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919发布日期:2019-02-15 21:02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刮泥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机械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刮泥机。



背景技术:

刮泥机,是一种将淤泥从河道里清理出来的一种机器,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以及工业废水处理中直径较大的圆形沉淀池中,排除沉降在池底的污泥和撇除池面的浮渣。

而在现有技术中,刮泥机在使用时,为了防止沉淀池内液体的搅动,整体运动速度较为缓慢,刮块用于刮泥的一侧面泥无法快速地清至沉淀池中部的集泥部,使刮块上积聚的泥越来越多,刮泥时被旧泥影响刮块刮新泥的效果,进而导致效率的降低,在该方面上,仍然有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刮泥机,具有有效提高刮泥效率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刮泥机,包括刮泥机机体和用于刮沉淀池底的刮块,所述刮块内开设有连通至沉淀池底面中部的集泥部的集泥槽,所述刮块面向转动方向的一侧面开设有连通至集泥槽的通槽,所述集泥槽内设有刮板,所述集泥槽内还设有用于驱动刮板将集泥槽内的泥刮至集泥部的第一驱动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刮板内开设有连通至集泥部的集泥槽,在刮块刮泥的侧面开设有连通至集泥槽的通槽,这样当刮板刮泥的侧面集聚有较多的泥时,会通过通槽收集在集泥槽内,而集泥槽内还设有刮板以及驱动刮板将集泥槽内的泥挂至集泥部的第一驱动组件,这样能将集泥槽内的泥及时排掉,避免集泥槽内积满泥导致集泥槽失效。如此设置能将集聚在刮块表面的泥及时清理,避免刮块上堆积过多泥而影响刮泥的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集泥槽内的主动轮与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连有皮带,所述刮板与皮带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主动轮转动时,带动皮带运动,从而令刮板跟随皮带运动,从而在集泥槽内做周向运动,不断地将集泥槽的一端将泥刮至集泥部端。

优选的,所述主动轮上连接有用于联动刮泥机机体的转动与主动轮转动的联动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需再设置另外的驱动件,节省资源。

优选的,所述联动组件包括与主动轮同轴转动的第一锥齿轮以及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的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转动有第一齿轮,所述刮块上还设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沉淀池侧壁设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齿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多组齿轮的啮合,使刮泥机在运转时不仅能转动,并且能带动刮块内的主动轮转动。

优选的,所述通槽上滑动连接有挡板,挡板上连有在刮板向集泥部运动时驱使挡板挡住通槽的第二驱动组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刮板运动时,能联动一挡板,将集泥槽内的泥挡在刮块内,避免刮板运动时,泥再次从刮块内部漏出回池内。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在挡板上的凸块,所述刮板上设有限制凸块跟随刮板移动的限位块。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挡板运动时,会带动凸块在挡板上滑动,从而在挡板刮集泥槽内的泥时,会带动挡板使其封闭刮块上的通槽,防止在刮泥时,泥再次从通槽漏出回到池中;在挡板刮完泥回到刮泥的起点的过程中,会带动挡板打开刮块上的通槽。

优选的,所述凸块形状为圆柱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刮板移动至从动轮或者主动轮的弧形段时,亦能与限位块完好地相切合。

优选的,所述通槽靠近沉淀池底面的侧面设有斜面,所述斜面往远离刮块的方向从上至下倾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刮块进行刮泥时,能更好地将堆积在刮块上的泥收入集泥槽内。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底面设有与斜面相配合的楔形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更好地封闭通槽,防止集泥槽内的泥漏出。

优选的,所述挡板上设有T型块,所述刮块上设有与T型块配合的滑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防止挡块离开其滑动的轨道。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将刮块上由于刮泥机转动速度慢而堆积的泥收入刮块内部,再进行排走;

2.集泥槽内设置有将集泥槽内的泥刮走的刮板,提高刮块刮泥的工作效率;

3.板的动力源无需重新设置一个新的驱动件,能依靠刮泥机自身的运作来驱动;

