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复合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57800发布日期:2019-03-30 09:27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空气复合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复合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主要分为家用、商用、工业、楼宇;空气净化器中有多种不同的技术和介质,使它能够向用户提供清洁和安全的空气。随着工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空气环境也越来越差,因此空气净化装置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现在的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多为网膜式空气净化器,其中,网膜式空气净化器主要由多个滤网膜组成,但由于现在环境污染严重,此结构过滤效果只有短暂时效,而且不能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污染物及各种有害气体,以及不能有效的去除异味,对空气净化的效果不理想,净化出来的空气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复合净化器,该空气复合净化器利用初效滤网能有效的拦截空气中的毛发、皮屑、绒絮等较大污染物,利用复合滤网能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污染物及各种有害气体,以及有效的去除异味;利用负离子发生器增加净化空气中负氧离子成份,从而改善了空气质量,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其技术方案如下:

空气复合净化器,包括箱体、抽风装置、过滤空气装置、负离子发生器,所述抽风装置安装在箱体内,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抽风口、排风口,所述箱体包括进风通道、出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出风通道分别与所述抽风口、排风口相对应联通,所述过滤空气装置安装在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所述出风通道内;所述过滤空气装置包括初效滤网、复合滤网,所述初效滤网安装在所述复合滤网的外侧。

所述进风通道包括进风通道进口、进风通道出口、侧罩盖、过滤安装槽,所述侧罩盖与所述进风通道进口相匹配盖合连接,所述侧罩盖上设有进风百叶口;所述过滤安装槽设在所述进风通道内,所述过滤空气装置与所述过滤安装槽相匹配,所述过滤空气装置安装在所述过滤安装槽上,沿所述进风百叶口、进风通道进口、过滤空气装置、进风通道出口、抽风口、形成空气净化入口通路。

所述过滤安装槽包括第一槽框位、第二槽框位、槽底板,所述第一槽框位位于所述第二槽框位的外侧,所述槽底板位于所述第二槽框位的内侧,所述进风通道出口设在所述槽底板上,所述进风通道通过所述进风通道出口与所述抽风口联通;所述初效滤网安装在所述第一槽框位上,所述复合滤网安装在所述第二槽框位上。

所述初效滤网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滤网卡扣、滤网限位插条,所述第一槽框位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滤网卡口、滤网限位插孔,所述滤网限位插条相匹配插进所述滤网限位插孔,所述滤网卡扣与所述滤网卡口相匹配卡合连接。

所述第一槽框位的平面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槽框位平面尺寸,与此相对应,所述初效滤网的平面尺寸大于所述复合滤网的平面尺寸。

所述第二槽框位与所述槽底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复合滤网与所述出风通道出口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初效滤网包括第一支撑骨架、第一支撑框架、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支撑骨架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框架内,并与其形成多个第一过滤通孔,所述第一过滤网安装在所述第一过滤通孔上。

所述复合滤网包括复合过滤层、第二支撑骨架、第二支撑框架,所述复合过滤层呈波浪折叠型,所述第二支撑骨架与所述复合过滤层相匹配,所述复合过滤层通过所述第二支撑骨架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内。

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外设有弹性垫层,所述弹性垫层沿着所述第二支撑框架四周外侧设置,并与其粘贴连接。

所述复合过滤层包括第一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第二过滤层,所述活性炭过滤层设在所述第一过滤层与所述第二过滤层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

前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1、本空气复合净化器包括箱体、抽风装置、过滤空气装置、负离子发生器,箱体包括进风通道、出风通道,过滤空气装置安装在进风通道内,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出风通道内,过滤空气装置包括初效滤网、复合滤网,初效滤网安装在复合滤网的外侧,沿进风通道进口、初效滤网、复合滤网、进风通道出口、抽风口、排风口、出风通道进口、负离子发生器、出风通道出口形成空气净化通路;

污染空气从进风通道进口进入后,先利用初效滤网将污染空气中的毛发、皮屑、绒絮等较大污染物拦截,现利用复合滤网将污染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各种有害气体以及异味有效过滤,过滤好的空气通过抽风装置进入出风通道,出风通道内的负离子发生器向过滤好的空气释放出对人体有益的负氧离子,从而对过滤好的空气进一步进行净化,净化好的高质量净化空气再由出风通道出口排出,为用户提供清洁、安全、富含负氧离子成份的高质量净化空气;

