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液器内置的微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96436发布日期:2019-01-22 20:5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储液器内置的微型压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储液器内置的微型压缩机。



背景技术:

目前,旋转式制冷压缩机采用将储液器单独外置于压缩机主体一侧,通过铜弯管连接为一体的方式以形成冷媒流通回路,在冷媒的进/出口处都以铜管焊接的形式连接到冷凝器、蒸发器等对应的冷媒通道。不过,储液器单独外置的结构所占的空间大,不利于小空间安装,而且连接管的焊接位较多,且空间位置小,工艺难度大,容易出现焊接不良的情况。此外,冷媒的进/出口都以焊接方式连接,工序多且工艺复杂,不便于拆装以及整机维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简单、拆装简便的储液器内置的微型压缩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储液器内置的微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所述压缩机主体内安装有气缸、主轴承、副轴承、曲轴、活塞以及电机,所述主轴承和副轴承分别套装在曲轴的上端和下端,所述活塞和气缸固定在主轴承与副轴承之间并从内到外依次套装在曲轴的偏心部上,所述电机与曲轴连接以控制曲轴转动,所述压缩机主体包括从上往下依次配合连接的高压端盖、主体机架、压缩腔外壳以及低压端盖,所述高压端盖的顶部设有高压冷媒出口,所述低压端盖的侧壁上设有低压冷媒进口,所述高压冷媒出口及低压冷媒进口上均接有已扩口的铜管,所述铜管上预装有快接螺母,所述压缩腔外壳的底部设有下凹部位作为储油池,所述低压端盖与压缩腔外壳所组成的空腔为储液器。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端盖、主体机架、压缩腔外壳以及低压端盖依次通过止口结构相互定位配合,并通过焊接定形。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机架的底部具有凸台,所述凸台的底面为主体机架与气缸配合的配合面。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主轴承、副轴承、曲轴和活塞位于主体机架与压缩腔外壳所组成的空间内,所述电机设在高压端盖与主体机架所共同组成的空间内。

进一步地,所述主轴承与主体机架设计为一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与高压冷媒出口之间设有高压冷媒排气阀,所述气缸与低压冷媒进口之间设有低压冷媒吸入通道,所述低压冷媒吸入通道的入口处设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与储液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曲轴的偏心部上设有减重槽。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端盖的顶部设置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和电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机包括定子、转子、磁圈以及接线端子,所述定子与主体机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子与曲轴的上端连接,所述磁圈套装在转子上,所述接线端子与接线柱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为集成一体式设计,将储液器设置于低压端盖与压缩腔外壳所组成的空腔内,所占空间小,内部结构紧凑,有利于小空间安装;在高压冷媒出口及低压冷媒进口上接有已扩口并预装有快接螺母的铜管,避免了以铜管焊接的方式与冷凝器和蒸发器等冷媒通道连接,减少了安装工序,为后续压缩机在不同场合的运用组装及整机维修等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俯视图主轴承与主体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储液器内置的微型压缩机,包括压缩机主体,压缩机主体内安装有气缸2、主轴承3、副轴承4、曲轴5、活塞6以及电机7,压缩机主体包括从上往下依次配合连接的高压端盖11、主体机架12、压缩腔外壳13以及低压端盖14,高压端盖11的顶部设有高压冷媒出口15,低压端盖14的侧壁上设有低压冷媒进口16,高压冷媒出口15及低压冷媒进口16上均接有已扩口的铜管,铜管上预装有快接螺母17,压缩腔外壳13的底部设有下凹部位作为储油池8以存诸压缩机内润滑油,低压端盖14与压缩腔外壳13所组成的空腔为储液器9。其中,气缸2、主轴承3、副轴承4、曲轴5和活塞6位于主体机架12与压缩腔外壳13所组成的空间内,主轴承3与主体机架12设计为一整体,主轴承3和副轴承4分别套装在曲轴5的上端和下端,活塞6和气缸2固定在主轴承3与副轴承4之间并从内到外依次套装在曲轴5的偏心部51上,电机7与曲轴5连接以控制曲轴5转动,曲轴5转动带动活塞6实现气缸2内部空间冷媒的吸入、压缩和排出。高压端盖11的顶部设置有接线柱111与电机7连接,电机7包括定子71、转子72、磁圈73以及接线端子74,定子71与主体机架12的内壁固定连接,转子72与曲轴5的上端连接,磁圈73套装在转子72上,接线端子74与接线柱111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高压端盖11、主体机架12、压缩腔外壳13以及低压端盖14依次通过止口结构相互定位配合,并最终通过焊接定形。在安装过程中,上述各组件首先通过设置在端部的止口结构与相邻的组件互相定位配合,然后采用螺栓进行初步连接固定,最后通过焊接将各组件固定以形成压缩机主体。通过止口结构来定位配合,方便快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主体机架12的底部具有凸台,凸台的底面为主体机架12与气缸2配合的配合面。如此一来,配合面相对主体机架12下方的止口结构有所凸出,可降低主体机架12的精加工难度并有利于压缩机的组装调试,便于人工、设备的操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气缸2与高压冷媒出口15之间设有高压冷媒排气阀18,气缸2与低压冷媒进口16之间设有低压冷媒吸入通道19,低压冷媒吸入通道19的入口处设有过滤装置191,过滤装置191与储液器9连通,过滤装置191可根据不同型号的机种选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曲轴5的偏心部51上设有减重槽52,减重槽52可减轻曲轴5旋转时产生的震动,延长曲轴5的使用寿命,降低压缩机运转时产生的噪音。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通过旋转压缩的方式将低压冷媒压缩成高压冷媒,再通过其他配件实现能量传送,当低压冷媒气液混合态流体从低压冷媒进口16进入后,低压冷媒中未气化的液态冷媒因其自身重力进入到储液器9内进行暂存并自然气化,而低压冷媒中的气体则通过低压冷媒吸入通道19进入到气缸2进行压缩,并最终经过高压冷媒排气阀18后从高压冷媒出口15排出到冷凝器等换热配件。

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为集成一体式设计,将储液器9设置于低压端盖与压缩腔外壳所组成的空腔内,并在压缩腔外壳13的底部设置一个下凹部位作为储油池8,内部结构紧凑,避免了将储液器9单独外置于压缩机主体一侧的情况,因此使得压缩机整机所占的空间小,有利于其在小空间安装或随身携带。而在高压冷媒出口及低压冷媒进口上接有已扩口并预装有快接螺母的铜管,可避免以铜管焊接的方式与冷凝器和蒸发器等冷媒通道连接,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焊接工序,为后续压缩机在不同场合的运用组装及整机维修等提供便利,提高了安装效率和维修效率。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