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过滤吸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9141发布日期:2019-05-11 01:20阅读:4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过滤吸收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防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过滤吸收器。



背景技术:

过滤吸收器是一种能有效的滤除有毒气体、放射性灰尘和油烟的装置,能提供清洁空气的装备,过滤吸收器的作用是将空气中的污染物滤除,以保护人员、设备不受污染,所谓空气中污染物,包括核生放射性尘埃、化学毒剂和生物毒剂等,显然,过滤吸收器在过滤吸附过程中吸附效率的高低,是防污染效果大小的重要指标。

目前,市场上的过滤吸收装置各种各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多不便,其一,精滤器纸芯采用的是手折方式,纸层中加隔板,易产生折高不匀、纸层易破损,从而影响过滤效率。滤毒器采用的是全风道整体焊接在壳体上,然后对风道糊上浆纱布,再整体装炭,加工上非常复杂,工作量大,且气密性不易保证,其二,不便于进行安装,不能适应快速反应的需要,其三,过滤吸收装置内部设置的过滤层和吸收层不便于进行更换,长期使用会导致空气净化效果不明显,过滤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过滤吸收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过滤吸收器,包括壳体、初级过滤层、精滤层和活性炭吸收层,所述壳体的一端连接有进气口,所述壳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气口,所述进风扩散器设置在该过滤吸收器地进气端处,所述进风扩散器位于壳体与进气口之间,所述连接支脚设置在壳体的底部,所述连接支脚分别位于壳体的四角处,所述过滤框卡槽焊接在壳体的底板上表面,所述过滤框卡槽位于壳体的进气端,所述初级过滤层与精滤层安插在壳体内,所述初级过滤层与精滤层均由滤芯、卡条、提手板和卡板构成,所述滤芯卡放在初级过滤层与精滤层的外框内,所述卡条的一端连接在初级过滤层与精滤层的外框四角处,所述卡条的另一端贴在滤芯的四角处,所述提手板安置在初级过滤层与精滤层的外框上端,所述卡板位于初级过滤层与精滤层的外框底端,所述过滤框卡盖连接在壳体的上板面,所述滤毒网竖直安放在壳体内,所述吸收框卡槽焊接在壳体的底板上表面,所述吸收框卡槽位于壳体的出气端,所述吸收框卡放在吸收框卡槽内,所述活性炭吸收层安装在吸收框上,所述吸收框卡盖连接在壳体的上板面,所述吸尘网卡放在壳体的进气端,所述吸尘网位于初级过滤层的左侧,所述干燥装置安装在壳体的上方,所述干燥装置的两侧分别与连通管的一端进行连接,所述检测探头安置在壳体内,所述警报灯设置在壳体的上板面。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支脚呈折线状,且每个连接支脚上均开有安装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条通过转轴与初级过滤层与精滤层的外框进行安装,且呈转动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初级过滤层与精滤层呈平行设置,且初级过滤层与精滤层上连接的滤芯为纸质件。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板安放在壳体的底板上表面所连接的过滤框卡槽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提手板设置在壳体的顶板开设的通槽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过滤框卡盖与吸收框卡盖通过螺栓与壳体呈可拆卸式连接。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活性炭吸收层的两端分别卡放在吸收框中部设置的凹形槽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干燥装置左侧连接的连通管的另一端安插在初级过滤层与精滤层之间,且干燥装置右侧连接的连通管的另一端安插在吸收框内。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检测探头位于壳体的出气端,且检测探头与警报灯呈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该种新型过滤吸收器,进风扩散器设置在该过滤吸收器地进气端处,进风扩散器位于壳体与进气口之间,有利于气体快速的进入到壳体内部;

二、连接支脚设置在壳体的底部,连接支脚分别位于壳体的四角处,能够对壳体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三、过滤框卡槽焊接在壳体的底板上表面,过滤框卡槽位于壳体的进气端,对初级过滤层与精滤层的安放位置进行限定;