该空气复合净化器利用初效滤网能有效的拦截空气中的毛发、皮屑、绒絮等较大污染物,利用复合滤网能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污染物及各种有害气体,以及有效的去除异味;利用负离子发生器增加净化空气中负氧离子成份,从而改善了空气质量,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2、进风通道包括进风通道进口、进风通道出口、侧罩盖、过滤安装槽,在进风通道进口上设侧罩盖,既能有效的保护过滤空气装置,又方便对过滤空气装置的维护、清理;侧罩盖上设有进风百叶口,污染空气经进风百叶口进入进风通道,既能保证污染空气通畅流进进风通道,又能保护过滤空气装置,还能使箱体更为美观;过滤空气装置通过过滤安装槽安装在进风通道内,使过滤空气装置的安装、维护与拆卸更为方便。

3、过滤安装槽包括第一槽框位、第二槽框位、槽底板,初效滤网安装在第一槽框位上,复合滤网安装在所述第二槽框位上,方便初效滤网、复合滤网的安装与拆卸。

4、初效滤网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滤网卡扣、滤网限位插条,第一槽框位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滤网卡口、滤网限位插孔,使初效滤网的安装与拆卸更为方便,初效滤网与第一槽框位的安装连接更为稳定,可靠。

5、第一槽框位的平面尺寸大于第二槽框位平面尺寸,与此相对应,初效滤网的平面尺寸大于复合滤网的平面尺寸,使初效滤网完全覆盖复合滤网,保证了对污染空气过滤更为有效,可靠。

6、第二槽框位与槽底板之间具有间隙,复合滤网与出风通道出口之间具有间隙,增加了复合滤网与出风通道出口之间的流通通道,提高了对污染空气的过滤效率。

7、初效滤网包括第一支撑骨架、第一支撑框架、第一过滤网,结构简单、稳定,清理时可直接用自来水冲洗,冲洗完后晾干即可重新使用,无需更换,节省成本。

8、复合滤网包括复合过滤层、第二支撑骨架、第二支撑框架,复合过滤层呈波浪折叠型,增加了复合过滤层的流通面积,提高了过滤效率。

9、第二支撑框架外设有弹性垫层,使复合滤网的安装更为方便,而且提高了复合滤网与进风通道的密封连接。

10、复合过滤层包括第一过滤层、活性炭过滤层、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能有效的过滤PM2.5、烟雾等空气微小颗粒污染物,活性炭过滤层可有效的去除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可有效的去除异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复合净化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复合净化器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复合净化器侧罩盖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复合净化器侧罩拆卸槽口的立体大样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复合净化器初效滤网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空气复合净化器复合滤网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图6的A-A部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箱体,11、进风通道,111、侧罩盖,1111、进风百叶框架,1112、进风百叶支撑条,1113、进风百叶扇叶,1114、侧罩拆卸槽口,1114a、槽底板,1114b、第一槽侧板,1114c、第二槽侧板,1114d、第三槽侧板,1114e、凹坑扣手,1115、第一卡扣,1116、第一限位插条,112、过滤安装槽,1121、第一槽框位,1122、第二槽框位,113、第一卡口,114、第一限位插孔,12、出风通道,13、顶盖,131、出风百叶口,1311、出风百叶支撑条,1312、出风百叶扇叶,132、控制面板,14、前壳,141、显示面板,142、流线装饰槽,15、底壳,151、万向脚轮,20、过滤空气装置,21、初效滤网,211、滤网卡扣,212、滤网限位插条,213、第一支撑骨架,214、第一支撑框架,215、第一过滤网,22、复合滤网,221、复合过滤层,2211、第一过滤层,2212、活性炭过滤层,2213、第二过滤层,222、第二支撑骨架,223、第二支撑框架,224、弹性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空气复合净化器,包括箱体10、抽风装置、过滤空气装置20、负离子发生器,抽风装置安装在箱体10内,抽风装置包括抽风口、排风口,箱体10包括进风通道11、出风通道12,进风通道11、出风通道12分别与抽风口、排风口相对应联通,过滤空气装置20安装在进风通道11内,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出风通道12内;过滤空气装置20包括初效滤网21、复合滤网22,初效滤网21安装在复合滤网22的外侧。

其中,进风通道11包括进风通道进口、进风通道出口、侧罩盖111、过滤安装槽112,侧罩盖111与进风通道进口相匹配盖合连接,侧罩盖111上设有进风百叶口;过滤安装槽112设在进风通道11内,过滤空气装置20与过滤安装槽112相匹配,过滤空气装置20安装在过滤安装槽112上,沿进风百叶口、进风通道进口、过滤空气装置20、进风通道出口、抽风口、形成空气净化入口通路;

