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银浆压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13394发布日期:2019-03-27 11:01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银浆压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银浆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银浆压滤设备。



背景技术:

铝银浆是一种颜料,它是经过特殊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使得铝片表面光洁平整边缘整齐,形状规则,粒径分布集中,与涂料体系匹配性优良。铝银浆可分为浮型和非浮型两大类。在研磨过程中,一种脂肪酸被另一种替代,使得铝银浆具有完全不同的特性和外观,铝片形状有雪花状、鱼鳞状和银元状。

铝银浆生产中会通过卧式固液分离压滤机进行一次过滤,这样过滤机过滤时间长,成本大,生产效率低,且过滤效果不佳需要晾晒烘干的时间长,因此需要设置二次压滤装置,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铝银浆压滤设备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银浆压滤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铝银浆压滤设备,包括外筒,所述外筒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且上下支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气缸和下气缸,上下气缸自由端相对设置,且上下气缸自由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压板和下压板,所述外筒内筒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两个安装板固定连接有同一内滤筒,所述内滤筒上设有第一滤水孔,所述内滤筒内筒壁上设有分隔盘,所述外筒筒壁上转动连接有出料门,且外筒底端固定插接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上下压板板心和内滤筒筒心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且上下压板板径和内滤筒内筒筒径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内滤筒内筒壁两侧均设有插槽,且两个插槽相对一侧均呈开口状,两个插槽内槽壁上分别固定插接有导柱,且两个导柱套接有同一分隔盘。

优选的,所述分隔盘呈纵向阵列状分布于内滤筒内,且设置数量不少于三个,不少于三个分隔盘中部均设有手提口,且不少于三个分隔盘上均设有第二滤水孔。

优选的,所述上压板和下压板上均设有第三滤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铝银浆放置于可灵活移动的上下压板之间,且在内滤筒内设多个分隔盘,通过多个分隔盘将铝银浆整体分隔成多个分部分进行压滤,通过上下压板的挤压作用将铝银浆内液料从第一滤水孔、第二滤水孔和第三滤水孔滤出,这样过滤效果好,生产效率高,且后续晾晒烘干的时间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时外筒内腔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筒、2下支架、3下气缸、4上压板、5下压板、6导柱、7分隔盘、8安装板、9手提口、10内滤筒、11出料门、12出水管、13上气缸、14上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铝银浆压滤设备,包括外筒1,外筒1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支架14和下支架2,且上下支架上分别固定连接有上气缸13和下气缸3,上下气缸自由端相对设置,且上下气缸自由端分别固定连接有上压板4和下压板5,上下压板板心和内滤筒10筒心位于同一中轴线上,且上下压板板径和内滤筒10内筒筒径相对应,上下压板可顺着内滤筒10筒壁上下滑动,从而可以挤压内滤筒10内物料,保证压滤效果,外筒1内筒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板8,且两个安装板8固定连接有同一内滤筒10,内滤筒10上设有第一滤水孔,内滤筒10内筒壁上设有分隔盘7,内滤筒10内筒壁两侧均设有插槽,且两个插槽相对一侧均呈开口状,两个插槽内槽壁上分别固定插接有导柱6,且两个导柱6套接有同一分隔盘7,分隔盘7呈纵向阵列状分布于内滤筒10内,且设置数量不少于三个,不少于三个分隔盘7中部均设有手提口9,且不少于三个分隔盘7上均设有第二滤水孔,上压板4和下压板5上均设有第三滤水孔,通过多个分隔盘7将铝银浆整体分隔成多个分部分进行压滤,通过上下压板的挤压作用将铝银浆内水分从第一滤水孔、第二滤水孔和第三滤水孔滤出,这样过滤效果好,生产效率高,设手提扣口9,便于分隔盘7的拿取,外筒1筒壁上转动连接有出料门11,且外筒1底端固定插接有出水管12。

工作原理:先沿着导柱6将多个分隔盘7取出,然后将物料均匀分隔成多个部分,将一分部物料置于下压板5上,放入一个分隔盘7于分部物料上端,依次重复上述操作,然后至放入最后一分部物料,启动上下气缸,使上下压板相向而行,从而在上下压板和多个分隔盘7的挤压作用下,液料从第一滤水孔、第二滤水孔和第三滤水孔滤出,使充分压滤,使液料从出水管12输出,同时使下压板5下移,使物料落入外筒1筒底,打开出料门11,使压滤后物料从出料口取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