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3174发布日期:2019-03-15 20:09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反渗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用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压力,即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进入反渗透设备中待处理的进水称之为原水;在反渗透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称之为产水;而在反渗透膜的高压侧得到浓缩的溶液,称之为浓水。

与其他传统分离工程相比,反渗透分离过程有其独特的优势:1.压力是反渗透分离过程的主动力,不经过能量密集交换的相变,能耗低;2.反渗透不需要大量的沉淀剂和吸附剂,运行成本低;3.反渗透分离工程设计和操作简单,建设周期短;4.反渗透净化效率高,环境友好。因此,反渗透技术在生活和工业水处理中已有广泛应用,如海水和苦咸水淡化、医用和工业用水的生产、纯水和超纯水的制备、工业废水处理、食品加工浓缩、气体分离等。

反渗透设备在日常运行时,反渗透膜会被杂质、污染物等堵塞,因此需要定期对反渗透设备进行清洗。然而,传统的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具有如下缺陷:1.常用的正向冲洗方式效果不好,不容易将膜表面污染物冲洗出来;2.清洗反渗透设备时通常采用反渗透设备运行时所用进水(即原水)来低压冲洗,进水水质本身也较差,从而清洗效果自然也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包括:反渗透机构,所述反渗透机构包括反渗透机构的进口和反渗透机构的出口,经所述反渗透机构反渗透得到的为产水;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清洗机构的进口和清洗机构的出口,所述清洗机构的进口与所述反渗透机构的出口连通,所述清洗机构的出口与所述反渗透机构的进口连通,当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在清洗时,产水从清洗机构的进口流出并通过反渗透机构的出口流入到反渗透机构内部,此时反渗透机构内部的水流方向与工作状态的反渗透机构内部的水流方向相反。

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第一清洗机构和第二清洗机构;所述第一清洗机构包括第一清洗机构的进口和第一清洗机构的出口;所述第二清洗机构包括第二清洗机构的进口和第二清洗机构的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清洗机构还包括第一清洗机构的排放口;所述第二清洗机构还包括第二清洗机构的排放口。

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机构包括第一反渗透机构和第二反渗透机构;所述第一反渗透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联连接的第一反渗透装置,第一反渗透机构的进口和第一反渗透机构的出口,所述第一反渗透机构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清洗机构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反渗透机构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清洗机构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机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联连接的第二反渗透装置,第二反渗透机构的进口和第二反渗透机构的出口,所述第二反渗透机构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机构的出口及所述第二清洗机构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机构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清洗机构的进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反渗透机构的出口和所述第二反渗透机构的进口之间设置有止回阀。

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还包括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增压泵和高压泵,所述增压泵一端与所述高压泵连接,所述高压泵一端与所述增压泵连接,所述高压泵另一端与所述反渗透机构的进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还包括浓水排放口,清洗排放口和产水池口,所述浓水排放口,清洗排放口和产水池口均与所述反渗透机构的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还包括产水清洗机构,所述产水清洗机构包括清洗水箱,清洗水泵和保安过滤器;所述清洗水箱包括清洗水箱的进口和清洗水箱的出口,所述清洗水箱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清洗机构的出口,所述第二清洗机构的出口和所述清洗排放口连通,所述清洗水箱的出口与所述清洗泵连接;所述清洗水泵与所述保安过滤器连接;所述保安过滤器与所述第一清洗机构的进口和所述第二清洗机构的进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反向冲洗,即清洗的产水流向和反渗透设备运行时水流流向相反,相比于采用原水正向冲洗反渗透设备,清洗效果更佳,更容易把附在反渗透膜上的杂质、污染物等冲洗出来。此外,将产水清洗机构的出口独立连通于每一组反渗透设备的清洗机构的进口,实现了独立地清洗每一组反渗透设备。这样,每一组反渗透设备的清洗过程互不相干,避免从其中一组反渗透设备清洗出来的杂质、污染物流至另一组反渗透设备中,保证清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组反渗透设备之间设置止回阀,可以在分别清洗每一组反渗透设备时防止水流回流,避免从其中一组反渗透设备清洗出来的杂质、污染物流到另一组反渗透设备内,保证清洗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产水清洗机构的进口和反渗透设备的清洗排放口连通,使得反渗透设备自身运行排放的部分产水可进入并储存在产水清洗机构中,并且通过将产水清洗机构的出口和反渗透设备的清洗机构入口连通,这样储存的产水可从产水清洗机构通过清洗机构的进口送入反渗透设备中来清洗反渗透设备。这样的设计,使得一方面可以利用反渗透设备运行时排放的产水来清洗反渗透设备自身,相比于直接采用水质较差的原水来清洗,采用产水来清洗反渗透设备,清洗效果更佳。另外,通过将产水清洗机构的进口和清洗机构的出口连通,从清洗机构流出的水还可以回流至产水清洗机构进行二次循环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的布局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产水清洗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描述只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形。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其他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方案。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包括反渗透机构10和清洗机构20,清洗机构20适用于清洗反渗透结构10。