过滤安装槽112包括第一槽框位1121、第二槽框位1122、槽底板1114a,第一槽框位1121位于第二槽框位1122的外侧,槽底板1114a位于第二槽框位1122的内侧,进风通道出口设在槽底板1114a上,进风通道11通过进风通道出口与抽风口联通;初效滤网21安装在第一槽框位1121上,复合滤网22安装在第二槽框位1122上;

初效滤网21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滤网卡扣211、滤网限位插条212,第一槽框位1121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滤网卡口、滤网限位插孔,滤网限位插条212相匹配插进滤网限位插孔,滤网卡扣211与滤网卡口相匹配卡合连接;

第一槽框位1121的平面尺寸大于第二槽框位1122平面尺寸,与此相对应,初效滤网21的平面尺寸大于复合滤网22的平面尺寸;第二槽框位1122与槽底板1114a之间具有间隙,复合滤网22与出风通道出口之间具有间隙;

初效滤网21包括第一支撑骨架213、第一支撑框架214、第一过滤网215,第一支撑骨架213安装在第一支撑框架214内,并与其形成多个第一过滤通孔,第一过滤网215安装在第一过滤通孔上;

复合滤网22包括复合过滤层221、第二支撑骨架222、第二支撑框架223,复合过滤层221呈波浪折叠型,第二支撑骨架222与复合过滤层221相匹配,复合过滤层221通过第二支撑骨架222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框架223内;第二支撑框架223外设有弹性垫层224,弹性垫层224沿着第二支撑框架223四周外侧设置,并与其粘贴连接;复合过滤层221包括第一过滤层2211、活性炭过滤层2212、第二过滤层2213,活性炭过滤层2212设在第一过滤层2211与第二过滤层2213之间;

进风百叶口包括进风百叶框架1111、进风百叶支撑条1112、进风百叶扇叶1113,进风百叶支撑条1112呈竖直布置,进风百叶扇叶1113呈水平布置,两相邻的进风百叶扇叶1113的中部通过进风百叶支撑条1112支撑连接,进风百叶支撑条1112、进风百叶扇叶1113的两端分别与进风百叶框架1111的内侧连接;

侧罩盖111的上端中部设有侧罩拆卸槽口1114,侧罩拆卸槽口1114沿侧罩盖111上端边缘设置;侧罩拆卸槽口1114包括槽底板1114a、第一槽侧板1114b、第二槽侧板1114c、第三槽侧板1114d,槽底板1114a朝向外侧,第一槽侧板1114b、第二槽侧板1114c呈竖直设置,并且两者位于槽底板1114a的两相对侧,第三槽侧板1114d的朝向向上,第三槽侧板1114d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槽侧板1114b、第二槽侧板1114c连接;第一槽侧板1114b、第二槽侧板1114c之间的距离从槽底板1114a向侧罩拆卸槽口1114的外侧逐渐扩大,并形成开口朝外逐渐扩大的喇叭形槽口;第三槽侧板1114d上设有凹坑扣手1114e,凹坑扣手1114e呈方形,凹坑扣手1114e的朝向向上;槽底板1114a上设有第一百叶口,第一百叶口与进风百叶口形状相匹配;第一百叶口包括第一百叶扇叶,第一槽侧板1114b、第二槽侧板1114c上分别设有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第一凸条、第二凸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百叶扇叶、进风百叶扇叶1113连接;

侧罩盖111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扣1115、第一限位插条1116,进风通道进口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卡口113、第一限位插孔114,第一限位插条1116与第一限位插孔114相匹配插进连接,第一卡扣1115与第一卡口113相匹配卡合连接;第一卡扣1115、第一卡口113分别为二个,二个第一卡扣1115分布在侧罩盖111上端边缘的两侧上,第一卡口113的位置与第一卡扣1115的位置相对应;第一限位插条1116、第一限位插孔114分别为二个,二个第一限位插条1116分布在侧罩盖111下端边缘的两侧上,第一限位插孔114的位置与所述第一限位插条1116的位置相对应;

出风通道12包括出风通道进口、出风通道出口,进风通道出口与抽风口联通,排风口与出风通道进口联通;抽风口为二个,进风通道11为二个,二个进风通道11分别设在箱体10的两侧,过滤空气装置20为二个,二个过滤空气装置20分别安装在二个进风通道11内;

箱体10还包括顶盖13,顶盖13的中部设有圆锥形凹坑,圆锥形凹坑上设有出风百叶口131,出风百叶口131与出风通道出口联通;顶盖13的边角上还设有控制面板132,控制面板132与抽风装置电性连接;

出风百叶口131呈圆形,出风百叶口131包括多个出风百叶支撑条1311、多个出风百叶扇叶1312,出风百叶支撑条1311呈弧形,多个出风百叶支撑条1311的朝向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出风百叶扇叶1312呈环形,多个出风百叶扇叶1312从圆锥形凹坑的边缘到圆锥形凹坑的锥心逐渐缩小环环相套,两相邻的出风百叶扇叶1312之间通过出风百叶支撑条1311支撑连接;

