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7716发布日期:2019-05-07 21:49阅读:3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排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净水器,特别是一种净水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

净水装置具有过滤水的功能,现有的净水装置通常采用倒装滤芯,即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位于底部的滤芯,从而当进水口流入水时,随着液面的不断上升,壳体内的气体不断被压缩至顶部,形成“困气”现象,从而使得滤芯上端一部分滤芯没有起到过滤的作用,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针对此类倒装滤芯的净水器需要设计一种排气结构。

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授权公告号:CN204767751U】中的一种净水器过滤装置的排气和防逆流结构,包括滤芯壳体、滤芯外罩和滤芯,滤芯安装在滤芯壳体和滤芯外罩之间,滤芯的中心设有滤芯排气管。

上述结构虽然能将进水器内的空气通过排气管排出,但由于排气管是单一零件,因此在固定是必须将排气管的两端均固定在滤芯壳体上,这样才能保证排气管在过滤水时能保证足够的强度去抵抗水压,此时如果再要将排气管实现排气功能最好的方法是将排气口开设在排气管的侧边,而这样做就会使得排气孔的孔径受限于排气管的直径,使得净水器在过滤时过滤腔内的压力急剧增大,可能会造成壳体破裂,引发安全问题等后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净水排气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使排气管在过滤水时能快速将腔内空气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净水排气装置,包括壳体和滤芯,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箱体内竖直设有净水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净水腔内具有与箱体一体成型的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下端与出水口连通,所述滤芯套设在排气管上,所述净水腔通过滤芯分隔成与进水口连通的原水腔以及与排气管上端连通的滤水腔,所述净水腔的上端口密封固定有压块,所述滤芯的上端与压块之间以及滤芯的下端与壳体之间均设有密封结构,所述排气管的上端面为敞开的进气口,所述排气管的顶端与压块之间具有间隙。

排气管与箱体一体成型能够牢固的固定住排气管,这样就能在排气管的上端面开设与排气管等直径的进气口,排气管的顶端的间隙能使得净水腔内的气体以及过滤后的液体进入排气管的流量大大增大,从而在水从滤芯中过虑到滤水腔内时快速的将滤水腔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排出,避免净水腔内气压过高,延长净水装置使用寿命;滤水腔上的压块能够压制住压块与滤芯之间的密封结构,防止净水腔内的水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压块与净水腔之间的缝隙渗透出去。

在上述的净水排气装置中,所述密封结构包括呈环形的端盖和设在端盖上的端盖垫圈,所述端盖位于滤芯的顶端与压块之间或位于滤芯的底端与壳体之间,所述端盖垫圈位于端盖上远离与滤芯端部接触的一侧。端盖能固定住滤芯的端部,使滤芯在过滤过程中不会受到水压影响而导致向排水管方向偏移,滤芯顶端的端盖与压块之间的端盖垫圈能防止净水腔内的泄漏出净水腔外;滤芯底端的端盖与壳体之间的端盖垫圈能防止原水腔内的水不经过滤芯直接进入滤水腔。

在上述的净水排气装置中,所述端盖上远离与滤芯端部接触的一侧开设有呈环形的凹槽一,所述端盖垫圈分别嵌入到对应的凹槽一内,所述端盖朝向滤芯的端部的一侧开设有呈环形的插接槽,所述滤芯通过插接槽插接在端盖上。凹槽一能将端盖垫圈固定在端盖上,并能防止水分渗透,同时能防止水压将端盖垫圈产生位移导致密封性减弱;插接槽能很好的固定住滤芯,防止滤芯在水压作用下产生位移。

在上述的净水排气装置中,所述壳体上靠近净水腔的上端口开设有台阶,所述压块的底部抵靠在台阶的台阶面上且压块与台阶的台阶面之间设有压块垫圈。压块能与台阶面配合将滤芯固定住,台阶还能防止压块掉入净水腔内。

在上述的净水排气装置中,所述压块的底部开设有环形的凹槽二,所述压块垫圈嵌入到凹槽二内。凹槽二能将压块垫圈固定在压块上防止水分渗透,同时也能防止水压将压块垫圈产生位移导致密封性减弱,与端盖垫圈一起起到了双层密封防护的作用。

在上述的净水排气装置中,所述净水腔内设有压盖,所述压盖位于压块的上方,所述压盖的底面能抵靠在压块的顶面上。压盖能通过自身固定在净水腔的侧壁来将压块紧贴在台阶面上,以此防止水分从净水腔内泄漏。

