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纳滤膜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094发布日期:2019-02-10 23:59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纳滤膜清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膜清洗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纳滤膜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水环境的污染加剧,饮用水的安全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反渗透膜纯水机正逐渐成为现代家用净水器的主流,其核心元件是反渗透膜或纳滤膜,它采用的是膜过滤技术,只有水分子和极少量离子能透过反渗透膜或纳滤膜并保留下来供饮用;细菌、病毒、水垢、重金属离子、氯仿等各类有害物质、污染物质、以及溶解性的盐离子均不能透过膜,而是成为浓缩水排出。反渗透纯水机保证了出水水质的安全可靠。

随着家用净水器的长时间使用,反渗透膜或纳滤膜表面截留的胶体、金属盐类、金属氧化物等污染物不断累积,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的产水通量逐步下降,严重影响净水器的产水效率。目前家用反渗透膜或纳滤膜产水水量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一般都采用直接更换新膜的方式以恢复净水器的产水性能。大部分反渗透膜或纳滤膜均采用聚酰胺等有机材料制作,更换下来的旧膜直接丢弃,则形成固体废弃物,并产生白色污染;并且反渗透新膜更换成本较高,频繁更换将增大净水器维护商家的成本;同时,很大一部分更换下来的旧膜仅仅因为反渗透膜或纳滤膜表面的污染物堵塞了过滤通道,使产水量通量下降,其产水的水质(TDS,总含盐量)并未劣化,通过合理的清洗可以恢复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的产水通量,并保证产水水质。

现有的家用净水器纳滤膜与反渗透膜具有类同性质,产品型号与反渗透膜型号一致,市场上也还未出现一种针对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纳滤膜的专用清洗装置,用以实现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纳滤膜的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纳滤膜清洗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纳滤膜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水箱、清洗循环泵、过滤器、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以及设置在所述清洗水箱上的电导率仪和自动恒温电加热器;

所述清洗水箱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与清洗循环泵的进水口连通,所述清洗循环泵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二出水管与所述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的进水口连通和通过第一回水管与所述清洗水箱的第一回水口连通,所述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的浓水口和净水口分别通过第二回水管及第三回水管与所述清洗水箱的第二回水口及第三回水口连通;

在所述第二出水管或第二回水管上设置有所述过滤器;在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设有第一球阀;在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有第二球阀;在所述第二回水管上设有第三球阀;在所述第三回水管上设有第四球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出水管上还连接有自来水管,在所述自来水管上还设有第五球阀,所述第五球阀设置在靠近所述自来水管与所述第一出水管连接的连接口处,所述连接口位于第一球阀和清洗循环泵之间的第一出水管的管段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口与清洗循环泵之间的第一出水管的管段上还设有活性炭过滤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洗水箱的底部还设有排水口,在所述排水口处设有开关阀。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洗水箱的出水口处还设有过滤网。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清洗水箱上还设有搅拌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过滤器为5um保安过滤器。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为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膜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膜壳包括1812型、2812型或3013型净水器反渗透膜膜壳。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清洗循环泵为24V直流隔膜增压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关闭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并同时打开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可实现对清洗水箱内清洗药品均匀搅拌溶解、均匀清洗液温度的作用。在清洗水箱中设置搅拌器可对清洗药品进行均匀搅拌,并起到均匀清洗液温度的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中,可通过开启或关闭第二阀门,清洗不同类型的反渗透膜或纳滤膜。

本实用新型流程简单,设备简约,操作简便,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纳滤膜清洗装置对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或纳滤膜进行循环清洗,能彻底清除家用净水器膜表面的污染物,高效恢复膜的产水通量。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多数市面使用的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或纳滤膜产品,适合普通净水器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清洗水箱;2、清洗循环泵;3、过滤器;4、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5、电导率仪;6、自动恒温电加热器;7、第一球阀;8、第二球阀;9、第三球阀;10、第四球阀;11、自来水管;11a、连接口;12、第五球阀;13、活性炭过滤器;14、排水口;14a、开关阀;15、过滤网;16、搅拌器;

a、第一出水管;b、第二出水管;d、第一回水管;e、第二回水管;f、第三回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施的。

现有的家用净水器纳滤膜与反渗透膜具有类同性质,产品型号与反渗透膜型号一致,故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家用)的膜壳是一样的。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纳滤膜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水箱1、清洗循环泵2、过滤器3、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以及设置在所述清洗水箱1上的电导率仪5和自动恒温电加热器6;

清洗水箱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a与清洗循环泵2的进水口连通,清洗循环泵2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二出水管b与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的进水口连通和通过第一回水管d与清洗水箱1的第一回水口连通,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的浓水口和净水口分别通过第二回水管e及第三回水管f与清洗水箱1的第二回水口及第三回水口连通;

