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屏定位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8227发布日期:2019-02-15 21:37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显示屏定位组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显示屏领域,具体涉及显示屏定位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屏是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光电技术的综合产品,可充分用于多媒体信息发布。目前显示屏在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大型显示屏的应用如广告显示牌、综艺舞台演出等类型的显示屏及租赁显示屏,都是由多个小型显示屏箱体组成的大型显示屏,通常大型显示屏均由多个小的显示屏用箱体拼合组成,所以必须将单个的显示屏安装在箱体内,使显示屏具有轻便、易于拆装、拼接方便、防雨、抗风的特点。

在将显示屏主体安装到壳体内时,为了防止显示屏在箱体内晃动,一般在将显示屏安装在箱体内以后,还会采用电子灌封胶进行灌封,电子灌封胶在使用时需要与固化剂进行按重量比例勾兑使用,让电子灌封胶具有好的流动性的同时还能让电子灌封胶粘附到显示屏和箱体内后能快速的凝固。

现有的箱体1的剖面如图1所示,显示屏2安装在箱体1的中部,箱体1与显示屏2拼合后形成若干柱状的灌胶口3,在灌胶时,需要将灌胶口3填满。现目前多是在进行灌封前完成电子灌封胶和固化剂的混合配制形成胶体,等到灌封时,胶体内的固化剂快速让胶体凝固,会降低整个胶体的流动性,会导致显示屏2主体与壳体的灌装部分灌装不完全;同时在进行灌胶时,灌胶口3内的空气不易排出,进而导致流动性较差的胶体难以将灌胶口3灌满,进一步的导致显示屏2主体与壳体的灌装部分灌装不完全,会降低显示屏2的安装精度和粘合处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显示屏定位组装装置,以提高显示屏的贴合拼装精度和强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如下:显示屏定位组装装置,包括机架,包括硬质的固定管、加料机构和搅拌机构,所述固定管竖直安装在灌胶口的正上方,固定管的下端设有能插入到灌胶口内的吸风口,所述加料机构包括固定环和两个加料单元,所述固定环同轴设置在固定管的上端处,且固定环和固定管均固定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加料单元包括进料管、第一单向阀、硬质的滑管和滑动安装在滑管内的滑块,所述滑管竖直设置,进料管与滑管连通,且第一单向阀固定安装在进料管与滑管的连通处,滑管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水平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滑管与固定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环状的搅拌盒和若干挡片,所述固定管的外壁上由上至下设有螺旋状的滑槽,搅拌盒的内圈外表面上设有在滑槽内滑动的凸块,且搅拌盒与固定管同轴设置;所述搅拌盒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供滑管穿过的加料口,搅拌盒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出胶口,挡片水平铰接在搅拌盒的出胶口处,且挡片与搅拌盒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所述搅拌盒内放置有若干滚珠。

基础方案的原理及其优点:1、固定管的下端设有能插入到灌胶口内的吸风口,在对灌胶口进行灌胶时,混合后的胶体能够沿固定管的下端流动,固定管能将胶体导入到灌胶口中;同时当胶体对灌胶口进行初步灌胶后,吸风口能对灌胶口内残留的空气进行抽吸,便于位于灌胶口表面处的胶体向灌胶口的底部流动,便于胶体将灌胶口完全填充;2、述加料机构包括固定环和两个加料单元,向两个加料单元的进料管中分别添加电子灌封胶和固化剂,两个加料单元分别对电子灌封胶和固化剂进行传送,同时加料单元中的进料管、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滑块和滑管相互配合,能够对电子灌封胶和固化剂的量进行分别的控制,便于控制两者之间的配比;3、滑管与固定环的内壁滑动连接,当搅拌盒移动至固定管的上端时,可滑动滑管,让滑管的下端顺利的插入到加料口中,便于对搅拌盒进行加料;4、固定管的外壁上由上至下设有螺旋状的滑槽,搅拌盒的内圈外表面上设有在滑槽内滑动的凸块,待搅拌盒下移时,搅拌盒上的凸块在滑槽的作用下发生转动,此时搅拌盒内的滚珠对进入到搅拌盒内的电子灌封胶和固化剂进行挤压和搅拌,电子灌封胶和固化剂的混合,实现动力的充分利用。

综上所述,本装置中设有加料机构和搅拌机构,加料机构能够将电子灌封胶和固化剂分别添加到搅拌架构的搅拌盒中,搅拌盒在下移的过程中转动,滚珠能对电子灌封胶和固化剂进行混合搅拌,混合的胶体能够快速的被固定管导流至灌胶口中,实现灌胶口的完全填充,能提高显示屏的贴合拼装精度和强度。

