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流防堵塞玻光跳泉喷泉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6435发布日期:2019-01-22 20:55阅读:347来源:国知局
一种稳流防堵塞玻光跳泉喷泉发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泉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稳流防堵塞玻光跳泉喷泉发生器。



背景技术:

玻光喷泉是一种利用高压水与灯光配合,形成玻光水柱的观赏喷泉。而玻光跳泉,是在玻光泉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的一种观赏性喷泉,利用高压水和灯光以及切水装置形成交错断续的玻光跳圈,具有良好的观赏性。现有技术中,玻光跳泉都是利用在玻光泉外侧安装切水片来打断喷泉,从而形成跳动的玻光水柱。目前,玻光跳泉的喷水口通常为开放型的,也就是喷水口与喷泉池内的水是互通的,喷泉池内通常会养鱼或者有其他杂质,一旦喷泉池内的水质变差,容易对玻光跳泉的喷水口造成堵塞,引起喷泉故障。同时,现有的玻光喷泉装置是利用高压水,经过进水口进入装置内部的过滤桶,再从喷水口喷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高压水的压力巨大,含杂质的高压水对滤网冲击力大,容易破坏喷泉装置内部的过滤层,导致设备堵塞,造成设备爆裂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玻光跳泉发生装置存在内部过滤机构容易损耗,喷嘴易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流防堵塞玻光跳泉喷泉发生器。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稳流防堵塞玻光跳泉喷泉发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的顶部中央连接有喷水口,所述喷水口的正下方固定有射灯光源,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将壳体内部空间从下至上划分成过滤腔室和增压喷发腔室,所述过滤腔室内安装有过滤包,所述增压喷发腔室安装有增压喷发机构,所述喷水口位于增压喷发腔室的中央,所述喷水口的上侧还设置有用于打断玻光水柱及防护喷水口的扰动防护机构;

所述增压喷发机构包括增压泵、吸水管、透明喷水管,所述增压泵安装在增压喷发腔室的一侧,所述增压泵通过吸水管与过滤腔室的上端连通,所述增压泵的输出端通过透明喷水管与喷水口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腔室的中部设置用于卡紧过滤包的下卡板和上卡板,所述下卡板和上卡板分别通过卡槽安装在过滤腔室内,所述过滤包固定在下卡板和上卡板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腔室的上部侧壁还连通有排气孔。

作为优选,所述扰动防护机构包括连接基座、高度调节气缸、水平位移轨道、移动滑块、步进电机、切水挡片、喷头防护罩,所述高度调节气缸通过连接基座与壳体的上侧壁固定,所述水平位移轨道与高度调节气缸的端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通过移动滑块连接在水平位移轨道的下方,所述切水挡片连接在步进电机的输出端,所述喷头防护罩安装在切水挡片的下侧。