在第二出水管b上设置有过滤器3;在第一出水管a上设有第一球阀7;在第一回水管d上设有第二球阀8;在第二回水管e上设有第三球阀9;在第三回水管f上设有第四球阀10。

本实施例中,清洗水箱1的底部还设有排水口14,在排水口14处设有开关阀14a;清洗水箱1的出水口处还设有过滤网15,用于防止未溶解的清洗药品大颗粒进入连通循环管道。

本实施例中,在清洗水箱中1上还设有搅拌器16,可对清洗药品进行均匀搅拌,并起到均匀清洗液温度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球阀7、第二球阀8、第三球阀9、第四球阀10、清洗循环泵2和清洗水箱1的连接口处均采用承插式快插接头,第一出水管a、第二出水管b、第三出水管c、第一回水管d、第二回水管e和第三回水管f均采用可承插式PE管。

本实施例中,过滤器3为5um保安过滤器,过滤水中微量悬浮颗粒、胶体、微生物等,防止其循环进入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堵塞被处理的反渗透膜或纳滤膜;5um保安过滤器的具体形式可为5英寸滤瓶式PP棉过滤器或韩式快接PP棉滤芯。

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为通用产品,为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膜壳,用于装配使用后的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或纳滤膜,包含一个进水口,一个浓水口和一个净水口。

清洗循环泵2为400G、24V直流隔膜增压泵,或75G、24V直流隔膜增压泵;进出口均配置2分快插式PE接头;清洗循环泵2可通过变频来对水泵出力进行调节,从而调节通过的水流的流量大小。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步骤一、关闭排水口14处的开关阀14a,向清洗水箱1中加入为除盐水或去除余氯后的过滤水,并加入清洗药品混合成清洗液,打开自动恒温电加热器6,并设定温度值,对清洗水箱内清洗液进行加热,同时打开电导率仪5检测清洗水箱内清洗液的电导率;

步骤二、打开第一球阀7和第二球阀8,关闭第三球阀9和第四球阀10,通过清洗循环泵2对清洗水箱1内的清洗液实现搅拌,从而加快清洗药品溶解和均匀清洗水箱内温度;

步骤三、当清洗水箱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且清洗药品溶解时,根据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的类型,选择性打开或关闭第二球阀8,打开第三球阀9和第四球阀10,清洗水箱1内的清洗液循环进入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并从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的浓水口和净水口流回清洗水箱,清除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内装配的使用后的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或纳滤膜上的胶体、金属盐类、金属氧化物等污染物。

步骤四、当电导率仪5显示清洗液电导率不再上升时,达到清洗终点。

其中,在步骤三中,若反渗透膜或纳滤膜为小膜,即为1812-50G,1812-75G,2012-100G等类型膜,则第二球阀8保持打开状态,控制清洗液进入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的流速;若反渗透膜或纳滤膜为大膜,即为3013-400G,3013-500G,3012-400G等类型膜,则第二球阀8保持关闭状态;步骤二中,可根据需要,使用搅拌器16对清洗水箱1内的清洗液进行搅拌。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结构相似,区别在于过滤器3设置在第二回水管e上。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纳滤膜清洗装置,包括清洗水箱1、清洗循环泵2、过滤器3、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以及设置在所述清洗水箱1上的电导率仪5和自动恒温电加热器6;

清洗水箱1的出水口通过第一出水管a与清洗循环泵2的进水口连通,清洗循环泵2的出水口分别通过第二出水管b与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的进水口连通和通过第一回水管d与清洗水箱1的第一回水口连通,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的浓水口和净水口分别通过第二回水管e及第三回水管f与清洗水箱1的第二回水口及第三回水口连通;

在所述第二出水管b上设置有过滤器3;在第一出水管a上设有第一球阀7;在第一回水管d上设有第二球阀8;在第二回水管e上设有第三球阀9;在第三回水管f上设有第四球阀10。

第一出水管a上还连接有自来水管11,在自来水管11上还设有第五球阀12,第五球阀12设置在靠近自来水管11与第一出水管a连接的连接口11a处,连接口11a位于第一球阀7和清洗循环泵2之间的第一出水管a的管段上。连接口11a与清洗循环泵2之间的第一出水管a的管段上还设有活性炭过滤器13。用于滤除自来水的中余氯或氧化性物质,保证被处理的反渗透膜或纳滤膜不被氧化(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的氧化会导致膜的不可逆损坏)。