进一步,还包括摩擦辊和带动摩擦辊转动的电动机,所述摩擦辊的外表面与搅拌盒的外表面贴合,摩擦辊与滑槽相对,且摩擦辊的长度大于滑槽的竖直方向上长度。摩擦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正向转动时,摩擦辊通过摩擦力带动搅拌盒沿滑槽转动下移;电动机带动摩擦辊反向转动时,摩擦辊带动搅拌盒沿滑槽转动上移,能够提高搅拌盒转动的稳定性,同时能够提高搅拌盒移动和转动的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能对挡片进行吸引的吸引环,所述吸引环水平固定安装机架,且吸引环的外壁与摩擦辊的下端外壁接触,且吸引环能与搅拌盒的上表面相抵。待搅拌盒的下表面与吸引环的上表面相互靠近时,吸引环能对搅拌盒进行限位,便于控制电动机的关闭时机;同时吸引环与挡片之间的距离也减小,吸引环能对挡板进行吸引,挡板向靠近吸引环的方向水平转动,此时出胶口露出,便于胶体的流出;当搅拌盒上移时,吸引环与挡片之间的距离增大,挡片在扭簧的作用下回复至原位,再次对出胶口进行封堵,实现对出胶口的自动开启和封闭。

进一步,所述加料口处固定安装有若干扇形的橡胶片,橡胶片水平设置,且若干橡胶片拼合呈与加料口相适应的圆形。当滑管插入到加料口时,会将橡胶片挤压变形;当滑管移出加料口处后,橡胶片回弹再次拼为一个圆形对加料口进行封堵,避免搅拌盒在转动时,搅拌盒内的胶体飞出。

进一步,还包括负压泵,所述负压泵固定安装在固定管的上端,且负压泵与固定管连通,所述固定管吸风口处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由于吸风口处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便于进入到灌胶口内的胶体沿吸风口处形成的斜面流动,便于对胶体进行导流;同时负压泵的设置,能够保证吸风口的负压抽吸作用更稳定高效。

进一步,两个所述加料口的圆心位于搅拌盒的同一直径上,且两个加料口的圆心与搅拌盒圆心的距离均相等;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上设有供滑管水平移动的环状槽,且两个滑管之间固定连接有使两个滑管位于固定环的同一直径上的连杆。搅拌盒上移的过程中,两个滑管中的一个滑管插入到其中一个加料口后,另一个滑管能自动的插入到另一个加料口中,且此过程中滑管随搅拌盒的转动在固定环的内壁环状槽内转动,滑管能自动插入到搅拌盒中,便于向搅拌盒内添加灌封胶和固化剂。

进一步,所述搅拌盒内壁的下底面向搅拌盒的圆心处内凹倾斜设置,且出胶口设置在搅拌盒靠近圆心的一侧。便于搅拌后的胶体能够沿搅拌盒内的内凹斜面流动至出胶口处,此时出胶口处流出的胶体能够自动附着在固定管的外表面上,便于将胶体导流至灌胶口内。

附图说明

图1为背景技术中箱体与显示屏拼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施例中显示屏定位组装装置主视方向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搅拌机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箱体1、显示屏2、灌胶口3、机架10、负压泵20、固定管201、吸风口202、滑槽203、固定环30、进料管301、第一单向阀302、滑管303、滑块304、压杆305、第二单向阀306、环状槽307、连杆308、搅拌盒40、挡片401、橡胶片402、加料口403、出胶口404、滚珠405、摩擦辊501、电动机502、吸引环503。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3所示:显示屏2定位组装装置,包括机架10、负压泵20、硬质的固定管201、加料机构和搅拌机构,固定管201竖直安装在灌胶口3的正上方,固定管201的下端设有能插入到灌胶口3内的吸风口202,负压泵20焊接在固定管201的上端,且负压泵20与固定管201连通,固定管201吸风口202处的直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

加料机构包括固定环30和两个加料单元,固定环30同轴设置在固定管201的上端处,且固定环30、负压泵20和固定管201均焊接在机架10上,加料单元包括进料管301、第一单向阀302、硬质的滑管303和滑动安装在滑管303内的滑块304,滑管303竖直设置,进料管301与滑管303连通,且第一单向阀302焊接在进料管301与滑管303的连通处,滑管303的下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处水平焊接有第二单向阀306,滑管303与固定环30的内壁滑动连接。

搅拌机构包括环状的搅拌盒40和若干挡片401,固定管201的外壁上由上至下设有螺旋状的滑槽203,搅拌盒40的内圈外表面上设有在滑槽203内滑动的凸块,凸块上表面上焊接有竖直设置的压杆305,搅拌盒40与固定管201同轴设置;搅拌盒40的上表面上设有两个供滑管303穿过的加料口403,如图3所示,加料口403处焊接有若干扇形的橡胶片402,橡胶片402水平设置,且若干橡胶片402拼合呈与加料口403相适应的圆形。

