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面式叶滤机过滤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73669发布日期:2019-06-12 00:06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面式叶滤机过滤元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叶滤机过滤元件,具体涉及一种平面式叶滤机过滤元件。



背景技术:

叶滤机是一种集物料浓缩与过滤为一体的过滤器,广泛应用于低固含和精度要求高的物料,在食品行业和化工行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叶滤机的核心部件是里面的过滤元件,传统的滤片为钢带一次性弯折而成,外面套滤布。但久用之后,滤布会陷入滤片的凹槽内,降低了滤片的通液能力,还可能导致滤布拉坏,进而使滤饼破裂,滤液跑混,最终使产品不合格。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平面式叶滤机过滤元件,目的是解决传统过滤元件中的滤布易陷入滤片的凹槽内,进而影响产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平面式叶滤机过滤元件,包括:侧包板、底封板、格栅、液流通道和两个固定环;所述侧包板包括两个卷边和具有多个圆孔的载板,所述两个卷边分别连接于所述载板的相对两侧边上,所述多个圆孔等间距地横纵排列于所述载板上;所述底封板与所述侧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两个卷边之间,所述底封板具有锥度角;所述格栅与所述侧包板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格栅具有米字型网格和多个支撑圆柱,所述米字型网格交错排列,所述多个支撑圆柱对应于所述米字型网格的十字交点处且均匀分布地与所述米字型网格固定连接,所述多个支撑圆柱的顶面与所述载板的内表面面对面安装,所述多个圆孔和所述多个支撑圆柱错开分布;所述液流通道由所述米字型网格中的三角形空隙,以及所述多个支撑圆柱、所述侧包板和所述底封板之间形成的空隙构成,所述液流通道连通于所述多个圆孔;所述两个固定环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包板的另一端。

较佳地,所述载板的开孔率为45%以上。

较佳地,用以限制所述格栅不发生侧向移位的所述两个卷边的横截面为开口向内的U形,所述两个卷边的开口与所述底封板的开口等大且均大于所述格栅的厚度。

较佳地,所述底封板的两端分别具有向内切割45度的切割面,所述两个卷边的一端分别具有用以配合所述切割面的接触面,所述底封板两端的切割面分别与所述两个卷边的接触面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底封板与所述载板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底封板与所述两个卷边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较佳地,所述米字型网格的开孔率大于45%。

较佳地,所述两个卷边和所述底封板上设有用以固定所述格栅的多个螺纹孔,所述多个螺纹孔中的一部分等距横向分布于所述底封板上,所述多个螺纹孔中的另一部分分为两个等距的纵列,且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卷边上。

较佳地,所述格栅与所述底封板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所述格栅与所述两个卷边采用螺栓螺母连接。

较佳地,所述两个固定环分别焊接于所述侧包板的另一端的两侧。

较佳地,所述三角形空隙的靠近所述载板一侧的口比远离所述载板一侧的口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格栅与滤袋的接触面平整,有效避免了滤袋在高压下陷入滤叶槽内而受到损坏,滤袋的使用寿命较长,滤液不易跑混,可实现更精密的过滤,且过滤时的滤饼厚度均匀,滤液流畅性好,过滤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叶滤机过滤元件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叶滤机过滤元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叶滤机过滤元件另一视角的整体示意图;

图中:1-侧包板;11-卷边;12-圆孔;13-载板;2-底封板;21-锥度角;3-格栅;31-米字型网格;311-三角形空隙;32-支撑圆柱;4-固定环;5-螺纹孔;6-液流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结合参见图1、图2和图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叶滤机过滤元件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叶滤机过滤元件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叶滤机过滤元件另一视角的整体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面式叶滤机过滤元件包括侧包板1、底封板2、格栅3、液流通道6和两个固定环4。

侧包板1包括两个卷边11和具有多个圆孔12的载板13,两个卷边11分别连接于载板13的相对两侧边上,多个圆孔12等间距地横纵排列于载板13上。优选地,两个卷边11均可以由模具压制而成,如此可以保证两个卷边11相同且形状准确。进一步地,为保证液流的通畅性,载板13的开孔率为45%以上,即多个圆孔12的总面积与载板13的面积之比为45%以上。

滤袋从底封板2处套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面式叶滤机过滤元件外部。底封板2与侧包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位于两个卷边11之间,底封板2具有用以使底封板2更易穿入滤袋的锥度角21。

在实际应用中,侧包板1和底封板2均可以采用硬度大且耐腐蚀的不锈钢制成,用以限制格栅3不发生侧向移位的两个卷边11的横截面为开口向内的U形,两个卷边11的开口与底封板2的开口等大且均大于格栅3的厚度,如此可以保证格栅3安装时能从两个卷边11处插入侧包板1,直到格栅3端部触碰到底封板2。优选地,底封板2的两端分别向内切割45度,两个卷边11的一端分别向内切割用以配合底封板2的45度,底封板2两端的切割处分别与两个卷边11的切割处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底封板2与载板13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底封板2与两个卷边11分别通过焊接固定连接,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叶滤机过滤元件能顺利插入滤袋中而不刮坏滤袋,可以将所有焊接处打磨光滑。

格栅3与侧包板1可拆卸地连接,格栅3具有米字型网格31和多个支撑圆柱32,米字型网格31交错排列,多个支撑圆柱32对应于米字型网格31的十字交点处且均匀分布地与米字型网格31固定连接,多个支撑圆柱32可以拓宽液流空间。优选地,为保证液流的通畅性,米字型网格31的开孔率为45%以上,即米字型网格31中的三角形空隙311的总面积与米字型网格31的面积之比为45%以上。多个支撑圆柱32的顶面与载板13的内表面面对面安装,如此可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平面式叶滤机过滤元件与滤袋的接触面均为平面。多个圆孔12和多个支撑圆柱32错开分布,可以使格栅3在受压时平稳支撑于载板13上。优选地,格栅3可以采用轻便、耐热且耐冲击的聚丙烯塑料制成。

液流通道6由三角形空隙311,以及多个支撑圆柱32、侧包板1和底封板2之间形成的空隙构成,液流通道6连通于多个圆孔12。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拓宽液流空间,三角形空隙311的靠近载板13一侧的口可以比远离载板13一侧的口大。在一实施例中,料浆在米字型网格31一侧的滤袋外表面受到挤压,经过滤袋形成滤液,滤渣在滤袋外表面形成滤饼,滤液从三角形空隙311处进入液流通道6,再从多个圆孔12处排出,最后由滤液收集装置将滤液收集起来。

两个固定环4分别设置于侧包板1的另一端。两个固定环4用于固定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式叶滤机过滤元件。优选地,两个固定环4可以分别焊接于侧包板1的另一端的两侧,且可以将焊接处打磨光滑。

优选地,两个卷边11和底封板2上可以设有用以固定格栅3的多个螺纹孔5,多个螺纹孔5中的一部分等距横向分布于底封板2上,多个螺纹孔5中的另一部分分为两个等距的纵列,且分别设置于两个卷边11上。进一步地,格栅3与底封板2可以采用螺栓螺母连接,格栅3与两个卷边11可以采用螺栓螺母连接,如此可以避免格栅3在受压时发生向任何方向的移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格栅与滤袋的接触面平整,有效避免了滤袋在高压下陷入滤叶槽内而受到损坏,滤袋的使用寿命较长,滤液不易跑混,可实现更精密的过滤,且过滤时的滤饼厚度均匀,滤液流畅性好,过滤速度快。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