四、吸收框卡槽焊接在壳体的底板上表面,吸收框卡槽位于壳体的出气端,对吸收框的安放位置进行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层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收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中:1-壳体;2-进气口;3-进风扩散器;4-出气口;5-连接支脚;6-过滤框卡槽;7-初级过滤层;8-精滤层;9-滤芯;10-卡条;11-提手板;12-卡板;13-过滤框卡盖;14-滤毒网;15-吸收框卡槽;16-吸收框;17-活性炭吸收层;18-吸收框卡盖;19-吸尘网;20-干燥装置;21-连通管;22-检测探头;23-警报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过滤吸收器,包括壳体1、初级过滤层7、精滤层8和活性炭吸收层17,所述壳体1的一端连接有进气口2,所述壳体1的另一端连接有出气口4,所述进风扩散器3设置在该过滤吸收器地进气端处,所述进风扩散器3位于壳体1与进气口2之间,有利于气体快速的进入到壳体1内部,所述连接支脚5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所述连接支脚5分别位于壳体1的四角处,能够对壳体1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所述过滤框卡槽6焊接在壳体1的底板上表面,所述过滤框卡槽6位于壳体1的进气端,对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的安放位置进行限定,所述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安插在壳体1内,所述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均由滤芯9、卡条10、提手板11和卡板12构成,所述滤芯9卡放在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的外框内,所述卡条10的一端连接在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的外框四角处,所述卡条10的另一端贴在滤芯9的四角处,所述提手板11安置在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的外框上端,所述卡板12位于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的外框底端,所述过滤框卡盖13连接在壳体1的上板面,所述滤毒网14竖直安放在壳体1内,所述吸收框卡槽15焊接在壳体1的底板上表面,所述吸收框卡槽15位于壳体1的出气端,对吸收框16的安放位置进行限定,所述吸收框16卡放在吸收框卡槽15内,所述活性炭吸收层17安装在吸收框16上,所述吸收框卡盖18连接在壳体1的上板面,所述吸尘网19卡放在壳体1的进气端,所述吸尘网19位于初级过滤层7的左侧,所述干燥装置20安装在壳体1的上方,所述干燥装置20的两侧分别与连通管21的一端进行连接,所述检测探头22安置在壳体1内,所述警报灯23设置在壳体1的上板面。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支脚5呈折线状,且每个连接支脚5上均开有安装孔,对该过滤吸收器起到支撑作用,同时便于固定安装。

在本实施例中:卡条10通过转轴与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的外框进行安装,且呈转动连接,使卡条10能够进行左右摆动,便于将滤芯9进行固定或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呈平行设置,且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上连接的滤芯9为纸质件,进行双层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卡板12安放在壳体1的底板上表面所连接的过滤框卡槽6内,对放置在壳体1的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进行固定,避免安放位置产生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提手板11设置在壳体1的顶板开设的通槽内,便于工人抓住提手板11将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从壳体1内取出进行更换维修。

在本实施例中:过滤框卡盖13与吸收框卡盖18通过螺栓与壳体1呈可拆卸式连接,能够将壳体1上所开设的通槽进行密封,同时也便于进行安装与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活性炭吸收层17的两端分别卡放在吸收框16中部设置的凹形槽内,使活性炭吸收层17能够均匀分布,方便安装,同时也便于进行更换活性炭吸收层17。

在本实施例中:干燥装置20左侧连接的连通管21的另一端安插在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之间,且干燥装置20右侧连接的连通管21的另一端安插在吸收框16内,分别对壳体1内的过滤区域和吸收区域进行干燥处理,以便于在壳体1内部受潮时,能重新干燥。

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探头22位于壳体1的出气端,且检测探头22与警报灯23呈电性连接,对经过过滤和吸收后的气体进行检测,确保过滤吸收后能直接进行排放,当检测到含有有害气体时,警报灯23发出警报,以便于工作人员及时处理。

有益效果:进风扩散器3设置在该过滤吸收器地进气端处,进风扩散器3位于壳体1与进气口2之间,有利于气体快速的进入到壳体1内部,连接支脚5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连接支脚5分别位于壳体1的四角处,能够对壳体1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过滤框卡槽6焊接在壳体1的底板上表面,过滤框卡槽6位于壳体1的进气端,对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的安放位置进行限定,吸收框卡槽15焊接在壳体1的底板上表面,吸收框卡槽15位于壳体1的出气端,对吸收框16的安放位置进行限定。

工作原理:首先将该过滤吸收器安放在适当的位置,通过螺栓穿过连接支脚5上开有的安装孔将其进行固定,气体通过进气口2进入到壳体1内,初级过滤层7与精滤层8分别进行过滤,再通过滤毒网14进一步过滤,之后由活性炭吸收层17吸收后,从出气口4排出。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