如图2所示,搅拌盒40内壁的下底面向搅拌盒40的圆心处内凹倾斜设置,且出胶口404设置在搅拌盒40靠近圆心的一侧;搅拌盒40的下表面上设有若干出胶口404,挡片401水平铰接在搅拌盒40的出胶口404处,且挡片401与搅拌盒40的铰接处设有扭簧;搅拌盒40内放置有若干滚珠405。

两个加料口403的圆心位于搅拌盒40的同一直径上,且两个加料口403的圆心与搅拌盒40圆心的距离均相等;固定环30的内壁上设有供滑管303水平移动的环状槽307,且两个滑管303之间焊接有使两个滑管303位于固定环30的同一直径上的连杆308。

此外,如图2所示,还包括摩擦辊501、带动摩擦辊501转动的电动机502和能对挡片401进行吸引的吸引环503,摩擦辊501的外表面与搅拌盒40的外表面贴合,摩擦辊501与滑槽203相对,且摩擦辊501的长度大于滑槽203的竖直方向上长度;吸引环503水平焊接机架10,且吸引环503的外壁与摩擦辊501的下端外壁接触,且吸引环503能与搅拌盒40的上表面相抵。

本实施例中的显示屏2定位组装装置在使用时,先将整个显示屏2定位组装装置移动至灌胶口3的正上方,且固定管201下端的吸风口202位于灌胶口3内,此时搅拌盒40位于固定管201的上端,且左右两侧的滑管303的下端穿过加料口403位于搅拌盒40内,两个滑管303内的滑块304均位于滑管303的顶端,压杆305位于滑管303外。

此时向左侧的连通管内通入电子灌封胶,电子灌封胶依次通过第一单向阀302进入到滑管303中,电子灌封胶均位于滑块304下方;同时向右侧的连通管内通入与电子灌封胶质量比相适应的固化剂,固化剂依次通过第一单向阀302进入到滑管303中,固化剂均位于滑块304下方,两个滑管303分别对电子灌封胶的质量和固化剂的质量进行控制,待灌封胶的质量和固化剂的质量配比合适后,同时向下推动两个压杆305,压杆305推动两个滑块304下移,下移的两个滑块304分别将电子灌封胶和固化剂通过第二单向阀306挤压至搅拌盒40内。

然后启动电动机502,电动机502带动摩擦辊501正向转动,摩擦辊501通过摩擦力带动搅拌盒40同步转动,转动的过程中,搅拌盒40内壁上的凸块沿固定管201上的螺旋状的滑槽203内向下滑动,此时搅拌盒40转动的过程中还竖直下移,搅拌盒40下移的过程中,滑管303的下端移出到搅拌盒40外,加料口403处的橡胶片402不再受到滑管303的压力,橡胶片402拼合成圆形对加料口403进行封堵;搅拌盒40转动的过程中,搅拌盒40内滚珠405同步转动,进而对滚珠405对搅拌盒40内的电子灌封胶和固化剂进行挤压和搅拌,实现电子灌封胶和固化剂的混合。

待搅拌盒40的下表面与吸引环503的上表面相抵时,电动机502暂停转动,此时吸引环503与挡片401之间的距离也减小,吸引环503能对挡板进行吸引,挡板向靠近吸引环503的方向水平转动,此时出胶口404露出,混合后的胶体沿搅拌盒40下表面的斜面流动,然后胶体通过出胶口404流出,且沿胶体沿固定管201吸风口202处倾斜面流动至灌胶口3处,此时开启负压泵20,负压泵20让固定管201内形成负压,同时对吸风口202处对灌胶口3内残留的空气进行抽吸,便于将胶体将灌胶口3灌满,同时将让胶体能够快速的导流至灌胶口3内,待负压泵20开启2-4s后,关闭负压泵20,同时上移整个显示屏2定位组装装置,固定管201移动至灌胶口3外,待胶体将灌胶口3的上表面灌满后,停止灌胶即可。

待搅拌盒40内混合的胶体使用完成后,电动机502带动摩擦辊501反向转动,此时摩擦辊501带动搅拌盒40转动上移,搅拌盒40上移的过程中,挡片401与吸引环503远离,挡片401再次对出胶口404进行封堵;两个滑管303再次插入到两个加料口403,且滑管303随搅拌盒40的转动在固定环30的内壁环状槽307内转动,滑管303能自动插入到搅拌盒40中,便于向搅拌盒40内添加灌封胶和固化剂。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