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固体试剂溶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55887发布日期:2019-01-18 19:52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药学固体试剂溶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药学固体试剂溶解装置。



背景技术:

临床中的药学试验常常会遇到溶解固体试剂的情况,现今溶解过程多数为将固体试剂加入锥形瓶,然后手持该瓶进行摇晃震动,但这样效率低下,操作频繁时对工作人员而言也是较大工作量,容易疲累。如今有些技术方案能够将固体试剂先进行碾碎操作然后再进行溶解,但碾碎时,常常有药品因挤压粘在碾碎器具的表面,而碾药部位通常设置在溶解装置的里面,想将碎药全部刮出并不方便,如果不刮出,则需要增加搅拌时间或浸泡时间,费时费力;或者碾碎器具和搅拌溶解器具分开设置,但这样导致试验器具繁多、操作繁琐,试验桌面杂乱,增加出错率。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药学固体试剂溶解装置,其能对固体试剂进行碾压并方便进行碾碎药物的刮出,采用电动搅拌,搅拌溶解效率高,使用器具少,搅拌迅速。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通过压缩弹簧连接到溶解桶底部,所述底座的顶部竖向固定设置有若干磁性件,所述溶解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铁片,所述磁性件的顶部与铁片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溶解桶的中央轴向设置为上下贯通的空芯圆筒,所述空芯圆筒内设置有碾压碗,所述空芯圆筒内套接有碾压碗,所述碾压碗开口向上设置,所述碾压碗的底部通过一圆柱固定连接于底座的顶部,所述底座的底部中央固定连接于转轴的顶部,所述转轴的底部连接于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设置于底盒内部,所述底盒的顶部竖向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面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于圆孔周围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棒,所述搅拌棒的下端位于溶解桶内,所述圆孔内竖向转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摇把,其底部固定连接有碾压头,所述碾压头的下表面与碾压碗的碗内表面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所述支撑板的下方设置有手持杆,所述手持杆通过轴承与转杆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上沿圆孔边沿水平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手持杆的形状相匹配。

其中,优选方式为:

所述磁性件为条状磁铁。

所述碾压碗与碾压头相对应的面上均设置有若干突起。突起的设置使得固体试剂更容易被碾压碎。

所述溶解桶的底部侧边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处设置有开关闸。

所述溶解桶的外侧壁设置有把手。把手方便将溶解桶下压。

所述搅拌棒的侧壁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使得搅拌棒的搅拌效率更高。

所述底座顶部沿溶解桶周边设置有若干弹性卡。当溶解桶向下运动时,其侧壁下端可以被弹性卡卡住,以更加固定其位置,保证在旋转电机控制底座转动时,底座能良好的带动溶解桶转动。

工作原理过程:

1、碾压固体试剂阶段

保证弹性件与铁片分离,溶解桶底部只是与压缩弹簧连接,可设置的碾压碗位于空芯圆筒里面,碾压碗的顶部侧壁与空芯圆筒的侧壁良好配合(当碾压碗相对于空芯圆筒产生上下位移时,即相当于在空芯圆筒内进行活塞运动,碾压碗内的药粉不会从碾压碗顶部侧边向下掉入空芯圆筒内部),将固体试剂放入碾压碗内时,将碾压头也放入空芯圆筒内,空芯圆筒的侧壁与碾压碗、碾压头共同组成了一个碾压空间,手持手持杆,向下用力,以使碾压头能用力压住固体试剂,手持杆固定于轴承上,轴承套置于转杆上,手持杆相对于转杆只能在水平面内产生转动,而不能有相对的竖直方向的移动,因为转杆穿过支撑板,能得到一定的支撑,故旋转支撑板上方的摇把同时按压手持杆,就能完成固体试剂的碾压,碾压头和碾压碗相对面上都设置有突起,使得碾压过程更高效。

碾压结束后,将手持杆调整到与凹槽对齐,手握摇把向上提,将手持杆从凹槽内向上拿出之后转动手持杆的角度,使之位于凹槽的一侧的支撑板顶部进而不会从凹槽内掉下去,这样转杆整体上移,碾压头从空芯圆筒内出来,手握把手向下按压溶解桶,溶解桶底部的铁片与磁性件相吸在一起以固定溶解桶的位置(铁片均布于溶解桶的底部,磁性件的位于每个铁片的正下方),此时碾压碗从空芯圆筒内冒出,利用刮刀或刷子等器具将碾压碗内已碾碎的试剂弄到溶解桶内。因碾压碗可完全从空芯圆筒内露出,清理十分方便。

2、溶解阶段

搅拌棒的下端位于溶解桶内且保持不动,溶解桶的底部通过铁片和磁性件固定,并且溶解桶的侧边下端外侧还设置有固定于底座的弹性卡,用于卡住溶解桶,给予更进一步的稳定保证。

旋转电机控制转轴转动,转轴带动底座转动,底座带动整个溶解桶转动,溶解桶相对于搅拌棒运动,进行搅拌溶解。搅拌溶解结束后,将出液口的开关闸打开,将试剂液放入相应的承接器具中。搅拌棒上的搅拌叶片,使得搅拌更加充分,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的方式搅拌,使搅拌过程更加省力而且快速。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碾压碗和碾压头于溶解桶中央的空芯圆筒内进行碾压固体试剂操作,碾压结束后,可将溶解桶相对于碾压碗下移,碾压碗从空芯圆筒顶部脱出,方便挖出碾压碗内的试剂粉末,很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粉末黏在一起或黏在碾压槽底部不易溶解的难题,同时也方便对碾压碗的清洗,十分利于对下一次碾压做准备;(2)溶解桶底部通过铁片和磁性件相吸以快速固定,并且溶解桶的外侧下端还被弹性卡固定,有效保证了溶解桶被带动旋转过程中的稳定;(3)采用旋转电机电动旋转溶解桶的方式,溶解过程更加便捷、快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支撑板的部分俯视示意图;

