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高效干式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12721发布日期:2019-03-15 20:0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高效干式除雾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除雾器,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高效干式除雾器,属于除雾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涂装工艺的改进,如:家具、房地产、汽车、机械、电子产品、船舶等行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喷涂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喷漆废气,内含有大量挥发性有机物,对周围环境甚至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而喷漆废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油雾,会附着在其他物体上。

故一般对喷漆中的有机废气经行处理时一般需要进行预处理。现有的预处理工艺大致可以分为湿式净化法和干式净化法,其中湿式净化法包括:水帘式净化法、无泵水幕式净化法、文丘里水幕式净化法、水旋式净化法,其大多利用水的清洗作用将废气中的颗粒物和漆雾除去,但是都产生了二次污染:水污染;

干式净化法是将喷漆废气进入过滤器,利用滤层阻留喷漆废气中的漆雾和颗粒物,常用玻璃纤维棉、炉渣等作为滤料。理论上过滤法可以去除大部分漆雾,并对其中的挥发性有机物进行少量吸附。该方法无二次污染,不产生废水;缺点是过滤不够彻底,对设备污染严重,易堵塞,需频繁更换滤层、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缺点是过滤不够彻底,对设备污染严重,易堵塞,需频繁更换滤层、操作繁琐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智能高效干式除雾器,可以达到智能更换滤层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高效干式除雾器,为干式过滤器,是一种新型干式预处理器,包括过滤装置和底座,所述底座设置在过滤装置下方,

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级过滤装置和二级过滤装置,所述二级过滤装置设置在一级过滤装置的右方;所述一级过滤装置包括壳体A,所述壳体A整体呈圆筒形,包括左面A和右面A,水平方向设置,壳体A前面上部设置有进风口A,壳体A右面A设置有出风口A,壳体A前面中部设置有检修口A,壳体A左面A设置有电机箱;所述二级过滤装置包括壳体B,壳体B包括左面B和右面B,所述壳体B水平方向设置,壳体B前面并排设置有检修口B和检修口C,壳体B左面B设置有进风口B、壳体B右面B设置有出风口B;壳体A和壳体B之间设置有密封连接管;

壳体A内部设置有内筒A,壳体A左面A设置有轴承A、右面A出风口中部通过支架A设置有轴承A;所述内筒A包括内筒A主体、转轴A、左端面A、右端面A、2个内筒A主体档子;所述转轴A的两端自内筒A主体的两端伸出,分别与内筒A两侧的轴承A转动连接;2个内筒A主体档子设置在内筒A主体内;所述内筒A左端面A与壳体A左面A为紧密连接,所述内筒A右端面A与壳体A右面A为紧密连接;

在壳体A内部前面有检修腔A,检修腔A包括隔板A,壳体A、内筒A和隔板A之间形成进气腔A;在检修腔A内、设置有滤布转轴A、废布转轴A、上滚筒组A和下滚筒组A;所述滤布转轴A、废布转轴A、上滚筒组A和下滚筒组A的一端与壳体A的左面A转动连接;所述滤布转轴A、废布转轴A、上滚筒组A和下滚筒组A的另一端与壳体A的右面A转动连接;

所述电机箱内设置有驱动电机A,所述驱动电机A与废布转轴A传动连接,所述滤布转轴A上安装有滤布卷筒;滤布自滤布卷筒上引出、先经上滚筒组A与检修腔A的上间隙A,再按顺时针方向延伸,贴合在内筒A主体的表面上,至检修腔A的下间隙A,穿过下滚筒组A,最后,引伸并连接到废布转轴A上;

内筒A主体表面上均匀设置有200个以上的通气孔,交叉排列;当需要更换滤布时,驱动电机A启动,带动废布转轴转动,废旧滤布便卷收在废布转轴上,新的滤布自滤布卷筒引出,经上滚筒组、下滚筒组,又布设在内筒A主体的表面上;

