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液枪头容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59436发布日期:2019-01-02 22:2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液枪头容纳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液枪头容纳盒。



背景技术:

超微量DNA自动提取检测装备中,在装备的顶部安装有X、Y、Z三轴移动的多功能机械手,机械手上并排安装有四个气动式移液器。具体的使用时,装有移液器的机械手沿Z轴向下移动,带动移液器的头部向一次性移动枪头靠近,移液枪头通常放置在容纳盒中,通过向下按压可装配上一次性移液枪头,装配移液枪头后的移液器沿Z轴向上移动,使移液枪头远离容纳盒。

目前的移液枪头容纳盒只能放置一种型号的移液枪头,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移液枪头时需要取用不同的枪头盒,在使用过程中不仅麻烦,还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液枪头容纳盒,其能放置不同规格的移液抢头,节省占用的空间,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液枪头容纳盒,其能将各个移液枪头相互隔离,防止移液枪头交叉污染。

为达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移液枪头容纳盒,包括外壳、内胆以及支架,所述外壳具有容纳所述内胆的内腔,所述内胆可拆卸嵌入所述外壳的内腔内,所述外壳的内腔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枪头插槽,所述内胆设置有与所述枪头插槽一一对应的枪头插孔,所述支架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开口端,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枪头插槽对应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移液枪头的头部外径且小于所述移液枪头的尾部外径,所述支架被配置为当所述移液枪头的尾部卡接在所述支架上时,所述移液枪头的头部插入所述枪头插槽。

作为所述的移液枪头容纳盒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插接板,所述内胆的侧壁凸设有与所述插接板相对应的插接槽。

作为所述的移液枪头容纳盒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内胆上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沿所述枪头插孔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加强板上端与所述支架下表面抵接。

作为所述的移液枪头容纳盒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内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

作为所述的移液枪头容纳盒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至少一个侧壁向上凸设有定位凸起,所述支架的周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孔。

作为所述的移液枪头容纳盒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支架在竖直方向相对所述外壳的位移。

作为所述的移液枪头容纳盒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凸耳和限位凹槽,所述限位凸耳设置于所述外壳上,所述限位凹槽设置于所述支架上。

作为所述的移液枪头容纳盒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凸耳的末端设置有倒圆角。

作为所述的移液枪头容纳盒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凸耳根部为弧形结构。

作为所述的移液枪头容纳盒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第一磁体以及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吸附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外壳上,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支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内胆可拆卸嵌入至外壳的内腔中,可利用内胆选择性加深枪头插槽的高度,以使枪头插槽能够容纳不同高度的移液枪头,使同一个容纳盒适用于规格的移液枪头。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移液枪头时,可根据需要将内胆选择性嵌入至外壳内,避免必须使用不同的容纳盒放置不同规格的移液枪头,通过此设计,节约了容纳盒的占用空间以及节省制造成本。利用支架对移液枪头进行定位,防止将移液枪头装配到移液器的过程中移液枪头发生移位,方便移液枪头的装配。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移液枪头容纳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移液枪头容纳盒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所述移液枪头定位在所述支架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的安装示意图。

图6为所述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所述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所述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外壳;11、定位凸起;12、限位板;121、限位凸耳;13、插接板;14、加强筋;15、枪头插槽;2、内胆;21、加强板;22、枪头插孔;23、插接槽;3、支架;31、限位凹槽;32、通孔;33、定位孔;4、移液枪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8所示,于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移液枪头容纳盒,包括外壳1、内胆2以及支架3,所述外壳1具有容纳所述内胆2的内腔,所述内胆2可拆卸嵌入所述外壳1的内腔内,所述外壳1的内腔底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枪头插槽15,所述内胆2设置有与所述枪头插槽15一一对应的枪头插孔22,所述支架3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外壳1的开口端,所述支架3上设置有与所述枪头插槽15对应的通孔32,所述通孔32的孔径大于移液枪头4的头部外径且小于所述移液枪头4的尾部外径,所述支架3被配置为当所述移液枪头4的尾部卡接在所述支架3上时,所述移液枪头4的头部插入所述枪头插槽15。

将内胆2可拆卸嵌入至外壳1的内腔中,可利用内胆2选择性加深枪头插槽15的高度,以使枪头插槽15能够容纳不同高度的移液枪头4,使同一个容纳盒适用于规格的移液枪头4。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不同规格的移液枪头4时,可根据需要将内胆2选择性嵌入至外壳1内,避免必须使用不同的容纳盒放置不同规格的移液枪头4,通过此设计,节约了容纳盒的占用空间以及制造成本。利用支架3对移液枪头4进行定位,防止将移液枪头4装配到移液器的过程中移液枪头4发生移位,方便移液枪头4的装配。

下面以为容量为1mL和50μL的移液枪头4为例,详细说明所述容纳盒的使用原理:

