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8176发布日期:2019-08-16 22:39阅读:1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贫血检查的医学检验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



背景技术:

网织红细胞计数这一项目的检查方法有手工法和仪器法两种。仪器法由于需要专门的仪器和配套试剂,成本高,对患者收费也高,难以在各级医院普及,而其临床价值等同于手工法,故手工法在临床应用极为广泛。手工法又包括玻片法和试管法,玻片法容易造成结果偏低,误差大,临床应用基本取消;而试管法容易掌握,重复性较好,目前在各级医院检验科、细胞室及医学院校教学中普遍应用。试管法要求患者的血液和网织红细胞染液比例达到1:1,该项目患者可用外周血或者静脉血,但实际操作过程中无论哪种血液标本,都很难准确达到1:1,如使用静脉血,先向试管中加2滴染液,再用滴管加等量血液,接着用同一滴管进行混匀,滴管内壁上沾有多余的血液,会造成血液多于染液,比例大于1:1,导致结果偏高。而采集外周血,血量少,难以成滴滴进试管内,特别容易在管口沿管壁扩散,不易下沉至管底,需要再加染液将管口周围的血冲下去,这样造成染液多于血液,比例小于1:1;尤其在医学院校实训室,学生实训中通常采集外周血,容易出现上述现象,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存在的血液和染液比例难以准确达到1:1的问题,提供一种保证结果更为准确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专用管,既可完成直接定量采集外周血或抗凝管内的静脉血,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染液与血液准确地达到1:1比例,直接摇动混匀,代替用滴管混匀步骤,且在静置时有盖子封闭液体,不至于使液体挥发。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包括试管,所述试管的中空内壁位置设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的中心贯通有一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截面呈上宽下窄式结构,所述锥形孔内安装有锥状的卡台,所述卡台的锥度与锥形孔锥度一致,所述卡台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刻度吸管,所述刻度吸管的上下两端均延伸至卡台的外部位置,所述试管外部设有用以将试管进行密封的密封装置。

优化的,上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环绕所述试管外壁的凸台,所述凸台上方设有上盖,所述上盖扣设在试管上端。

优化的,上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还包括开设在试管(1)上端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数量为四个且绕所述试管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导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试管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凸台的上方设置有一环槽,环槽与所述导向槽相连通,所述凸台的表面安装有密封圈。

优化的,上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所述上盖的内侧下端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宽度相等的内侧突起,所述内侧突起的高度小于环槽的高度。

优化的,上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所述卡台与所述支撑台的高度相等,且所述卡台的最大外径与锥形孔的最大内径相等。

优化的,上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所述刻度吸管外壁上标有刻度。

在使用时,打开上盖,取出带有卡台的刻度吸管,将染液滴加滴于试管内,然后用刻度吸管尖端部分直接吸取血液至所需用量刻度处,血液因虹吸作用直接流进刻度吸管内,然后迅速将带有卡台的刻度吸管置于已加有染液的试管中,盖上上盖,拿起试管用力混匀,静置10~15分钟后,取下上盖,用刻度吸管滴加一滴混合液于载玻片上,制备涂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既可完成直接定量采集外周血或抗凝管内的静脉血,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染液与血液准确地达到1:1比例,直接摇动混匀,代替用滴管混匀步骤,在静置时用上盖封闭整个混合液,不至于液体挥发,尤其在医学院校实训过程中,可一管标本供多名学生同时使用,且直接滴出一滴容积合适的混合液,容易制备出良好的涂片来,计数结果准确,误差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半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的试管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的刻度吸管与卡台的连接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试管;2、凸台;3、支撑台;4、卡台;5、刻度吸管;6、上盖;7、导向槽;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包括试管1,所述试管1的中空内壁位置设有支撑台3,支撑台3与试管1一体连接,所述支撑台3的中心贯通有一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截面呈上宽下窄式结构,所述锥形孔内安装有锥状的卡台4,所述卡台4的锥度与锥形孔锥度一致,所述卡台4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刻度吸管5,所述刻度吸管5的上下两端均延伸至卡台4的外部位置,所述试管1外部设有用以将试管1进行密封的密封装置。

优化的,上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环绕所述试管1外壁的凸台2,所述凸台2上方设有上盖6,所述上盖6扣设在试管1上端,在盖上上盖6时,利用凸台2上表面对上盖6的扣合位置进行定位。优化的,上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所述密封装置包括环绕所述试管外壁的凸台,所述凸台上方设有上盖,所述上盖扣设在试管上端。

优化的,上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还包括开设在试管1上端的导向槽7,所述导向槽7数量为四个且绕所述试管1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导向槽7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试管1中心均匀分布,所述凸台2的上方设置有一环槽,环槽与所述导向槽7相连通,所述凸台2的表面安装有密封圈8,其中,该密封圈8为橡胶材质。

优化的,上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所述上盖6的内侧下端位置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7宽度相等的内侧突起,所述内侧突起的高度小于环槽的高度,在使用时,上盖6的下端在盖在试管1上方的时候,能够按压密封圈8之后,在旋转上盖6以达到扣紧的目的,能够便于将上盖6扣紧在试管1上端,并且利用密封圈8对该一次性用管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外侧的灰尘进入试管1内部。

优化的,上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所述卡台4与所述支撑台3的高度相等,且所述卡台4的最大外径与锥形孔的最大内径相等,这样设置是为了保证在卡台4安装到支撑台3的锥形孔内时,卡台4的上平面与支撑台3的上平面处于同一平面内。

优化的,上述的网织红细胞手工计数一次性用管,所述刻度吸管5外壁上标有刻度,这样能够便于在吸取血液时,准确的查看血液量。

在使用时,打开上盖6,取出带有卡台4的刻度吸管5,将染液滴加滴于试管1内,然后用刻度吸管5尖端部分直接吸取血液至所需用量刻度处,血液因虹吸作用直接流进刻度吸管5内,然后迅速将带有卡台4的刻度吸管置于已加有染液的试管1中,盖上上盖6,拿起试管1用力混匀,静置10~15分钟后,取下上盖6,用刻度吸管5滴加一滴混合液于载玻片上,制备涂片。

其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既可完成直接定量采集外周血或抗凝管内的静脉血,更为重要的是可以使染液与血液准确地达到1:1比例,直接摇动混匀,代替用滴管混匀步骤,在静置时用上盖6封闭整个混合液,不至于液体挥发,尤其在医学院校实训过程中,可一管标本供多名学生同时使用,且直接滴出一滴容积合适的混合液,容易制备出良好的涂片来,计数结果准确,误差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