于本实施例中,反渗透机构10包括第一反渗透机构11和第二反渗透机构12;第一反渗透机构11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联连接的反渗透装置111,第一反渗透机构的进口112和第一反渗透机构的出口113;第二反渗透机构12包括一个或多个并联连接的反渗透装置111,第二反渗透机构的进口122和第二反渗透机构的出口123,第二反渗透机构的进口122与第一反渗透机构的出口113连通,以使得所述第一反渗透机构11运行排放的产水进入第二反渗透机构12中进行二次反渗透处理。具体地,如图1所示,反渗透装置111的数量为五台,第一反渗透机构11具有3台反渗透装置111,第二反渗透机构12具有两台反渗透装置111。第一反渗透机构11和第二反渗透机构12之间通过管道串联连通,以使经由第一反渗透机构11反渗透处理之后的产水进入第二反渗透机构12中,以被再次反渗透处理。但是本实用新型对于反渗透装置111的数量不作限定,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反渗透装置111的数量可为一台或者四台。本实用新型对于反渗透装置111的组数不作限定,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反渗透装置111的组数可为一组或者三组。

进一步地,第一反渗透机构11和第二反渗透机构12之间设置止回阀30,止回阀30用于防止产水回流。具体地,止回阀30设置于连通相邻两组反渗透装置111的管道上。止回阀30的数量可为一个或者多个,根据实际需求确定。于本实施例中,止回阀30的数量为一个,止回阀30设置于第一反渗透机构11和第二反渗透机构12之间连通的管道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组反渗透设备之间设置止回阀30,可以在分别清洗每一组反渗透设备时防止水流回流,避免从其中第二反渗透机构12清洗出来的杂质、污染物重新流到第一反渗透机构11内,保证清洗的效果。

反渗透机构10具有反渗透装置111、浓水排放口13、清洗排放口14和产水池口15。反渗透机构10利用其内部的反渗透膜对原水进行反渗透处理,获得浓度较低的产水和浓度较高的浓水。反渗透机构10运行时,反渗透机构10对原水进行反渗透处理之后,得到的产水通过产水池口15流出,得到的浓水通过浓水排放口13流出。

反渗透装置111的数量为至少一台,即一台或多台。当反渗透装置111的数量为多台时,所述多台反渗透装置111互相连通,以同时对原水进行反渗透处理或者依次对原水进行多次反渗透处理。可选地,当反渗透装置111的数量为多台时,所述多台反渗透装置111多组,各组反渗透装置111之间依次连通,以使原水依次进入各组反渗透装置111中进行多次反渗透处理。

清洗机构20用于清洗附着在反渗透机构10的反渗透膜上的杂质、污染物。具体地,清洗机构20包括第一清洗机构21和第二清洗机构22;第一清洗机构21包括第一清洗机构的进口211和第一清洗机构的出口212;第二清洗机构22包括第二清洗机构的进口221和第二清洗机构的出口222。第一清洗机构21还包括第一清洗机构的排放口213;第二清洗机构22还包括第二清洗机构的排放口223。第一反渗透机构的进口112与第一清洗机构的出口212连通,第一反渗透机构的出口113与第一清洗机构的进口212连通;第二反渗透机构的进口122与第一反渗透机构的出口113及第二清洗机构的出口222连通,第二反渗透机构的出口123与第二清洗机构的进口221连通。但是本实用新型对于清洗机构20的组数不作限定,例如,于其他实施例中,清洗机构的组数20的组数可为一组或者三组。

在清洗过程中,产水是从清洗机构的进口进入,清洗机构的出口流出,清洗的水流方向和反渗透机构10在正常进行反渗透处理时的水流方向相反,即为反向清洗。由于附着在反渗透膜上的杂质、污染物等本身就是在水流正向流动时不能通过反渗透膜才附着在反渗透膜上的,因此相比于采用正向冲洗方式,本实用新型采用反向清洗方式更容易将附着在反渗透膜上的杂质、污染物等冲洗出来,清洗效果更佳。

反渗透处理系统清洗装置还包括产水清洗机构,产水清洗机构包括清洗水箱401、清洗水泵402和保安过滤器403;清洗水箱401包括清洗水箱的进口和清洗水箱的出口,清洗水箱的进口与所述第一清洗机构的出口212,第二清洗机构的出口222和所述清洗排放口14连通,清洗水箱的出口与所述清洗泵402连接;清洗水泵402与保安过滤器403连接;保安过滤器403与第一清洗机构的进口211和第二清洗机构的进口221连接。反渗透机构10运行时排放的部分产水通过清洗排放口14进入并储存在清洗水箱401中。储存于清洗水箱401中的产水用于清洗反渗透机构10的反渗透膜。

当清洗反渗透机构10时,储存在清洗水箱401中的产水通过清洗水箱401的出口流出并通过第一清洗机构的进口211和第二清洗机构的进口221进入反渗透机构10以进行清洗。清洗后的产水通过清洗机构的出口回流至清洗水箱401中。本实用新型的方案采用反渗透机构10本身处理后的产水来清洗,并利用清洗水箱401来预先储存产水,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原水来清洗,产水水质更佳,杂质、微生物、细菌、污染物含量少,因此清洗效果更佳。清洗过后的产水从反渗透机构10又重新回流至清洗水箱401中,即可以用于下次清洗,实现循环利用,也可以对产水进行其他后续处理,例如净化处理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即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