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漏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56972发布日期:2019-09-12 10:12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漏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过滤漏斗。



背景技术:

漏斗一般用于液体导流到一些小口径的容器内,而有的液体在导入小口径容器内之前需要对液体进行过滤,目前,常用的过滤漏斗仪器是砂芯漏斗和布氏漏斗,布氏漏斗和砂芯漏斗在过滤时,与小口径的容器边沿接触部分固定不够牢固,当接触处过于密封容易产生大气压的影响而致使过滤速度缓慢或产生气泡,且容易发生溢流的问题,甚至当对过热液体、有毒或易腐蚀时液体进行过滤时,其很容易飞溅到使用者的手上,让使用者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漏斗,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漏斗具有结构合理、拆卸方便、便于清洗的优点,有效降低了实验过程中因空气压力而导致遗漏或气泡的产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效果:

根据本发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滤漏斗,包括漏斗本体,所述漏斗本体包括上部筒体,该上部筒体的下端具有锥形过渡部,锥形过渡部的底端具有向下延伸的竖直管体,在所述锥形过渡部的上部内侧壁上具有环形凸出部,在该环形凸出部放置有过滤滤板,该过滤滤板通过球头柱塞嵌合固定在所述环形凸出部上,在所述锥形过渡部的外侧壁且沿锥形延伸的方向设置有条形凹槽部。

优选的,在所述锥形过渡部的外侧壁包覆有弹性橡胶片,且该弹性橡胶片所包覆的宽度小于条形凹槽部的长度。

优选的,在所述过滤滤板的中心设置有提起部,该提手的一端贯穿过滤滤板的下表面,该提起部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接近上部筒体的口部。

优选的,所述提起部的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状连通。

优选的,所述竖直管体的下端出口为椭圆形的纵切面。

所述漏斗本体及过滤滤板均为陶瓷、塑料或玻璃结构。

优选的,在所述过滤滤板的表面的均匀分布有过滤孔,在所述过滤滤板边缘的设置有包边环。

优选的,所述过滤孔为锥形孔,每个锥形孔的孔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

优选的,所述过滤滤板为圆弧弧形凹面状。

优选的,在所上部筒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提耳。

综上所述,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过滤网能有效过滤固体杂质,锥形孔过滤较大固体杂质,并且在呈圆弧凸面的过滤滤板作用下,将被过滤液体的杂质吸附在过滤滤板上或吸附在过滤孔内,减少了过滤液中杂物的滞留,从而提高了过滤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漏斗具有结构合理、拆卸方便、便于清洗的优点,有效降低了实验过程中因空气压力而导致遗漏或气泡的产生,对于所产生的空气或气泡可以迅速排出,从而有效避免液体过多时从溢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过滤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滤板的剖视图;

附图中,1-漏斗本体,2-容器,10-上部筒体,11-锥形过渡部,12-竖直管体,13-环形凸出部,14-球头柱塞,15-条形凹槽部,16-弹性橡胶片,17-过滤滤板,18-提起部,19-提耳,170-过滤孔,171-包边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这些方面。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过滤漏斗,包括漏斗本体1,所述漏斗本体1包括上部筒体10,该上部筒体10的下端具有锥形过渡部11,锥形过渡部11的底端具有向下延伸的竖直管体12,所述竖直管体12的下端出口为椭圆形的纵切面,在所述锥形过渡部11的上部内侧壁上具有环形凸出部13,在该环形凸出部13放置有过滤滤板17,该过滤滤板17通过球头柱塞14嵌合固定在所述环形凸出部13上,所述漏斗本体1及过滤滤板17均为陶瓷、塑料或玻璃结构;在所上部筒体10的外壁上还设置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提耳19;在所述锥形过渡部11的外侧壁且沿锥形延伸的方向设置有条形凹槽部15,在所述锥形过渡部11的外侧壁包覆有弹性橡胶片16,且该弹性橡胶片16所包覆的宽度小于条形凹槽部15的长度,由于锥形过渡部11与容器2的开口边缘接触时容易产生空气压力,将会影响过滤速度或产生气泡,使过滤液体溢出,因此,在在所述锥形过渡部11的外侧壁设置条形凹槽部15后,使空气压力或气泡冲条形凹槽部15排出,从而加快了过滤的速度和减少空气压力的产生,弹性橡胶片16减少了锥形过渡部11与容器2的开口边缘之间的碰撞,同时还可以对容器2的开口边缘进行密封,放置过滤液溢出。

结合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过滤滤板17的中心设置有提起部18,该提手18的一端贯穿过滤滤板17的下表面,该提起部18的另一端向上延伸接近上部筒体10的口部,在进行过滤操作时,过滤滤板17与锥形过渡部11之间围成的腔体内将会产生空气压力,从而导致过滤滤板17上经常有气泡产生,因此所述提起部18的两端开口且呈中空状连通,使滤滤板17与锥形过渡部11之间产生的空气压力从提起部18排出,当对漏斗本体1进行清洗时,可以抓取提起部18,将过滤滤板从环形凸出部13取出,从而方便拆装和清洗,在所述过滤滤板17的表面的均匀分布有过滤孔170,如图3所示,在所述过滤滤板17边缘的设置有包边环171;所述过滤孔170为锥形孔,每个锥形孔的孔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所述过滤滤板17为圆弧弧形凹面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