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防堵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0949发布日期:2019-07-19 22:59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智能防堵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器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防堵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有过滤机无论结构形式各式各样品种繁多,基本功能大相径庭,即过滤网过滤再加上增值的自清洗排污功能。传统过滤机虽然有过滤后的水源进行自清洗,但是没有外部洁净水源的清洗设计。虽然有压力表进行显示压力变化,但没有自身详细逻辑判定并解决压力衰减及时自我修复。对于不同产品(或材质)变换没有进行监控,和异常自我修复。对于不同季节产生的变化,没有监控调整。没有数据收集监控,和失效预判,因此仅仅是事后处理,没有事前管理。仅是独立定时自清洗(或定时人工清洗),未能和整个循环系统并入整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智能防堵过滤器。具体设计方案为:

一种智能防堵过滤器,包括基架,所述基架上安装有过滤体,所述过滤体的一侧通过电动推杆连接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为气动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与所述过滤体之间通过气管实现连接,所述过滤体通过波纹管与基架上的入水口、出水口连接,所述过滤体通过控制单元实现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供电控制单元、逻辑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单元。

所述过滤体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滤体在水平方向上呈直线阵列分布固定于基架上,每个所述过滤体均通过独立的所述波纹管与所述入水口、出水口连接。

所述供电控制单元中,

电源线L接交流断路器F1的1脚,交流断路器F1的2脚接急停按钮JT1的一脚,急停按钮JT1的另一脚接直流电源PS1的L脚,

电源线N接交流断路器F1的3脚,交流断路器F1的4脚接直流电源PS1的L脚,

电源线PE接直流电源PS1的PE脚。

所述逻辑控制单元中,

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控制板的型号分别为PLC CPU 6ES7 288-1ST20-0AA0、EM AE08 6ES7 288-3AE08-0AA0,

所述控制板PLC CPU 6ES7 288-1ST20-0AA0中,

NET1脚接入网线,

L+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4脚,

M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4脚,

PE脚接参考地,

RS858端为无线模块接入端,包括RS858+脚、RS858-脚,

2L+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5脚,

2M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5脚,

0脚接指示灯ID1,所述指示灯ID1为运行指示灯,

1脚接指示灯ID2,所述指示灯ID2为事故指示灯,

2脚接继电器KA1,所述继电器KA1为过滤器电动推杆控制端,

3脚接继电器KA2,所述继电器KA2为过滤器电动推杆控制端,

4脚接继电器KA3,所述继电器KA3为过滤器电动推杆控制端,

5脚接继电器KA4,所述继电器KA4为过滤器电动推杆控制端,

6脚接继电器KA5,所述继电器KA5为过滤器气动电磁阀控制端,

6脚接继电器KA7,所述继电器KA7为过滤器气动电磁阀控制端,

所述控制板EM AE08 6ES7 288-3AE08-0AA0中,

L+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4脚,

M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4脚,

PE脚接参考地,

0+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2脚,

1+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4脚,

2+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6脚,

3+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8脚,

0-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1-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2-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3-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4+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10脚,

5+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12脚,

6+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14脚,

7+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16脚,

4-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5-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6-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7-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0脚接继电器KA7,继电器KA7为过滤器气动电磁阀,

1脚接继电器KA8,继电器KA8为过滤器气动电磁阀。

所述供电控制单元中,

直流电源PS1的正极脚供电端子PTB1的输入端,

所述供电端子PTB1的输出端中,

输出端PTB1-1为触摸屏供电端,

输出端PTB1-2为无线模块供电端,

输出端PTB1-3为传感器供电端,

输出端PTB1-4为PLC供电端,

输出端PTB1-5为PLC供电端,

输出端PTB1-6为PLC供电端,

输出端PTB1-7为电动推杆供电端,

输出端PTB1-8为电磁阀供电端。

所述供电控制单元中,

直流电源PS1的正极脚供电端子PTB2的输入端,

所述供电端子PTB2的输出端中,

输出端PTB2-1为触摸屏供电端,

输出端PTB2-2为无线模块供电端,

输出端PTB2-3为传感器供电端,

输出端PTB2-4为PLC供电端,

输出端PTB2-5为PLC供电端,

输出端PTB2-6为PLC供电端,

输出端PTB2-7为电动推杆供电端,

输出端PTB2-8为电磁阀供电端。

所述执行控制单元中,所述执行控制单元中,

供电端子PTB1的PTB1-7脚接继电器KA1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1-7脚接继电器KA2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1-7脚接继电器KA3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1-7脚接继电器KA4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7脚接继电器KA1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7脚接继电器KA2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7脚接继电器KA3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7脚接继电器KA4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脚接继电器KA1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2脚接继电器KA1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接继电器KA2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4脚接继电器KA2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5脚接继电器KA3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6脚接继电器KA3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7脚接继电器KA4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8脚接继电器KA4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所述执行控制单元中,所述执行控制单元中,