在上述的净水排气装置中,所述箱体上位于净水腔的上端口和压盖的外侧均开设有螺纹,所述压盖与净水腔通过螺纹固定。上述结构能将压盖固定在净水腔内。

在上述的净水排气装置中,所述壳体包括箱体和固定在箱体底部的底盖,所述净水腔位于箱体内,所述底盖内开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分隔成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均开设在箱体上,所述进水口与进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口与出水通道连通。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由水流通道分隔而成能够减少加工工序难度以及时间,同时还能使得进水和出水的水压相同,能平稳的进行过滤。

在上述的净水排气装置中,所述水流通道通过固定在底盖内的堵头密封分隔成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堵头能很好的将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密封分隔。

在上述的净水排气装置中,箱体和底盖之间位于所述进水通道与进水口连通的位置设有进水口垫圈,箱体和底盖之间位于所述出水通道与出水口连通的位置设有出水口垫圈。上述结构能防止水分从箱体和底盖之间的连接处渗透出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净水排气装置具有排气管在过滤水时能快速将腔内空气排出、平稳的进行过滤和能防止净水腔内的水分泄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净水排气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净水排气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净水排气装置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箱体;10、净水腔;11、台阶;13、间隙;14、排气管;15、原水腔;16、滤水腔;2、压盖;3、压块;30、凹槽二;4、压块垫圈;5、端盖;50、插接槽;51、凹槽一;6、端盖垫圈;7、滤芯;8、底盖;80、进水口;81、出水口;82、进水通道;83、出水通道;84、进水口垫圈;85、出水口垫圈;9、堵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2和图3所示,净水排气装置包括壳体和滤芯7,壳体上开设有进水口80和出水口81,壳体内竖直设有净水腔10,净水腔10内具有与壳体一体成型的排气管14,排气管14的下端与出水口81连通,滤芯7套设在排气管14上,净水腔10通过滤芯7分隔成与进水口80连通的原水腔15以及与排气管14上端连通的滤水腔16,净水腔10的上端口密封固定有压块3,滤芯7的上端与压块3之间以及滤芯7的下端与壳体之间均设有密封结构,排气管14的上端面为敞开的进气口,排气管14的顶端与压块3之间具有间隙13。

如图2所示,密封结构包括呈环形的端盖5和设在端盖5上的端盖垫圈6,端盖5位于滤芯7的顶端与压块3之间或位于滤芯7的底端与壳体之间,端盖垫圈6位于端盖5上远离与滤芯7端部接触的一侧,端盖5上远离与滤芯7端部接触的一侧开设有呈环形的凹槽一51,端盖垫圈6分别嵌入到对应的凹槽一51内,端盖5朝向滤芯7的端部的一侧开设有呈环形的插接槽50,滤芯7通过插接槽50插接在端盖5上。

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上靠近净水腔10的上端口开设有台阶11,压块3的底部抵靠在台阶11的台阶面上且压块3与台阶11的台阶面之间设有压块垫圈4,压块3的底部开设有环形的凹槽二30,压块垫圈4嵌入到凹槽二30内,净水腔10内设有压盖2,压盖2位于压块3的上方,压盖2的底面能抵靠在压块3的顶面上,箱体1上位于净水腔10的上端口和压盖2的外侧均开设有螺纹,压盖2与净水腔10通过螺纹固定。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包括箱体1和固定在箱体1底部的底盖8,净水腔10位于箱体1内,底盖8内开设有水流通道,水流通道通过固定在底盖8内的堵头9密封分隔成进水通道82和出水通道83,进水口80和出水口81均开设在箱体1上,进水口80与进水通道82连通,出水口81与出水通道83连通,箱体1和底盖8之间位于进水通道82与进水口80连通的位置设有进水口垫圈84,箱体1和底盖8之间位于出水通道83与出水口81连通的位置设有出水口垫圈85。

排气管14与箱体1一体成型能够牢固的固定住排气管14,这样就能在排气管14的上端面开设与排气管14等直径的进气口,排气管14的顶端的间隙13能使得净水腔10内的气体以及过滤后的液体进入排气管14的流量大大增大,从而在水从滤芯7中过虑到滤水腔16内时快速的将滤水腔16内的气体通过排气管14排出,避免净水腔10内气压过高,延长净水装置使用寿命;滤水腔16上的压块3能够压制住压块3与滤芯7之间的密封结构,防止净水腔10内的水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压块3与净水腔10之间的缝隙渗透出去。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