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液器及移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88146发布日期:2019-05-17 20:4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移液器及移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化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液器及应用该移液器的移液装置。



背景技术:

移液器又称移液枪,是一种用于定量转移液体的器具,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实验室、生物技术实验室、药学和化学实验室、环境实验室、食品实验室等。

随着各类实验室机械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自动化流水线工作站正渐渐成为实验室中的主角,为了更加精准地吸取、移动、加载微量的液体,对移液器的设计要求也日益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的移液器及移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移液器及移液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移液器,其中,包括注射器,注射器的推杆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枪头与注射器相连,枪头与注射器之间设置有可移动的压板组件,压板组件可沿朝向靠近枪头的方向移动,以将枪头与注射器分离。

进一步,注射器包括注射器本体,注射器本体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注射器本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与枪头相连;压板组件与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电机轴可推动压板组件朝向靠近枪头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包括支撑杆,支撑杆上套设有传动套筒,压板组件套设在支撑杆上,电机的电机轴与传动压板相连,传动压板套设在支撑杆上,传动套筒的一端与压板组件相接触,另一端与传动压板相接触,电机的电机轴可推动传动压板和传动套筒沿支撑杆移动,以推动压板组件朝向靠近枪头的方向移动。

进一步,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挡板固定连接,压板组件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固定设置有连接杆,第一压板活动套设在支撑杆上,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连接杆活动穿过第二挡板设置,第二压板位于第二挡板和枪头之间,传动套筒的一端与第一压板相接触。

进一步,第一压板和第二挡板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套设在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的连接杆上,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第一压板相抵触,另一端与第二挡板相抵触。

进一步,还包括限位开关,限位开关中的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压板组件能够卸下枪头的极限位置处,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传动压板上,电机轴推动传动压板和传动套筒沿支撑杆移动时,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会逐渐靠近,并在到达压板组件能够卸下枪头的极限位置时相互接触。

进一步,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电机轴与注射器的推杆相连,可带动推杆上行和下行;第二电机的电机轴与压板组件相连,可带动压板组件朝向靠近或远离枪头的方向移动。

一种移液装置,其中,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设置在待操作区域的上方;移液器,移液器为上述任一所述的移液器;移动装置,移动装置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移液器设置在移动装置上,移动装置可带动移液器在支撑框架上移动。

进一步,移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电机的电机轴与连接件固定连接,可带动连接件往复移动,连接件与滑块固定连接,滑块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滑轨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移液器固定设置在滑块上。

进一步,移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主动轮位于支撑框架的一端,从动轮位于支撑框架的另一端,主动轮和从动轮通过传动带相连,传动带与滑动件相连,可带动滑动件往复移动,滑动件滑动设置在滑轨上,滑轨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上,移液器固定设置在滑动件上。

本实用新型的移液器及移液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移液装置通过支撑框架设置在待操作区域的上方,并在支撑框架上设置移动装置,通过移动装置来实现移液器的移动,结构简单,方便移液操作;2)移液器通过设置专门的卸枪头组件,可以方便地对移液器进行枪头更换,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日益自动化的移液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移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的移液装置的前视图;

图3为图1中的移液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移液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的移液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移液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的移液器的前视图;

图8为图6中的移液器的拆分图;

图9为图6中的注射器的拆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移液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中的移液器的前视图;

图12为图10中的移液器的拆分图;

图13为图10中的注射器的拆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移液器及移液装置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移液装置的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移液装置100包括支撑框架110、移动装置120和移液器130。其中,支撑框架110设置在待操作区域的上方,为移液装置100的基础结构,移动装置120设置在支撑框架110上,移液器130可由移动装置120带动在支撑框架110上移动,以实现移液操作。

进一步,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框架110为龙门架式结构,包括竖向设置的两根支撑柱111,以及横向设置在两根支撑柱111之间的横梁112。其中,应注意的是,支撑框架110的具体形状及尺寸可以根据待操作区域的布置来灵活设计,并不局限于图中所示。

进一步,如图3所示,移动装置120包括电机121、连接件122、滑块123和滑轨124,其中,电机121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110上,本实施例中,电机121具体是设置在支撑框架110中支撑柱111和横梁112的连接处,电机轴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横梁112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平行;连接件122与电机轴固定连接,可在电机轴的带动下往复移动;滑块123的一侧固定设置在连接件122上,另一侧与滑轨124滑动连接,滑轨124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110中的横梁112上,移液器130固定设置在滑块123上。

由此,当需要对移液器130进行移动时,启动电机121,通过电机轴带动连接件122移动,连接件122在移动的同时带动滑块123沿滑轨124移动,进而实现对滑块123上的移液器130的移动。

