一个以上的叶片,所述外壳体的壁与叶片之间设置有夹角,能产生高速旋转气流,将过滤板组件下流的不稳定液体粉碎,形成气液两相紊流,能增加混合行程,使气液充分混合,从而大大提高了液体捕集废气粉尘和有害气体的能力。然而该实用新型废气与液体的接触不均,脱硫效果不好。

因此,急需一种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均匀,促进吸收反应进行,脱硫效果好的精密脱硫过滤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脱硫设备脱硫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密脱硫过滤器,具有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均匀,促进吸收反应进行,脱硫效果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精密脱硫过滤器,包括壳体、碱液循环机构、碱液匀喷机构、若干挡板组件、旋转机构、鼓风机、除雾器和活性炭层,所述壳体下部内设有碱液,所述壳体下部侧壁设有位于所述碱液上的进液口,所述壳体下部还设有通入所述碱液内的进气管,所述壳体顶部设有排气口,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排液口,所述壳体底部外壁还固定有支脚,所述碱液循环机构位于所述壳体一侧,所述碱液循环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上部相连通,所述碱液循环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碱液相连通,所述活性炭层、所述除雾器、所述碱液匀喷机构、若干所述挡板组件和所述旋转机构自上而下间隔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鼓风机位于所述壳体一侧,所述鼓风机通过空气进管与所述壳体内的所述碱液相连通。

所述碱液循环机构的设置可以使碱液循环使用,增大含硫气体的吸收率,所述液体均喷机构的设置可以使碱液喷淋更均匀,增大液体与废气的接触,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更均匀,进行提高脱硫效果,所述鼓风机可以增强碱液内的含氧量,促进吸收反应,提高脱硫效率,所述除雾器除去气体夹带的液滴,所述活性炭层除去气体中的异味。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接有位于所述碱液内的第一缓冲箱和固定在所述第一缓冲箱上开口向下的若干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与所述第一缓冲箱相连通。所述第一缓冲箱和所述第一支管的设置可以增大废气与碱液的接触,提高脱硫反应进行。

优选的,所述碱液循环机构包括循环管、泵和喷淋件,所述循环管的一端与所述碱液相连通,所述循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所述喷淋件,所述喷淋件位于所述除雾器和所述碱液匀喷机构之间,所述喷淋件包括与所述循环管相连通的第二缓冲箱和固定在所述第二缓冲箱上开口向下的若干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与所述第二缓冲箱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碱液匀喷机构包括第一固定杆、第一电机、支撑板、支撑杆和若干从内向外依次间隔设置开口向上的环形槽件,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一电机外设有密封箱,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有所述密封箱,所述第一电机驱动位于所述密封箱上方的所述支撑板转动,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若干所述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有所述环形槽件,从内向外的若干所述环形槽件的高度依次变大,所述环形槽件与所述第二支管上下位置相匹配,所述环形槽件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与所述环形槽件相连通。

所述碱液匀喷机构的设置可以使从所述第二支管落入所述环形槽件内的碱液进行旋转后喷洒,喷洒的碱液从所述第三支管内喷洒落下成液滴,增大与废气的接触面积。

优选的,所述挡板组件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壁上的条形斜板和位于所述条形斜板上方的圆形板,所述圆形板通过第二固定杆固定在所述条形斜板上方,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内壁上,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圆形板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组件的设置可以增大废气与液滴的接触时间,促进脱硫反应进行。

