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法高效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18716发布日期:2019-01-15 23:21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法高效混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料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扩大了筒体的临界转速适应范围,使混料更加均匀,并提高了颗粒料均匀性和混料效率的干法高效混料装置。



背景技术:

混料机作为一种干粉配料或掺入添加剂不可或缺的工装设备,由于其投资小,安装方便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陶瓷、粉末冶金、煤业、磁性材料加工等领域。目前大规模的混料生产一般用大型的搅拌机进行混合加工,而小规模的混料生产一般采用“V”形混合机构进行混合加工,由于“V”形混合机构旋转具有不对称性,因此对其机脚的设计要求较高,混料效率较低,不适宜大规模的混合生产,而搅拌机完全依靠中间的搅拌棒或搅拌刀旋转实现混料生产,虽然混料效率较高,但其自身的结构缺陷导致其产生混料死角,从而影响物料混合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扩大了筒体的临界转速适应范围,混料均匀,并提高了颗粒料均匀性和混料效率的干法高效混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混料设备成本高,混料效率低,物料混合均匀性差等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干法高效混料装置,包括筒体及同轴穿插在筒体上的水平转轴,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为正多边形,在筒体内对应的水平转轴上沿长度方向分布着若干组搅拌体,水平转轴带动搅拌体转动,筒体与水平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筒体采用正多棱体形状,可增加粉料的上行摩擦力,从而增加了粉料的上行高度,因此扩大了筒体临界转速的范围,又由于筒体与水平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水平转轴上的搅拌体即将筒体高处下落的粉料进行反向切打,既提高了混料的生产效率,又提高了颗粒料的粒度分布的一致性,装置整体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筒体采用正六边形,合理的提高了粉料上行摩擦力,又便于生产制造。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包括环形筒壁及密闭封罩在环形筒壁两侧端口上的端盖,端盖的中部向外延伸形成凸面,水平转轴穿插在凸面的底面中部。通过带有凸面的端盖扣罩在环形筒壁两侧端口上,使筒体与端盖的结合处形成一个锥形过渡区,从而可避免原材料粘附在筒体内壁上,消除混料死角。

作为更优选,所述端盖为正六棱台形,正六棱台形的端盖的小底面端朝外,大底面端对接在环形筒壁上。正六棱台形的端面可确保端盖与环形筒壁可靠闭合,又便于端盖的成型加工。

作为更优选,所述正六棱台形的端面的小底面与对应的棱面夹角为120°±20°,棱面与对应的环形筒壁夹角为120°±20°。环形筒壁与端盖的结合处采用斜坡过渡,使其端盖和环形筒壁均形成120°左右的夹角,相对于传统的端盖的90°直壁结构,颗粒料不易附着在连接处,使混料更加均匀。

作为更优选,所述搅拌体设于环形筒壁对应的水平转轴上。使搅拌体在环形筒壁对应的筒体空间内实现有效的搅拌混合,提高混合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搅拌体包括径向延伸在水平转轴上的三条搅拌棒,三条搅拌棒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在水平转轴上沿圆周方向均布。使搅拌棒在水平转轴的圆周方向均布,确保粉料在圆周范围内得到均匀搅拌,使混料更加均匀。

作为优选,在所述水平转轴上均布着三组搅拌体,且三组搅拌体上的搅拌棒在轴向投影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通过在水平转轴上均布多组搅拌体,确保粉料在筒体内得到充分均匀的搅拌。

作为优选,所述筒体沿逆时针方向的转速转/分,水平转轴沿顺时针方向的转速n2=12±5转/分,其中R为筒体的外接圆半径。筒体保持合理的转速,粉料停留在筒体最高点的时间长,再通过水平转轴合理的转速,即可使粉料混合充分均匀,同时又提高了混料效率。

因此,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法高效混料装置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多棱体形状的筒体及带有凸面的端盖,增加了混料的上行高度,消除了原材料的混合死角,并通过粉料的反向切打,扩大了原材料在混合过程中临界转速的适应范围,提高了混合粉料的均匀一致性,同时又缩短了混合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法高效混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去掉端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干法高效混料装置,包括水平放置的筒体2,在筒体2上同轴穿插着水平转轴1,其中的筒体2又包括环形筒壁21及密闭封罩在环形筒壁21两侧端口上的端盖22,环形筒壁2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且在构成环形筒壁21的六个矩形表面中的一个矩形表面中部开有一个加出料口4,如图2所示,端盖22为中部向外延伸形成凸面23的正六棱台形,正六棱台形的端盖22的小底面231端朝外,大底面232端对接在环形筒壁21上,小底面231与对应的棱面233夹角为120°,棱面233与对应的环形筒壁21夹角为120°,水平转轴1穿插在小底面231的底面中部,如图3所示,在环形筒壁21对应的水平转轴1上沿长度方向均布着三组搅拌体3,搅拌体3包括径向延伸在水平转轴1上的三条搅拌棒31,其中搅拌棒31直径为30-50mm,搅拌棒31长度为2H-30mm,环形筒壁21的长度为W=R,其中R为筒体2的外接圆半径,且三条搅拌棒31位于同一平面内并在水平转轴1上沿圆周方向均布,同时三组搅拌体3上的搅拌棒31在轴向投影面上沿圆周方向均布,水平转轴1带动搅拌体3沿顺时针方向同步转动,转速n2=8-15转/分,筒体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转速转/分。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