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碎纸机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0631发布日期:2019-05-11 01:36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智能碎纸机机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碎纸机,特别涉及一种智能碎纸机机芯。



背景技术:

碎纸机是由一组旋转的刀刃、纸梳和驱动马达组成的。纸张从相互咬合的刀刃中间送入,被分割成很多的细小纸片,以达到保密的目的。碎纸方式是指当纸张经过碎纸机处理后被碎纸刀切碎后的形状。根据碎纸刀的组成方式,现有的碎纸方式有:碎状、粒状、段状、沫状、条状、丝状等。

碎纸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碎纸机有两大主要部件“切纸刀”和“电动马达”,之间通过皮带和齿轮使之紧密地连接在一起,马达带动皮带、齿轮,把能量传送给切纸刀,而切纸刀通过转动,用锋利的金属角把纸切碎。

碎纸机的切削原理都过刀片或者刀具错位安置,在动力源的作用下将纸撕开。如果刀具或者刀片设置有刀尖,则碎纸的效果为段状或者粒状,如果刀具或者刀片设置没有刀尖,则效果为条状。

碎纸效果是指纸张经过碎纸机处理后所形成的废纸的大小,一般是以毫米(mm)为单位的。粒、沫状效果最佳,碎状次之,条、段状相对效果更差些。例如2*2mm保密效果可将A4纸张切成1500多小块。不同的场合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碎纸效果的碎纸机。如家庭和小型办公室不牵涉到保密的场合可选用4mm*50mm、4mm*30mm等规格的就可以了。而要求保密的场合根据毁灭资料最低标准,电脑印字文件必须碎至3.8mm以下的纸条。对于高度机密的文件,应采用可纵横切割的碎纸机,最好选用达到3mm*3mm及其以下规格碎纸效果的碎纸机。市面上的碎纸机机芯结构不稳定,并且无法适应不同保密要求的场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切割且防止纸片飞溅的智能碎纸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智能碎纸机机芯,包括机架,以及安装在机架上并且互相平行的第一机芯、第二机芯和第三机芯,第一机芯和第二机芯位于第三机芯的前方或上方,第一机芯包括第一刀轴和套于第一刀轴的若干第一刀片,第二机芯包括第二刀轴和套于第二刀轴的若干第二刀片,若干第一刀片和若干第二刀片交错配合实现对纸张的纵向切割,第三机芯包括第三刀轴和沿第三刀轴轴向呈螺旋形环绕的若干第三刀片;第一机芯和第二机芯之间设有固定于机架的第一导纸板和第二导纸板,第一导纸板上设有避开第一刀片的若干第一通孔,第二导纸板上设有避开第二刀片的若干第二通孔,第一导纸板和第二导纸板之间形成将碎纸机进口处的纸张导引到纵切通道的导引通道;第一机芯和第二机芯之间形成纵切通道,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对经过纵切通道的纸张进行纵向切割;第一机芯、第二机芯二者与第三机芯之间设有固定于机架的切割刀,第三机芯和切割刀之间形成与纵切通道连通的横切通道,第三刀片和切割刀对经过横切通道的纸张进行横向切割;从碎纸机进口送入的纸张依次经过导引通道、纵切通道、横切通道,纸张受到纵向切割和横向横切后形成纸片最后从碎纸机出口排出。

进一步地,机架上设有分隔第一机芯和第三机芯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一导纸板连接,机架上设有分隔第二机芯和第三机芯的第二隔板,第二隔板与第二导纸板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导纸板和第二导纸板靠近碎纸机进口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均由第一导纸板和第二导纸板之间向外弯折。

进一步地,第一导纸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隔板和第一弯折部,第一隔板位于第一机芯和第三机芯之间,第一弯折部位于碎机进口处,第一隔板、第一导纸板和第一弯折部三者形成包覆第一机芯的C形结构;第二导纸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隔板和第二弯折部,第二隔板位于第二机芯和第三机芯之间,第二弯折部位于碎机进口处,第二隔板、第二导纸板和第二弯折部三者形成包覆第二机芯的C形结构。

