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脱气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41938发布日期:2019-03-19 21:45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脱气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脱气罐。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润滑油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气泡,由于润滑油的高粘度特性这些气泡很难自行消失,导致润滑油内产生泡沫,既影响了产品感观,又影响到润滑油的润滑效果,目前多采用对润滑油升温并使用搅拌电机进行搅拌,再通过抽真空使润滑油内的气体脱离,但在搅拌时,由于外置的搅拌电机与脱气罐的连接处处于非密封的转动状态,因此会使抽真空的效果降低,影响了润滑油的脱气效果,同时在润滑油脱气结束时需要对脱气罐内进行充气,空气中的灰尘会进入脱气罐中,影响润滑油的质量,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脱气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脱气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润滑油在抽真空脱气时外置搅拌电机使脱气罐抽真空效果降低和脱气结束需要对脱气罐充气时空气中的灰尘会进入脱气罐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脱气罐,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内部从上往下设有真空室和储存室,所述储存室的左上端设有加热室,所述真空室与所述储存室通过隔板隔开,所述隔板上安装有锥塞,所述加热室的右下端安装有连通所述加热室与所述储存室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底端通过螺纹安装有雾化喷头;

所述储存室的右上端安装有入气管,所述入气管的左端安装有与所述罐体内壁固定连接的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与所述罐体内壁固定连接的外壳、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的滤芯和位于所述滤芯与所述外壳左端面之间的隔网。

优选的,所述罐体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真空泵,所述罐体的左侧设有与所述加热室连通的入油管,所述罐体的底端设有与所述储存室连通的出油管,所述罐体的底端设有与所述罐体外壁固定连接的若干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真空室与所述储存室的塞孔。

优选的,所述锥塞包括塞体、与所述塞体底端固定连接的固定杆、与所述固定杆底端固定连接的底板和套接于所述固定杆外侧并安装于所述塞体与所述底板之间的弹簧。

优选的,所述加热室与所述储存室通过分离壁相隔开。

优选的,所述加热室的顶端安装有加热管。

优选的,所述入油管、所述入气管和所述出油管的末端均安装有阀门,位于所述出油管底端的所述阀门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油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隔板上的锥塞,并通过设置的与加热室连通的雾化喷头,使润滑油在雾化喷头的作用下雾化将润滑油内的气体脱出,并在锥塞的作用下气体只会从储存室流入真空室中,增加了传储存室的密封性,解决了润滑油在抽真空脱气时外置搅拌电机使脱气罐抽真空效果降低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连通储存室与外界的入气管,并在入气管的左端安装有过滤装置使通过入气管吸入的空气在过滤装置的过滤下将空气中的灰尘过滤,解决了润滑油脱气结束需要对脱气罐充气时空气中的灰尘会进入脱气罐中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11、真空泵;12、支撑腿;2、真空室;21、隔板;211、塞孔;22、锥塞;221、塞体;222、固定杆;223、底板;224、弹簧;3、加热室;31、分离壁;32、入油管;33、加热管;34、连接管;341、雾化喷头;4、储存室;41、入气管;42、过滤装置;421、外壳;4211、开口;422、隔网;423、滤芯;43、出油管;44、抽油泵;5、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润滑油生产用脱气罐,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罐体1,罐体1的内部从上往下设有真空室2和储存室4,储存室4的左上端设有加热室3,真空室2与储存室4通过隔板21隔开,隔板21上安装有锥塞22,加热室3的右下端安装有连通加热室3与储存室4的连接管34,连接管34的底端通过螺纹安装有雾化喷头341。

本实施例中,罐体1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真空泵11,真空泵11的抽气管贯穿罐体1的顶壁并与真空室2连通,罐体1的左侧设有与加热室3连通的入油管32,罐体1的底端设有与储存室4连通的出油管43,罐体1的底端设有与罐体1外壁固定连接的若干支撑腿12。

进一步的,隔板21上开设有连通真空室2与储存室4的锥形塞孔211,塞孔211中安装与塞孔211形状相适配的锥塞22,使脱气罐内的空气只能单向的从储存室4中在真空泵11的作用下流入真空室2并被抽出。

具体的,锥塞22包括锥形的塞体221、与塞体221底端通过焊接固定连接的固定杆222、与固定杆222底端焊接固定连接的底板223和套接于固定杆222外侧并安装于塞体221与底板223之间的弹簧224,在弹簧224的作用下,锥塞22与塞孔211始终贴合,将真空室2与储存室4进行隔开,当真空泵11工作时,储存室4中的空气将锥塞22顶开并被真空泵11抽出。

具体的,加热室3与储存室4通过分离壁31相隔开,在加热室3的顶端安装有加热管33,使粘稠的润滑油被加热以减少润滑油的黏度,方便被雾化喷头341进行雾化并将润滑油中的微小气泡进行分离。

进一步的,入油管32、入气管41和出油管43的末端均安装有可控制开关的阀门5,位于出油管43底端的阀门5通过管道连接有抽油泵44,可通过抽油泵44的工作来将脱气好的润滑油进行抽取工作。

如图1和图3所示,储存室4的右上端安装有入气管41,入气管41的左端安装有与罐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过滤装置42,过滤装置42包括与罐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外壳421、安装于外壳421内部的滤芯423和位于滤芯423与外壳421左端面之间的隔网422。

进一步的,外壳421上开设有开口4211,使空气能从外界经滤芯423过滤后通过开口4211进入储存室4内进行气体的填充。

具体的,滤芯423使用轻便的无纺布材料制成,隔网422使用不锈钢材料制成,能对滤芯423起阻隔作用,防止滤芯423的脱落。

除此之外,罐体1的外壁上还安装有玻璃材质的可视窗口,用来对储存室4内的润滑油进行直接观测,防止过量注入润滑油从而使润滑油填满脱气罐。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真空泵11使用上海众德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V0063C的单吸式真空泵,其配套电路与电源均由该厂家提供,加热管33使用泰州市玉龄电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YL-TYN002的不锈钢电加热管,其配套电路与电源均由该厂家提供,抽油泵44使用永嘉县瓯北镇天洋水泵厂生产的型号为ISWH65-250的水泵,其配套电路与电源均由该厂家提供,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真空泵11、加热管33和抽油泵44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电路和使用方法的改进。

本实施例的润滑油生产用脱气罐在工作时,首先接通加热管33的电源,同时打开入油管32上的阀门5并将润滑油注入到加热室23中,润滑油在加热管33的加热作用下黏性降低并在雾化喷头341的雾化下降润滑油内的气泡从润滑油中脱离,通过安装在隔板21上的锥塞22,使脱气罐内的空气只能单向的从储存室4中流入真空室2内,在真空泵11的作用下流入真空室2并被抽出,接着从可视窗口中对储存室4内的润滑油进行观测,当润滑油填满储存室4的底部时,关闭入油口32上的阀门5并接通真空泵11的电源开始脱气,当脱气结束时关闭真空泵11的电源并打开入气管41上的阀门5,在过滤装置42的作用下,从入气管41中流入的空气中的灰尘被过滤装置42过滤后,干净的空气填充入脱气罐中,最后可通过接通抽油泵44的电源并将润滑油从储存室4中抽出。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