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提取液过滤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28750发布日期:2019-01-25 17:27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提取液过滤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中药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药提取液过滤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中药提取液中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很复杂,通常有糖类、氨基酸、蛋白质、油脂、蜡、酶、色素、维生素、有机酸、鞣质、无机盐、挥发油、生物碱、甙类等,这些成分中既有有效成分,也有无效杂质,如果不尽量去除无效杂质则会影响中药制剂的质量和稳定性。

传统的中药过滤分离为水煎醇沉、中空纤维膜过滤等方法,采用醇沉工艺进行分离除杂时,有效成分不能最大限度的保留、导致疗效下降,并且分离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乙醇,能耗高。目前,国内的很多中药企业开始采用中空纤维膜过滤代替醇沉工艺,但是纤维膜存在适用面小,不耐高温,易损坏泄露以及不易清洗等问题,不能同时彻底解决去除杂质、浓缩和大幅度降低能耗的问题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CN204319828U)公开了一种高效的中药提取分离装置,包括加热炉体、出液管和储液罐,加热炉体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密封门,出液管与超滤膜件连接,超滤膜件下方固定链接有纳滤膜件,该现有技术采用粗滤和纳滤结合的连续提取工艺,在去除杂质的同时尽可能保留有效组分,采用制药级纳滤膜过滤,可以在高效浓缩药物时,降低蒸汽等能耗。但是该现有技术在通过膜件过滤时,进液方向与膜垂直,容易造成膜表面污染物的截留以及内孔的堵塞,且浓差极化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提取液过滤分离装置,旨在提供一种不易堵塞膜孔的过滤分离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提取液过滤分离装置,包括提取液罐、分离筒以及用于存放过滤分离以后的提取液的储液箱,所述提取液罐与分离筒通过第一输液管连通,所述分离筒与储液箱通过第二输液管连通;所述分离筒水平设置,所述分离筒内同轴向设有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所述分离筒靠近提取液罐的端面上部开有用于提取液水平流入分离筒内的进液口,所述进液口上连通有第一输液管,所述分离筒上与进液口相对的端面下部开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连通有第二输液管。

优选地,所述分离筒设有两个,分别是第一分离筒和第二分离筒,所述第一分离筒和第二分离筒通过第三输液管串联连通,所述第一分离筒靠近提取液罐的端面上部开有用于提取液水平流入第一分离筒内的第一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通过第一输液管与提取液罐的底部连通,且第一进液口与第一输液管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分离筒上与第一进液口相对的端面下部开有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二分离筒靠近第一分离筒的端面上部开有用于一级分离液水平流入第二分离筒的第二进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通过第三输液管连通,且第三输液管与第二进液口、第一出液口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分离筒上与第二进液口相对的端面下部开有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出液口通过第二输液管与储液箱连通,所述第二输液管与第二出液口可拆卸连接,中药提取液经第一输液管流入第一分离筒的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的上部,提取液经过多个通道的层层渗透进行过滤分离得到一级分离液,一级分离液可在泵体作用下通过第三输液管水平进入第二分离筒内的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的上部进行二次分离,可以提高分离质量。

更优选地,中药提取液过滤分离装置还包括支撑座,所述第一分离筒和第二分离筒竖直可转动设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一分离筒和第二分离筒通过连接轴连接,且第一分离筒和第二分离筒同轴设置,所述第一分离筒上位于第一进液口的正下方开有第三进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和第三进液口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分离筒上位于第一出液口的正上方开有第三出液口,所述第三出液口与第一出液口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分离筒上位于第二进液口的正下方开有第四进液口,所述第四进液口与第二进液口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分离筒上位于第二出液口的正上方开有第四出液口,所述第四出液口与第二出液口对称分布,当过滤分离工作结束后,将第一输液管与第一进液口分离,将第三输液管与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分离,将第二输液管与第二出液口分离,然后将第一分离筒和第二分离筒转动180°,将第一输液管与第三进液口连接,用第三输液管将第三出液口与第四进液口连接,最后向提取液罐内注入清水或清洗剂对第一分离筒和第二分离筒内的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进行反向清洗,可以对膜内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冲洗以提高膜的渗透通量。

更优选地,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对称设有第一立板和第二立板,所述第一分离筒靠近第一立板的端面上固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第一分离筒的一端与第一立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分离筒靠近第二立板的端面上固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远离第二分离筒的一端与第二立板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分离筒远离第一立板的端面上固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第一分离筒的一端与第二分离筒的端面固接。

