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验台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76622发布日期:2019-03-22 20:33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验台置物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验台置物架。



背景技术:

实验台在生活中会经常碰到,现有的实验台上会放置试管、烧杯、烧瓶、酒精灯等实验用具。实验用具过多会导致桌面不整齐且占用面积大,容易相互磕碰到,由于实验用具大多都是玻璃制品,所以容易碎裂,具有安全隐患。做实验时需要使用大量的烧杯、烧瓶、试管等容器,台面脏乱容易导致实验出错,从而影响了实验人员的做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且能够使得台面整洁的置物架。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台置物架,包括固定于实验台上的支撑架以及连接板,所述支撑架设有两个,且固定于连接板的两端,所述连接板相对支撑板可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其卡扣配合的托板,所述托板上设有试管套,所述托板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实验用具的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一侧设有托架,所述托架上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若干个通孔内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设在通孔内壁的弹簧以及与弹簧相连且一端位于通孔内的卡块,所述卡块端部截面呈圆弧状,所述夹紧装置至少设有两组且相对设置在通孔内。

上述结构中,将支撑架固定于实验台上,将装有液体的试管插设入试管套内,防止其倾倒。也可以将洗干净的试管倒过来插入试管套内,从而能够防止灰尘或昆虫进入干净的试管内。收纳盒可以用来放置试管刷、手套等实验工具,从而能够避免台面的脏乱,便于实验人员有效的进行实验。托架上设置的夹紧装置可以用于放置装有液体的烧瓶,从而可以用于观察烧瓶内液体的变化,且便于将试管内的液体倒入烧瓶内时,对烧瓶的观察,更加有效的让实验人员进行实验。通过弹簧与卡块的配合能够使得烧瓶牢固的固定于托架上。卡块端部采用圆弧状能够能够与烧瓶的颈部相适配,从而避免了烧瓶的破碎,增加了安全性,节约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上还设置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杆、设在固定杆两端的拉取部与防脱部以及套设在固定杆上的弹簧,所述连接板上设有与防脱部相适配的凹槽。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拉出拉取部,将连接板上移或下移后,通过防脱部与凹槽的配合,将连接板固定。采用调节装置能够便于连接板的高度调节,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增加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脱部的端面贴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凹槽内与防脱部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支撑架与连接板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了连接板的稳定性,保证了容器内的液体不会洒出来,增加了实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试管套采用橡胶材质。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试管破损,从而增加了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相比现有的置物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安全性高且能够使得台面整洁。托架上设置的夹紧装置可以用于放置装有液体的烧瓶,从而可以用于观察烧瓶内液体的变化,且便于将试管内的液体倒入烧瓶内时,对烧瓶的观察,更加有效的让实验人员进行实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与连接板相连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支撑架;2-连接板;3-托板;31-试管套;4-收纳盒;5-托架;51-通孔;6-夹紧装置;61-弹簧;62-卡块;7-调节装置;71-固定杆;72-拉取部;73-防脱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实验台置物架,包括固定于实验台上的支撑架1以及连接板2,所述支撑架1设有两个,且固定于连接板2的两端,所述连接板2相对支撑板可上下移动,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与其卡扣配合的托板3,所述托板3上设有试管套31,所述托板3的一侧设有用于放置实验用具的收纳盒4,所述收纳盒4一侧设有托架5,所述托架5上设有若干个通孔51,所述若干个通孔51内设有夹紧装置6,所述夹紧装置6包括设在通孔51内壁的弹簧61以及与弹簧61相连且一端位于通孔51内的卡块62,所述卡块62端部截面呈圆弧状,所述夹紧装置6至少设有两组且相对设置在通孔51内。

上述结构中,将支撑架1固定于实验台上,将装有液体的试管插设入试管套31内,防止其倾倒。也可以将洗干净的试管倒过来插入试管套31内,从而能够防止灰尘或昆虫进入干净的试管内。收纳盒4可以用来放置试管刷、手套等实验工具,从而能够避免台面的脏乱,便于实验人员有效的进行实验。托架5上设置的夹紧装置6可以用于放置装有液体的烧瓶,从而可以用于观察烧瓶内液体的变化,且便于将试管内的液体倒入烧瓶内时,对烧瓶的观察,更加有效的让实验人员进行实验。通过弹簧61与卡块62的配合能够使得烧瓶牢固的固定于托架5上。卡块62端部采用圆弧状能够能够与烧瓶的颈部相适配,从而避免了烧瓶的破碎,增加了安全性,节约了成本。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上还设置有调节装置7,所述调节装置7包括固定杆71、设在固定杆71两端的拉取部72与防脱部73以及套设在固定杆71上的弹簧61,所述连接板2上设有与防脱部73相适配的凹槽。

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拉出拉取部72,将连接板2上移或下移后,通过防脱部73与凹槽的配合,将连接板2固定。采用调节装置7能够便于连接板2的高度调节,从而能够适用于不同身高的人群,增加了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脱部73的端面贴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凹槽内与防脱部73相对应的位置处设有与第一磁铁相吸的第二磁铁。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增加支撑架1与连接板2的连接强度,从而增加了连接板2的稳定性,保证了容器内的液体不会洒出来,增加了实验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试管套31采用橡胶材质。

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试管破损,从而增加了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