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糊树脂的乳化剂自动配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7347发布日期:2019-08-16 22:3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合成糊树脂的乳化剂自动配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氯乙烯合成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聚氯乙烯生产工艺中,反应前期助剂的配比、理化性质及加入时段是生产的关键。生产过程中为了能准确及时的加入助剂,除手工加入外,均设有管道设备进行辅助加入。乳化剂配置槽用于配置设定你浓度的乳化剂。现运行的聚合釜的乳化剂的配置及溶解大多为手动配置溶解,乳化剂从预留孔加入,溶剂从手阀根据标定量加入。24M3聚合釜为目前国内聚氯乙烯行业中普及的聚合釜,管路设置大多相同,为了提高反应效率,节省人员劳动力,应对其进行必要的改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本领域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合成糊树脂的乳化剂自动配置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合成糊树脂的乳化剂自动配置装置,包括乳化剂配置槽和多个乳化剂溶解槽,各乳化剂溶解槽均连接于所述乳化剂配置槽,所述乳化剂溶解槽连接于合成糊树脂的聚合釜;

所述乳化剂配置槽顶部连接有氨水管道、冷脱盐水管和热脱盐水管,所述氨水管道、冷脱盐水管和热脱盐水管均伸入到所述乳化剂配置槽的底部。在所述氨水管道和热脱盐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阀门,流量计和阀门连接于DCS控制系统。

冷脱盐水管道主要用于日常的冲洗,管道上没有流量计。为防止配置时产生大量泡沫,所有管道均伸至配置槽底部。

其中,所述乳化剂配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夹套,保温夹套连接有热脱盐水排出口、热脱盐水进口(该热脱盐水和用于溶解的热脱盐水温度一样)。

进一步地,所述乳化剂配置槽外壁上包覆有岩棉保温层,岩棉保温层位于所述保温夹套的外侧(配置槽槽壁一侧为内侧)。

其中,所述乳化剂配置槽顶部设置有放空管道,所述放空管道连接有风机。

乳化剂配置槽顶部开有乳化剂加入孔,为1/4圆的扇形孔。

其中,所述乳化剂配置槽底部设置有乳化剂放料管线,所述乳化剂放料管线连接至所述乳化剂配置槽,所述乳化剂放料管线上设置有螺杆泵。

优选地,对于容积为20~25立方的乳化剂配置槽,其连接的乳化剂溶解槽为1.0~1.5立方,每个乳化剂配置槽连接5~12个乳化剂溶解槽。

一种乳化剂自动配置方法,包括:

在DCS控制系统内设置配比核算系统,根据浓度比例系数计算干基量与溶剂的配比进行溶解;增加溶解联锁机制,加料结束后自动进行搅拌溶解;增加水循环管线,保障热水的流动及为助剂保温。

其中,当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时,程序按公式(1)进行配比

干基量M1/(加水量+M1)=30% (1)。

进一步地,通过流量计计量控制溶解浓度为30%,通过保温夹套和调节热脱盐水、冷脱盐水的加入量,控制所述乳化剂配置槽内温度≥60℃。

其中,所述热脱盐水的温度为80±5℃,所述冷脱盐水的温度为20±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糊树脂自动配置的装置,消除了反应前期乳化剂配置溶解中存在的较大的人为操作误差,避免因溶解时间不够、溶解温度不合格,导致粒子生成不稳定,引起的反应不正常,降低单体转化率等不正常现象,采用本装置所实施的自动配制方法,大大地提高了乳化剂的溶解效率,改善EPVC产品的质量,并极大程度的减轻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合成糊树脂的乳化剂自动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和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乳化剂配置槽1,乳化剂溶解槽2,氨水管道3,冷脱盐水管4,热脱盐水管5,岩棉保温层6,放空管道7,螺杆泵8,保温夹套9。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中,如无特殊说明,所使用的方法均为本领域常规的方法。

实施例1:

如图1,一种合成糊树脂的乳化剂自动配置装置,包括乳化剂配置槽1和多个乳化剂溶解槽2,各乳化剂溶解槽均连接于该乳化剂配置槽1,乳化剂溶解槽2的出料管道连接至合成糊树脂的聚合釜;

所述乳化剂配置槽顶部连接有氨水管道、冷脱盐水管和热脱盐水管,所述氨水管道3、冷脱盐水管4和热脱盐水管5均伸入到所述乳化剂配置槽1的底部;乳化剂配置槽顶部开有乳化剂加入孔,为1/4圆的扇形孔。在氨水管道3和热脱盐水管5上均设置有流量计,所有操作由DCS程序控制。冷脱盐水管4用于槽的冲洗。

所述乳化剂配置槽的侧壁上设置有保温夹套9,保温夹套连接有热脱盐水排出口、热脱盐水进口。保温夹套外包覆有岩棉保温层6,岩棉保温层6的厚度为60mm。

所述乳化剂配置槽1顶部设置有放空管道7,所述放空管道连接有风机。乳化剂配置槽1底部设置有乳化剂放料管线,所述乳化剂溶液管线连接至所述乳化剂溶解槽2,所述乳化剂放料管线上设置有螺杆泵8。

本实施例中,采用21立方的乳化剂配置槽,其连接的乳化剂溶解槽为1.2立方,每个乳化剂配置槽连接10个乳化剂溶解槽(图中只示出一个)。

采用本实施例的装置,一种乳化剂自动配置方法:设置配比核算系统,根据浓度比例系数计算干基量与溶剂的配比进行溶解;增加溶解联锁机制,加料结束后自动进行搅拌溶解;增加水循环管线,保障热水的流动及为助剂保温。夹套温度≥60℃。

当乳化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时,程序按公式(1)进行配比

干基量M1/(加水量+M1)=30% (1)。

通过流量计控制溶解浓度为30%,通过保温夹套和调节热脱盐水、冷脱盐水的加入量,控制所述乳化剂配置槽内温度≥60℃。

其中,所述热脱盐水的温度为80±5℃,所述冷脱盐水的温度为20±5℃。

在不配置十二烷基硫酸钠乳化剂时,本乳化剂配置槽可用于配制十四酸乳化剂,配制时通入氨水。

配置槽顶部的放空管道7用于排出有害气体。

对比例

本技改之前,配置乳化剂的设备没有配置槽只有配置槽,不能集中进行配置,只能单个人工配置,工作量极大。

原有的管线均没有流量计及自动控制阀门,所有操作均为手动,肉眼进行观察,加入量的准确性,及配置浓度难以控制,同时工作量也比自动配置要大很多。

原有槽没有夹套伴热,长时间放置极易凝固。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