作为优选,所述喷水口的外侧还设置有与喷头防护罩配合的定位接头,所述定位接头与喷头防护罩配合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用于调节喷水角度的角度调节架,所述角度调节架通过铰链与壳体的侧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现有的玻光喷泉装置是利用高压水,经过进水口进入装置内部的过滤桶,再从喷水口喷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高压水的压力巨大,含杂质的高压水对滤网冲击力大,容易破坏喷泉装置内部的过滤层,导致设备喷嘴堵塞,造成设备爆裂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改变了传统供水方式,采取常压水供入到本装置,再利用反渗式过滤掉杂质,最后再进行加压喷发,从而避免含杂质的高压水对传统过滤装置造成冲击性破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玻光跳泉的喷水口通常为开放型的,也就是喷水口与喷泉池内的水是互通的,喷泉池内通常会养鱼或者有其他杂质,一旦喷泉池内的水质变差,容易对玻光跳泉的喷水口造成堵塞,引起喷泉故障。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能有效防止喷头被污染的装置,提高了设备待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装置工作时,将未加压的水从进水口输入到本装置的过滤腔室内,液体从下至上慢慢累积,淹没过滤包,由于液体是从下往上逐步上升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更容易沉积在底部,而不会大量冲击过滤包,相较于传统的直滤式对过滤包的压力更小,提高过滤包的使用寿命,过滤后的液体进入到过滤腔室的上端,当淹没吸水管的端部时,本装置玻光喷泉变可以正常使用,启动增压泵,液体从吸水管吸入,增压后从透明喷水管向上输送,最后从喷水口喷出,同时,位于喷水口下方的射灯光源穿透透明喷水管,从照射喷出的水柱,形成玻光喷泉。本装置提高了玻光喷泉内部构件的使用寿命,防止喷水口被污染堵塞,保障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2.过滤包使用一定时间后,容易堵塞,如果不及时更换,容易导致整个设备供水不足,引起喷泉异常。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可拆卸的下卡板和上卡板,利用卡槽安装在过滤腔室内,并将过滤包活动安装在下卡板和上卡板,当需要清理时,只需要拆卸其中一块卡板,便能将过滤包取出,进行清理更换,保障了过滤包的有效性,提高了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3.开机时,需要利用常压状态下的水先充满整个过滤腔室,而待机时,过滤腔室内是含有空气的,在充水过程中需要及时排出空气,才能保障充水正常进行,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在过滤腔室的侧边开设了排气孔,有效排出多余空气,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4.目前,玻光跳泉的喷水口通常为开放型的,也就是喷水口与喷泉池内的水是互通的,喷泉池内通常会养鱼或者有其他杂质,一旦喷泉池内的水质变差,容易对玻光跳泉的喷水口造成堵塞,引起喷泉故障。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能有效防止喷头被污染的装置,提高了设备待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装置工作时,将水从进水口输入,经过过滤包的过滤,经由喷水口喷出形成水柱,而壳体内的射灯光源照射到喷出的水柱,形成玻光泉,需要形成玻光跳泉时,启动高度调节气缸,微调整个装置的高度,再调整移动滑块,使切水挡片能够对水柱进行打断,形成跳动断续的玻光跳泉,作业完成后,先将步进电机停机,控制位于切水挡片下方的喷头防护罩位于喷水口的正上方,再控制高度调节气缸向下移动,使喷头防护罩下移,罩住喷水口,从而使喷水口与喷池内的水隔离开,防止喷池内的杂质侵入,提高了本装置的待机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5.由于喷头防护罩采用不锈钢板加工而成,喷头防护罩在自由下移过程中,与壳体顶部发生硬性冲击,产此以往,容易导致喷头防护罩变形。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定位接头,利用定位接头,来限制喷头防护罩下移的行程,使其下移过程更加稳定,定位更加精准,封闭效果更好,提高了防护的可靠性。

6.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当喷泉配合音乐,需要进行角度变换时,本装置的角度调节架进一步提高了适应空间,使其能自由调整出水角度,提高了设备的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装置壳体内部示意图;

图3是扰动防护机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壳体,2-进水口,3-喷水口,4-射灯光源,5-分隔板,6-过滤腔室,61-下卡板,62-上卡板,63-排气孔,7-增压喷发腔室,8-过滤包,81-第一滤包,82-第二滤包,83-第三滤包,9-增压喷发机构,91-增压泵,92-吸水管,93-透明喷水管,10-角度调节架,11-光束,12-水柱,13-扰动防护机构,131-连接基座,132-高度调节气缸,133-水平位移轨道,134-移动滑块,135-步进电机,136-切水挡片,137-喷头防护罩,138-定位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稳流防堵塞玻光跳泉喷泉发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2,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央连接有喷水口3,所述喷水口3的正下方固定有射灯光源4,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将壳体1内部空间从下至上划分成过滤腔室6和增压喷发腔室7,所述过滤腔室6内安装有过滤包8,所述增压喷发腔室7安装有增压喷发机构9,所述喷水口3位于增压喷发腔室7的中央,所述喷水口3的上侧还设置有用于打断玻光水柱12及防护喷水口3的扰动防护机构13;