4.清理集泥槽内的泥时,联动有挡板防止集泥槽内的泥再度漏回至池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5中D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刮泥机本体;11、刮块;111、滑槽;12、挡板;121、滑块;122、凹槽;13、斜面;14、刮板;141、凸块;142、T型块;143、限位块;15、通槽;16、集泥槽;2、集泥部;3、沉淀池;4、第一驱动组件;41、主动轮;42、从动轮;43、皮带;5、联动组件;51、第一锥齿轮;52、第二锥齿轮;53、第一齿轮;54、第二齿轮;55、齿环;6、第二驱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刮泥机,如图1所示,包括刮泥机机体和用于刮沉淀池3底的刮块11,沉淀池3底部中间设有集泥部2,刮块11内开设有连通至集泥部2的集泥槽16,刮块11面向转动方向的一侧面开设有连通至集泥槽16的通槽15,集泥槽16内设有刮板14,并且设有驱动刮板14将集泥槽16内的泥刮至集泥部2的第一驱动组件4。第一驱动组件4上设有用于驱动第一驱动组件4工作的联动组件5,联动组件5通过刮泥机本体1转动时联动驱动第一驱动组件4。刮块11上还设有用于关闭通槽15的挡板12,并且通过第二驱动组件6使刮板14刮集泥槽16内的泥时关闭挡板12;刮板14返回刮泥起点时打开挡板12。通槽15靠近沉淀池3底面的一侧面为斜面13,斜面13从上到下,从刮块11内向刮块11外倾斜。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组件4包括一个转动连接在集泥槽16内的主动轮41和转动连接在集泥槽16内的从动轮42,主动轮41与从动轮42通过皮带43连接,皮带43上固定连接有刮板14。

如图4所示,主动轮41的转轴伸出刮块11背面,并且与第一锥齿轮51同轴转动,第一锥齿轮51与第二锥齿轮52啮合,第二锥齿轮52与第一齿轮53同轴转动,第一齿轮53与第二齿轮54啮合,第二齿轮54再与固定在沉淀池3池壁的齿环55啮合。

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驱动组件6包括在挡板12面向集泥槽16的一侧面滑动连接的圆柱形凸块141,凸块141上固定连接有T型块142,挡板12上开设有供T型块142滑动的滑槽111,凸块141在挡板12的长度方向上滑动。在刮板14上固定连接有一限位块143,限位块143包住凸块141。挡板12滑动连接在刮块11上,并且挡板12底面为与斜面13配合的楔形面(斜面13如图2所示,楔形面图中未示意),挡板12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121,刮块11上开设有供滑块121滑动的滑槽111。

本实施例的工况及原理如下:

在工作时,刮泥机开始运动,刮板14在沉淀池3底部跟随转动进行刮泥作业,当刮块11上的泥随着刮泥机的运作集聚起来时,泥能从斜面13滑过通槽15,进入集泥槽16内。由于刮泥机的转动,齿轮组之间的啮合,带动主动轮41运作,从而带动皮带43运动,皮带43运动时,固定在皮带43上的刮板14跟随从集泥槽16远离集泥部2的一端开始刮泥运动。在刮板14运动至皮带43的下半部时,由于限位块143带动凸块141,使挡板12向下滑动,挡住通槽15,阻止泥从集泥槽16内漏出至池内。

在刮板14挂集泥槽16内的泥时,由于限位块143的作用下,保持凸块141的位置,使挡板12一直处于关闭状态,直至刮板14将集泥槽16内的泥挂至集泥部2内。之后挡板12由于跟随皮带43运动,转至皮带43的上半部分,从而带动凸块141,使挡板12打开,泥继续从通槽15进入到集泥槽16内。之后不断重复该工作过程,使刮板14上集聚的泥,能快速清理,不会影响刮泥机工作效果。

通过设置凸块141形状为圆柱形,使得刮板14在运动至从动轮42或者主动轮41的弧形段时,凸块141亦能完好与限位块143切合。

通过设置通槽15靠近沉淀池3底面的侧面为斜面13,斜面13从上到下,从刮块11内向刮块11外倾斜,使得在刮泥的过程中泥能更好地进入集泥槽16内。

通过设置挡板12的底面设有与斜面13相配合的楔形面,使得挡板12在关闭状态下能更好封闭集泥槽16内的泥,防止漏出。

通过在挡板12上固定连接有滑块121,刮块11上设有与滑块121配合的滑槽111,使得挡板12在滑动的过程中不会偏移其滑动的轨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