壳体B包括壳体B主体和连接段,所述壳体B主体呈圆筒形,所述连接段呈锥筒状;壳体B主体内部设置有内筒B,壳体B主体左面C设置有轴承B、右面B出风口B中部通过支架B设置有轴承B;所述内筒B包括内筒B主体、内筒B左端面B、内筒B右端面B、转轴B和2个内筒B主体档子;所述转轴B的两端自内筒B主体的两端伸出,分别与壳体B主体两侧的轴承B转动连接;2个内筒B主体档子设置在内筒B主体内;

在壳体B主体内部前面有检修腔B,检修腔B包括隔板B,壳体B、内筒B和隔板B之间形成进气腔B;在检修腔B内设置有滤布转轴B、废布转轴B、上滚筒组B和下滚筒组B;所述滤布转轴B、废布转轴B、上滚筒组B和下滚筒组B的一端与壳体B主体左面C转动连接;所述滤布转轴B、废布转轴B、上滚筒组B和下滚筒组B的另一端与壳体B的右面B转动连接;

所述连接段内设置有圆锥形导流板,所述圆锥形导流板的顶点位于连接段的中间,圆锥形导流板的圆形底部与壳体B主体左面C固定连接,在圆锥形导流板与连接段的外壁之间形成斜向通风道;在一级过滤装置经初步过滤的工业废气,经密封连接管进入二级过滤装置的斜向通风道,再进入进气腔B;

所述内筒B左端面B与壳体B主体左面C为紧密连接,所述内筒B右端面B与壳体B右面B为紧密连接;

圆锥形导流板内腔内设置有驱动电机B,所述驱动电机B与废布转轴B传动连接,所述滤布转轴B上安装有滤布卷筒;滤布自滤布卷筒B上引出、先经上滚筒组B与检修腔B的上间隙B,再按顺时针方向延伸,贴合在内筒B主体的表面上,至下穿过检修腔B的下间隙B、下滚筒组B后,引伸并连接到废布转轴B上;

内筒B内筒B主体表面上均匀设置有200个以上的通气孔,交叉排列,当需要更换滤布时,驱动电机B启动,带动废布转轴B转动,废旧滤布便卷收在废布转轴B上,新的滤布自滤布卷筒B引出,经上滚筒组B、下滚筒组B,又布设在内筒B主体的表面上;

还包括压差计A和传感器A,均设置在壳体A内;还包括压差计B和传感器B,均设置在壳体B内;压差计A和压差计B为物理仪器,用来测量两点之间的压力差,通过压差计A控制电机A启动,通过压差计B控制电机B启动;在一级过滤装置中,当颗粒物和漆雾吸附在滤布上时,滤布孔隙就会被堵塞,当附着在滤布上的漆雾和颗粒物越来越多时,内筒A的内部的负压增大到一定限值时,通过传感器A,风机电源A接通、并启动,带动滤布转动,从而达到自动更换滤布的目的;在二级过滤装置中,情况相同,不再赘述。

所述进风口A和检修口A均呈方形;所述检修口B和检修口C均呈方形,检修口B和检修口C大小相等;所述检修口A、检修口B、检修口C上设置有检修盖。

一个内筒A主体档子设置在内筒A主体中部,另一个内筒A主体档子设置在内筒A主体一端;

所述壳体A右面A支架A呈T形;所述内筒A主体档子包括6根档子A和连接小圆环A,所述连接小圆环A设置在内筒A主体中心;6根档子A均匀设置,一端与内筒A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小圆环A固定连接;转轴A从连接小圆环A的中心穿过。

一个内筒B主体档子设置在内筒B主体中部,另一个内筒B主体档子设置在内筒B主体一端;

所述内筒B主体档子包括10根档子B和连接小圆环B,所述连接小圆环B设置在内筒B主体中心;10根档子B均匀设置,一端与内筒B主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小圆环B固定连接;转轴B从连接小圆环B的中心穿过。

所述内筒A主体表面上均匀设置有275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为等边六边形通气孔;所述内筒B主体表面上均匀设置有275个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为等边六边形通气孔。