供电端子PTB1的PTB1-8脚接继电器KA5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1-8脚接继电器KA6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1-8脚接继电器KA7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1-8脚接继电器KA8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8脚接继电器KA5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8脚接继电器KA6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8脚接继电器KA7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8脚接继电器KA8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2的PTB2-9脚接继电器KA5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0脚接继电器KA5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1脚接继电器KA6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2脚接继电器KA6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3脚接继电器KA7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4脚接继电器KA7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5脚接继电器KA8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6脚接继电器KA9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得到的智能防堵过滤器,其有益效果是:

保证循环系统压力和流量等输出,对于产品质量的保障。整体系统不需要停机维护,降低维护成本和停机导致的成本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防堵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智能防堵过滤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供电控制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逻辑控制单元中,控制板PLC CPU 6ES7 288-1ST20-0AA0的电路原理图;

图5-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逻辑控制单元中,控制板EM AE08 6ES7 288-3AE08-0AA0的电路原理图;

图8、图9是部分实用新型所述执行控制单元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基架;2、过滤体;3、电动推杆;4、波纹管;5、电磁阀; 6、气管;7、入水口;8、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

一种智能防堵过滤器,包括基架1,所述基架1上安装有过滤体2,所述过滤体2的一侧通过电动推杆3连接有电磁阀5,所述电磁阀5为气动电磁阀,所述电磁阀5与所述过滤体2之间通过气管6实现连接,所述过滤体2通过波纹管4与基架1上的入水口7、出水口8连接,所述过滤体2通过控制单元实现控制,所述控制单元包括供电控制单元、逻辑控制单元、执行控制单元。

所述过滤体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过滤体2在水平方向上呈直线阵列分布固定于基架1上,每个所述过滤体2均通过独立的所述波纹管4与所述入水口7、出水口8连接。

所述供电控制单元中,

电源线L接交流断路器F1的1脚,交流断路器F1的2脚接急停按钮JT1的一脚,急停按钮JT1的另一脚接直流电源PS1的L脚,

电源线N接交流断路器F1的3脚,交流断路器F1的4脚接直流电源PS1的L脚,

电源线PE接直流电源PS1的PE脚。

所述逻辑控制单元中,

包括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控制板的型号分别为PLC CPU 6ES7 288-1ST20-0AA0、EM AE08 6ES7 288-3AE08-0AA0,

所述控制板PLC CPU 6ES7 288-1ST20-0AA0中,

NET1脚接入网线,

L+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4脚,

M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4脚,

PE脚接参考地,

RS858端为无线模块接入端,包括RS858+脚、RS858-脚,

2L+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5脚,

2M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5脚,

0脚接指示灯ID1,所述指示灯ID1为运行指示灯,

1脚接指示灯ID2,所述指示灯ID2为事故指示灯,

2脚接继电器KA1,所述继电器KA1为过滤器电动推杆控制端,

3脚接继电器KA2,所述继电器KA2为过滤器电动推杆控制端,

4脚接继电器KA3,所述继电器KA3为过滤器电动推杆控制端,

5脚接继电器KA4,所述继电器KA4为过滤器电动推杆控制端,

6脚接继电器KA5,所述继电器KA5为过滤器气动电磁阀控制端,

6脚接继电器KA7,所述继电器KA7为过滤器气动电磁阀控制端,

所述控制板EM AE08 6ES7 288-3AE08-0AA0中,

L+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4脚,

M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4脚,

PE脚接参考地,

0+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2脚,

1+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4脚,

2+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6脚,

3+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8脚,

0-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1-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2-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3-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4+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10脚,

5+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12脚,

6+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14脚,

7+脚接供电端子PTB1的PTB1-16脚,

4-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5-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6-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7-脚接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

0脚接继电器KA7,继电器KA7为过滤器气动电磁阀,

1脚接继电器KA8,继电器KA8为过滤器气动电磁阀。

所述供电控制单元中,

直流电源PS1的正极脚供电端子PTB1的输入端,

所述供电端子PTB1的输出端中,

输出端PTB1-1为触摸屏供电端,

输出端PTB1-2为无线模块供电端,

输出端PTB1-3为传感器供电端,

输出端PTB1-4为PLC供电端,

输出端PTB1-5为PLC供电端,

输出端PTB1-6为PLC供电端,

输出端PTB1-7为电动推杆供电端,

输出端PTB1-8为电磁阀供电端。

所述供电控制单元中,

直流电源PS1的正极脚供电端子PTB2的输入端,

所述供电端子PTB2的输出端中,

输出端PTB2-1为触摸屏供电端,

输出端PTB2-2为无线模块供电端,

输出端PTB2-3为传感器供电端,

输出端PTB2-4为PLC供电端,

输出端PTB2-5为PLC供电端,

输出端PTB2-6为PLC供电端,

输出端PTB2-7为电动推杆供电端,

输出端PTB2-8为电磁阀供电端。

所述执行控制单元中,所述执行控制单元中,

供电端子PTB1的PTB1-7脚接继电器KA1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1-7脚接继电器KA2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1-7脚接继电器KA3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1-7脚接继电器KA4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7脚接继电器KA1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7脚接继电器KA2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7脚接继电器KA3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7脚接继电器KA4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脚接继电器KA1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2脚接继电器KA1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3脚接继电器KA2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4脚接继电器KA2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5脚接继电器KA3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6脚接继电器KA3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7脚接继电器KA4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8脚接继电器KA4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所述执行控制单元中,所述执行控制单元中,

