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9295发布日期:2019-02-22 22:40阅读:1234来源:国知局
氨法脱硫塔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法脱硫塔,属于烟气脱硫领域。



背景技术:

氨法脱硫是采用10-20%浓度的氨水为脱硫剂,氨水在脱硫塔内与SO2接触并发生反应,从而达到脱硫的目的。现有氨法脱硫塔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以下问题:(1) 脱硫效率低、除尘效果差;(2) 塔内件设计不合理、气液接触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脱硫效率高、除尘效果好、气液接触效果好的氨法脱硫塔。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法脱硫塔,其特征在于:包括进口段、浓缩段、吸收段、水洗段、除雾段和排放段;浓缩段、吸收段、水洗段、除雾段、排放段由下往上依次设置,进口段与浓缩段连接;进口段包括碳钢烟道和水冲洗系统,水冲洗系统内置于碳钢烟道内;浓缩段包括氧化空气均布器、浓硫铵均布器和稀硫铵均布器,氧化空气均布器、浓硫铵均布器、稀硫铵均布器由下往上依次设置;吸收段包括吸收液收集器、吸收液喷淋层和第一级除雾器,吸收液收集器、吸收液喷淋层、第一级除雾器由下往上依次设置;水洗段包括第一水洗段和第二水洗段,第一水洗段位于第二水洗段下方;第一水洗段包括第一水洗循环收集器、第一填料层、第一水洗层和第二级除雾器,第一水洗循环收集器、第一填料层、第一水洗层、第二级除雾器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第二水洗段包括第二水洗循环收集器、第二填料层和第二水洗层,第二水洗循环收集器、第二填料层和第二水洗层由下往上依次设置;除雾段包括除雾器;排放段包括变径锥段和塔顶烟囱,塔顶烟囱安装在变径锥段上。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收液喷淋层设置有三层,这三层吸收液喷淋层由下往上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除雾段包括第三级除雾器、第四级除雾器和第五级除雾器,第三级除雾器、第四级除雾器、第五级除雾器由下往上依次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碳钢烟道的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15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氧化空气均布器为管网构造,管网中的每根管道下方设置有氧化空气喷孔。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浓硫铵均布器最外圈喷嘴中心距离塔壁900mm,喷嘴均为切向实心喷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稀硫铵均布器最外圈喷嘴中心距离塔壁800mm,喷嘴均为螺旋实心喷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吸收液喷淋层最外圈喷嘴中心距离塔壁为700mm,喷嘴均为螺旋实心喷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水洗层和第二水洗层最外圈喷嘴中心距离塔壁均为600mm,喷嘴均为螺旋实心喷嘴。

本实用新型第一级除雾器至第五级除雾器均为屋脊式除雾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

(1) 采用简单的烟塔合一直筒式结构,实现了多功能复合氨法脱硫塔的设计理念。

(2) 进口段内置水冲洗系统,可降低高浓度硫酸铵浆液在此处的富集结晶。

(3) 稀硫铵均布器喷嘴顺烟气流向设置,一方面可以冲洗上方的吸收液收集器,另一方面也可起到脱硫的效果。

(4) 浓稀硫铵均布器、吸收液喷淋层和水洗层的喷嘴形式以及最外圈喷嘴中心到塔壁距离的选择,优化了系统布置,降低了系统压降,可使氨法脱硫塔达标稳定运行。

(5) 除雾器类型选择和设置,填料层高度及填料类型的选择,都可进一步降低塔出口液滴和粉尘的浓度,除尘效果和气液接触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口段和浓缩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氧化空气分布器管网中的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吸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一水洗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第二水洗段和除雾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排放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参见图1-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氨法脱硫塔H为烟塔合一直筒式结构,包括进口段A、浓缩段B、吸收段C、水洗段、除雾段F和排放段G;浓缩段B、吸收段C、水洗段、除雾段F、排放段G由下往上依次设置,进口段A与浓缩段B连接。