优选地,所述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上竖直设有若干个通道,所述通道阵列排布,蜂窝煤状的膜元件可以增大膜过滤面积。

优选地,所述提取液罐的底部水平设有过滤网,可以对提取液中的药渣进行截留,对提取液初步过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药提取液过滤分离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提取液进入分离筒时,提取液流动方向与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平行,不容易对膜孔进行堵塞;2、本实用采用无机陶瓷多孔膜进行分离,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中药提取液中的有效组分,由于陶瓷膜具有高耐污染性,可长时间高通量过滤,蜂窝煤状的膜元件还可以增大膜过滤面积;3、分离筒可转动设在支撑座上,当过滤分离工作结束后,可将第一分离筒和第二分离筒转动180°,对第一分离筒和第二分离筒内的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进行反向清洗,可以对膜内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冲洗以提高膜的渗透通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中药提取液过滤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中药提取液过滤分离装置,包括提取液罐1、第一分离筒2、第二分离筒3以及储液箱4,所述提取液罐1与第一分离筒2通过第一输液管101连通,所述第一分离筒2和第二分离筒3通过第三输液管104连通,所述第二分离筒3与储液箱4通过第二输液管102连通。

所述提取液罐1的顶部开有进料口,所述提取液罐1的底部水平设有过滤网101,可以对提取液中的药渣进行截留,对提取液初步过滤。

所述中药提取液过滤分离装置还包括支撑座,所述第一分离筒2和第二分离筒3竖直可转动设在支撑座上,所述第一分离筒2和第二分离筒3通过连接轴连接,且第一分离筒2和第二分离筒3同轴设置;所述支撑座包括底座601,所述底座601上对称设有第一立板602和第二立板603,所述第一立板602设在底座601的左侧,第二立板603设在底座的右侧,所述第一分离筒2的左端面上固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左端与第一立板602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分离筒3的右端面上固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与第二立板603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分离筒2的右端面上固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右端与第二分离筒3的左端面固接;所述第一分离筒2和第二分离筒3内均同轴向设有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5,所述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5为圆柱状结构,所述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5上沿轴向设有若干个通道501,所述通道501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通道501阵列排布,蜂窝煤状的膜元件可以增大膜过滤面积。

所述第一分离筒2左端面上部开有用于提取液水平流入第一进液口201,所述第一进液口201通过第一输液管101与提取液罐1的底部连通,且第一进液口201与第一输液管101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分离筒2上位于第一进液口201的正下方开有第三进液口203,所述第一进液口201和第三进液口203对称分布,所述第一分离筒2的右端面下部开有第一出液口202,所述第一分离筒2上位于第一出液口202的正上方开有第三出液口204,所述第三出液口204与第一出液口202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分离筒3的左端面上部开有用于一级分离液水平流入第二分离筒3的第二进液口301,所述第二进液口301与第一出液口202通过第三输液管104连通,且第三输液管104与第二进液口301、第一出液口202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分离筒3上位于第二进液口301的正下方开有第四进液口303,所述第四进液口303与第二进液口301对称分布,所述第二分离筒3的右端面下部开有第二出液口302,所述第二出液口302通过第二输液管103与储液箱4连通,所述第二输液管103与第二出液口302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分离筒3上位于第二出液口302的正上方开有第四出液口304,所述第四出液口304与第二出液口302对称分布。

中药提取液过滤分离原理:从提取液罐1上的进料口将中药提取液倒入,提取液罐1底部的过滤网101可以对提取液中的药渣进行截留,对提取液初步过滤;中药提取液经第一输液管流102流入第一分离筒2的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5的上部,提取液经过多个通道的层层向下渗透进行过滤分离得到一级分离液,一级分离液可在泵体作用下通过第三输液管104水平进入第二分离筒3内的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5的上部进行二次分离,二次分离后的液体经第二输液管103流入储液箱4内,使用两个分离筒可以提高分离质量。

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冲洗原理:当过滤分离工作结束后,将第一输液管102与第一进液口201分离,将第三输液管104与第一出液口202、第二进液口301分离,将第二输液管103与第二出液口302分离,然后将第一分离筒2和第二分离筒3转动180°,将第一输液管102与第三进液口203连接,用第三输液管103将第三出液口204与第四进液口303连接,最后向提取液罐1内注入清水或清洗剂对第一分离筒2和第二分离筒3内的无机陶瓷多孔膜元件5进行反向清洗,可以对膜内的污染物进行有效冲洗以提高膜的渗透通量。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