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过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03884发布日期:2019-02-01 20:3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过滤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合式过滤网。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空气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公众对空气质量关注度日渐提升,人们防霾意识的增强,空气净化器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发展。作为空气净化的核心部件,过滤网对室内污染物的去除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过滤网的种类包括蜂窝过滤网、高效过滤网等,为了增强净化效果,一般会将蜂窝过滤网、高效过滤网组合来用。

现有的组合式过滤网通过塑料框架将蜂窝过滤网、高效过滤网合二为一,但塑料框架的组合式过滤网直接装进空气净化器内,会因密封不严而导致漏风,从而降低了净化效果。目前为了防止漏风会在塑料框架外侧粘贴一圈密封条,但粘贴密封条不仅会增加过滤网的生产工序,还会过滤网的生产成本。

另一方面,现有的组合式过滤网中的蜂窝过滤网通过热熔胶将黑网纱粘合于其上下端面上,从而防止滤料泄漏。但采用热熔胶的方式不仅会增加过滤网的生产工序和生产成本,还会在外界温度超过热熔胶的软化点时热熔胶将使其原有的粘合作用而导致滤料泄漏。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同于现有的组合式过滤网,解决了现有的组合式过滤网因采用密封条和热熔胶导致的过滤网生产工序复杂、滤网泄漏,以及成本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组合式过滤网,所述过滤网包括框架、第一净化模块、第二净化模块,所述框架内依次放置有所述第一净化模块、所述第二净化模块,其中:

所述框架为海绵材质,所述框架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凹槽的面积,所述框架的外侧面与水平面所呈夹角为60°;

所述第一净化模块放置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净化模块包括支撑栅格网、滤料、上挡板、下挡板,所述支撑栅格网由PP塑料板材加工而成,所述支撑栅格网由若干个正六棱孔组成,所述支撑栅格网的高度20mm,所述支撑栅格网的上端面开设有上网槽,所述支撑栅格网的下端面开设有下网槽;

所述滤料填充于所述支撑栅格网的所述正六棱孔内,所述滤料为第一活性炭颗粒;

所述上挡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栅格网的所述上端面上,所述上挡板由不锈钢丝编织的网格构成,所述上挡板的网格目数为30目,所述上挡板的网格形状与所述支撑栅格网的所述上网槽的形状相契合,并且所述不锈钢丝卡紧于所述上网槽内;

所述下挡板固定于所述支撑栅格网的所述下端面上,所述下挡板由铜丝编织的网格构成,所述下挡板的网格目数为10目,所述下挡板的网格形状与所述支撑栅格网的所述下网槽的形状相契合,并且所述铜丝卡紧于所述下网槽内;

所述第二净化模块放置于所述框架的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二净化模块由活性炭布经M型折叠而形成,所述第二净化模块的M型折叠数值大于10,所述第二净化模块的折高为15mm,所述活性炭布由无纺布层、活性炭层、熔喷层、静电驻极层构成,所述活性炭层上均匀分布有第二活性炭颗粒。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性炭颗粒呈柱状结构,且直径为φ6mm,所述第一活性炭颗粒的碘吸附值为950mg/g,所述第一活性炭颗粒的水分小于5%,所述第一活性炭颗粒的装填密度为550g/l。

进一步,所述不锈钢丝的截面为圆形,与其相契合的所述上网槽的截面为半圆槽。

进一步,所述铜丝的截面为正方形,与其相契合的所述下网槽的截面为方槽。

进一步,所述第二活性炭颗粒呈球状结构,且直径为φ1mm,所述第二活性炭颗粒的碘吸附值为1000mg/g,所述第一活性炭颗粒的水分小于6%。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网呈长方体结构。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海绵材质,使得框架不仅具有塑料框架可将第一净化模块和第二净化模块合二为一的功能,还具有密封条的密封性,从而简化了过滤网的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过滤网的成本。

(2)框架的第一凹槽面积大于第二凹槽面积,且第一凹槽内放置第一净化模块、第二凹槽内放置第二净化模块,这样就使得第一净化模块的面积大于第二净化模块的面积,再加上第一净化模块中有支撑栅格网,从而保证了过滤网的整体强度,和因框架的伸缩导致的第二净化模块的褶皱。

(3)支撑栅格网的上下端面分别开设有上网槽、下网槽,将上挡板的不锈钢丝直接卡紧在上网槽内,以及将下挡板的铜丝直接卡紧在下网槽内,有效防止滤料的泄漏,简化了过滤网的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过滤网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图1为实施例中组合式过滤网的爆炸图;

图2为实施例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第一净化模块的爆炸图;

图4为实施例中上挡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中下挡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实施例中支撑栅格网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实施例中活性炭布的剖视图;

图例说明:1-框架;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2-第一净化模块;21-支撑栅格网;211-正六棱孔;212-上网槽;213-下网槽;22-滤料;23-上挡板;231-不锈钢丝;24-下挡板;241-铜丝;3-第二净化模块;31-活性炭布;311-无纺布层;312-活性炭层;313-熔喷层;314-静电驻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此外,下文为了描述方便,所引用的“上”、“下”、“左”、“右”等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等方向一致,下文中的“第一”、“第二”等为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其他特殊含义。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合式过滤网,如图1-7所示,所述过滤网包括框架1、第一净化模块2、第二净化模块3,具体说明如下:

1-框架

如图1、图2所示,所述框架1内依次放置有所述第一净化模块2、所述第二净化模块3;

所述框架1为海绵材质,所述框架1开设有第一凹槽11、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凹槽11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凹槽12的面积,所述框架1的外侧面与水平面所呈夹角为60°。

