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3484发布日期:2019-01-29 18:3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烟草研磨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虽然香烟很普及,很多烟民喜欢直接抽烟叶,各种烟斗烟锅成了烟民的最爱,但目前买来的烟叶一般都不能直接抽。吸烟者将大片烟叶加工成碎末或烟丝时一般是通过手工撕揉,这样加工起来工作量大,耗时费力。后来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研磨器,通过研磨器可以轻松、方便地对烟叶或其他一些草本植物进行撕揉,并使其能够变成碎末。

传统的研磨器一般包括顶盖、基座和底座,顶盖和基座之间形成研磨腔,顶盖上设有第一研磨齿组件,基座上设有与第一研磨齿组件相互错开的第二研磨齿组件,底座上设有收容腔,研磨腔中设有与收容腔联通的出料孔,顶盖和基座之间可相互插接转动。通过将原料放入研磨腔,然后手动操作顶盖相对于基座进行转动,使研磨腔中的第一研磨齿组件和第二研磨齿组件相互配合并对原料进行撕揉,经过撕揉后的原料能够通过出料孔进入到收容腔中,研磨过程中,会存在有些没有被研磨的烟叶掉入收容腔内,所以需将研磨过的烟叶重新研磨,要不然会影响使用感,这就大大降低了研磨效率,且对较细的烟叶再进行研磨,可能会太细。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现有技术进行了改进,将底座分成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收容腔分成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第一收容腔设置于基座和第一底座之间,第二收容腔设置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第一底座上设置有过滤网,该过滤网位于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之间,所以经研磨腔研磨后的烟叶先掉落到过滤网上,较细的烟叶穿过过滤网掉落到第二收容腔内,较粗的烟叶被留在第一收容腔内,便于进行二次研磨,提高研磨效率,但是现有技术中,过滤网是固定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的,出现损坏,如破裂等情况出现时只能更换整个第二底座,较浪费,且成本也高,而且基座和第一底座之间一般是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在研磨过程中,手部容易带动第一底座相对基座转动,不利于手部施力,使用较为吃力。并且还容易导致基座和第一底座之间螺纹松脱,致使第一底座掉落,使用较为不便。此外,每次想要将第一收容腔中研磨完成的原料取出时,都需要将第一底座从基座上旋下,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研磨装置,其结构简单,过滤网可更换,使用寿命更长,操作也更为方便、省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研磨装置,包括基座、顶盖和底座,顶盖和基座之间形成有研磨腔,顶盖上设有第一研磨齿组件,基座上设有与第一研磨齿组件相互错开的第二研磨齿组件,基座和底座之间形成有收容腔,研磨腔中设有与收容腔联通的出料孔,顶盖和基座之间可相互插接转动,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收容腔包括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第一收容腔设置于基座和第一底座之间,第二收容腔设置于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之间,第一底座上设置有过滤网,该过滤网位于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之间,所述过滤网的边缘固定有环形框,第一底座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分布的第一卡接槽,环形框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在第一卡接槽上的第一卡块,环形框的周向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所述的第一卡块,第一底座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供第一卡块穿过的第一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一卡接槽连通设置,环形框与第一底座构成旋转卡接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烟草在研磨腔中经过第一研磨齿组件和第二研磨齿组件的撕揉、研磨后,其粉末能够通过出料孔进入到第一收容腔中,其中较大的颗粒物经过滤网的筛选收容在第一收容腔中,较小的颗粒物掉入到第二收容腔中并被第二收容腔所收容,顶盖和基座是相互插接后通过磁性进行吸附,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快速地对其进行拆分,便于放置烟叶和随时打开观察研磨情况,操作较为方便,环形框与第一底座构成可拆式配合,当过滤网损坏时,可随时更换,且只需更换过滤网,节省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安装时,第一卡块先滑过第一凹槽,当第一卡块滑至与第一卡接槽对齐的位置时,转动第一卡块使其转入第一卡接槽,并与第一卡接槽构成轴向卡接配合,防止过滤网掉出,连接结构简单,方便更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环形框朝向第二底座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插槽,第二底座的外底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底座插接的凸台,凸台上设置有与插槽适配的凸柱,凸柱与插槽构成插接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插槽至少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环形框的端面上,第二底座反向插接在第一底座上,使凸柱与插槽对齐并插接,转动第二底座可驱动环形框转动,即使第一卡块转入或转出第一卡接槽,方便操作,结构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基座下端包括有第一环形凹坑,第一底座上端包括有能够插接于第一环形凹坑内侧的第一管状凸缘,第一底座下端包括有第二环形凹坑,第二底座上端包括有能够插接于第二环形凹坑内侧的第二管状凸缘,所述第一管状凸缘的外圆周壁和第一环形凹坑内圆周壁之间以及第二管状凸缘的外圆周壁和第二环形凹坑内圆周壁之间均设置有防止两者相对转动和脱开的防转卡接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一管状凸缘的外圆周壁和第一圆形凹坑内圆周壁之间以及第二管状凸缘的外圆周壁和第二圆形凹坑内圆周壁之间均设置有防止两者相对转动的防转机构,使得基座、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三者在拼接后能够成为一体,不会相对转动,从而便于使用者研磨时的手部施力,在研磨过程中也不容易出现打滑、底座脱离等状况发生,操作更为省力、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防转卡接机构包括第二卡块以及与第二卡块构成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一管状凸缘的外圆周壁上以及第二管状凸缘的外圆周壁上均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所述的第二卡块,所述第一环形凹坑的内圆周壁上以及第二环形凹坑的内圆周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的第二卡接槽,第一环形凹坑的内圆周壁上以及第二环形凹坑的内圆周壁上还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供第二卡块穿过的第二凹槽,第二凹槽与第二卡接槽连通设置,第一底座与基座构成旋转卡接设置,第二底座与第一底座构成旋转卡接设置。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管状凸缘与第一圆形凹坑之间、以及第二管状凸缘与第二圆形凹坑之间进行插接时,第一管状凸缘和第二管状凸缘外周壁上设置的第二卡块能够分别嵌设在第一圆形凹坑和第二圆形凹坑内周壁的凹槽中,从而能够限制两者相对转动,起到防转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间隔设置,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重叠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槽和第二卡接槽上均设置有防止第一卡块和第二卡块转动的限位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重叠设置可节省空间,布局更合理,限位块的设置是为了避免过滤网和第二底座随意转动,在周向的转动上得到限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顶盖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凹腔,凹腔的开口处设置有呈半圆形的缺口,所述顶盖、基座和第二底座的外圆周面均周向分布有多个防滑凹纹。

