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定量分配功能的溶出介质自动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0656发布日期:2019-04-24 00:26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定量分配功能的溶出介质自动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溶出介质脱气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定量分配功能的溶出介质自动脱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药典》对溶出实验中所使用的溶出介质已明确提出了脱气的要求,并推荐了减压过滤、煮沸、超声、真空负压的脱气方法,另外还有氦气脱气装置等脱气方法。

减压过滤、真空负压的脱气原理是通过降低液体表面上方气体分压导致气体从水中逸出,根据热力学理论,当压力足够小时,水就可以在低温下沸腾,从而导致溶解的气体大量逸出。理论计算显示,只要真空度在-0.091,水就可以在41℃下沸腾;真空度在-0.093,水可以在37℃下沸腾;而当真空达到-0.097时,水可以在20℃沸腾,但这样的高真空度,普通设备很难达到。

煮沸脱气的方法较为简单,虽然脱气效果较好,但是后续的工作较为繁杂,煮沸5至15分钟后,还需冷却后才能进行溶出介质的配置工作,而后续的配置过程还会重新溶入空气,总体脱气效果不理想。

氦气脱气的原理是氦气分子将其他气体分子置换出去,其本身在水中溶解度较小而达到脱气的效果,脱气效果好,速度快,但价格昂贵,经济型较差,不宜在普通溶出实验中普及使用。

从脱气方法的便捷性来说,氦气脱气最为便捷,减压过滤及真空脱气次之,煮沸的方法则最为繁杂。另外,氦气脱气、减压过滤、真空脱气均可针对缓冲盐体系的溶出介质进行脱气,而煮沸法仅能将纯水脱气后再进行其他溶出介质的配置工作。

但是,现有的溶出介质自动脱气装置存在以下缺陷:

(1)现有技术中自动脱气装置没有定量分配功能,仍需人工进行定量分配,不仅降低了脱气的效率,同时还大大增加了人工成本;

(2)现有技术中自动脱气装置自动化程度低,而且在脱气的过程中容易引入外部的空气,大大降低了溶出介质的脱气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定量分配功能的溶出介质自动脱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以真空负压脱气原理为基础,并将定量分配功能融合其中,开发出一种带有溶出介质定量分配功能的自动脱气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有定量分配功能的溶出介质自动脱气装置,包括脱气柜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脱气柜顶部通过防拆保护装置安装有柜盖,所述脱气柜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安装有脱气装置;

所述脱气装置包括脱气舱,所述脱气舱连接有真空器,所述脱气舱上还安装有排气阀,所述脱气舱底部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连接有加热模块,所述加热模块分别连接有进液电磁阀和出液电磁阀,所述进液电磁阀上还依次连接有水流开关和过滤头。

进一步地,所述进液管顶部与脱气舱内顶面平齐,所述出液管顶部与脱气舱下底面平齐。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模块包括加热块,所述加热块内部设有两个柱体结构的加热通道,两个所述加热通道分别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接,两个所述加热通道另一端分别与进液电磁阀和出液电磁阀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拆保护装置包括固定槽和卡位弹片,所述固定槽固定安装在脱气柜内壁上,所述卡位弹片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安装在柜盖下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安装在隔板下部,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进液电磁阀、出液电磁阀以及水流开关均电连接,所述单片机还电连接有气压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安装在脱气舱内,所述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加热块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脱气装置解决了速度慢、精度不易控制、加注溶出介质时再次带入空气等问题,大大提升了溶出介质的脱气效率,具有结构简单,脱气效果佳等特点;

(2)本实用新型的脱气装置与自动控制系统相配合,能够一键完成溶出介质的脱气、定量分配及预加热工作,大大简化了人工操作时的繁琐步骤;

(3)本实用新型采用真空器代替了传统的真空泵,大大降低了脱气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拆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脱气柜;2-自动控制系统;3-防拆保护装置;4-柜盖;5-隔板;6-脱气装置;

201-单片机;202-气压传感器;203-温度传感器;204-触摸显示屏;

301-固定槽;302-卡位弹片;303-安装杆;

601-脱气舱;602-真空泵;603-排气阀;604-进液管;605-出液管;606-加热模块;607-进液电磁阀;608-出液电磁阀;609-水流开关;610-过滤头;

6021-气压筒;6022-传动丝杆;6023-活动块;6024-滑块;6025-滑槽;6026-活塞;6027-驱动电机

6061-加热块;6062-加热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定量分配功能的溶出介质自动脱气装置,包括脱气柜1和自动控制系统2,所述脱气柜1顶部通过防拆保护装置3安装有柜盖4,所述脱气柜1内设有隔板5,所述隔板5上安装有脱气装置6。

本实施方式中,脱气柜1顶部通过防拆保护装置3与柜盖4连接,防止了他人私自拆卸,自动控制系统2能够自动实现溶出介质的脱气并实现脱气后液体的定量分配,提升了脱气过程中的自动化生产,脱气装置6在真空负压状态下进行脱气工作,大大提升了脱气效率,同时避免了外部空气进入造成的脱气效率下降。