所述增压喷发机构9包括增压泵91、吸水管92、透明喷水管93,所述增压泵91安装在增压喷发腔室7的一侧,所述增压泵91通过吸水管92与过滤腔室6的上端连通,所述增压泵91的输出端通过透明喷水管93与喷水口3连通。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现有的玻光喷泉装置是利用高压水,经过进水口2进入装置内部的过滤桶,再从喷水口3喷出,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由于高压水的压力巨大,含杂质的高压水对滤网冲击力大,容易破坏喷泉装置内部的过滤层,导致设备喷嘴堵塞,造成设备爆裂的风险。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改变了传统供水方式,采取常压水供入到本装置,再利用反渗式过滤掉杂质,最后再进行加压喷发,从而避免含杂质的高压水对传统过滤装置造成冲击性破坏,提高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了设备的安全运行。同时,玻光跳泉的喷水口3通常为开放型的,也就是喷水口3与喷泉池内的水是互通的,喷泉池内通常会养鱼或者有其他杂质,一旦喷泉池内的水质变差,容易对玻光跳泉的喷水口3造成堵塞,引起喷泉故障。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能有效防止喷头被污染的装置,提高了设备待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装置工作时,将未加压的水从进水口2输入到本装置的过滤腔室6内,液体从下至上慢慢累积,淹没过滤包8,由于液体是从下往上逐步上升的,杂质在重力作用下更容易沉积在底部,而不会大量冲击过滤包8,相较于传统的直滤式对过滤包8的压力更小,提高过滤包8的使用寿命,过滤后的液体进入到过滤腔室6的上端,当淹没吸水管92的端部时,本装置玻光喷泉变可以正常使用,启动增压泵91,液体从吸水管92吸入,增压后从透明喷水管93向上输送,最后从喷水口3喷出,同时,位于喷水口3下方的射灯光源4穿透透明喷水管93,从照射喷出的水柱12,形成玻光喷泉。本装置提高了玻光喷泉内部构件的使用寿命,防止喷水口3被污染堵塞,保障了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稳流防堵塞玻光跳泉喷泉发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2,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央连接有喷水口3,所述喷水口3的正下方固定有射灯光源4,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将壳体1内部空间从下至上划分成过滤腔室6和增压喷发腔室7,所述过滤腔室6内安装有过滤包8,所述增压喷发腔室7安装有增压喷发机构9,所述喷水口3位于增压喷发腔室7的中央,所述喷水口3的上侧还设置有用于打断玻光水柱12及防护喷水口3的扰动防护机构13;

所述增压喷发机构9包括增压泵91、吸水管92、透明喷水管93,所述增压泵91安装在增压喷发腔室7的一侧,所述增压泵91通过吸水管92与过滤腔室6的上端连通,所述增压泵91的输出端通过透明喷水管93与喷水口3连通。

所述过滤腔室6的中部设置用于卡紧过滤包8的下卡板61和上卡板62,所述下卡板61和上卡板62分别通过卡槽安装在过滤腔室6内,所述过滤包8固定在下卡板61和上卡板62之间。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过滤包8使用一定时间后,容易堵塞,如果不及时更换,容易导致整个设备供水不足,引起喷泉异常。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可拆卸的下卡板61和上卡板62,利用卡槽安装在过滤腔室6内,并将过滤包8活动安装在下卡板61和上卡板62,当需要清理时,只需要拆卸其中一块卡板,便能将过滤包8取出,进行清理更换,保障了过滤包8的有效性,提高了设备的工作稳定性。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稳流防堵塞玻光跳泉喷泉发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2,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央连接有喷水口3,所述喷水口3的正下方固定有射灯光源4,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将壳体1内部空间从下至上划分成过滤腔室6和增压喷发腔室7,所述过滤腔室6内安装有过滤包8,所述增压喷发腔室7安装有增压喷发机构9,所述喷水口3位于增压喷发腔室7的中央,所述喷水口3的上侧还设置有用于打断玻光水柱12及防护喷水口3的扰动防护机构13;

所述增压喷发机构9包括增压泵91、吸水管92、透明喷水管93,所述增压泵91安装在增压喷发腔室7的一侧,所述增压泵91通过吸水管92与过滤腔室6的上端连通,所述增压泵91的输出端通过透明喷水管93与喷水口3连通。

所述过滤腔室6的上部侧壁还连通有排气孔63。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开机时,需要利用常压状态下的水先充满整个过滤腔室6,而待机时,过滤腔室6内是含有空气的,在充水过程中需要及时排出空气,才能保障充水正常进行,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在过滤腔室6的侧边开设了排气孔63,有效排出多余空气,保障设备正常运行。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3任一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稳流防堵塞玻光跳泉喷泉发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2,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央连接有喷水口3,所述喷水口3的正下方固定有射灯光源4,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将壳体1内部空间从下至上划分成过滤腔室6和增压喷发腔室7,所述过滤腔室6内安装有过滤包8,所述增压喷发腔室7安装有增压喷发机构9,所述喷水口3位于增压喷发腔室7的中央,所述喷水口3的上侧还设置有用于打断玻光水柱12及防护喷水口3的扰动防护机构13;

所述增压喷发机构9包括增压泵91、吸水管92、透明喷水管93,所述增压泵91安装在增压喷发腔室7的一侧,所述增压泵91通过吸水管92与过滤腔室6的上端连通,所述增压泵91的输出端通过透明喷水管93与喷水口3连通。