上述技术方案中,凹腔可充当烟灰缸使用,使用者在使用时更便捷,无需另外准备,功能更多样化,防滑凹纹的设置便于使用者的研磨操作,提高与手部之间的摩擦力。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外观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一种研磨装置,包括基座1、顶盖2和底座3,顶盖2和基座1之间形成有研磨腔11,顶盖2上设有第一研磨齿组件21,基座1上设有与第一研磨齿组件21相互错开的第二研磨齿组件12,基座1和底座3之间形成有收容腔31,研磨腔11中设有与收容腔31联通的出料孔111,顶盖2和基座1之间可相互插接转动,所述底座3包括第一底座32和第二底座33,收容腔31包括第一收容腔311和第一收容腔312,第一收容腔311设置于基座1和第一底座32之间,第一收容腔312设置于第一底座32和第二底座33之间,第一底座32上设置有过滤网321,该过滤网321位于第一收容腔311和第一收容腔312之间,所述过滤网321的边缘固定有环形框322,第一底座32的内壁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分布的第一卡接槽323,环形框322的周向侧壁上设置有卡接在第一卡接槽323上的第一卡块3221,环形框322的周向侧壁上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所述的第一卡块3221,第一底座32的内壁上还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供第一卡块3221穿过的第一凹槽324,第一凹槽324与第一卡接槽323连通设置,环形框322与第一底座32构成旋转卡接设置。烟草在研磨腔11中经过第一研磨齿组件21和第二研磨齿组件12的撕揉、研磨后,其粉末能够通过出料孔111进入到第一收容腔311中,其中较大的颗粒物经过滤网321的筛选收容在第一收容腔311中,较小的颗粒物掉入到第一收容腔312中并被第一收容腔312所收容,顶盖2和基座1是相互插接后通过磁性进行吸附,使用者可以很方便、快速地对其进行拆分,便于放置烟叶和随时打开观察研磨情况,操作较为方便,环形框322与第一底座32构成可拆式配合,当过滤网321损坏时,可随时更换,且只需更换过滤网321,节省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安装时,第一卡块3221先滑过第一凹槽324,当第一卡块3221滑至与第一卡接槽323对齐的位置时,转动第一卡块3221使其转入第一卡接槽323,并与第一卡接槽323构成轴向卡接配合,防止过滤网321掉出,连接结构简单,方便更换。

