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焊结构的砻谷机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1564发布日期:2019-02-22 22:5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焊结构的砻谷机箱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砻谷机,尤其是涉及一种拼焊结构的砻谷机箱体。



背景技术:

砻谷机,在稻谷加工过程中的主要功用是脱壳,也是将稻谷转换成糙米的关键工艺设备,它一般由进料调节机构、机头箱体部装机构、稻壳分离机构和传动机构等几个主要部件组成。机头箱体的结构特点和刚性强度直接关系到整个砻谷机的使用性能、结构寿命和美观程度。

箱体作为砻谷机的关键部件,国内普遍采用的结构方式分为铸造件和钣金结构件两种,铸造件结构稳定,适合批量生产,但弊端也很明显,一是前期模具投入大,生产周期长;二是表面毛糙不利于表面喷涂;三是铸造对环境影响较大,所以随着国家环保监管政策的加强,铸造件已经逐步被钣金结构件所替代。但是,这种钣金加焊接的半手工半机械作业方式,生产周期和制造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所以,如何有效提高砻谷机箱体钣金结构焊接效率,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装制作方便、生产效率高、外形美观的拼焊结构的砻谷机箱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拼焊结构的砻谷机箱体,包括设置在顶端的顶板、设置在前后侧的前面板和后面板、设置在左右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及设置在底部的下脚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面板和后面板之间设有中间隔板,所述中间隔板的上端及左右侧边沿均设有插接凸台,所述顶板、左侧板和右侧板上均设有与插接凸台配合的插接槽;所述中间隔板和后面板之间设有淌板,所述左侧板下端靠前面板一侧设有辅助隔板,所述辅助隔板与前面板之间设有罩板;所述顶板、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相对应的边之间通过定位对接结构相连,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底部与下脚板相对应的边之间通过定位对接结构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下脚板包括设置在左侧板底部的第一下脚板、设置在右侧板底部的第二下脚板、设置在中间隔板底部的第三下脚板和设置在辅助隔板底部的第四下脚板,所述左侧板底部通过定位对接结构与第一下脚板相连,所述右侧板底部通过定位对接结构与第二下脚板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对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顶板、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右侧板、第一下脚板和第二下脚板相对应边沿上的对接凸台和对接凹槽,相对应边沿上的对接凸台和对接凹槽相互配合,形成对接,同一边沿上的对接凸台和对接凹槽间隔布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对接凸台和对接凹槽均为矩形。

作为优选,所述顶板、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右侧板和下脚板采用立体成组设计而成。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顶板、前面板、后面板、左侧板、右侧板和下脚板相对应的衔接边之间通过定位对接结构相连,然后焊接固定在一起,既保证了箱体的整体尺寸精度,又能提高箱体的安装制作效率;定位对接结构采用对接凸台和对接凹槽均配合的形式,制作工艺简单,定位对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砻谷机箱体的各组成部分的边沿结合部,都设计了相互嵌入的精准对接口,焊接箱体时只需通过简单装夹方式就能实现各个部件的精准对接,而不再是依靠划线或技术工人的经验来完成。各部件装夹定位后,交给焊接机械手自动完成焊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后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左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中间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第一下脚板和第二下脚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拼焊结构的砻谷机箱体,包括设置在顶端的顶板1、设置在前后侧的前面板2和后面板3、设置在左右侧的左侧板4和右侧板5,及设置在底部的下脚板6,前面板2和后面板3之间设有中间隔板7,结合图3、6、7、8所示,中间隔板7的上端边沿及左右侧边沿均设有插接凸台21,顶板1、左侧板4和右侧板5上均设有与插接凸台21配合的插接槽22,组装时,将中间隔板7边沿的插接凸台21与顶板1、左侧板4和右侧板5对应边沿的插接槽22对接,将中间隔板7与顶板1、左侧板4和右侧板5组装在一起,安装方便可靠。中间隔板7和后面板3之间设有淌板10,左侧板4下端靠前面板2一侧设有辅助隔板8,辅助隔板8与前面板2之间设有罩板9;顶板1、前面板2、后面板3、左侧板4和右侧板5相对应的边之间通过定位对接结构相连,左侧板4和右侧板5的底部与下脚板6相对应的边之间通过定位对接结构相连。

结合图2所示,下脚板6包括设置在左侧板4底部的第一下脚板61、设置在右侧板5底部的第二下脚板62、设置在中间隔板7底部的第三下脚板63和设置在辅助隔板9底部的第四下脚板64,左侧板4底部通过定位对接结构与第一下脚板61相连,右侧板5底部通过定位对接结构与第二下脚板62相连。

如图3-7和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定位对接结构包括设置在顶板1、前面板2、后面板3、左侧板4、右侧板5、第一下脚板61和第二下脚板62相对应边沿上的对接凸台31和对接凹槽32,相对应边沿上的对接凸台31和对接凹槽32相互配合,形成对接,同一边沿上的对接凸台31和对接凹槽32间隔布置。顶板1、前面板2、后面板3、左侧板4、右侧板5、第一下脚板61和第二下脚板62通过对接凸台31和对接凹槽32相互配合对接,完成精准定位并焊接在一起完成组装。本实施例中,对接凸台31和对接凹槽32均为矩形,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本实施例中,顶板1、前面板2、后面板3、左侧板4、右侧板5和下脚板6采用立体成组设计而成,保证了各部件的尺寸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砻谷机箱体的各组成部分的边沿结合部,都设计了相互嵌入的精准对接口,焊接箱体时只需通过简单装夹方式就能实现各个部件的精准对接,而不再是依靠划线或技术工人的经验来完成。各部件装夹定位后,交给焊接机械手自动完成焊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结构特征。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