在具体应用环境中,框架1不仅为海绵材质,还可以为其他材质,在保证框架1对第一净化模块2和第二净化模块3的固定,以及伸缩密封性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框架1的材质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材质的变化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其中,框架1的外侧面与水平面所呈夹角为60°,这样有利于过滤网放置到空气净化器内,和使得密封性更好。

进一步,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过滤网呈长方体结构。

2-第一净化模块

如图3-图6所示,所述第一净化模块2放置于所述框架1的所述第一凹槽11内,所述第一净化模块2包括支撑栅格网21、滤料22、上挡板23、下挡板24,所述支撑栅格网21由PP塑料板材加工而成,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栅格网21由若干个正六棱孔211组成,所述支撑栅格网21的高度20mm,所述支撑栅格网21的上端面开设有上网槽212,所述支撑栅格网21的下端面开设有下网槽213。

在具体应用环境中,PP塑料板材的支撑栅格网21具有强度重量比大、受力平均、耐压力强、导热性低、抗震性好、质轻、有隔音效果、不吸水的优点。

其中,支撑栅格网21的高度不仅可以为20mm,还可以为其他高度数值,在保证滤料22的填充量和过滤网的整体强度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支撑栅格网21的高度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支撑栅格网21高度的变化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图3所示,所述滤料22填充于所述支撑栅格网21的所述正六棱孔211内,所述滤料22为第一活性炭颗粒。

在具体应用环境中,滤料22不仅为第一活性炭颗粒,还可以为其他净化滤料22,如分子筛、硅藻泥、催化剂等,在保证过滤网的净化效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采用何种滤料22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滤料22种类的变化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图4所示,所述上挡板23固定于所述支撑栅格网21的所述上端面上,所述上挡板23由不锈钢丝231编织的网格构成,所述上挡板23的网格目数为30目,所述上挡板23的网格形状与所述支撑栅格网21的所述上网槽212的形状相契合,并且所述不锈钢丝231卡紧于所述上网槽212内。

在具体应用环境中,上挡板23用于防止滤料22从支撑栅格网21的上端面泄漏掉,由此上挡板23的网格目数孔径必须小于第一活性炭颗粒的粒度。同时上挡板23的网格目数不仅可以为30目,还可为其他目数,在保证第一活性炭颗粒不泄漏的情况下,具体采用何种网格目数的上盖板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上盖板网格目数的变化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如图5所示,所述下挡板24固定于所述支撑栅格网21的所述下端面上,所述下挡板24由铜丝241编织的网格构成,所述下挡板24的网格目数为10目,所述下挡板24的网格形状与所述支撑栅格网21的所述下网槽213的形状相契合,并且所述铜丝241卡紧于所述下网槽213内。

在具体应用环境中,下挡板24用于防止滤料22从支撑栅格网21的下端面泄漏掉,由此下挡板24的网格目数孔径必须小于第一活性炭颗粒的粒度。同时下挡板24的网格目数不仅可以为10目,还可为其他目数,在保证第一活性炭颗粒不泄漏的情况下,具体采用何种目数的下盖板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下盖板网格目数的变化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第一活性炭颗粒呈柱状结构,且直径为φ6mm,所述第一活性炭颗粒的碘吸附值为950mg/g,所述第一活性炭颗粒的水分小于5%,所述第一活性炭颗粒的装填密度为550g/l。

进一步,如图4所示,所述不锈钢丝231的截面为圆形,与其相契合的所述上网槽212的截面为半圆槽。

进一步,如图5所示,所述铜丝241的截面为正方形,与其相契合的所述下网槽213的截面为方槽。

3-第二净化模块

如图1、图7所示,所述第二净化模块3放置于所述框架1的所述第二凹槽12内,所述第二净化模块3由活性炭布31经M型折叠而形成,所述第二净化模块3的M型折叠数值大于10,所述第二净化模块3的折高为15mm,如图7所示,所述活性炭布31由无纺布层311、活性炭层312、熔喷层313、静电驻极层314构成,所述活性炭层312上均匀分布有第二活性炭颗粒。

在具体应用环境中,第二净化模块3的折高不仅可以为15mm,还可以为其他高度数值,在保证第二净化模块3的净化效率不受影响的情况下,具体第二净化模块3的折高可以根据生产需要进行选择,这样的第二净化模块3折高的变化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进一步,所述第二活性炭颗粒呈球状结构,且直径为φ1mm,所述第二活性炭颗粒的碘吸附值为1000mg/g,所述第一活性炭颗粒的水分小于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过滤网,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由于采用海绵材质,使得框架1不仅具有塑料框架1可将第一净化模块2和第二净化模块3合二为一的功能,还具有密封条的密封性,从而简化了过滤网的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过滤网的成本。

(2)框架1的第一凹槽11面积大于第二凹槽12面积,且第一凹槽11内放置第一净化模块2、第二凹槽12内放置第二净化模块3,这样就使得第一净化模块2的面积大于第二净化模块3的面积,再加上第一净化模块2中有支撑栅格网21,从而保证了过滤网的整体强度,和因框架1的伸缩导致的第二净化模块3的褶皱。

(2)支撑栅格网21的上下端面分别开设有上网槽212、下网槽213,将上挡板23的不锈钢丝231直接卡紧在上网槽212内,以及将下挡板24的铜丝241直接卡紧在下网槽213内,有效防止滤料22的泄漏,简化了过滤网的生产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过滤网的成本。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附图只是一个优选实施场景的示意图,附图中的模块或流程并不一定是实施本新型所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施场景中的装置中的模块可以按照实施场景描述进行分布于实施场景的装置中,也可以进行相应变化位于不同于本实施场景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上述实施场景的模块可以合并为一个模块,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模块。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新型的具体实施场景,但是,本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