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88489发布日期:2019-08-21 00:30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净水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净水机。



背景技术:

净水器用于过滤水中的有害物质和固体颗粒,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净水器内会产生大量污垢,尤其在过滤器的位置,因此净水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过滤器拆下更换维修。同时与过滤器连接的部位也会存有大量的污垢,在清洗维护过滤器时,对该部位也需要清洗,现有的过滤器大多采用一体化设计,这样制作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但在使用时,由于结构面较多,清洗很麻烦。而且很多的净水器的过滤器都需要专业人员来安装,这样使用维护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净水机。

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净水机,其特征点是,包括净水机底座、分流器和过滤器,净水机底座上设置安装孔,安装孔的底端设置底部环边;分流器包括圆柱体和螺母盘,圆柱体上端设置挡环和外螺纹,且外螺纹位于挡环之上,螺母盘内设置内螺纹;通过圆柱体和螺母盘的配合作用,分流器固定在安装孔内,过滤器固定在安装孔内。

优选的,所述圆柱体中心设置内固定孔,内固定孔为盲孔,在内固定孔的侧壁上设置进水口,在内固定孔的底部设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的螺母盘的外圆端面上设置凹槽。

优选的,所述的圆柱体的底部端面上设置底环凹槽,底环凹槽位于内固定孔以外,在底环凹槽内设置加强筋。

优选的,所述的过滤器包括圆筒主体,在圆筒主体前端设置前端圆柱,在前端圆柱前端设置前端水管,前端水管上设置进水口和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的进水口前后两端设置环形开口凹槽,在环形开口凹槽内安装密封圈。

优选的,所述的前端圆柱上设置固定卡块,安装孔的顶部设置内环槽,安装孔的圆柱内壁上设置螺旋卡边,在安装孔的圆柱内壁下部设置通气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净水机,通过在过滤器上的固定卡块和安装孔内的螺旋卡边的配合,实现过滤器的便捷卡牢。在前端水管设置密封圈,在内固定孔外侧设置底环凹槽,实现前端水管和内固定孔的密封配合。在内固定孔上设置通气孔,便于安装时及时排除内固定孔的空气,使得安装更牢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净水机底座结构斜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净水机底壳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器上视结构斜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器下视结构斜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器结构主视图。

图6是图5的A-A视图。

图7是实用新型过滤器结构斜视图。

图8是实用新型过滤器结构主视图。

其中:1-净水机底座;2-分流器;3-过滤器;11-安装孔;21-圆柱体;22-螺母盘;31-圆筒主体;32-前端圆柱;33-前端水管;34-进水口;35-出水口;36-密封圈;37-固定卡块;111-内环槽;113-底部环边;114-通气孔;115-螺旋卡边;211-挡环;212-外螺纹;213-内固定孔;214-进水口;215-出水口;216-底环凹槽;217-加强筋;22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是本实用新型净水机底座结构斜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净水机底壳结构主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器上视结构斜视图。一种便于更换滤芯的净水机,包括净水机底座1、分流器2和过滤器3,净水机底座1上设置安装孔11,安装孔11的底端设置底部环边113。分流器2包括圆柱体21和螺母盘22,圆柱体21上端设置挡环211和外螺纹212,且外螺纹212位于挡环211之上,螺母盘22内设置内螺纹;通过圆柱体21和螺母盘22的配合作用,分流器2固定在安装孔11内,过滤器3固定在安装孔11内。本专利中安装孔11的数量可以为数个,每个安装孔11内都固定一个过滤器3。分流器2直接与过滤器3的各水口相连接,由于长期的过滤作用,分流器2上容易产生污垢。本专利中将分流器2与净水机底座1可拆卸连接,可以方便将分流器2拆下,便于对分流器2的清洗。

如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器下视结构斜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流器结构主视图。图6是图5的A-A视图。圆柱体21中心设置内固定孔213,内固定孔213为盲孔,在内固定孔213的侧壁上设置进水口214,在内固定孔213的底部设置出水口215。 所有的分流器2都依次串联,第一个分流器2的进水口214通过软管连接外部待净化的水源,第一个分流器2的出水口215连接第二个分流器2的进水口214,第二个分流器2的出水口215连接第三个分流器2的进水口214,依次连接,最后一个分流器2的出水口215连接用水管。各分流器2之间都通过软管连接。螺母盘22的外圆端面上设置凹槽221。通过凹槽221可方便拧动螺母盘22。圆柱体21的底部端面上设置底环凹槽216,底环凹槽216位于内固定孔213以外,在底环凹槽216内设置加强筋217。通过在内固定孔213以外设置底环凹槽216,使得内固定孔213为薄壁桶形结构,因而内固定孔213更具有弹性,当过滤器3插入内固定孔213时,使得其结合更紧密。在底环凹槽216内设置加强筋217,用于支撑加强内固定孔213的圆柱壁结构强度。

如图7是实用新型过滤器结构斜视图。图8是实用新型过滤器结构主视图。过滤器3包括圆筒主体31,在圆筒主体31前端设置前端圆柱32,在前端圆柱32前端设置前端水管33,前端水管33上设置进水口34和出水口35。前端水管33为双层管道结构,中间层为出水口35,第二层为环形水道,进水口34连通环形水道,出水口35与环形水道都与圆筒主体31内腔相通,当在过滤器3内安装滤芯时,滤芯的内外部分别与出水口35、环形水道相通。进水口34前后两端设置环形开口凹槽,在环形开口凹槽内安装密封圈36。在进水口34的前后端安装密封圈36,当过滤器3的前端水管33插入内固定孔213时,通过进水口34前侧的密封圈36的隔断作用,避免进水口34和出水口35在内固定孔213内导通。通过进水口34后侧的密封圈36,可以避免进水口34内的水和外界导通,造成漏水问题。前端圆柱32上设置固定卡块37,安装孔11的顶部设置内环槽111,安装孔11的圆柱内壁上设置螺旋卡边115,在安装孔11的圆柱内壁下部设置通气孔114。其中固定卡块37为两片,两片固定卡块37分别位于前端圆柱32的对向两侧;螺旋卡边115也为两条,两条螺旋卡边115也位于安装孔11的圆柱内壁内对向两侧,且螺旋卡边115都是半个螺旋。当将过滤器3安装到安装孔11内时,过滤器3的前端水管33紧密插入内固定孔213内。前端圆柱32插入内环槽111内,实现对过滤器3的固定安装。当前端圆柱32插入内环槽111时,再旋转过滤器3,使得螺旋卡边115卡牢固定卡块37。因为过滤器3安装在安装孔11内时,前端圆柱32与内环槽111配合紧密,使得安装孔11密封,容易造成过滤器3安装不牢,通过设置通气孔114,在安装过滤器3时,同时排掉安装孔11内的空气。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