图中:11、底座 12、压缩弹簧 13、磁性件 14、转轴 15、旋转电机 16、底盒 17、支撑柱 18、支撑板 181、凹槽 19、搅拌棒 2、溶解桶 21、铁片 22、空芯圆筒 23、出液口 3、碾压碗 31、圆柱 41、转杆 42、摇把 43、碾压头 44、手持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药学固体试剂溶解装置,包括底座11,所述底座11顶部通过压缩弹簧12连接到溶解桶2底部,所述底座11顶部竖向固定设置有若干磁性件13,所述溶解桶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铁片21,所述磁性件13的顶部与铁片21之间具有一定间隔,所述溶解桶2的中央轴向设置为上下贯通的空芯圆筒22,所述空芯圆筒22内套接有碾压碗3,所述碾压碗3开口向上设置,所述碾压碗3的底部通过一圆柱31固定连接于底座11的顶部,所述底座11的底部中央固定连接于转轴14的顶部,所述转轴14的底部连接于旋转电机15,所述旋转电机15设置于底盒16内部,所述底盒16的顶部竖向设置有支撑柱17,所述支撑柱17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18,所述支撑板18的面板上开设有圆孔,所述支撑板18的底部于圆孔周围固定连接有若干搅拌棒19,所述搅拌棒19的下端位于溶解桶2内,所述圆孔内竖向转动设置有转杆41,所述转杆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摇把42,其底部固定连接有碾压头43,所述碾压头43的下表面与碾压碗3的碗内表面具有相同的尺寸和形状,所述支撑板18的下方设置有手持杆44,所述手持杆44通过轴承与转杆41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板18上沿圆孔边沿水平开设有凹槽181,所述凹槽181与手持杆44的形状相匹配。

所述磁性件13为条状磁铁。

所述碾压碗3与碾压头43相对应的面上均设置有若干突起。突起的设置使得固体试剂更容易被碾压碎。

所述溶解桶2的底部侧边设置有出液口23,所述出液口23处设置有开关闸。

所述溶解桶2的外侧壁设置有把手。把手方便将溶解桶2下压。

所述搅拌棒19的侧壁设置有搅拌叶片。搅拌叶片使得搅拌棒19的搅拌效率更高。

所述底座11顶部沿溶解桶2周边设置有若干弹性卡。当溶解桶2向下运动时,其侧壁下端可以被弹性卡卡住,以更加固定其位置,保证在旋转电机15控制底座11转动时,底座11能良好的带动溶解桶2转动。

工作原理过程:

1、碾压固体试剂阶段

保证弹性件13与铁片21分离,溶解桶2底部只是与压缩弹簧12连接,可设置此时的碾压碗3位于空芯圆筒22里面,碾压碗3的顶部侧壁与空芯圆筒22的侧壁良好配合(当碾压碗3相对于空芯圆筒22产生上下位移时,即相当于在空芯圆筒22内进行活塞运动,碾压碗3内的药粉不会从碾压碗3顶部侧边向下掉入空芯圆筒22内部),将固体试剂放入碾压碗3内时,将碾压头43也放入空芯圆筒22内,空芯圆筒22的侧壁与碾压碗3、碾压头43共同组成了一个碾压空间,手持手持杆44,向下用力,以使碾压头43能用力压住固体试剂,手持杆44固定于轴承上,轴承套置于转杆41上,手持杆44相对于转杆41只能在水平面内产生转动,而不能有相对的竖直方向的移动,因为转杆41穿过支撑板18,能得到一定的支撑,故旋转支撑板18上方的摇把42同时按压手持杆44,就能完成固体试剂的碾压,碾压头43和碾压碗3相对面上都设置有突起,使得碾压过程更高效。

碾压结束后,将手持杆44调整到与凹槽181对齐,手握摇把42向上提,将手持杆44从凹槽181内向上拿出之后转动手持杆44的角度,使之位于凹槽181的一侧的支撑板18顶部进而不会从凹槽181内掉下去,这样转杆41整体上移,碾压头43从空芯圆筒22内出来,手握把手向下按压溶解桶2,溶解桶2底部的铁片21与磁性件13相吸在一起以固定溶解桶2的位置(铁片21均布于溶解桶2的底部,磁性件13的位于每个铁片21的正下方),此时碾压碗3从空芯圆筒22内冒出,利用刮刀或刷子等器具将碾压碗3内已碾碎的试剂弄到溶解桶2内。因碾压碗3可完全从空芯圆筒22内露出,清理十分方便。

2、溶解阶段

搅拌棒19的下端位于溶解桶2内且保持不动,溶解桶2的底部通过铁片21和磁性件13固定,并且溶解桶2的侧边下端外侧还设置有固定于底座11的弹性卡,用于卡住溶解桶2,给予更进一步的稳定保证。

旋转电机15控制转轴14转动,转轴14带动底座11转动,底座11带动整个溶解桶2转动,溶解桶2相对于搅拌棒19运动,进行搅拌溶解。搅拌溶解结束后,将出液口23的开关闸打开,将试剂液放入相应的承接器具中。搅拌棒19上的搅拌叶片,使得搅拌更加充分,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动的方式搅拌,使搅拌过程更加省力而且快速。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实用新型说明书以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