进一步,为了提高移液效率,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移液器130,如图1和图2所示,对应于两个移液器130,支撑框架110上设置有两个移动装置120,两个移动装置120分别设置在支撑框架110的两端,也即,分别设置在两根支撑柱111与横梁112的连接处。两个移液器130分别设置在两个移动装置120上,根据实际需要,可选择性地操控其中一个或同时操控两个移液器130,以高效地完成移液操作。

进一步,为了控制移动过程中移液器130的移动范围,还可设置有限位开关140,其中,如图3所示,限位开关140中的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电机121的位置处,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连接件122上,当电机轴带动连接件122朝向靠近电机121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也会逐渐靠近,并在移液器130到达极限位置时相互接触,实现对移液器130位移行程的控制,避免移动过程中对移液器130造成损伤。

如图4至图5,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移液装置200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与上述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移动装置220的具体结构。

进一步,如图4所示,移动装置220包括主动轮221、从动轮222、传动带223以及滑动件224,其中,主动轮221位于支撑框架210中的横梁212的一端,从动轮222位于支撑框架210中的横梁212的另一端,主动轮221和从动轮222通过传动带223相连,主动轮221与电机225相连,在电机225的驱动下,主动轮221可通过传动带223带动从动轮222同步转动。

进一步,滑动件224的一端形成有第一滑块226,另一端形成有第二滑块227,移液器固定设置在滑动件224上。其中,滑动件224跨设在传动带223的上方,也即第一滑块226位于传动带223的一侧,第二滑块227位于传动带223的另一侧,对应地,传动带22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轨228,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滑轨229,第一滑块226滑动设置在第一滑轨228上,第二滑块227滑动设置在第二滑轨229上。

进一步,如图5所示,第一滑块226与传动带223相连,主动轮221可通过传动带223带动第一滑块226沿第一滑轨228移动,进而也会同步带动第二滑块227沿第二滑轨229移动,由此即可实现移液器130在支撑框架210上的移动。

进一步,限位开关240中的第一限位组件可设置在主动轮221的位置处,第二限位组件可设置在第二滑块227上,当传动带223带动滑动件224朝向靠近主动轮221的方向移动时,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也会逐渐靠近,并在移液器到达极限位置时相互接触,实现对移液器位移行程的控制,避免移动过程中对移液器造成损伤。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也可设置有两个移液器,以提高效率,对应于两个移液器,支撑框架210上设置有两个移动装置220,如图4所示,两套主动轮221、从动轮222和传动带223并排设置,两个滑动件224同时跨设在两条传动带223的上方,且两个滑动件224共用第一滑轨228和第二滑轨229。其中,两个移液器分别设置在两个滑动件224上,根据需要灵活操控。

本实用新型的移液装置通过支撑框架设置在待操作区域的上方,并在支撑框架上设置移动装置,通过移动装置来实现移液器的移动,结构简单,方便移液操作。

如图6至图9,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移液器300的第一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移液器300包括底板310,以及设置在底板310上的电机320、注射器330和卸枪头组件。其中,底板310为板状结构,是移液器300的基础件,移液器300的各组件设置在底板310上,底板310固定设置在上述移液装置的移动装置上,进而由移动装置来实现移液器300的往复移动。

进一步,注射器330和电机320分别固定设置在底板310上,注射器330的推杆与电机轴相连,枪头350与注射器330相连,具体来说,如图9所示,注射器330包括注射器本体331,注射器本体33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32,第一连接件332与电机320的电机轴相连,注射器本体331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件333,第二连接件333与枪头350相连。由此,当需要吸取目标液体时,启动电机320,电机轴带动注射器330的推杆上行,为枪头350提供吸力,以吸取目标液体;当需要排出枪头350中的目标液体时,启动电机320,电机轴带动注射器330的推杆下行,以对枪头350中的目标液体施加推力,将目标液体从枪头350中推出。

进一步,卸枪头组件包括支撑杆341,底板310上固定设置有第一挡板342和第二挡板343,支撑杆341设置在第一挡板342和第二挡板343之间,支撑杆341的一端与第一挡板34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挡板343固定连接,其中,支撑杆341的长度延伸方向与注射器330的长度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第一挡板342靠近电机320设置,第二挡板343靠近枪头350设置,优选的是,支撑杆341为两根,分别设置在注射器330的两侧,以保证设备运行的稳定性。

进一步,支撑杆341上靠近第二挡板343的一侧套设有枪头压框,枪头压框为框架式结构,包括第一压板344和第二压板345,第一压板344和第二压板345之间设置有连接杆346。其中,第一压板344套设在支撑杆341上,位于第一挡板342和第二挡板343之间,连接杆346穿过第二挡板343设置,第二压板345位于第二挡板343和枪头350之间,也即,枪头压框相对于支撑杆341为活动设置,且可沿支撑杆341上下移动。