所述扰动防护机构13包括连接基座131、高度调节气缸132、水平位移轨道133、移动滑块134、步进电机135、切水挡片136、喷头防护罩137,所述高度调节气缸132通过连接基座131与壳体1的上侧壁固定,所述水平位移轨道133与高度调节气缸132的端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135通过移动滑块134连接在水平位移轨道133的下方,所述切水挡片136连接在步进电机135的输出端,所述喷头防护罩137安装在切水挡片136的下侧。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目前,玻光跳泉的喷水口3通常为开放型的,也就是喷水口3与喷泉池内的水是互通的,喷泉池内通常会养鱼或者有其他杂质,一旦喷泉池内的水质变差,容易对玻光跳泉的喷水口3造成堵塞,引起喷泉故障。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能有效防止喷头被污染的装置,提高了设备待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装置工作时,将水从进水口2输入,经过过滤包8的过滤,经由喷水口3喷出形成水柱12,而壳体1内的射灯光源4照射到喷出的水柱12,形成玻光泉,需要形成玻光跳泉时,启动高度调节气缸132,微调整个装置的高度,再调整移动滑块134,使切水挡片136能够对水柱12进行打断,形成跳动断续的玻光跳泉,作业完成后,先将步进电机135停机,控制位于切水挡片136下方的喷头防护罩137位于喷水口3的正上方,再控制高度调节气缸132向下移动,使喷头防护罩137下移,罩住喷水口3,从而使喷水口3与喷池内的水隔离开,防止喷池内的杂质侵入,提高了本装置的待机稳定性及使用寿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稳流防堵塞玻光跳泉喷泉发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2,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央连接有喷水口3,所述喷水口3的正下方固定有射灯光源4,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将壳体1内部空间从下至上划分成过滤腔室6和增压喷发腔室7,所述过滤腔室6内安装有过滤包8,所述增压喷发腔室7安装有增压喷发机构9,所述喷水口3位于增压喷发腔室7的中央,所述喷水口3的上侧还设置有用于打断玻光水柱12及防护喷水口3的扰动防护机构13;

所述增压喷发机构9包括增压泵91、吸水管92、透明喷水管93,所述增压泵91安装在增压喷发腔室7的一侧,所述增压泵91通过吸水管92与过滤腔室6的上端连通,所述增压泵91的输出端通过透明喷水管93与喷水口3连通。

所述扰动防护机构13包括连接基座131、高度调节气缸132、水平位移轨道133、移动滑块134、步进电机135、切水挡片136、喷头防护罩137,所述高度调节气缸132通过连接基座131与壳体1的上侧壁固定,所述水平位移轨道133与高度调节气缸132的端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135通过移动滑块134连接在水平位移轨道133的下方,所述切水挡片136连接在步进电机135的输出端,所述喷头防护罩137安装在切水挡片136的下侧。

所述喷水口3的外侧还设置有与喷头防护罩137配合的定位接头138,所述定位接头138与喷头防护罩137配合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由于喷头防护罩137采用不锈钢板加工而成,喷头防护罩137在自由下移过程中,与壳体1顶部发生硬性冲击,产此以往,容易导致喷头防护罩137变形。针对这一问题,本装置设计了定位接头138,利用定位接头138,来限制喷头防护罩137下移的行程,使其下移过程更加稳定,定位更加精准,封闭效果更好,提高了防护的可靠性。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作了以下优化: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稳流防堵塞玻光跳泉喷泉发生器,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2,所述壳体1的顶部中央连接有喷水口3,所述喷水口3的正下方固定有射灯光源4,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分隔板5,所述分隔板5将壳体1内部空间从下至上划分成过滤腔室6和增压喷发腔室7,所述过滤腔室6内安装有过滤包8,所述增压喷发腔室7安装有增压喷发机构9,所述喷水口3位于增压喷发腔室7的中央,所述喷水口3的上侧还设置有用于打断玻光水柱12及防护喷水口3的扰动防护机构13;

所述增压喷发机构9包括增压泵91、吸水管92、透明喷水管93,所述增压泵91安装在增压喷发腔室7的一侧,所述增压泵91通过吸水管92与过滤腔室6的上端连通,所述增压泵91的输出端通过透明喷水管93与喷水口3连通。

所述扰动防护机构13包括连接基座131、高度调节气缸132、水平位移轨道133、移动滑块134、步进电机135、切水挡片136、喷头防护罩137,所述高度调节气缸132通过连接基座131与壳体1的上侧壁固定,所述水平位移轨道133与高度调节气缸132的端部连接,所述步进电机135通过移动滑块134连接在水平位移轨道133的下方,所述切水挡片136连接在步进电机135的输出端,所述喷头防护罩137安装在切水挡片136的下侧。

还包括用于调节喷水角度的角度调节架10,所述角度调节架10通过铰链与壳体1的侧边连接。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当喷泉配合音乐,需要进行角度变换时,本装置的角度调节架10进一步提高了适应空间,使其能自由调整出水角度,提高了设备的多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