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机械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10649发布日期:2019-04-24 00:26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自动机械分离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将互不相容的溶剂自动进行分离的自动机械分离器。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中,有很多化工原料中带有杂质,如液体中含有少量的乙酸乙酯,在汽提塔中利用汽提的方法通入生蒸汽可以将乙酸乙酯去除,得到的气体是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气体,冷凝下来后变成乙酸乙酯和水的混合液体,由于两者互不相溶会形成分层,最终必须要将乙酸乙酯和水分离开来,现有技术的分离方法是将混合液体放置在收集罐内,利用乙酸乙酯和水不相容的原理,静止分层后然后通过视镜分水,但是这种方法存在着人力成本高,经常出现看不清分层界面导致分层失败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将两个互不相容的液体完全分离的自动分离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机械分离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进行自动分离,节约人力,降低成本,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机械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离管,所述的第一分离管上端设置有进口法兰及进液管,第一分离管右侧设置有由出口法兰和排出管组成的轻组分液相出口;第一分离管左侧设置有第二分离管,第一分离管与第二分离管上方通过连通管a相连接,第一分离管左侧下方设置有连通管b,所述的连通管b为直角弯管,延伸至第二分离管内部;第二分离管左侧设置有第三分离管,第三分离管与第二分离管之间通过溢流管相连接,第三分离管上端左侧设置有重组分液相出口。

优选的:所述的重组分液相出口与第三分离管之间通过弯头b连接,所述的弯头b为直角弯头。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分离管下端通过弯头a与第二分离管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连通管a设置为有两个直角折弯的弯管。

优选的:所述的溢流管为直通管。

优选的:所述的第三分离管的高度<第二分离管的高度<第一分离管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自动机械分离器,与传统结构相比:设置有第一分离管,轻组分液相从第一分离管右侧的轻组分液相出口排出;第一分离管左侧设置有第二分离管,第一分离管与第二分离管上端通过连通管a相连,使得第一分离管与第二分离的压强相同;第二分离管上方左侧设置有溢流管与第三分离管相通;重组分液相通过溢流管从第三分离管左侧的重组分液相出口排出,增加了重组分与轻组分分离的空间,以确保自动机械分离器的稳定运行;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安全可靠;不仅能实现互不相容的溶剂自动分离,而且节约了劳动力,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第一分离管;2.进口法兰;3.进液管;4.轻组分液相出口;5.第二分离管;6.连通管a;7.连通管b;8.弯头a;9.第三分离管;10.溢流管;11.重组分液相出口;12.弯头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附图中:自动机械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分离管1,所述的第一分离管1上端设置有进口法兰2及进液管3,第一分离管1右侧设置有由出口法兰和排出管组成的轻组分液相出口4;第一分离管1左侧设置有第二分离管5,第一分离管1与第二分离管5上方通过连通管a6相连接,第一分离管1左侧下方设置有连通管b7,所述的连通管b7为直角弯管,延伸至第二分离管5内部;第二分离管5左侧设置有第三分离管9,第三分离管9与第二分离管5之间通过溢流管10相连接,第三分离管9上端左侧设置有重组分液相出口11。

所述的重组分液相出口11与第三分离管9之间通过弯头b12连接,所述的弯头b12为直角弯头;所述的第三分离管9下端通过弯头a8与第二分离管5相连接;所述的连通管a6设置为有两个直角折弯的弯管;所述的溢流管10为直通管;所述的第三分离管9的高度<第二分离管5的高度<第一分离管1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自动机械分离器利用的是连通管内压强相同,但两种溶剂的密度不同,最终形成液位差异实现自动分离;如乙酸乙酯和水的分离,水的密度是1,乙酸乙酯的密度是0.902,通过上方的连通管,第一分离管与第二分离管内的压强相同,第二分离管内是重组分液相,第一分离管内是轻组分液相,根据进料混合溶剂组分中乙酸乙酯和水的含量不同,分层面的位置不一样,首先根据含量先确定分界面的位置,分界面位置确定后,H2的高度就确定,再根据公式ρ水gH3=ρ水gH2+ρ乙酸乙酯gH1,在第二分离管内选定H3的高度,从而计算出分层界面H1的高度,这样重组相与轻组相的出口位置均可确定,同时为了自动机械分离器能够稳定运行,重组分液相是从第二分离管溢流出来从第三分离管排出,以保证从第三分离管排出的始终是重组分液相;这样就能实现互不相容的溶剂自动分离。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