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式膜组件的离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5121发布日期:2019-06-26 01:47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管式膜组件的离线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净化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管式膜组件的离线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管式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等多个行业,作为核心零部件的管式膜组件内包括多个纵向设置的膜管,在使用过程中管式管式膜组件中单个的膜管有时会因机械原因损伤(被划伤或者因水锤损坏),由于组件内含多个管膜,直接全部更换成本较高,但是现针对异常管式膜组件中单个膜管工作是否正常的检测方法很少,大多时候只能将管式膜组件直接更换,造成很大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管式膜组件的离线检测装置,实现了高效快捷的对管式膜组件中单个膜管进行检测的功能。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管式膜组件的离线检测装置包括水槽,水槽下方连接水槽出水管路,水槽出水管路连接气动泵入水口,气动泵出水口连接膜管进水管路,膜管进水管路上设置进水阀,膜管进水管路的端部设置进水端端头,进水端端头与管式膜组件的管式膜膜管的进水口构成密闭连接,膜管出水管路的端部设置回流端端头,回流端端头与管式膜膜管的出水口构成密闭连接,膜管出水管路伸入到水槽上方,膜管出水管路的出水端口位置处设置回流阀;所述管式膜组件的产水端通过产水管路伸入到水槽上方,产水管路的出水端口位置处设置产水回流阀。

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接入气动泵,进气管上依次连接有压缩空气控制阀和减压阀。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管式膜组件的离线检测装置可以精确、快速检测管式膜异常状况,测试液(活性炭混合液)进膜压力与系统压力相当,完全模拟系统工况,避免了因压力差异导致无法精确测定的情况;装置中设置了进水阀、回流阀和产水回流阀,当测试结束后可以逐渐打开阀门泄压,防止拆卸端头时膜管内部压力过高造成不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管路连接示意图。

图中,1、管式膜组件;2、管式膜膜管;3、进水端端头;4、回流端端头;5、回流阀;6、产水回流阀;7、水槽;8、气动泵;9、进水阀;10、压缩空气;11、压缩空气控制阀;12、减压阀。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管式膜组件的离线检测装置包括水槽7,水槽7下方连接水槽出水管路,水槽出水管路连接气动泵8入水口,气动泵8出水口连接膜管进水管路,膜管进水管路上设置进水阀9,膜管进水管路的端部设置进水端端头3,进水端端头3与管式膜组件1的管式膜膜管2的进水口构成密闭连接,膜管出水管路的端部设置回流端端头4,回流端端头4与管式膜膜管2的出水口构成密闭连接,膜管出水管路伸入到水槽7上方,膜管出水管路的出水端口位置处设置回流阀5;所述管式膜组件1的产水端通过产水管路伸入到水槽7上方,产水管路的出水端口位置处设置产水回流阀6。

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接入气动泵8,进气管上依次连接有压缩空气控制阀11和减压阀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管式膜组件的离线检测装置,在测试时,将有异常的管式膜组件1从系统机架上拆下来,水平放置在检测平台上;用清水彻底冲洗管式膜组件1内外,并在水槽中配制粉末活性炭(粒径约200目);用进水端端头3和回流端端头4堵塞管式膜膜管2两端;利用减压阀12调整压缩空气10压力,手动开启压缩空气控制阀11;气动泵8开始工作,水槽中活性炭混合液被气动泵8泵入管式膜膜管2中;关闭回流阀5,观察产水端回流液是否浑浊;如果未发现产水回流阀6出口产水回流液混浊,关闭压缩空气控制阀11,打开回流阀5泄压,标记管式膜膜管2,说明此管式膜膜管2不存在漏点问题;拆下进水端端头3和回流端端头4,将其安装至另一支管式膜膜管2上,重复以上步序,当发现发现产水回流阀6出口产水回流液浑浊,则可确认此支膜管有漏点。

上面所述的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一种用于管式膜组件的离线检测装置的一些功能结构原理,由于对相同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容易在此基础上进行若干的修改,因此本说明书并非要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管式膜组件的离线检测装置局限在所示或者所述的具体机构及适用范围内,故凡是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