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萃取保鲜器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20878发布日期:2019-02-19 19:22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萃取保鲜器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萃取保鲜器皿。



背景技术:

在进行植物萃取时需要有一段时间进行静止放置,这段时间静止放置的植物萃取液需要进行保鲜,现有的保鲜柜体积比较小,满足不了需求,并且耗电比较多,无形之中增加了生产成本,并且在放置到保鲜柜中还需要装萃取液的容器,都会增加生产成本,使用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利用低成本进行保鲜,使用效果好的一种植物萃取保鲜器皿。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植物萃取保鲜器皿,其组成包括:外套筒,所述的外套筒的顶部连接固定圆环,所述的固定圆环连接内套筒,所述的内套筒内装有植物萃取液,所述的外套筒的底部连接底圆环,所述的底圆环连接所述的内套筒,所述的底圆环绕圆周开有一组出水孔,所述的外套筒的上部绕圆周开有一组进水孔,所述的内套筒的顶部连接外螺纹环,所述的外螺纹环通过螺纹连接上盖,所述的外套筒的顶部外侧连接4个夹角为90°的组合吊环,所述的组合吊环连接锁链,所述的锁链连接吊装装置。

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保鲜器皿,所述的组合吊环包括D字形吊环,所述的D字形吊环的平面一侧接触所述的外套筒的顶部外侧,所述的D字形吊环的平面一侧被弧形扣板扣住,所述的弧形扣板连接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的上固定板、所述的下固定板与所述的外套筒之间均通过铆接连接,所述的D字形吊环连接J形钩,所述的J形钩连接所述的锁链。

所述的一种植物萃取保鲜器皿,所述的锁链包括横向锁链和竖向锁链,所述的横向锁链与所述的竖向锁链十字交叉设置、交叉点连接电动葫芦挂钩,所述的电动葫芦挂钩的顶部固定在三角支撑架上,所述的三角支撑架包括圆盘,所述的圆盘连接电动葫芦,所述的电动葫芦具有所述的电动葫芦挂钩,所述的圆盘绕圆周连接3个夹角为120°的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连接地脚板,所述的地脚板开有固定孔,所述的固定孔连接插地杆,所述的插地杆插入深水井的外侧地面,所述的外套筒吊装放入深水井内。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外套筒与内套筒之间能够灌满深井水,深井水即使在夏天室外温度达到30多度时,深井水也只有10度以下,能够很好的给内套筒内装有的植物萃取液进行保鲜,保鲜的成本低,保鲜的效果好。

2.本实用新型的十字交叉设置的横向锁链和竖向锁链能够使吊在深井水中的外套筒和内套筒始终处于平衡状态,使外套筒和内套筒在深井水中放置安全,保鲜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的弧形扣板、上固定板、下固定板能够将D字形吊环紧紧地固定在外套筒上,在吊装外套筒和内套筒中非常安全,使用效果好。

4.本实用新型的三角支撑架能够稳定地支撑电动葫芦,使电动葫芦挂钩勾住的外套筒非常安全并且稳定,放入深井水中的植物萃取液的保鲜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产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产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中D字形吊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一种植物萃取保鲜器皿,其组成包括:外套筒1,所述的外套筒的顶部连接固定圆环2,所述的固定圆环连接内套筒3,所述的内套筒内装有植物萃取液,所述的外套筒的底部连接底圆环4,所述的底圆环连接所述的内套筒,所述的底圆环绕圆周开有一组出水孔5,所述的外套筒的上部绕圆周开有一组进水孔6,所述的内套筒的顶部连接外螺纹环7,所述的外螺纹环通过螺纹连接上盖8,所述的外套筒的顶部外侧连接4个夹角为90°的组合吊环,所述的组合吊环连接锁链,所述的锁链连接吊装装置。

所述的组合吊环包括D字形吊环9,所述的D字形吊环的平面一侧接触所述的外套筒的顶部外侧,所述的D字形吊环的平面一侧被弧形扣板10扣住,所述的弧形扣板连接上固定板11和下固定板12,所述的上固定板、所述的下固定板与所述的外套筒之间均通过铆接连接,所述的D字形吊环连接J形钩13,所述的J形钩连接所述的锁链。

所述的锁链包括横向锁链14和竖向锁链15,所述的横向锁链与所述的竖向锁链十字交叉设置、交叉点连接电动葫芦挂钩16,所述的电动葫芦挂钩的顶部固定在三角支撑架上,所述的三角支撑架包括圆盘17,所述的圆盘连接电动葫芦18,所述的电动葫芦具有所述的电动葫芦挂钩,所述的圆盘绕圆周连接3个夹角为120°的支撑柱19,所述的支撑柱连接地脚板20,所述的地脚板开有固定孔21,所述的固定孔连接插地杆22,所述的插地杆插入深水井23的外侧地面,所述的外套筒吊装放入深水井内。

工作原理:

将植物萃取液装入内套筒内,用上盖扣住内套筒的顶部,用电动葫芦挂钩勾住锁链,将外套筒和内套筒放入深水井中进行降温保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