上、下2块隔板A的延长线夹角为83°角;上、下2块隔板B的延长线夹角为83°角。

还包括2个棘轮,防止内筒倒转;2个棘轮分别安装在转轴A后端和转轴B后端。

还包括2个计米器,所述计米器的产品型号为HTS4008-G-400B/12-24C,为自动关闭的计米器;能准确控制每次更换的滤布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长度,减少滤布损耗;2个计米器分别设置在检修腔A和检修腔B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简单、维护操作方便,无需专人管理,自动化率高,本设备为一体式安装和智能化处理,安装调试完成后无需其他多余操作,只需定期更换滤布即可,一般周期为1个月1次;

(2)处理效率高:效率为95%以上,整个过程全部为自动控制。很好的解决了湿式处理的二次污染和其他干式处理的繁琐操作和处理效率低下等缺点;

(3)无二次污染;

(4)使用成本低廉:配小功率电机一台、所选滤料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是:一级过滤装置主视图;

图3是:一级过滤装置主视剖视图;

图4-1是:一级过滤装置右视图(检修腔A部分为透视图);

图4-2是:图4-1的A部放大图;

图5-1是:一级过滤装置左视图;

图5-2是:一级过滤装置左视图透视图;

图6-1是:内筒A主视图;

图6-2是:内筒A右视图;

图7是:二级过滤装置主视图;

图8是:二级过滤装置主视剖视图;

图9是:二级过滤装置右视图(检修腔B部分为透视图);

图10-1是:内筒B主视图;

图10-2是:内筒B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一级过滤装置1、壳体A 101、左面A 102、右面A 103、进风口A 104、出风口A 105、检修口A 106、电机箱107、轴承A 108、支架A 109、检修腔A 1010、隔板A 1011、进气腔A 1012、滤布转轴A 1013、废布转轴A 1014、上滚筒组A 1015、下滚筒组A 1016、驱动电机A 1017、二级过滤装置2、壳体B 201、左面B 202、右面B 203、进风口B 204、出风口B 205、检修口B 206、检修口C 207、壳体B主体208、左面C 209、连接段2010、轴承B 2011、支架B 2012、检修腔B 2013、隔板B 2014、进气腔B 2015、滤布转轴B 2016、废布转轴B 2017、上滚筒组B 2018、下滚筒组B 2019、圆锥形导流板2020、斜向通风道2021、驱动电机B 2022、内筒A 3、内筒A主体301、转轴A 302、左端面A 303、右端面A 304、内筒A主体档子305、档子A 306、连接小圆环A 307、内筒B 4、内筒B主体401、转轴B 402、左端面B 403、右端面B 404、内筒B主体档子405、档子B 406、连接小圆环B 407、滤布5、通气孔6、棘轮7、计米器8、底座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10-2所示,一种智能高效干式除雾器,为干式过滤器,是一种新型干式预处理器,包括过滤装置和底座9,所述底座9设置在过滤装置下方,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所述过滤装置包括一级过滤装置1和二级过滤装置2,所述二级过滤装置2设置在一级过滤装置1的右方;所述一级过滤装置1包括壳体A 101,所述壳体A 101整体呈圆筒形,包括左面A 102和右面A 103,水平方向设置,壳体A 101前面上部设置有进风口A 104,壳体A 101右面A 103设置有出风口A 105,壳体A 101前面中部设置有检修口A 106,壳体A 101左面A 102设置有电机箱107;所述二级过滤装置2包括壳体B 201,壳体B 201包括左面B 202和右面B 203,所述壳体B 201水平方向设置,壳体B 201前面并排设置有检修口B 206和检修口C 207,壳体B 201左面B 202设置有进风口B 204、壳体B 201右面B 203设置有出风口B 205;壳体A 101和壳体B 201之间设置有密封连接管;

如图3所示,壳体A 101内部设置有内筒A 3,壳体A 101左面A 102设置有轴承A 108、右面A 103出风口中部通过支架A 109设置有轴承A 108;如图6-1所示,所述内筒A 3包括内筒A主体301、转轴A 302、左端面A 303、右端面A 304、2个内筒A主体档子305;所述转轴A 302的两端自内筒A主体301的两端伸出,分别与内筒A 3两侧的轴承A 108转动连接;2个内筒A主体档子305设置在内筒A主体301内;所述内筒A 3左端面A 303与壳体A 101左面A 102为紧密连接,所述内筒A 3右端面A 304与壳体A 101右面A 103为紧密连接;

