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叶片除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228发布日期:2019-04-13 01:15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叶片除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除沫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效叶片除沫器。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过程中经常遇到气体中含有产品液滴或小颗粒情况,低温甲醇洗尾气中的甲醇和硫化氢含量超标,若直接排放会造成环境污染,现场操作通过调整洗涤塔脱硫段的富甲醇量FV-2205,尾气中的H2S可降低,但尾气中的CH3OH含量升高,每天损失大量甲醇。经尾气水洗塔(C-2205)洗涤后,由于洗涤效果不佳,尾气中带水严重,烟囱出口有明显的水滴,通过对现场各个指标进行调整,尾气指标进行分析研究,由于H2S浓缩塔(C-2202)和尾气水洗塔(C-2205)目前使用的是丝网除沫器(由于气速过快,气相中的液体夹带量超过丝网的处理能力,二次夹带过于严重,丝网堵塞或损坏等情况都可能尾气带液),因此增加FV-2205流量,增加了H2S浓缩塔(C-2202)上段塔板的气相,至使塔顶出现带液严重的现象,导致尾气中甲醇和硫化氢含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叶片除沫器,以解决传统技术中的不能够抵抗病虫害的侵袭,不能有效地预防病毒的传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叶片除沫器,包括除沫器外壳、折流板叶片、挡圈、折流板内壁、定距杆和固定挡块,所述除沫器外壳的中部均匀设有折流板叶片,所述折流板叶片的上部设有表面压条,所述表面压条的端部设置有紧定螺栓,且折流板叶片的下侧中部设有连接板,所述除沫器外壳的内壁设有固定挡块,所述折流板叶片的中部通过折流板内壁设有支撑连接杆,且折流板叶片的上部设有过滤丝网格栅,所述除沫器外壳与折流板叶片的中部设有挡圈,所述折流板叶片的侧面设有折流板叶片U形槽,且折流板叶片U形槽的中部设有定距杆。

优选的,所述折流板叶片的中部设有通孔,且折流板叶片为梯形状,折流板叶片的弯折处添加弧钩,可以提高分离效率。

优选的,所述除沫器外壳和挡圈的上部设有封板,可以将除沫器的边缘进行密封。

优选的,所述支撑连接杆的上部设有固定凹槽,可以调节折流板叶片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折流板叶片开槽、调整折流板叶片间距等措施,优化除沫器的性能,具有具有结构简单、不易堵塞、除沫效率高、压降小等突出特点,采用高效叶片除膜器,夹带液滴的气体通过叶片区域的过程中强制进行多次快速的流向转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滴将与叶片发生多次动能碰撞,液滴附着在叶片表面后通过液滴间的聚结效益形成液膜,附着在叶片表面的液膜在自身重量,液体表面张力和气体动力的联合作用下被推入叶片夹层,在夹层中汇流成股后再自身重量作用下流入分离器底部,并最终被排除,通过折流板后,气体的多次碰撞,依靠气体的动能碰撞,液滴吸附聚结和重力沉降的原理将气体中夹带的液滴进行彻底分离,避免了丝网除沫器压差大、气速太快,气体中夹带液滴量超过丝网的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A-A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B-B结构示意图。

图中:1-紧定螺栓、2-表面压条、3-固定挡块、4-折流板叶片、5-连接板、6-折流板内壁、7-过滤丝网格栅、8-挡圈、9-支撑连接杆、10-折流板叶片U形槽、11-定距杆、12-除沫器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效叶片除沫器,包括除沫器外壳12、折流板叶片4、挡圈8、折流板内壁6、定距杆11和固定挡块3,所述除沫器外壳12的中部均匀设有折流板叶片4,折流板叶片4可以使气体和液体利用惯性进行分离,所述折流板叶片4的上部设有表面压条2,表面压条2具有固定的作用,所述表面压条2的端部设置有紧定螺栓1,且折流板叶片4的下侧中部设有连接板5,连接板5具有支撑固定的作用,所述除沫器外壳12的内壁设有固定挡块3,所述折流板叶片4的中部通过折流板内壁6设有支撑连接杆9,且折流板叶片4的上部设有过滤丝网格栅7,所述除沫器外壳12与折流板叶片4的中部设有挡圈8,挡圈8具有外壳的作用,所述折流板叶片4的侧面设有折流板叶片U形槽10,且折流板叶片U形槽10的中部设有定距杆11,所述折流板叶片4的中部设有通孔,且折流板叶片4为梯形状,折流板叶片4的弯折处添加弧钩,可以提高分离效率,所述除沫器外壳12和挡圈8的上部设有封板,可以将除沫器的边缘进行密封,所述支撑连接杆9的上部设有固定凹槽,可以调节折流板叶片之间的距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动能碰撞,液滴吸附聚结和重力沉降的原理,从而得以实现更高的气液分离效率,更低的操作压降以及更宽的操作弹性,折流板叶片4依靠惯性分离,设备中上升的气流急速转向或冲向折流板叶片4后再急速转向,夹带液滴的气体一旦进入高效过滤丝网格栅7的内部,将被折流板叶片4和定距杆11分隔成多个区域,由于气体与液体的密度不同,惯性不同,惯性较大的液滴难以转向而撞击折流板内壁6,积聚形成较大的液滴或液膜,在重力作用下回流,达到汽液分离,折流板除沫器结构简单,可除去10μm的液滴,增加折流次数能保证99%的分离效率,气体在通过各个区域的过程中将叶片强制进行多次快速的流向转变,液滴将与折流板叶片4发生多次动能碰撞,附着在折流板叶片4表面的液膜在自身重量,液体表面张力和气体动能的联合作用下被推入折流板叶片4夹层,在夹层中汇流成股,并在重力作用下流入折流板叶片4下方的集液槽中进行收集,最终得到经过完全净化处理的不含有夹带液滴的干净气体。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只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