本实施例中,清洗水箱1的底部还设有排水口14,在排水口14处设有开关阀14a;清洗水箱1的出水口处还设有过滤网15,用于防止未溶解的清洗药品大颗粒进入连通循环管道。

本实施例中,在清洗水箱中1上还设有搅拌器16,可对清洗药品进行均匀搅拌,并起到均匀清洗液温度的作用。

本实施例中,第一球阀7、第二球阀8、第三球阀9、第四球阀10、第五球阀12、清洗循环泵2和清洗水箱1的连接口处均采用承插式快插接头,第一出水管a、第二出水管b、第三出水管c、第一回水管d、第二回水管e和第三回水管f均采用可承插式PE管。

本实施例中,过滤器3为5um保安过滤器,过滤水中微量悬浮颗粒、胶体、微生物等,防止其循环进入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堵塞被处理的反渗透膜或纳滤膜;5um保安过滤器的具体形式可为5英寸滤瓶式PP棉过滤器或韩式快接PP棉滤芯。

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为通用产品,为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膜壳,用于装配使用后的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或纳滤膜,包含一个进水口,一个浓水口和一个净水口。

清洗循环泵2为400G、24V直流隔膜增压泵,或75G、24V直流隔膜增压泵;进出口均配置2分快插式PE接头;清洗循环泵2可通过变频来对水泵出力进行调节,从而调节通过的水流的流量大小。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步骤一、关闭开关阀14a、第一阀门7、第三球阀9和第四球阀10,打开第五阀门12、第二球阀8,清洗循环泵2从自来水管11向清洗水箱1中加入经活性炭过滤器13过滤后的过滤水至一定量后,关闭第五阀门12,并向清洗水箱1内加入清洗药品混合成清洗液,打开自动恒温电加热器6,并设定温度值,对清洗水箱内清洗液进行加热,同时打开电导率仪5检测清洗水箱内清洗液的电导率;

步骤二、打开第一球阀7,通过清洗循环泵2对清洗水箱1内的清洗液实现搅拌,从而加快清洗药品溶解和均匀清洗水箱内温度;

步骤三、当清洗水箱1内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值且清洗药品溶解时,根据反渗透膜或纳滤膜的类型,选择性打开或关闭第二球阀8,打开第三球阀9和第四球阀10,清洗水箱1内的清洗液循环进入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并从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的浓水口和净水口流回清洗水箱,清除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内装配的使用后的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或纳滤膜上的胶体、金属盐类、金属氧化物等污染物。

步骤四、当电导率仪5显示清洗液电导率不再上升时,达到清洗终点。

其中,在步骤三中,若反渗透膜或纳滤膜为小膜,即为1812-50G,1812-75G,2012-100G等类型膜,则第二球阀8保持打开状态,控制清洗液进入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的流速;若反渗透膜或纳滤膜为大膜,即为3013-400G,3013-500G,3012-400G等类型膜,则第二球阀8保持关闭状态;步骤二中,可根据需要,使用搅拌器16对清洗水箱1内的清洗液进行搅拌。

实施例4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3的结构相似,区别在于过滤器3设置在第二回水管e上。

本实用新型中,电导率仪5为市售的产品,主要用于检测清洗终点的,当清洗液电导率不再上升时,达到清洗终点。

自动恒温电加热器6为市售产品,可自由设置恒温温度,并将清洗水箱内的清洗液加热到设定温度值(如设定为35℃),例如柏卡乐数显自动恒温鱼缸加热棒。

搅拌器16为市场上常用的手动搅拌棒或电动搅拌棒。

电导率仪5、自动恒温电加热器6和搅拌器16固定安装在清洗水箱1上。

本实用新型中,清洗水箱1可为10升PE塑料桶,其具有耐酸碱腐蚀特性。

本实用新型中,过滤器3可设置在所述第二出水管b或第二回水管e上,均用于截留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内被处理的反渗透膜或纳滤膜上清洗下来的污染物,如微量悬浮颗粒、胶体、微生物等,防止其循环进入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

本实用新型中,清洗药品可为碱性清洗药品和酸性清洗药品,碱性清洗药品包括氢氧化钠,还可添加EDTA、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酸性清洗药品包括盐酸,还可添加柠檬酸、醋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使用时,碱性清洗药品的用量以使清洗液pH为11-13的用量为准;酸性清洗药品的用量以使清洗液pH为1-3的用量为准。

本实用新型中,家用净水器通用膜壳4为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膜壳。其中,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膜壳包括1812型、2812型或3013型净水器反渗透膜壳。现有的家用净水器纳滤膜与反渗透膜具有类同性质,产品型号与反渗透膜型号一致,故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家用)所使用的膜壳是一样的,均为家用净水器反渗透膜膜壳。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