如图4-1和5-2所示,在壳体A 101内部前面有检修腔A 1010,检修腔A 1010包括隔板A 1011,壳体A 101、内筒A 3和隔板A 1011之间形成进气腔A 1012;在检修腔A 1010内、设置有滤布转轴A 1013、废布转轴A 1014、上滚筒组A 1015和下滚筒组A 1016;所述滤布转轴A 1013、废布转轴A 1014、上滚筒组A 1015和下滚筒组A 1016的一端与壳体A 101的左面A 102转动连接;所述滤布转轴A 1013、废布转轴A 1014、上滚筒组A 1015和下滚筒组A 1016的另一端与壳体A 101的右面A 103转动连接;

如图4-1、图4-2和图5-1所示,所述电机箱107内设置有驱动电机A 1017,所述驱动电机A 1017与废布转轴A 1014传动连接,所述滤布转轴A 1013上安装有滤布5卷筒;滤布5自滤布5卷筒上引出、先经上滚筒组A 1015与检修腔A 1010的上间隙A,再按顺时针方向延伸,贴合在内筒A主体301的表面上,至检修腔A 1010的下间隙A,穿过下滚筒组A 1016,最后,引伸并连接到废布转轴A 1014上;

如图6-1所示,所述内筒A主体301表面上均匀设置有275个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为等边六边形通气孔6,交叉排列;当需要更换滤布5时,驱动电机A 1017启动,带动废布转轴1014转动,废旧滤布5便卷收在废布转轴1014上,新的滤布5自滤布5卷筒引出,经上滚筒组A 1015、下滚筒组A 1016,又布设在内筒A主体301的表面上;

如图8所示,壳体B 201包括壳体B主体208和连接段2010,所述壳体B主体208呈圆筒形,所述连接段2010呈锥筒状;壳体B主体208内部设置有内筒B 4,壳体B主体208左面C 209设置有轴承B 2011、右面B 203出风口B 205中部通过支架B 2012设置有轴承B 2011;如图10-1所示,所述内筒B 4包括内筒B主体401、转轴B 402、左端面B 403、右端面B 404和2个内筒B主体档子405;所述转轴B 402的两端自内筒B主体401的两端伸出,分别与壳体B主体208两侧的轴承B 2011转动连接;2个内筒B主体档子405设置在内筒B主体401内;

如图9所示,在壳体B主体208内部前面有检修腔B 2013,检修腔B 2013包括隔板B 2014,壳体B 201、内筒B 4和隔板B 2014之间形成进气腔B 2015;在检修腔B 2013内设置有滤布转轴B 2016、废布转轴B 2017、上滚筒组B 2018和下滚筒组B 2019;所述滤布转轴B 2016、废布转轴B 2017、上滚筒组B 2018和下滚筒组B 2019的一端与壳体B主体208左面C 209转动连接;所述滤布转轴B 2016、废布转轴B 2017、上滚筒组B 2018和下滚筒组B 2019的另一端与壳体B 201的右面B 203转动连接;

如图8所示,所述连接段2010内设置有圆锥形导流板2020,所述圆锥形导流板2020的顶点位于连接段2010的中间,圆锥形导流板2020的圆形底部与壳体B主体208左面C 209固定连接,在圆锥形导流板2020与连接段2010的外壁之间形成斜向通风道2021;在一级过滤装置1经初步过滤的工业废气,经密封连接管进入二级过滤装置2的斜向通风道2021,再进入进气腔B 2015;

所述内筒B 4左端面B 403与壳体B主体208左面C 209为紧密连接,所述内筒B 4右端面B 404与壳体B 201右面B 203为紧密连接;

圆锥形导流板2020内腔内设置有驱动电机B 2022,所述驱动电机B 2022与废布转轴B2017传动连接,所述滤布转轴B 2016上安装有滤布5卷筒;滤布5自滤布5卷筒B上引出、先经上滚筒组B 2018与检修腔B 2013的上间隙B,再按顺时针方向延伸,贴合在内筒B主体401的表面上,至下穿过检修腔B 2013的下间隙B、下滚筒组B 2019后,引伸并连接到废布转轴B 2017上;