由于容量为1mL的移液枪头4的高度大于容量为50μL的移液枪头4的高度,当所述容纳盒用于放置容量为1mL的移液枪头时,将各个1mL的移液枪头4插到支架3的通孔32内,使1mL的移液枪头4被卡接在支架3上,再将支架3与卡接在所述支架3上的1mL的移液枪头4一起移动,将支架3放置在外壳1的开口端,使1mL的移液枪头4的头部一一插放到各个枪头插槽15内。由于各个枪头插槽15是间隔设置的,因此各个1mL的移液枪头4被各个枪头插槽15相隔离,防止1mL的移液枪头4的交叉污染;当所述容纳盒用于放置容量为50μL的移液枪头4时,由于50μL的移液枪头4的高度小于1mL的移液枪头4的高度,如果是将50μL的移液枪头4的头部直接插放到枪头插槽15,则会由于移液枪头4的高度小于枪头插槽15与支架3之间的距离,50μL移液枪头4无法放置到枪头插槽15内从而使得各个50μL的移液枪头4的头部无法被间隔,导致各个50μL的移液枪头4交叉污染,此时,需要将内胆2嵌入至到外壳1的内腔中,使枪头插孔22与枪头插槽15的连通,增加枪头插槽15的竖直高度,利用枪头插孔22的侧壁将50μL的移液枪头4的头部隔开,达到防止50μL的移液枪头4交叉污染的目的。本实施例中,仅仅是以容量1mL的移液枪头4和容量50μL的移液枪头4为例,但绝不限于上述两种规格的移液枪头4。

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移液枪头4的尾部指的是,移液枪头4与移液器装配连接的一端;所述移液枪头4的头部指的是,移液枪头4远离所述移液枪头4的尾部的一端。

作为本所述容纳盒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1的侧壁内表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插接板13,所述插接板13的一端与所述外壳1连接,所述内胆2的侧壁凸设有与所述插接板13配合的插接槽23,所述插接板13远离所述外壳1的一端与所述插接槽23插接配合。插接板13和插接槽23的设置,使得内胆2稳定地插接到外壳1的内腔中,防止内胆2在内腔中发生移位,在将移液枪头4装配到移液器的过程中有助于移液器的接头对准移液枪头4的尾部。在本实施例中,外壳1的四个侧壁内表面分别间隔设置有两个插接板13,而内胆2侧壁对应各个插接板13凸设插接槽23。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不同数量的插接板13,比如,设置一个、两个、或三个等。

具体的,所述内胆2上设置有加强板21,所述加强板21沿所述枪头插孔22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加强板21上端与所述支架3下表面抵接。设置加强板21,一方面,通过加强板21增强所述内胆2的结构,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板21对支架3下面表进行支撑,为支架3提供一支撑力,增加支架3的承重能力,防止过多的移液枪头4定位在支架3上时,支架3发生形变或损坏。具体的,加强板21的厚度小于支架3上的通孔32之间间距,以使加强板21的设置不占用移液枪头4的空间。

优选的,所述加强板21与插接槽2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加强板21设置有两个,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加强板2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设置。

为了提高所述外壳1的结构强度,所述外壳1的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筋14。具体的,所述加强筋14沿所述外壳1的高度方向延伸。加强筋14的设置提高外壳1的抗撞击性,延长所述容纳盒的使用寿命。

作为所述容纳盒的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壳1至少一个侧壁向上凸设有定位凸起11,所述支架3的周部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起11配合的定位孔33。将支架3放置到外壳1的开口端的过程中,定位凸起11穿过定位孔33后,支架3与外壳1的开口端抵接。定位凸起11和定位孔33的设置,用于对准定位支架3安装在外壳1开口端的方向,便于支架3的安装。当支架3朝正确方向安装到外壳1上时,定位凸起11穿过定位孔33,从而使支架3顺利安装到外壳1的开口端;当支架3朝错误的方向安装道外壳1上时,支架3由于定位凸起11的存在而导致支架3无法安装到外壳1的开口端。本实施例中,在外壳1的其中一个侧壁上设置定位凸起11,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同时在不同的侧壁设置定位凸起11,只要是能够准确定位支架3的安装方向均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3与所述外壳1之间设置有限位部件,所述限位部件用于限制所述支架3在竖直方向相对所述外壳1的位移。移位器下压装配好移液枪头4后在上提的过程中,移液枪头4的侧壁有可能与支架3的通孔32侧壁发生摩擦,限位部件的设置是为了避免支架3与装配在移位器的移液枪头4一起向上提起的现象发生。

其中,所述限位部件包括限位凸耳121和限位凹槽31,所述限位凸耳121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所述限位凹槽31设置于所述支架3上。通过设置限位凸耳121,利用限位凸耳121将支架3进行限位,起到限制支架3与装配在移位器的移液枪头4一起向上提起的作用。

为了便于将支架3安装到外壳1的开口端,限位凸耳121的末端设置有倒圆角,通过倒圆角对支架3进行引导,使得支架3顺利被卡扣到限位板12中。

所述限位凸耳根部为有弧形结构。通过弧形结构防止支架3脱离限位板12。

其中,所述限位部件并不限于上述的结构,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限位部件的结构还可以是以下结构:所述限位部件包括第一磁体以及与所述第一磁体相互吸附的第二磁体,所述第一磁体设置在所述外壳1上,所述第二磁体设置在所述支架3上。通过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的吸附作用,为支架3提供吸附力,使支架3被牢固地吸附在外壳1的端口上,限制支架3脱离外壳1的开口端,有效地防止支架3随装配在移位器的移液枪头4一起向上提起的可能。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96个枪头插槽15,各个枪头插槽15在外壳1的底部呈阵列分布,在实际的生产中,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枪头插槽15的数量。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的外壳1为矩形结构,但外壳1并不限于矩形结构,也可以是圆弧结构或圆台结构等。

于本文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不具有特殊含义。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