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3779发布日期:2019-02-11 00:13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卫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带内芯的花洒结构的内芯组件的内芯可以是过滤芯或者是香精或者是洗液;现有的带内芯的花洒结构一般都是将其内芯组件直接安装于花洒的进水水路中,而且为便于更换内芯组件,内芯组件都是可拆的安装于进水水路中;这种安装结构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在带内芯的花洒结构在有进水的情形下,发生内芯组件意外脱落或者是对内芯组件进行拆卸,内芯组件均会受到进水水路中大压力的水流的冲击而快速飞出,很容易出现内芯组件伤害用户的情况,十分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其可以避免内芯组件由于水流的冲击作用而从内芯腔快速飞出,从而出现伤害用户的情形。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其包括花洒本体、进水阀芯组件、内芯组件以及出水面板;所述花洒本体设有进水通道、进水阀腔、内芯腔以及出水通道;所述进水阀腔内设有与进水通道连通的进水口和与内芯腔连通的出水口;所述内芯腔设有与出水通道连通的过水口;所述进水阀芯组件配合于所述进水阀腔内;所述进水阀芯组件包括复位弹簧和通过移动来控制进水通道与内芯腔连通与否的进水阀芯;所述进水阀芯包括一活动穿套于出水口内的阀杆和固定于阀杆上的止水垫圈;所述止水垫圈位于进水阀腔内并活动封堵出水口,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进水阀腔内壁和止水垫圈,所述内芯组件抵靠阀杆位于进水阀腔外的一端;所述内芯组件可拆的配合于所述内芯腔内并抵靠阀杆位于进水阀腔外的一端以使得进水通道与内芯腔连通;所述内芯组件设有与出水口相通的原水进口和与出水通道相通的处理水出口;所述出水面板与花洒本体相连并设有与出水通道相通的功能水腔。

所述进水阀腔的底部设有所述出水口,所述进水阀腔的侧面设有所述进水口,所述进水阀腔的顶部设有与出水通道相通的通水口,所述止水垫圈活动封堵所述出水口和所述通水口;所述内芯腔与过水通道相通的过水口内配合有单向阀。

所述进水阀腔的出水口正对内芯组件的原水进口,所述阀杆位于进水阀腔外的一端活动穿套于原水进口内。

所述内芯腔的一侧形成供内芯组件穿入的安装口;所述内芯腔的内壁设有卡块;所述内芯组件的外壁设有活动扣合卡块的扣块。

所述内芯腔与内芯组件之间设有固定弹簧;所述固定弹簧的两端分别抵靠内芯组件和内芯腔上与安装口相对的另一侧。

所述内芯组件包括内芯、内芯壳和内芯盖;所述内芯壳设有容纳所述内芯的容腔以及所述原水进口和所述处理水出口;所述原水进口和所述处理水出口分别与所述容腔相通;所述容腔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内芯盖可拆的安装于固定孔上。

所述内芯为过滤芯或者香精或者洗液。

所述的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还包括罩置花洒本体的外壳。

采用上述方案后,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安装有内芯组件时,内芯组件会抵靠进水阀芯,使得进水阀芯正向移动,从而使得进水通道与内芯腔连通并让复位弹簧压缩,这样进水通道的进水便可以流过内芯组件而进入到出水通道,最后通过出水面板进行出水;而当进水通道有进水时,如果拆卸内芯组件或者是发生内芯组件意外脱落,使得内芯组件脱离内芯腔,此时内芯组件不再抵靠进水阀芯,进水阀芯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反向移动进行复位,从而切断进水通道与内芯腔的连通,这样进水通道内的水流就不会强力冲击内芯组件而造成内芯组件快速飞出,能避免内芯组件快速飞出而伤害到用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内芯组件脱离内芯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配合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所述的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包括花洒本体1、进水阀芯组件2、内芯组件3以及出水面板4。其中所述花洒本体1设有进水通道11、进水阀腔12、内芯腔13以及出水通道14;所述进水阀腔12内设有与进水通道11连通的进水口121和与内芯腔13连通的出水口122;所述内芯腔13设有与出水通道14连通的过水口131;所述进水阀芯组件2配合于所述进水阀腔12内;所述进水阀芯组件2包括复位弹簧21和通过移动来控制进水通道11与内芯腔13连通与否的进水阀芯22;所述复位弹簧21的两端分别抵靠进水阀腔12的内壁和进水阀芯22的一端;所述内芯组件3可拆的配合于所述内芯腔13内并抵靠进水阀芯22的另一端以使得进水通道11与出水通道14连通;所述内芯组件3设有与出水口122相通的原水进口31和与出水通道14相通的处理水出口32;所述出水面板4与花洒本体1相连并设有与出水通道14相通的功能水腔,所述出水面板4可以只设有一个功能水腔以使得所述的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的出水只有一种状态,所述出水面板4可以设有至少两个功能水腔以使得所述的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的出水具有多种状态。