所述脱气装置6包括脱气舱601,所述脱气舱601连接有真空器602,所述脱气舱601上还安装有排气阀603,所述脱气舱601底部连接有进液管604和出液管605,所述进液管604和出液管605连接有加热模块606,所述加热模块606分别连接有进液电磁阀607和出液电磁阀608,所述进液电磁阀607上还依次连接有水流开关609和过滤头610。

本实施方式中,脱气装置6在真空负压状态下进行脱气工作,大大提升了脱气效率,同时避免了外部空气进入造成的脱气效率下降。

在本实施方式中,真空器602为脱气舱601提供负压环境,真空器602包括气压筒6021,气压筒6021右端与脱气舱601连接,气压筒6021左端通过轴承活动安装有传动丝杆6022,传动丝杆6022左端连接有驱动电机6027,传动丝杆6022上螺纹连接有活动块6023,活动块6023与气压筒6021内壁之间通过滑块6024和滑槽6025匹配连接,活动块6023右端面通过空心管安装有活塞6026,活塞6026沿着气压筒6021内壁滑动。

真空器602产生负压环境的原理为:当驱动电机6027正向旋转时,传动丝杆6022随之一起正向旋转,与传动丝杆6022螺纹连接的活动块6023由于受到滑块6024和设置在气压筒6021上的滑槽6025的限制作用,活动块6023不能随着传动丝杆6022一起转动,而只能沿着气压筒6021长度方向向左运动,气压筒6021右部气体密度减小,气压值减小,形成负压环境。

脱气装置6整体的工作原理为:真空器602为溶出介质的脱气提供了负压条件,加快了溶出介质的脱气效率,储液桶内待脱气溶出介质依次通过过滤头609、水流开关609、进液电磁阀607和进液管604进入到脱气舱601内,加热后的溶出介质在低压环境下,气体的溶解度下降,溶解在溶出介质内的气体溢出,实现溶出介质的脱气。

脱气装置具体的工作流程为:

吸液阶段:溶出介质从储液桶出发经过过滤头610、水流开关609、进液电磁阀607、加热模块606,最后进入脱气舱601。待脱气舱601内压力值下降一定值后停止进液,随后排气阀603打开,完成进液及脱气工作。

预排阶段:脱气完成后,排气阀603关闭,进液电磁阀607打开,上部气体会通过加热模块606、进液电磁阀607、水流开关609、过滤头610排回溶出介质储液桶中。

定量分配阶段:预排工作完毕后,进液电磁阀607关闭,出液电磁阀608打开,溶出介质经由加热模,606、出液电磁阀608并根据用户在自动控制系统2中设置的体积进行定量分配。

倒吸阶段:定量分配结束后,进液电磁阀607保持打开状态,随后倒吸,将连接管路中的液体倒吸回脱气舱中。

排空阶段:倒吸完成后,出液电磁阀608关闭,进液电磁阀607打开,将脱气舱601中的液体经由加热模块606、进液电磁阀607、水流开关609、过滤头610排空,排空结束后进液电磁阀607关闭。

其中水流开关负责检测管路中是否有液体经过,从而给加热模块传递是否可以加热的信号,以防止加热模块出现干烧的情况,保护仪器及实验室安全。

所述进液管604顶部与脱气舱601内顶面平齐,所述出液管605顶部与脱气舱601下底面平齐。

本实施方式中,进液管604顶端与脱气舱601内顶面平齐,便于脱气舱601内气体的排出,出液管605顶部与脱气舱601下底面平齐,便于脱气舱601液体的完全排出。

所述加热模块606包括加热块6061,所述加热块6061内部设有两个柱体结构的加热通道6062,两个所述加热通道6062分别与进液管604和出液管605连接,两个所述加热通道6062另一端分别与进液电磁阀607和出液电磁阀608连接。

本实施方式中,加热模块606为溶出介质加热,降低了气体在溶出介质内的溶解度,加快气体与溶出介质的分离。

所述防拆保护装置3包括固定槽301和卡位弹片302,所述固定槽301固定安装在脱气柜1内壁上,所述卡位弹片302上固定安装有安装杆303,所述安装杆303安装在柜盖4下底面。

本实施方式中,防拆保护装置3防止了他人私自拆卸自动脱气装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槽301截面呈“凹”形,卡位弹片302截面呈锐角形,按压柜盖4,卡位弹片302角度缩小,压入到固定槽301内后,卡位弹片302恢复成原先的角度,卡在固定槽301内,使得柜盖4与脱气柜1紧密连接。

所述自动控制系统2安装在隔板5下部,所述自动控制系统2包括单片机201,所述单片机201与进液电磁阀607、出液电磁阀608以及水流开关609均电连接,所述单片机201还电连接有气压传感器202和温度传感器203,所述气压传感器202安装在脱气舱601内,所述温度传感器203安装在加热块6061表面。

本实施方式中,自动控制系统2能够自动实现溶出介质的脱气并实现脱气后液体的定量分配,提高了溶出介质脱气过程的自动化程度。

在本实施方式中,单片机201可选用STC89S51型单片机,单片机201还电性连接有触摸显示屏204,触摸显示屏安装在脱气柜601前侧,便于进液温度、出液温度以及脱气舱601内气压的显示,同时还能通过触摸显示屏输入控制信息,通过控制出液电磁阀608的导通时间进行溶出介质的定量分配。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