上述环形框322朝向第二底座33的端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插槽3221,第二底座33的外底面上设置有与第一底座32插接的凸台331,凸台331上设置有与插槽3221适配的凸柱3311,凸柱3311与插槽3221构成插接配合。优选的插槽3221至少为两个,且均匀分布在环形框322的端面上,第二底座33反向插接在第一底座32上,使凸柱3311与插槽3221对齐并插接,转动第二底座33可驱动环形框322转动,即使第一卡块3221转入或转出第一卡接槽323,方便操作,结构简单。

上述基座1下端包括有第一环形凹坑13,第一底座32上端包括有能够插接于第一环形凹坑13内侧的第一管状凸缘325,第一底座32下端包括有第二环形凹坑326,第二底座33上端包括有能够插接于第二环形凹坑326内侧的第二管状凸缘332,所述第一管状凸缘325的外圆周壁和第一环形凹坑13内圆周壁之间以及第二管状凸缘332的外圆周壁和第二环形凹坑326内圆周壁之间均设置有防止两者相对转动和脱开的防转卡接机构。由于第一管状凸缘325的外圆周壁和第一圆形凹坑内圆周壁之间以及第二管状凸缘332的外圆周壁和第二圆形凹坑内圆周壁之间均设置有防止两者相对转动的防转机构,使得基座1、第一底座32和第二底座33三者在拼接后能够成为一体,不会相对转动,从而便于使用者研磨时的手部施力,在研磨过程中也不容易出现打滑、底座3脱离等状况发生,操作更为省力、方便。

上述防转卡接机构包括第二卡块3251、3321以及与第二卡块3251、3321构成卡接配合的第二卡接槽131、3261,所述第一管状凸缘325的外圆周壁上以及第二管状凸缘332的外圆周壁上均周向均匀分布有至少两个所述的第二卡块3251、3321,所述第一环形凹坑13的内圆周壁上以及第二环形凹坑326的内圆周壁上均设置有所述的第二卡接槽131、3261,第一环形凹坑13的内圆周壁上以及第二环形凹坑326的内圆周壁上还设置有沿其轴向设置供第二卡块3251、3321穿过的第二凹槽132、3262,第二凹槽132、3262与第二卡接槽131、3261连通设置,第一底座32与基座1构成旋转卡接设置,第二底座33与第一底座32构成旋转卡接设置。第一管状凸缘325与第一圆形凹坑之间、以及第二管状凸缘332与第二圆形凹坑之间进行插接时,第一管状凸缘325和第二管状凸缘332外周壁上设置的第二卡块3251、3321能够分别嵌设在第一圆形凹坑和第二圆形凹坑内周壁的凹槽中,从而能够限制两者相对转动,起到防转的效果。

上述第一卡接槽323和第二卡接槽131、3261间隔设置,第一凹槽324和第二凹槽132、3262重叠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槽323和第二卡接槽131、3261上均设置有防止第一卡块3221和第二卡块3251、3321转动的限位块3231、1311、3262。第一凹槽324和第二凹槽132、3262重叠设置可节省空间,布局更合理,限位块3231、1311、3262的设置是为了避免过滤网321和第二底座33随意转动,在周向的转动上得到限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上述顶盖2的上端面上设置有凹腔22,凹腔22的开口处设置有呈半圆形的缺口221,所述顶盖2、基座1和第二底座33的外圆周面均周向分布有多个防滑凹纹23、14、333。凹腔22可充当烟灰缸使用,使用者在使用时更便捷,无需另外准备,功能更多样化,防滑凹纹23、14、333的设置便于使用者的研磨操作,提高与手部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