具体的,所述进水阀芯22包括一活动穿套于出水口122内的阀杆222和固定于阀杆上的止水垫圈221;所述止水垫圈221位于进水阀腔12内并活动封堵出水口122,所述复位弹簧21的两端分别抵靠进水阀腔12内壁和止水垫圈221,所述内芯组件3抵靠阀杆222位于进水阀腔12外的一端。所述进水阀腔12的出水口122可以正对内芯组件3的原水进口31,所述阀杆222位于进水阀腔12外的一端活动穿套于原水进口内,这样通过原水进口31对阀杆222的移动起到一个导向作用。

所述内芯腔13的一侧形成供内芯组件3穿入的安装口132;所述内芯腔13的内壁可以设有卡块133;所述内芯组件3则设有活动扣合卡块133的扣块33以使得内芯组件3可拆的配合在内芯腔13内;为加强内芯组件3固定在内芯腔13内的稳定性,所述内芯腔13与内芯组件3之间设有固定弹簧5;所述固定弹簧5的两端分别抵靠内芯组件3和内芯腔13上与安装口132相对的另一侧以使得扣块33稳定扣住卡块133。所述内芯组件3并不局限于通过卡块133和扣块33的配合来可拆的配合在内芯腔13内,所述内芯组件3也可以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来可拆的配合在内芯腔13内。

所述内芯组件3可以包括内芯(未示出)、内芯壳301和内芯盖302;所述内芯可以为过滤芯或者香精或者洗液;所述内芯壳301设有容纳所述内芯的容腔34以及所述原水进口31和所述处理水出口32;所述扣块33可以设置于所述内芯壳301上,所述原水进口31和所述处理水出口32分别与所述容腔34相通;所述容腔34的一侧开设有固定孔341,所述内芯盖302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可拆的安装于固定孔341上,这样可以通过拆卸内芯盖302来直接更换或添加内芯。

为使得内芯组件3脱离内芯腔13时,所述进水通道11内的水流还能流入出水通道14中,从而保证花洒的出水;所述进水阀腔12的底部设有所述出水口122,所述进水阀腔12的侧面设有所述进水口121,所述进水阀腔12的顶部设有与出水通道14相通的通水口123,所述止水垫圈221活动封堵所述出水口122和所述通水口123;所述内芯腔13上与出水通道14相通的过水口131内配合有单向阀7。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具体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配合图2所示,当所述的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安装有内芯组件3时,内芯组件3会抵靠阀杆222,使得复位弹簧21压缩并使得止水垫圈221正向移动以封堵住通水口123,此时出水口122开启而使得进水通道11与内芯腔13连通,这样进水通道11内的水流便可以流入内芯组件3,然后经过单向阀7而进入到出水通道14内,最后通过出水面板4进行出水;配合图3所示,而当进水通道11有水流进入时,如果对内芯组件3进行拆卸或者是发生内芯组件3意外脱落,使得内芯组件3脱离内芯腔13,此时内芯组件3不再抵靠阀杆222,在复位弹簧21的作用下,阀杆222和止水垫圈221反向移动进行复位,止水垫圈221封堵出水口122以切断进水通道11与内芯腔13的连通,与此同时通水口123开启,使得进水通道11与出水通道14直接通过通水口123连通,这样进水通道11内的水流就直接流入出水通道14内进行出水,而且由于过水口131内的单向阀7的作用,出水通道14的水流不会流入内芯腔13,这样水流不会强力冲击内芯组件3而造成内芯组件3快速飞出,能避免内芯组件3快速飞出而伤害到用户,还能保证内芯腔13内没有内芯组件3时,本实用新型还能正常出水。

进一步,所述的一种带内芯的花洒结构还包括罩置花洒本体1的外壳6,通过外壳6遮挡花洒本体2以保证整体的美观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花洒本体1的具体结构有多种,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水路结构来设计花洒本体1的具体结构是常规设计。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一种花洒本体1的结构;具体的,所述花洒本体1包括固定座101、连接座102、固定架104以及阀体104;所述固定座101内形成有所述进水通道11,所述连接座102配合于所述固定座101内,所述连接座102与固定座101之间形成所述出水通道14,所述连接座101内形成有所述进水阀腔12的上半部和所述内芯腔13,所述阀体104配合连接座102内并设有所述进水阀腔12的下半部,这样阀体与连接座102之间形成所述进水阀腔12;所述固定架103配合在内芯腔13内并形成有所述卡块133,所述固定座101、连接座102以及固定架103之间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进行配合,所述阀体104与连接座102之间的方式可以通过螺接的方式进行配合。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