箱体10还包括前壳14,前壳14的上端设有显示面板141,显示面板141与抽风装置电性连接;显示面板141的两侧分别设有多条流线装饰槽142,多条所述流线装饰槽142分别从显示面板141的两侧向前壳14的两端水平延伸;

箱体10还包括底壳15,底壳15的底面上设有万向脚轮151,万向脚轮151为四个,四个万向脚轮151均匀分布在底壳15底面的四个边角上;

箱体10还包括后壳,后壳上设有电源输入端口,抽风装置包括风机、控制装置、PM2.5激光传感器,风机、PM2.5激光传感器、负离子发生器、电源输入端口分别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本空气复合净化器包括箱体10、抽风装置、过滤空气装置20、负离子发生器,箱体10包括进风通道11、出风通道12,过滤空气装置20安装在进风通道11内,负离子发生器安装在出风通道12内,过滤空气装置20包括初效滤网21、复合滤网22,初效滤网21安装在复合滤网22的外侧,沿进风通道进口、初效滤网21、复合滤网22、进风通道出口、抽风口、排风口、出风通道进口、负离子发生器、出风通道出口形成空气净化通路;

污染空气从进风通道进口进入后,先利用初效滤网21将污染空气中的毛发、皮屑、绒絮等较大污染物拦截,现利用复合滤网22将污染空气中的微小颗粒、各种有害气体以及异味有效过滤,过滤好的空气通过抽风装置进入出风通道12,出风通道12内的负离子发生器向过滤好的空气释放出对人体有益的负氧离子,从而对过滤好的空气进一步进行净化,净化好的高质量净化空气再由出风通道出口排出,为用户提供清洁、安全、富含负氧离子成份的高质量净化空气;

该空气复合净化器利用初效滤网21能有效的拦截空气中的毛发、皮屑、绒絮等较大污染物,利用复合滤网22能有效的过滤空气中的微小颗粒污染物及各种有害气体,以及有效的去除异味;利用负离子发生器增加净化空气中负氧离子成份,从而改善了空气质量,可以促进身体健康。

2、进风通道11包括进风通道进口、进风通道出口、侧罩盖111、过滤安装槽112,在进风通道进口上设侧罩盖111,既能有效的保护过滤空气装置20,又方便对过滤空气装置20的维护、清理;侧罩盖111上设有进风百叶口,污染空气经进风百叶口进入进风通道11,既能保证污染空气通畅流进进风通道11,又能保护过滤空气装置20,还能使箱体10更为美观;过滤空气装置20通过过滤安装槽112安装在进风通道11内,使过滤空气装置20的安装、维护与拆卸更为方便。

3、过滤安装槽112包括第一槽框位1121、第二槽框位1122、槽底板1114a,初效滤网21安装在第一槽框位1121上,复合滤网22安装在所述第二槽框位1122上,方便初效滤网21、复合滤网22的安装与拆卸。

4、初效滤网21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滤网卡扣211、滤网限位插条212,第一槽框位1121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滤网卡口、滤网限位插孔,使初效滤网21的安装与拆卸更为方便,初效滤网21与第一槽框位1121的安装连接更为稳定,可靠。

5、第一槽框位1121的平面尺寸大于第二槽框位1122平面尺寸,与此相对应,初效滤网21的平面尺寸大于复合滤网22的平面尺寸,使初效滤网21完全覆盖复合滤网22,保证了对污染空气过滤更为有效,可靠。

6、第二槽框位1122与槽底板1114a之间具有间隙,复合滤网22与出风通道出口之间具有间隙,增加了复合滤网22与出风通道出口之间的流通通道,提高了对污染空气的过滤效率。

7、初效滤网21包括第一支撑骨架213、第一支撑框架214、第一过滤网215,结构简单、稳定,清理时可直接用自来水冲洗,冲洗完后晾干即可重新使用,无需更换,节省成本。

8、复合滤网22包括复合过滤层221、第二支撑骨架222、第二支撑框架223,复合过滤层221呈波浪折叠型,增加了复合过滤层221的流通面积,提高了过滤效率。

9、第二支撑框架223外设有弹性垫层224,使复合滤网22的安装更为方便,而且提高了复合滤网22与进风通道11的密封连接。

10、复合过滤层221包括第一过滤层2211、活性炭过滤层2212、第二过滤层2213,第一过滤层2211、第二过滤层2213能有效的过滤PM2.5、烟雾等空气微小颗粒污染物,活性炭过滤层2212可有效的去除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可有效的去除异味。

