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电磁化极细水雾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498发布日期:2019-04-13 01:17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自吸式电磁化极细水雾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或降尘的水雾炮,特别涉及一种自吸式电磁化极细水雾炮。



背景技术:

粉尘具有尘肺病和粉尘爆炸两大危害,且影响作业人员数量较大。多年来,由于作业环境不良和粉尘危害严重,尘肺每年给国家造成高达近百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通过水雾炮系统喷雾可起到降低粉尘的作用。水雾炮系统由喷嘴和与供水管道相连接的喷管及设置在喷管前的圆锥形喷头构成,装配在支架上用于灭火或除尘使用。但现有水雾炮系统存在如下几方面的不足:喷嘴效率较低,雾化效果不好;雾化后雾粒粒径和粘度较大,沉降时间较长,降尘效率不高,据调查总粉尘降尘效率只有50-60%,呼吸尘的降尘效率仅为20-30%,除尘效果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吸式电磁化极细水雾炮,以有效提高雾化效果和除尘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自吸式电磁化极细水雾炮,包括具有喷头的水雾炮,其特征是:所述喷头径向外固定设置沿其水雾喷射方向延伸的变截面环形管,该变截面管依据其内径的变化形成集风段、吸入室、喉管减缩段、喉管和喉管扩散段,其中集风段的内径大于吸入室的内径,喉管的内径小于吸入室的内径,喷头位于集风段内;所述变截面管上固定设置有磁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喷头外固定设置沿其水雾喷射方向延伸的变截面环形管,通过两次雾化使水雾雾滴碎化,提高雾化效果,且通过磁化装置对水雾进行磁化,从而有效提高降尘效果。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自吸式电磁化极细水雾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是本实用新型自吸式电磁化极细水雾炮中变截面管的半剖视图;

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图中示出构件和对应的标记:水雾炮10、喷头11、支架12、喷管13、变截面管20、集风段21、吸入室22、喉管减缩段23、喉管24、喉管扩散段26、第一永磁体31、第二永磁体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自吸式电磁化极细水雾炮,包括具有喷头11的水雾炮10。所述喷头11径向外固定设置沿其水雾喷射方向延伸的变截面环形管20,该变截面管20依据其内径的变化形成集风段21、吸入室22、喉管减缩段23、喉管24和喉管扩散段26,其中集风段21的内径大于吸入室22的内径,喉管24的内径小于吸入室22的内径,喷头11位于集风段21内;所述变截面管20上固定设置有磁化装置。

参照图1,喷头11位于集风段21内,高压水通过喷头11产生的高速射流,射流边界层与空气之间的粘滞作用将气体吸入吸入室22,这时高压水射流不仅在表面波的作用下分解为液滴,而且与吸入的气体分子发生碰撞,使得水滴进一步被破碎成更小粒径的液滴,实现一次雾化。被卷吸流体进入吸入室22后,液体与气体能量充分交换,在喉管扩散段26流速达到最大、气压降至最低,在吸入室22后部造成低压区。在负压作用下,吸入室22后端周围的空气通过喉管减缩段23被卷吸至喉管24,从而使得卷吸入喉管24的空气进一步破碎水滴,并与喷雾水滴混合,由喉管扩散段26喷出,形成到二次雾化。通过两次雾化使水雾雾滴碎化,有效提高雾化效果,且通过磁化装置对水雾进行磁化,从而有效提高降尘效果。

磁化装置可根据粉尘类型确定,采用永磁体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参照图1和图2示出的实施例,所述磁化装置包括呈环状的第一永磁体31、第二永磁体32,第一永磁体31固定设置因吸入室22起始端的外壁上,第二永磁体32固定设置在喉管24的外壁上。第一永磁体31对雾滴进行磁化,使得雾滴表面张力和粘度降低,使得雾化效果进一步提高。另外,压力水在通过喉管24时,第二永磁体32对其进行二次磁化,所出来的喷雾磁化水雾化效果好,增加其对吸附性粉尘的捕捉能力,同时湿润性强,吸附能力大,使粉尘降落速度加快,进一步提高降尘效果。

参照图1,所述喷头11安装在喷管13前端,喷管13和变截面管20固定安装在支架12上。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自吸式电磁化极细水雾炮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