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位于所述壳体下方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相连的转轴、固定在所述转轴顶部的第一叶片和固定在所述转轴下部的第二叶片,所述第一叶片位于所述碱液上方,所述第二叶片位于所述碱液内。所述旋转机构的设置可以促进碱液与废气的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碱液循环机构的设置可以使碱液循环使用,增大含硫气体的吸收率;液体均喷机构的设置可以使碱液喷淋更均匀,增大液体与废气的接触,废气与吸收液的接触更均匀,进行提高脱硫效果;鼓风机可以增强碱液内的含氧量,促进吸收反应,提高脱硫效率;除雾器除去气体夹带的液滴;活性炭层除去气体中的异味。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壳体;11、进液口;12、进气管;121、第一缓冲箱;122、第一支管;13、排气口;14、排液口;15、碱液;16、支脚;2、碱液循环机构;21、循环管;22、泵;23、喷淋件;231、第二缓冲箱;232、第二支管;3、碱液匀喷机构;31、第一固定杆;32、第一电机;321、密封箱;33、支撑板;34、支撑杆;35、环形槽件; 351、第三支管;4、挡板组件;41、条形斜板;42、圆形板;421、第二固定杆;5、旋转机构;51、第二电机;52、转轴;53、第一叶片;54、第二叶片;6、鼓风机;61、空气进管;7、除雾器;8、活性炭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精密脱硫过滤器,包括壳体1、碱液循环机构2、碱液匀喷机构3、若干挡板组件4、旋转机构5、鼓风机6、除雾器7和活性炭层8,壳体1下部内设有碱液15,壳体1下部侧壁设有位于碱液15上的进液口11,壳体1下部还设有通入碱液15 内的进气管12,进气管12的一端连接有位于碱液15内的第一缓冲箱121和固定在第一缓冲箱121上开口向下的若干第一支管122,第一支管122与第一缓冲箱121相连通,壳体1顶部设有排气口13,壳体1底部设有排液口14,壳体1底部外壁还固定有支脚 16,碱液循环机构2位于壳体1一侧,碱液循环机构2的一端与壳体1上部相连通,碱液循环机构2的另一端与壳体1内的碱液15相连通,活性炭层8、除雾器7、碱液匀喷机构3、若干挡板组件4和旋转机构5自上而下间隔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鼓风机6位于壳体1一侧,鼓风机6通过空气进管61与壳体1内的碱液15相连通。

具体的,碱液循环机构2包括循环管21、泵22和喷淋件23,循环管21的一端与碱液15相连通,循环管21的另一端连接有喷淋件23,喷淋件23位于除雾器7和碱液匀喷机构3之间,喷淋件23包括与循环管21相连通的第二缓冲箱231和固定在第二缓冲箱231上开口向下的若干第二支管232,第二支管232与第二缓冲箱231相连通。

具体的,碱液匀喷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杆31、第一电机32、支撑板33、支撑杆34 和若干从内向外依次间隔设置开口向上的环形槽件35,第一固定杆3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第一电机32外设有密封箱321,第一固定杆31的另一端固定有密封箱321,第一电机32驱动位于密封箱321上方的支撑板33转动,支撑板33上固定有若干支撑杆34,支撑杆34的顶部固定有环形槽件35,从内向外的若干环形槽件35的高度依次变大,环形槽件35与第二支管232上下位置相匹配,环形槽件35的侧壁上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第三支管351,第三支管351与环形槽件35相连通。

具体的,挡板组件4上设有若干均匀间隔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的条形斜板41和位于条形斜板41上方的圆形板42,圆形板42通过第二固定杆421固定在条形斜板41上方,第二固定杆42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1内壁上,第二固定杆421的另一端与圆形板42 固定连接。

具体的,旋转机构5包括位于壳体1下方的第二电机51、与第二电机51相连的转轴52、固定在转轴52顶部的第一叶片53和固定在转轴52下部的第二叶片54,第一叶片53位于碱液15上方,第二叶片54位于碱液15内。

本实用新型工作方式:废气从进气管12进入到碱液15内,碱液15从进液口11进入到壳体1内,碱液15可以从碱液循环机构2进入到壳体1内进行喷淋,经过碱液匀喷机构3进行均匀洒落,再经挡板组件4的阻挡进行长时间脱硫反应,鼓风机6产生的气体通入到废液中,因为提高含氧量,促进反应进行,旋转机构5也可以增大废气与碱液15的接触,最后经过除雾器7除去液滴,再经过活性炭层8除去异味,最后经过处理后的气体从排气口13排入大气,吸收后的碱液15从排液口14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