进口段A包括碳钢烟道1.4和水冲洗系统1.5,水冲洗系统1.5内置于碳钢烟道1.4内。

浓缩段B包括氧化空气均布器1.1、浓硫铵均布器1.2和稀硫铵均布器1.3,氧化空气均布器1.1、浓硫铵均布器1.2、稀硫铵均布器1.3由下往上依次设置。

吸收段C包括吸收液收集器2.1、第一层吸收液喷淋层2.2、第二层吸收液喷淋层2.3、第三层吸收液喷淋层2.4和第一级除雾器2.5,吸收液收集器2.1、第一层吸收液喷淋层2.2、第二层吸收液喷淋层2.3、第三层吸收液喷淋层2.4和第一级除雾器2.5由下往上依次设置。

水洗段包括第一水洗段D和第二水洗段E,第一水洗段D位于第二水洗段E下方。第一水洗段D包括第一水洗循环收集器3.1、第一填料层3.2、第一水洗层3.3和第二级除雾器3.4,第一水洗循环收集器3.1、第一填料层3.2、第一水洗层3.3、第二级除雾器3.4由下往上依次设置。第二水洗段E包括第二水洗循环收集器4.1、第二填料层4.2和第二水洗层4.3,第二水洗循环收集器4.1、第二填料层4.2和第二水洗层4.3由下往上依次设置。

除雾段F包括第三级除雾器4.4、第四级除雾器4.5和第五级除雾器4.6,第三级除雾器4.4、第四级除雾器4.5、第五级除雾器4.6由下往上依次设置。

排放段G包括变径锥段5.1和塔顶烟囱5.2,塔顶烟囱5.2安装在变径锥段5.1上。

氨法脱硫塔H塔内烟气流速2.5m/s。合理的塔内流速,致力于解决塔出口氨逃逸率高、烟气拖尾严重的难题。

碳钢烟道1.4干湿界面处内衬2mm厚的牌号为1.4529 或者C276的合金钢。

碳钢烟道1.4中心线与水平线的夹角a为15度。

氧化空气均布器1.1为管网构造,管网中的每根管道下方设置两个直径10mm氧化空气喷孔1.6,开孔中心与管道竖直中心夹角b和c均为15度。

浓硫铵均布器1.2最外圈喷嘴中心距离塔壁900mm,喷嘴均为切向实心喷嘴。

稀硫铵均布器1.3的喷嘴顺烟气流向设置。稀硫铵均布器1.3最外圈喷嘴中心距离塔壁800mm,喷嘴均为螺旋实心喷嘴。

第一层吸收液喷淋层2.2、第二层吸收液喷淋层2.3和第三层吸收液喷淋层2.4最外圈喷嘴中心距离塔壁均为700mm,喷嘴均为螺旋实心喷嘴。

第一水洗层3.3和第二水洗层4.3最外圈喷嘴中心距离塔壁均为600mm,喷嘴均为螺旋实心喷嘴。

第一级除雾器2.5至第五级除雾器4.6均为屋脊式除雾器。

第一填料层3.2和第二填料层4.2高度均为200mm,采用pp材质波纹填料,孔隙率>97%。

氨法脱硫塔中吸收塔喷淋层的数量要根据入口二氧化硫浓度选择,如:(1) 入口二氧化硫浓度≤1500mg/Nm3,出口二氧化硫浓度≤35mg/Nm3时,此时只需布置三层吸收液喷淋层即可满足排放要求;(2) 入口二氧化硫浓度≤2000mg/Nm3,出口二氧化硫浓度≤35mg/Nm3时,此时需布置四层吸收液喷淋层才能满足排放要求;(3) 入口粉尘浓度≤20mg/Nm3,出口粉尘浓度≤10mg/Nm3,NH3≤3mg/Nm3时,需布置五级屋脊式除雾器+两层水洗+两层填料才能满足排放要求。综上,遇到不同的运行工况时,设计过程中需经济合理选择应对方案和措施,做到真正的节能减排。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其零、部件的形状、所取名称等可以不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说明。凡依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者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