如图10-1所示,所述内筒B主体401表面上均匀设置有275个通气孔6,所述通气孔6为等边六边形通气孔6,交叉排列,当需要更换滤布5时,驱动电机B 2022启动,带动废布转轴B 2017转动,废旧滤布5便卷收在废布转轴B 2017上,新的滤布5自滤布5卷筒B引出,经上滚筒组B 2018、下滚筒组B 2019,又布设在内筒B主体401的表面上;

还包括压差计A(图中未显示)和传感器A(图中未显示),均设置在壳体A 101内;还包括压差计B(图中未显示)和传感器B(图中未显示),均设置在壳体B 201内;压差计A和压差计B为物理仪器,用来测量两点之间的压力差,通过压差计A控制电机A启动,通过压差计B控制电机B启动;在一级过滤装置1中,当颗粒物和漆雾吸附在滤布5上时,滤布5孔隙就会被堵塞,当附着在滤布5上的漆雾和颗粒物越来越多时,内筒A 3的内部的负压增大到一定限值时,通过传感器A,风机电源A接通、并启动,带动滤布5转动,从而达到自动更换滤布5的目的;在二级过滤装置2中,情况相同,不再赘述。

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所述进风口A 104和检修口A 106均呈方形;所述检修口B 206和检修口C 207均呈方形,检修口B 206和检修口C 207大小相等;所述检修口A 106、检修口B 206、检修口C 207上设置有检修盖(图中未显示)。

一个内筒A主体档子305设置在内筒A主体301中部,另一个内筒A主体档子305设置在内筒A主体301一端;

如图5-1和图6-2所示,所述壳体A 101右面A 103支架A 109呈T形;所述内筒A主体档子305包括6根档子A 306和连接小圆环A 307,所述连接小圆环A 307设置在内筒A主体301中心;6根档子A 306均匀设置,一端与内筒A主体3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小圆环A 307固定连接;转轴A 302从连接小圆环A 307的中心穿过。

一个内筒B主体档子405设置在内筒B主体401中部,另一个内筒B主体档子405设置在内筒B主体401一端;

如图10-2所示,所述内筒B主体档子405包括10根档子B 406和连接小圆环B 407,所述连接小圆环B 407设置在内筒B主体401中心;10根档子B 406均匀设置,一端与内筒B主体40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小圆环B 407固定连接;转轴B 402从连接小圆环B 407的中心穿过。

如图4-1所示,上、下2块隔板A 1011的延长线夹角为83°角;如图9所示,上、下2块隔板B 2014的延长线夹角为83°角。

还包括2个棘轮7,防止内筒倒转;2个棘轮7分别安装在转轴A 302后端和转轴B 402后端。

还包括2个计米器8,所述计米器8的产品型号为HTS4008-G-400B/12-24C,为自动关闭的计米器8;能准确控制每次更换的滤布5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长度,减少滤布5损耗;2个计米器8分别设置在检修腔A 1010和检修腔B 2013内。

作用过程:在一级过滤装置1中,喷漆废气通过进风口进入进气腔A 1012,从进气腔A 1012通过滤布5、将废气中的颗粒物和漆雾除去,再穿过滤布5和内筒A主体301表面上的通气孔6,进入内筒A 3内腔,向前穿过密封连接管,进入二级过滤装置2;经密封连接管进入二级过滤装置2的斜向通风道2021,再进入进气腔B 2015,从进气腔B 2015通过滤布5、进一步将废气中的颗粒物和漆雾除去,再穿过内筒B主体401表面上的通气孔6,进入内筒B 4内腔,再向前,从出气口排出;

在一级过滤装置1中,当颗粒物和漆雾吸附在滤布5上时,滤布5孔隙就会被堵塞,当附着在滤布5上的漆雾和颗粒物越来越多时,内筒A 3的内部的负压增大到一定限值时,通过传感器A,驱动电机A 1017接通、并启动,带动滤布5转动,从而达到自动更换滤布5的目的;在二级过滤装置2中,更换滤布5的情况相同,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较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