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炼油的杂质沉淀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57972发布日期:2019-02-22 22:33阅读:298来源:国知局
一种精炼油的杂质沉淀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精炼油的杂质沉淀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化合而成的化合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是从植物的果实、种子、胚芽中得到的油脂。如花生油、豆油、亚麻油、蓖麻油、菜子油等。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直链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脂肪酸除软脂酸、硬脂酸和油酸外,还含有多种不饱和酸,如芥酸、桐油酸、蓖麻油酸等,植物油在完成压榨工序后需要进行杂质过滤保证植物油的色泽鲜艳且口感佳,现在的植物油过滤设备都存在过滤效果不好以及效率不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精炼油的杂质沉淀分离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精炼油的杂质沉淀分离装置,包括底板,底板上设有多个环形套,环形套的两端开口,底板上环形套数量为三个,包括第一环形套,第二环形套以及第三环形套,所述第一环形套固定在底板顶部的中心位置,第一环形套的中心线与底板的中心线重合,第二环形套的口径大于第一环形套口径,第二环形套固定在底板上且套设在第一环形套的外侧,第三环形套的口径大于第二环形套口径,第三环形套固定在底板上且套设在第二环形套的外侧;

所述第三环形套的内壁与第二环形套的外壁之间围成第一过滤腔,第二环形套的内壁与第一环形套的外壁之间围成第二过滤腔,第一环形套的内腔为第三过滤腔;

所述第一过滤腔内设有第一环形过滤网,第一环形过滤网的外侧与第三环形套的内壁接触,第一环形过滤网的内侧与第二环形套的外壁接触;

所述第二过滤腔内设有第二环形过滤网,第二环形过滤网的外侧与第二环形套的内壁接触,第二环形过滤网的内侧与第一环形套的外壁接触;

所述第三过滤腔内设有第三圆形过滤网,第三圆形过滤网的周面与第一环形套的内壁接触。

上述的一种精炼油的杂质沉淀分离装置,所述第三环形套的内壁以及第二环形套的外壁上均设有相互对应且等高的第一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一环形过滤网搁置在第一环形支撑板上;

所述第二环形套的内壁以及第一环形套的外壁上均设有相互对应且等高的第二环形支撑板,所述第二环形过滤网搁置在第二环形支撑板上;

所述第一环形套的内壁上设有第三环形支撑板,第三圆形过滤网搁置在第三环形支撑板上。

上述的一种精炼油的杂质沉淀分离装置,所述第二环形套的周面上设有保持第一过滤腔和第二过滤腔连通的第一连通槽,第一环形套的周面上设有保持第二过滤腔和第三过滤腔连通的第二连通槽,底板的中心处设有开口,该开口与所述第三过滤腔连通,开口处密封连接出油管,所述环形套的顶部设有盖板,盖板上设有与第一过滤腔连通的进油管。

上述的一种精炼油的杂质沉淀分离装置,所述第一环形过滤网,第二环形过滤网以及第三圆形过滤网的高度逐渐降低。

上述的一种精炼油的杂质沉淀分离装置,所述底板上设有三个环形卡板,三个环形卡板分别与第一环形套,第二环形套以及第三环形套一一对应,三个环形套的端部卡合在环形卡板的卡槽内。

上述的一种精炼油的杂质沉淀分离装置,所述第一连通槽和第二连通槽为弧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使用时,进油管将精炼油导入到第一过滤腔内被第一环形过滤网过滤,过滤后通过第一连通槽进入到第二过滤腔内被第二环形过滤网过滤,过滤后通过第二连通槽进入到第三过滤腔内被第三圆形过滤网过滤并从底板中心开口处的出油管导出,该装置通过多个环形套相互套设形成多层环形过滤腔,首先保证了精炼油的过滤面积,其次保证了精炼油能进行多层次过滤,保证了过滤效率和质量,而且各个第一环形过滤网、第二环形过滤网以及第三圆形过滤网均可以拆卸,方便后期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区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精炼油的杂质沉淀分离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上设有多个环形套,环形套的两端开口,底板1上环形套数量为三个,包括第一环形套2,第二环形套3以及第三环形套4,第一环形套2固定在底板顶部的中心位置,第一环形套2的中心线与底板1的中心线重合,第二环形套3的口径大于第一环形套2口径,第二环形套3固定在底板1上且套设在第一环形套2的外侧,第三环形套4的口径大于第二环形套3口径,第三环形套4固定在底板1上且套设在第二环形套3的外侧;

第三环形套4的内壁与第二环形套3的外壁之间围成第一过滤腔5,第二环形套3的内壁与第一环形套2的外壁之间围成第二过滤腔6,第一环形套2的内腔为第三过滤腔7;

第一过滤腔5内设有第一环形过滤网8,第一环形过滤网8的外侧与第三环形套4的内壁接触,第一环形过滤网8的内侧与第二环形套3的外壁接触;

第二过滤腔6内设有第二环形过滤网9,第二环形过滤网9的外侧与第二环形套3的内壁接触,第二环形过滤网9的内侧与第一环形套2的外壁接触;

第三过滤腔7内设有第三圆形过滤网10,第三圆形过滤网10的周面与第一环形套2的内壁接触。

进一步,第三环形套4的内壁以及第二环形套3的外壁上均设有相互对应且等高的第一环形支撑板11,第一环形过滤网8搁置在第一环形支撑板11上;

第二环形套3的内壁以及第一环形套2的外壁上均设有相互对应且等高的第二环形支撑板12,所述第二环形过滤网9搁置在第二环形支撑板12上;

第一环形套2的内壁上设有第三环形支撑板13,第三圆形过滤网10搁置在第三环形支撑板13上。

进一步,第二环形套3的周面上设有保持第一过滤腔5和第二过滤腔6连通的第一连通槽14,第一环形套2的周面上设有保持第二过滤腔6和第三过滤腔7连通的第二连通槽15,底板1的中心处设有开口,该开口与所述第三过滤腔7连通,开口处密封连接出油管16,环形套的顶部设有盖板17,盖板17上设有与第一过滤腔5连通的进油管18。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环形过滤网8,第二环形过滤网9以及第三圆形过滤网10的高度逐渐降低,底板1上设有三个环形卡板19,三个环形卡板19分别与第一环形套2,第二环形套3以及第三环形套4一一对应,三个环形套的端部卡合在环形卡板19的卡槽内,第一连通槽14和第二连通槽15为弧形槽。

该装置使用时,进油管18将精炼油导入到第一过滤腔5内被第一环形过滤网8过滤,过滤后通过第一连通槽14进入到第二过滤腔6内被第二环形过滤网9过滤,过滤后通过第二连通槽15进入到第三过滤腔7内被第三圆形过滤网10过滤并从底板1中心开口处的出油管16导出,该装置通过多个环形套相互套设形成多层环形过滤腔,首先保证了精炼油的过滤面积,其次保证了精炼油能进行多层次过滤,保证了过滤效率和质量,而且各个第一环形过滤网、第二环形过滤网以及第三圆形过滤网均可以拆卸,方便后期清洗。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