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矿压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3796发布日期:2019-07-31 20:47阅读:467来源:国知局
尾矿压滤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尾矿压滤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采用的树脂矿浆法提金工艺通常包括破碎磨矿、树脂矿浆浸出吸附、尾矿处理及载金树脂解吸与再生。在选矿生产过程中,树脂矿浆浸出吸附步骤在浸吸槽内进行。在浸吸槽内,矿浆中的金与氰化钠反应生成络阴离子Au(CN)2,Au(CN)2被树脂吸附进入解吸电解步骤。从浸出吸附步骤输出的矿浆进入尾矿处理步骤。在尾矿处理步骤中,压滤机将矿浆脱水压成滤饼后,排至尾矿库。尾矿处理步骤的压滤机通常设置有与压滤机内部连通的吹气口,吹气口与压缩空气供气系统连接,在压滤机完成一次压滤工作后,吹气口通入压缩空气将压滤机内部残留的尾矿浆吹入地沟。而由于压缩空气压力较大,将压滤机内部残留的尾矿浆吹入地沟的过程中,经常发生喷溅,污染工作环境,并产生较大噪音。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能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噪音小、压滤机内部残留的尾矿浆后期能得到有效处理的尾矿压滤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噪音小、压滤机内部残留的尾矿浆后期能得到有效处理的尾矿压滤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尾矿压滤系统,包括压滤机,压滤机设置有进料口和吹气口,还包括尾矿浆储槽、气液分离箱及地沟,所述尾矿浆储槽的下端出口通过管件与尾矿浆泵的入口,所述尾矿浆泵的出口通过第一尾矿浆输送管路与所述压滤机的进料口连接,所述第一尾矿浆输送管路设置有第一液压插板开关,所述气液分离箱位于所述压滤机的下方,所述第一尾矿浆输送管路通过第二尾矿浆输送管路与所述气液分离箱的入口连接,所述第一尾矿浆输送管路与所述第二尾矿浆输送管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液压插板开关的出口的一侧,所述第二尾矿浆输送管路设置有第二液压插板开关,所述地沟位于所述气液分离箱的下方,所述气液分离箱的下端排液口连接的排液管向下伸入所述地沟中。

所述气液分离箱包括封闭的箱体,该箱体的底壁设置有直立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分为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所述隔板与所述箱体的顶壁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箱体的左半部分与该箱体的右半部分通过该间隙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箱的入口位于所述箱体的左半部分的顶部,所述排液口位于所述箱体的左半部分的底部,所述箱体的右半部分的底部设置有排气口。

所述地沟中设置有液下泵,所述液下泵通过第三尾矿浆输送管路与所述尾矿浆储槽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压滤机内部残留的尾矿浆排入地沟的过程中避免发生喷溅,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减小噪音,并使压滤机内部残留的矿浆由地沟返回尾矿浆储槽内,使其再次进入压滤机中进行脱水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压滤机;2-吹气口;3-气液分离箱;4-排液口;5-排液管;6-隔板;7-排气口;8-地沟;9-液下泵;10-尾矿浆储槽;11-尾矿浆泵;12-第一尾矿浆输送管路;13-第一液压插板开关;14-第二尾矿浆输送管路;15-第二液压插板开关;16-第三尾矿浆输送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尾矿压滤系统,包括压滤机1,压滤机1设置有进料口和吹气口2,还包括尾矿浆储槽10、气液分离箱3及地沟8,尾矿浆储槽10的下端出口通过管件与尾矿浆泵11的入口,尾矿浆泵11的出口通过第一尾矿浆输送管路12与压滤机1的进料口连接,第一尾矿浆输送管路12设置有第一液压插板开关13,气液分离箱3位于压滤机1的下方,第一尾矿浆输送管路12通过第二尾矿浆输送管路14与气液分离箱3的入口连接,第一尾矿浆输送管路12与第二尾矿浆输送管路14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液压插板开关13的出口的一侧,第二尾矿浆输送管路14设置有第二液压插板开关15,地沟8位于气液分离箱3的下方,气液分离箱3的下端排液口4连接的排液管5向下伸入地沟8中。

工作时,从浸吸槽输出的矿浆进入尾矿浆储槽10内,第一液压插板开关13打开,第二液压插板开关15关闭,尾矿浆泵11将尾矿浆储槽10内的部分尾矿浆通过第一尾矿浆输送管路12送入压滤机1中。压滤机1完成压滤工作后,第一液压插板开关13关闭,第二液压插板开关15打开,吹气口2通入压缩空气,将压滤机1内部残留的尾矿浆通过第一尾矿浆输送管路12及第二尾矿浆输送管路14进入气液分离箱3内。

第一液压插板开关13、第二液压插板开关15均由阀体、设置于阀体中的插板及设置于阀体外侧的油缸构成,油缸的活塞杆与插板连接,通过油压驱动插板动作,使插板打开或关闭阀体。

本实用新型能够在压滤机1内部残留的尾矿浆排入地沟8的过程中避免发生喷溅,保持工作环境清洁,减小噪音,并使压滤机1内部残留的矿浆由地沟8返回尾矿浆储槽10内,使其再次进入压滤机1中进行脱水处理。

其中,气液分离箱3包括封闭的箱体,该箱体的底壁设置有直立的隔板6,隔板6将箱体内分为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隔板6与箱体的顶壁之间留有间隙,箱体的左半部分与该箱体的右半部分通过该间隙连通,气液分离箱3的入口位于箱体的左半部分的顶部,排液口4位于箱体的左半部分的底部,箱体的右半部分的底部设置有排气口7。在气液分离箱3内,压缩空气由排气口7排出,尾矿浆由排液管5排至地沟8。

参见图1,地沟8中设置有液下泵9,液下泵9通过第三尾矿浆输送管路16与尾矿浆储槽10连接。地沟8内的尾矿浆通过液下泵9及第三尾矿浆输送管路16返回尾矿浆储槽10内,一次工作完成。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