供电端子PTB1的PTB1-8脚接继电器KA5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1-8脚接继电器KA6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1-8脚接继电器KA7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1-8脚接继电器KA8的4脚、5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8脚接继电器KA5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8脚接继电器KA6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8脚接继电器KA7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1的PTB2-8脚接继电器KA8的8脚、1脚,

供电端子PTB2的PTB2-9脚接继电器KA5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0脚接继电器KA5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1脚接继电器KA6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2脚接继电器KA6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3脚接继电器KA7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4脚接继电器KA7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5脚接继电器KA8的4脚或8脚中的一个,

供电端子PTB2的PTB2-16脚接继电器KA9的1脚或5脚中的一个

实施例1反冲间隔时间可以手动设定:

多分支相互使用过滤水作为反冲水源;

外接水源作为反冲水源模式;

自清洗同时,接入外部气源,增加压力和涡流,汽水充分混合,使清洗时间更短并更充分清洗。

根据收据变化判断堵塞程度,根据堵塞程度自动给出报警信号,并进行自主清洗修复,

根据堵塞程度给出不同自主清洗方案,

对于不同产品(或材质)识别不同参数界限,给出异常判断,并给予自主清洗修复,

与循环处理系统并入,根据产品或季节输出端需求,调整整体系统输入端参数确保输出端需求,

云端数据技术

在智能过滤机每个检测过程中,及时将检测数据上传云端,数据反馈公司服务器

无线数据传输技术;

数据收集统计分析,利用统计学进行数据分析,失效模式管理,做事前管理分析,防止失效和过滤机导致的过程衰减

参数收集判定(压力,流量等)并对策异常。

实施例2

实施例1中,根据收据变化判断堵塞程度,根据堵塞程度自动给出报警信号,并进行自主清洗修复步骤中,

防堵器可以通过检测系统反馈电气系统进行失效程度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清洗参数/手段临时修改(例如反清洗时间,增压,气水混合与涡流发生器等参数和手段),最大可能性自我修复进而达到系统需求参数;如遇到极端问题自动不能修复系统会报警,要求人工维护。

实施例3

实施例1中,对于不同产品(或材质)识别不同参数界限步骤中,

按其要求压力(差)和流量范围,取其上线值+25%视为异常上限,取其下线值-25%视为失效下限,范围内视为合理;防堵器的传感器时时监控参数并反馈,进行判断异常和失效的发生。

实施例4

实施例1中,根据堵塞程度给出不同自主清洗方案步骤中,

二冷水循环系统,介质为水;在生产产品材质a时,冷却压力为 0.5Mpa,流量要求X1~X2,可设定常规自清洗周期时间为5min,每次清洗1sec;在生产产品材质a时,冷却压力为0.6Mpa,流量要求X3~X4,可设定常规自清洗周期时间为3min,每次清洗2sec。

实施例5

实施例1中,对于不同产品(或材质)识别不同参数界限,给出异常判断步骤中,

当压差超上线,流量未超差为堵塞/赃物附着低于10%,自清洗周期时间缩短到常规80%,清洗时间增长1.5倍,气源压力不变,系统发出黄色警报提示;

当压差超上线,流量超下差为堵塞/赃物附着低于20%,自清洗周期时间缩短到常规50%,清洗时间增长3倍,气源压力增加2倍,系统发出橙色警报提示;

当压差未超线,流量超差为输入压力超下差,自清洗周期时间和清洗时间不变,气源压力增加2倍,输入压力根据流量损失比例上调;系统显示蓝色警报提示;

压差和流量在设定要求范围,按照既定常规时间进行周期性自清洗并排出污染物;系统显示绿色正常信号;

压差超上限和流量超下线持续10次自清洗不能恢复正常值,表明有特殊异常污染源,系统红色报警发出信息告知维护人员更换过滤模块;

压差超下限,考虑过滤模块过滤部分破损或者磨损,指示灯显示为紫色报警,要求更换过滤模块。

实施例6

实施例1中,根据产品或季节输出端需求,调整整体系统输入端参数确保输出端需求步骤中,

产品材质不同对于二冷水的压力和流量有着不同要求,可通过防堵器设定不同参数界限进行监控,发现异常或异常趋势,可进行自主清洗修复,保持系统需求;

对于不同季节,受外界温度影响,不同产品材质对于二冷水压力和流量也会有相应变化,防堵器可根据不同季节温度进行匹配不同参数界限,在传感器返回数值后进行逻辑判断分析,给出相应调整;防堵器可为循环水系统的一个分支,可根据产品需要和防堵器检测数值,调整总流路系统的压力和流量分配,达到各个分支的合理性,对整个系统有效性进行控制。

实施例7

实施例1中,利用统计学进行数据分析步骤中,

压力、压差和流量曲线模型;

均值极差图,单值移动图等进行数据采集,配合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结合以上模型和工具进行失效模式的统计分析,在发生失效趋势的时候,做好事前管理,避免失效发生带来生产过程不良成本和停机成本等问题。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