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摇晃土壤破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5724发布日期:2019-07-31 21:30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摇晃土壤破碎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土壤检测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摇晃土壤破碎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壤检测技术得到了迅猛发生。由于取样因素或者土壤样品存放时间过长会有土粒土块,因此在土壤检测步骤中,往往需要进行土壤破碎。在进行量比较少的土壤破碎时,采用较大且结构复杂的土壤破碎设备显然是不划算的,无疑增了土壤检测的投入成本。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少量土壤的破碎进行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持摇晃土壤破碎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于少量土壤的破碎操作。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持摇晃土壤破碎器,包括土壤破碎器本体,所述土壤破碎器本体包括土壤盛放圆筒和多个土壤碰撞锥体结构,摇晃土壤盛放圆筒,可使土壤盛放圆筒内盛放的土壤与多个土壤碰撞锥体结构碰撞击碎。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盛放圆筒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土壤盛放圆筒分隔成待破碎土壤盛放筒和已破碎土壤盛放筒,所述待破碎土壤盛放筒具有土壤进入筒口,所述已破碎土壤盛放筒具有土壤排出筒口,所述土壤进入筒口可拆卸设置有第一筒盖,所述土壤排出筒口可拆卸设置有第二筒盖。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碰撞锥体结构包括若干第一土壤碰撞锥体结构、若干第二土壤碰撞锥体结构和若干第三土壤碰撞锥体结构;所述第一土壤碰撞锥体结构均匀分布在第一筒盖的内盖底,且第一土壤碰撞锥体结构的尖端朝向待破碎土壤盛放筒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土壤碰撞锥体结构均匀分布在待破碎土壤盛放筒的内筒壁,且第二土壤碰撞锥体结构的尖端朝向待破碎土壤盛放筒的中轴线设置;若干第三土壤碰撞锥体结构均匀分布在隔板位于待破碎土壤盛放筒内的板面上,且第三土壤碰撞锥体结构的尖端朝向待破碎土壤盛放筒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土壤碰撞锥体结构和第三土壤碰撞锥体结构均为正圆锥体,所述第二土壤碰撞锥体结构为正棱锥体。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分布均匀的漏料孔,所述待破碎土壤盛放筒通过漏料孔与已破碎土壤盛放筒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隔板连接有土壤收集斗,所述土壤收集斗的扩张斗口与隔板的边缘连接,所述土壤收集斗的收缩斗口朝向已破碎土壤盛放筒延伸。

进一步的,所述土壤盛放圆筒的外周贴合包裹有一层橡胶手握层,所述橡胶手握层位于土壤盛放圆筒的中部位置,且橡胶手握层上设置有手指插入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筒盖与土壤进入筒口的可拆卸方式以及所述第二筒盖与土壤排出筒口的可拆卸方式均为螺纹旋转连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持摇晃土壤破碎器,有益效果如下: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土壤检测中少量土壤的破碎操作;

(2)握持舒适且稳固,推动土壤破碎操作有序进行;

(3)土壤破碎彻底、高效,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半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隔板和土壤收集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第一筒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土壤盛放圆筒的俯视图;

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附图1、附图2以及附图7所示,一种手持摇晃土壤破碎器,包括土壤破碎器本体1,所述土壤破碎器本体1包括土壤盛放圆筒2和多个土壤碰撞锥体结构,摇晃土壤盛放圆筒2,可使土壤盛放圆筒2内盛放的土壤与多个土壤碰撞锥体结构碰撞击碎,通过手持摇晃实现土壤的碰撞破碎,操作简单便捷,适用于土壤检测时少量土壤的破碎操作,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如附图3所示,所述土壤盛放圆筒2内部设置有隔板9,所述隔板9将土壤盛放圆筒2分隔成待破碎土壤盛放筒10和已破碎土壤盛放筒11,所述待破碎土壤盛放筒10具有土壤进入筒口3,所述已破碎土壤盛放筒11具有土壤排出筒口4,所述土壤进入筒口3可拆卸设置有第一筒盖5,所述土壤排出筒口4可拆卸设置有第二筒盖6,将待破碎土壤与已破碎土壤隔离开来,更有利于土壤的破碎操作。

如附图3至附图6所示,所述土壤碰撞锥体结构包括若干第一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5、若干第二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6和若干第三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7;所述第一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5均匀分布在第一筒盖5的内盖底,且第一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5的尖端朝向待破碎土壤盛放筒10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6均匀分布在待破碎土壤盛放筒10的内筒壁,且第二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6的尖端朝向待破碎土壤盛放筒10的中轴线设置;若干第三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7均匀分布在隔板9位于待破碎土壤盛放筒10内的板面上,且第三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7的尖端朝向待破碎土壤盛放筒10设置。

如附图4和附图5所示,所述第一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5和第三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7均为正圆锥体,能够避免土壤碰撞时巴结在第一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5或第三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7上;如附图6所示,所述第二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6为正棱锥体,第二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6棱角分明,棱能够在土壤破碎时对其进行有效切割,使土壤破碎更为彻底,提高土壤破碎的效率;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5、第二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6以及第三土壤碰撞锥体结构17在土壤破碎操作过程中,三者的尖端均能够对土壤进行有效的撞击破碎。

如附图4所示,所述隔板9上开设有若干分布均匀的漏料孔14,所述待破碎土壤盛放筒10通过漏料孔14与已破碎土壤盛放筒11导通,漏料孔14起到了土壤筛选的作用,符合筛选条件的破碎土壤就会通过漏料孔14落入已破碎土壤盛放筒11内。

如附图3所示,所述隔板9连接有土壤收集斗12,所述土壤收集斗12的扩张斗口与隔板9的边缘连接,所述土壤收集斗12的收缩斗口朝向已破碎土壤盛放筒11延伸,在土壤摇晃破碎过程中,已破碎的土壤不断通过漏料孔14落入土壤收集斗12,随后落在已破碎土壤盛放筒11内,在不断的摇晃过程中,土壤收集斗12能够对已破碎土壤盛放筒11内已破碎的土壤形成一定的阻挡作用,防止已破碎土壤过多进入待破碎土壤盛放筒10内,避免对正在进行碰撞击碎的土壤造成影响。

如附图1所示,所述土壤盛放圆筒2的外周贴合包裹有一层橡胶手握层7,所述橡胶手握层7位于土壤盛放圆筒2的中部位置,且橡胶手握层7上设置有手指插入环8,手掌贴合橡胶手握层7,手指插入手指插入环8,从而握住土壤盛放圆筒2,在进行土壤摇晃破碎操作时,舒适感较好,而且握持牢固,使土壤破碎能够有序进行。

如附图1所示,所述第一筒盖5与土壤进入筒口3的可拆卸方式以及所述第二筒盖6与土壤排出筒口4的可拆卸方式均为螺纹旋转连接。

为了使本方案更加清楚,易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7简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附图7所示的土壤破碎器本体1处于竖直状态,工作人员打开第一筒盖5,向待破碎土壤盛放筒10放入适量待破碎的土壤,随后旋紧第一筒盖5,而后,工作人员手握住土壤盛放圆筒2并拿起,沿着竖直方向来回快速晃动土壤盛放圆筒2,土壤受到猛烈撞击被击碎,击碎的土壤穿过漏料孔14落入已破碎土壤盛放筒11内,当土壤破碎完成后,打开第二筒盖6,将已破碎土壤盛放筒11内已破碎的土壤倒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