11、进风百叶口包括进风百叶框架1111、进风百叶支撑条1112、进风百叶扇叶1113,进风百叶支撑条1112呈竖直布置,进风百叶扇叶1113呈水平布置,使进风百叶口更为美观、稳定。

12、侧罩盖111的上端中部设有侧罩拆卸槽口1114,方便对过滤空气装置20的维护、清理时,直接可使用人手对侧罩盖111的拆卸,侧罩拆卸槽口1114沿侧罩盖111上端边缘设置,缺一侧槽侧板的侧罩拆卸槽口1114与进风通道进口的上端边缘之间形成提手槽口,使用者可用人手伸进侧罩拆卸槽口1114内上提进风通道进口的上端边缘,将侧罩拆卸槽口1114处的进风通道进口的上端边缘作为本空气复合净化器的提手使用,方便使用者使用。

13、第一槽侧板1114b、第二槽侧板1114c之间的距离从槽底板1114a向侧罩拆卸槽口1114的外侧逐渐扩大,并形成开口朝外逐渐扩大的喇叭形槽口,既方便使用者操作,又使侧罩盖111更为美观。

14、第三槽侧板1114d上设有方形凹坑扣手1114e,凹坑扣手1114e的朝向向上,当使用者需打开侧罩盖111时,用人手捉住凹坑扣手1114e,往外拉出即可,从面很轻易的打开侧罩盖111,操作方便。

15、槽底板1114a上设有第一百叶口,第一百叶口与进风百叶口形状相匹配,既增加了污染空气流进进风通道11的流进面积,又能增加侧罩盖111的美观,第一槽侧板1114b、第二槽侧板1114c上分别设有第一凸条、第二凸条,使侧罩盖111的整体流线造型更为美观。

16、侧罩盖111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卡扣1115、第一限位插条1116,进风通道进口的上端、下端分别设有第一卡口113、第一限位插孔114,方便侧罩盖111的拆卸及安装。

17、第一卡扣1115、第一卡口113分别为二个,使侧罩盖111与进风通道进口的卡合连接更为稳定、安全、可靠。

18、第一限位插条1116、第一限位插孔114分别为二个,使侧罩盖111下端与进风通道进口下端的限位连接更为稳定、安全、可靠。

19、进风通道11、过滤空气装置20、抽风口分别为二个,增加了进风空气过滤的通道,从而提高了对空气过滤的效率,能更有效的将空气中的污染物、各种有害气体以及异味过滤,二个进风通道11分别设在箱体10的两侧,能同时对箱体10周边两侧的污染空气全覆盖进行过滤,提高了对空气过滤的范围。

20、箱体10还包括顶盖13,顶盖13的中部设有圆锥形凹坑,圆锥形凹坑上设有出风百叶口131,出风百叶口131与出风通道出口,净化空气通过箱体10顶盖13上的出风百叶口131排出,从箱体10顶盖13上排出的净化空气与从箱体10两侧流进的污染空气形成一个良性的空气净化循环,提高了空气净化效果;呈圆锥形凹坑的排风出口,使净化空气排出时呈螺旋竖直向上的排风方式排出,提高了提高了空气净化效率;出风百叶口131既能有效的保护出风通道12内的负离子发生器,又能很好的排出净化空气。

21、出风百叶口131呈圆形,出风百叶口131包括多个出风百叶支撑条1311、多个出风百叶扇叶1312,出风百叶支撑条1311呈弧形,出风百叶扇叶1312呈环形,使出风百叶口131更为美观,多个所述出风百叶扇叶1312从圆锥形凹坑的边缘到圆锥形凹坑的锥心逐渐缩小环环相套,保证了净化空气排出时按螺旋竖直向上的排风方式排出。

22、顶盖13的边角上还设有控制面板132,方便使用者的操作、控制。

23、箱体10还包括前壳14,前壳14的上端设有显示面板141,方便使用者对空气复合净化器的状态进行观察和监控;显示面板141的两侧分别设有多条流线装饰槽142,该流线装饰槽142与进风百叶口的横条形态相仿,提高了箱体10的整体流线美感,使箱体10更为美观,大气;

24、箱体10还包括底壳15,底壳15的底面上设有四个万向脚轮151,方便本空气复合净化器的搬动与移位。

25、箱体10还包括后壳,后壳上设有电源输入端口,方便使用,抽风装置包括风机、控制装置、PM2.5激光传感器,控制装置方便对本空气复合净化器的控制操作,PM2.5激光传感器用于对空气中PM2.5值的数据监测。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