进一步地,若干第一刀片沿第一刀轴的轴向均匀分布,若干第二刀片沿第二刀轴的轴向均匀分布。

进一步地,若干第三刀片沿第三刀轴的一端倾斜延伸至第三刀轴的另一端。

进一步地,第一机芯和第二机芯通过一组齿轮组实现同步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机芯和第二机芯之间、第三机芯和切割刀之间配合实现对纸张的纵向和横向切割;第一导纸板和第二导纸板形成的导纸通道可以将碎纸机进口处的纸张导引到纵切通道和横切通道,便于对纸张进行切割;第一隔板和第一导纸板结合可将第一机芯与其他部分隔离,第二隔板和第二导纸板结合可将第二机芯与其他部分隔离;设置的第一弯折部和第二弯折部便于纸张从碎纸机进口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智能碎纸机机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智能碎纸机机芯的西南轴测示意图;

图3是本智能碎纸机机芯的东南轴测示意图;

图4是本智能碎纸机的东南轴测示意图;

图5是本智能碎纸机的东北轴测示意图;

图6是本智能碎纸机机芯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第一机芯,101-第一刀轴,102-第一刀片;

2-第二机芯,201-第二刀轴,202-第二刀片;

3-第三机芯,301-第三刀轴,302-第三刀片;

4-切割刀;

5-第一导纸板,501-第一隔板,502-第一弯折部;

6-第二导纸板,601-第二隔板,602-第二弯折部;

7-机架,701-纵切电机,702-横切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图2、图3、图6示出一种智能碎纸机机芯,包括机架7,以及安装在机架7上并且互相平行的第一机芯1、第二机芯2和第三机芯3,第一机芯1和第二机芯2通过一组齿轮组实现同步转动,第一机芯1和第二机芯2位于第三机芯3的前方或上方,第一机芯1包括第一刀轴101和套于第一刀轴101并且沿第一刀轴101的轴向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一刀片102,第二机芯2包括第二刀轴201和套于第二刀轴201并且沿第二刀轴201的轴向均匀分布的若干第二刀片202,第一刀片102和第二刀片202为圆环形,若干第一刀片102和若干第二刀片202交错配合实现对纸张的纵向切割,第三机芯3包括第三刀轴301和沿第三刀轴301轴向呈螺旋形环绕的若干第三刀片302,若干第三刀片302沿第三刀轴301的一端倾斜延伸至第三刀轴301的另一端。

第一机芯1和第二机芯2之间设有固定于机架7的第一导纸板5和第二导纸板6,第一导纸板5上设有避开第一刀片102的若干第一通孔,第二导纸板6上设有避开第二刀片202的若干第二通孔,第一导纸板5和第二导纸板6之间形成将碎纸机进口处的纸张导引到纵切通道的导引通道。

第一导纸板5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隔板501和第一弯折部502,第一隔板501位于第一机芯1和第三机芯3之间,第一弯折部502位于碎机进口处,第一隔板501、第一导纸板5和第一弯折部502三者形成包覆第一机芯1的C形结构;第二导纸板6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隔板601和第二弯折部602,第二隔板601位于第二机芯2和第三机芯3之间,第二弯折部602位于碎机进口处,第二隔板601、第二导纸板6和第二弯折部602三者形成包覆第二机芯2的C形结构。两套C形结构可分别包覆第一机芯1和第二机芯2,防止纸张被切割后产生的纸片飞溅进入碎纸机的其他部分,延长机芯的使用寿命。C形结构中的第一弯折部502、第二弯折部602位于碎纸机进口处,便于待切割纸张的进入。

第一机芯1和第二机芯2之间形成纵切通道,第一刀片102和第二刀片202对经过纵切通道的纸张进行纵向切割;第一机芯1、第二机芯2二者与第三机芯3之间设有固定于机架7的切割刀4,第三机芯3和切割刀4之间形成横切通道,第三刀片302和切割刀4对经过横切通道的纸张进行横向切割。圆环形的第一刀片102和第二刀片202将纸张切割成条状,第三刀片302和切割刀4将条状纸张切割成纸片。从碎纸机进口送入的纸张依次经过导引通道、纵切通道、横切通道,纸张受到纵向切割和横向横切后形成纸片最后从碎纸机出口排出。

图4、图5示出一种智能碎纸机,包括智能碎机机芯、纵切电机701和横切电机702,纵切电机701和横切电机702安装在机架7上,纵切电机701通过齿轮传动机构驱动第一机芯1和第二机芯2转动,横切电机702通过带传动机构驱动第三机芯3转动。机架7上还安装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控制器通过改变横切电机702的转速来调节第三机芯3的转速,从而实现对纸片被切割后形成的纸片的纵向长度。控制器的型号包括但不限于DKC-Y110、CL-02K、JD1A-40等。

以上的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该技术方案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该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