进一步,电机轴上设置有传动压板347,传动压板347与注射器330的推杆相连,电机轴可通过传动压板347带动注射器330的推杆上行和下行。其中,传动压板347套设在支撑杆341上,可相对于支撑杆341往复移动,支撑杆341上还套设有传动套管348,传动套管348位于传动压板347和枪头压框上的第一压板344之间,传动压板347沿支撑杆341下行时,可推动传动套管348沿支撑杆341下行,以推动第一压板344沿支撑杆341下行,进而使枪头压框整体下行,以达到将枪头350从注射器330上卸下的目的。

进一步,底板310上还可设置有限位开关360,其中,如图6所示,限位开关360中的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底板310上与能够卸下枪头350的极限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第二限位组件设置在传动压板347上,当电机轴带动传动压板347沿支撑杆341下行时,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会逐渐靠近,并在到达能够卸下枪头350的极限位置时相互接触,实现对传动压板347的位移行程的控制,避免移动过程中对移液器300的各组件造成损伤。

进一步,第一压板344和第二挡板34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49,优选的是,复位弹簧349套设在第一压板344和第二压板345之间的连接杆346上,复位弹簧349的一端与第一压板344相抵触,另一端与第二挡板343相抵触,复位弹簧349支撑在第一压板344和第二挡板343之间,以维持枪头压框和支撑杆341、第二挡板343的相对位置关系。

当传动压板347推动传动套管348沿支撑杆341下行时,传动套管348推动第一压板344朝向靠近第二挡板343的方向移动,也即枪头压框整体下行,此时复位弹簧349被压缩;当传动压板347沿支撑杆341上行并与传动套管348脱离时,复位弹簧349恢复到原始状态,此时复位弹簧349会推动第一压板344朝向远离第二挡板343的方向移动,也即枪头压框整体上行。

由此,本实施例的移液器300的具体工作原理为:1)吸取目标液体,启动电机320,电机轴通过传动压板347带动注射器330的推杆上行,目标液体便会被吸入与注射器330相连的枪头350中;2)推出目标液体,启动电机320,电机轴通过传动压板347带动注射器330的推杆下行,目标液体便会从枪头350中被推出;3)卸下枪头350,电机轴继续推动传动压板347沿支撑杆341下行,传动压板347与传动套管348相接触,并推动传动套管348沿支撑杆341下行,传动套管348推动枪头压框沿支撑杆341下行,枪头压框中的第一压板344与第二挡板343之间的复位弹簧349被压缩,枪头压框中的第二压板345与枪头350相接触,并最终将枪头350与注射器330分离;4)装置复位,电机轴带动传动压板347沿支撑杆341上行,传动压板347与传动套管348分离,第一压板344和第二挡板343之间的复位弹簧349恢复原状,以推动枪头压框沿支撑杆341上行。

如图10至图13,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移液器400的第二实施例。该实施例中,移液器400包括容置壳体410、第一电机420、注射器430和卸枪头组件。其中,注射器430设置在容置壳体410内部;第一电机420设置在容置壳体410的外部,电机轴伸入到容置壳体410内部并与注射器本体431的推杆相连,以控制注射器430的推杆的上行和下行;枪头450位于容置壳体410的外部,可通过枪头连接器433与注射器430相连。

卸枪头组件包括第二电机441和枪头压板442,第二电机441设置在容置壳体410的内部,枪头压板442设置在容置壳体410的外部,电机轴伸出容置壳体410并与枪头压板442相连,枪头压板442位于枪头450和枪头连接器之间,电机轴可推动枪头压板442朝向靠近枪头450的方向移动,并最终将枪头450与注射器430分离。

由此,本实施例的移液器400的具体工作原理为:1)吸取目标液体,启动第一电机420,电机轴带动注射器430的推杆上行,目标液体便会被吸入与注射器430相连的枪头450中;2)推出目标液体,启动第一电机420,电机轴带动注射器430的推杆下行,目标液体便会从枪头450中被推出;3)卸下枪头450,启动第二电机441,电机轴推动枪头压板442朝向靠近枪头450的方向移动,枪头压板442与枪头450相接触,并最终将枪头450与注射器430分离;4)装置复位,启动第二电机441,电机轴带动枪头压板442朝向远离枪头450的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移液器通过设置专门的卸枪头组件,可以方便地对移液器进行枪头更换,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满足日益自动化的移液操作。

以上借助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进一步描述,但是应该理解的是,这里具体的描述,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范围的限定,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在阅读本说明书后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的各种修改,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