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1052发布日期:2019-02-19 19:2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



背景技术:

以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丝绸为主的印染、毛织染整及丝绸厂等排出的废水。纤维种类和加工工艺不同,印染废水的水量和水质也不同。其中,印染厂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t纺织品耗水100~200t,其中80%~90%成为废水排出。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

沉淀是印染污水处理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经沉淀后能减轻后续处理工序的负担。

但是,现有的沉淀处理是将印染污水直接填充在箱体内,完全依靠静置完成沉淀处理。经静置处理后,在箱体内的底部形成一污泥层,污泥层上部为比较纯洁的待处于污水。

可以看出,现有的沉淀处理不能向箱体内持续注入印染污水,因为持续注入的印染污水会形成水流,这样导致污泥层不容易沉积在箱体底部,导致其后续的处理工序负担过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稳定性高的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印染污水沉淀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且上部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上部固连有过滤箱,其特征在于,本下水组件位于过滤箱与壳体之间,上述过滤箱内部为空腔且上部开口,本下水组件包括沉淀板和棉绳,上述沉淀板位于过滤箱内的底部处,上述棉绳内端被固定在沉淀板与过滤箱之间,上述棉绳外端下垂至壳体内,所述壳体外侧还具有能避免棉绳贴附在壳体外侧的支撑结构。

过滤箱首先进行一次沉淀处理,污泥沉积在过滤箱底部。过滤箱上部处较纯净的印染污水在毛细作用下,过滤箱内的印染污水经棉绳平缓的进入壳体内。

由于进入壳体内的印染污水已经被沉淀处理了一次,在壳体内会进行二次沉淀处理。通知,在支撑结构的作用下能避免棉绳粘附在壳体外侧,进一步保证印染污水能平缓稳定的进入壳体内。

在上述的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中,所述沉淀板与过滤箱底部相匹配。

这样的结构能保证沉淀板稳定的连接在过滤箱内。

在上述的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中,所述沉淀板边沿处具有凹入的连接缺口,上述棉绳穿设在连接缺口处且棉绳内端被紧压在沉淀板与过滤箱之间。

连接缺口的设置能使棉绳稳定的嵌在沉淀板上,保证棉绳内端与沉淀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上述的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中,所述沉淀板下侧还具有凹入的定位槽,上述定位槽外端与连接缺口相连通,定位槽内端具有凹入的定位口,上述棉绳内端具有绳结且绳结卡接在上述定位口处。

棉绳内端嵌育定位槽内,定位槽与过滤箱底部之间形成的腔体对棉绳内端稳定的定位。

在上述的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和过渡轮,上述支撑座内端固连在壳体外侧,上述过渡轮活动连接在支撑座外侧,上述棉绳绕在过渡轮上。

在上述的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中,所述支撑座呈U形,上述支撑座的U形底部固连在壳体外侧,过渡轮轴向固连在支撑座的U形开口处。

在上述的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中,所述过渡轮上沿其周向具有一道环形凹入的导向槽,上述棉绳嵌于导向槽处。

在上述的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中,上述支撑座和过渡轮形成一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支撑单元位于壳体上部处,另外一个支撑单元位于壳体中部处。

导向槽的设置能使棉绳稳定的连接在过渡轮上,同时两个支撑单元能有效的避免棉绳与壳体外侧接触。

在上述的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中,上述棉绳和与其对应的两个支撑单元形成一下水单元,所述下水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

多个下水单元能提高进入壳体内的印染污水流量。

在上述的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中,所述的沉淀板为铸铁材料。

铸铁材料的沉淀板具备足够重量且成本比较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由于在棉绳的毛细作用下印染污水能平缓稳定的进入壳体内,由于在沉淀作业过程中水流缓慢,因此,沉淀作业过程中不会对已经沉积的污泥造成影响,其沉淀稳定性比较高。

同时,过滤箱进行一次沉淀处理,壳体进行二次沉淀处理,这样有效的提高沉淀效果,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中过渡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过滤箱;3、沉淀板;3a、连接缺口;3b、定位槽;3b1、定位口;4、棉绳;5、支撑座;6、过渡轮;6a、导向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印染污水沉淀装置包括内部为空腔且上部开口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上部固连有过滤箱2。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印染污水沉淀装置中的下水组件位于过滤箱2与壳体1之间,上述过滤箱2内部为空腔且上部开口,本下水组件包括沉淀板3和棉绳4,上述沉淀板3位于过滤箱2内的底部处,上述棉绳4内端被固定在沉淀板3与过滤箱2之间,上述棉绳4外端下垂至壳体1内,所述壳体1外侧还具有能避免棉绳4贴附在壳体1外侧的支撑结构。

所述沉淀板3与过滤箱2底部相匹配。

所述沉淀板3边沿处具有凹入的连接缺口3a,上述棉绳4穿设在连接缺口3a处且棉绳4内端被紧压在沉淀板3与过滤箱2之间。

所述沉淀板3下侧还具有凹入的定位槽3b,上述定位槽3b外端与连接缺口3a相连通,定位槽3b内端具有凹入的定位口3b1,上述棉绳4内端具有绳结且绳结卡接在上述定位口3b1处。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座5和过渡轮6,上述支撑座5内端固连在壳体1外侧,上述过渡轮6活动连接在支撑座5外侧,上述棉绳4绕在过渡轮6上。

所述支撑座5呈U形,上述支撑座5的U形底部固连在壳体1外侧,过渡轮6轴向固连在支撑座5的U形开口处。

所述过渡轮6上沿其周向具有一道环形凹入的导向槽6a,上述棉绳4嵌于导向槽6a处。

上述支撑座5和过渡轮6形成一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支撑单元位于壳体1上部处,另外一个支撑单元位于壳体1中部处。

上述棉绳4和与其对应的两个支撑单元形成一下水单元,所述下水单元的数量为若干个。

所述的沉淀板3为铸铁材料。

过滤箱首先进行一次沉淀处理,污泥沉积在过滤箱底部。过滤箱上部处较纯净的印染污水在毛细作用下,过滤箱内的印染污水经棉绳平缓的进入壳体内。

由于进入壳体内的印染污水已经被沉淀处理了一次,在壳体内会进行二次沉淀处理。通知,在支撑结构的作用下能避免棉绳粘附在壳体外侧,进一步保证印染污水能平缓稳定的进入壳体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