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型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46638发布日期:2019-08-16 22:29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V型滤池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V型滤池。



背景技术:

V型滤池是快滤池的一种形式,因为其进水槽形状呈V字形而得名,也叫均粒滤料滤池。

传统V型滤池一般作为高密度沉淀池的后续处理,特别是在钢铁企业综合污水处理中,但是运行一定时间后,V型滤池池内会积聚有大量藻类(夏季尤为突出),其原因为前段高密池出水中微生物、悬浮物、胶体等的存在,进入传统V型滤池后会在其水表面积聚,经历一个运行周期后该量得到加强,当滤池反洗时执行降水位程序,此时该积聚物会随着水位的变化在滤池池壁蔓延,久而久之,积聚物中的微生物等得到大量繁殖,特别是在夏季,微生物繁殖更为突出,甚至出现藻类等,由此增加了V型滤池进水负荷,缩短滤砂使用寿命,且影响环境。

现行解决该问题的办法就是在前段高密池中添加杀菌剂、加强人工清理及缩短反洗周期。但是采用此种方式会相应的增加了药剂、人工、电耗以及水泵工时等成本,显然不符合环保节能、降低物料消耗的社会发展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型滤池,能够去除滤池中的聚集物,解决了滤池水面聚集物繁殖的问题,减少了杀菌剂投加,有效的降低了人工、电耗以及水泵工时等指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V型滤池,包括滤池本体和多个聚集物去除装置,所述滤池本体具有多个用于容纳滤料的滤池,多个所述滤池与多个所述聚集物去除装置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聚集物去除装置包括刮板组件和液位调节装置,所述液位调节装置与所述滤池本体连接,以调节所述滤池能够容纳的最高水位,所述刮板组件设于所述滤池本体的顶部用于去除所述滤池水面的聚集物。

进一步地,所述液位调节装置包括固定板和推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滤池本体连接,所述推板与所述固定板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位调节装置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带动所述推板相对于所述固定板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组件包括导轨和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与所述刮板之间设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刮板沿所述导轨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包括与所述刮板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一导轨以及与所述刮板另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二导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所述滤池的横截面。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靠近所述滤池一端的材料为弹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刮板远离所述滤池一端的材料为不锈钢。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和与多个所述滤池一一对应设置的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多个所述聚集物去除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V型滤池能产生如下有益效果:

在使用上述V型滤池时,每一个滤池对应设置有一个聚集物去除装置,即每一个聚集物去除装置用于去除与其对应的滤池中水面的聚集物。具体使用时首先将污水排入各个滤池中进行过滤,此时液位调节装置处于中位;过滤完毕后,对滤池中的滤料进行气水反冲洗,此时液位调节装置处于低位;冲洗完毕后,将液位调节装置调解至高位,此时滤池中的水位处于最高状态,水中的悬浮物绿藻等杂物漂浮在水面上,随后通过刮板组件去除滤池水面的聚集物即可。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V型滤池能够去除滤池中的聚集物,解决了滤池水面聚集物繁殖的问题,减少了杀菌剂投加、延长了反洗周期,有效的降低了人工、电耗以及水泵工时等指标,滤池环境大为改善,同时液位调节装置能够有效减少了合格产水的不合理排放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V型滤池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V型滤池的底层平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A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B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C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D剖面图。

图标:1-滤池本体;2-聚集物去除装置;21-刮板组件;211-导轨;2111-第一导轨;2112-第二导轨;212-刮板;213-驱动件;22-液位调节装置;221-固定板;222-推板;223-驱动机构;3-液位检测装置;4-池体;5-总进水配水渠;6-滤池进水堰板;7-V型进水槽;8-气水分配管渠;9-反洗排水渠;10-水封井;11-滤料;12-进水阀;13-滤后出水阀;14-反洗进水阀;15-反洗进气阀;16-反洗排水阀;17-反洗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V型滤池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V型滤池的底层平面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A-A剖面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B-B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C-C剖面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D-D剖面图。

本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V型滤池,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滤池本体1和多个聚集物去除装置2,滤池本体1具有多个用于容纳滤料的滤池,多个滤池与多个聚集物去除装置2一一对应设置,聚集物去除装置2包括刮板组件21和液位调节装置22,液位调节装置22与滤池本体1连接,以调节滤池能够容纳的最高水位,刮板组件21设于滤池本体1的顶部用于去除滤池水面的聚集物。

在使用上述V型滤池时,每一个滤池对应设置有一个聚集物去除装置,即每一个聚集物去除装置用于去除与其对应的滤池中水面的聚集物。如图6所示,最上方的液位所表示的为高位,最下方的液位所表示的为低位,最上方的液位与最下方的液位之间的为中位。具体使用时首先将污水排入各个滤池中进行过滤,此时液位调节装置处于中位;过滤完毕后,对滤池中的滤料进行气水反冲洗,此时液位调节装置处于低位;冲洗完毕后,将液位调节装置调解至高位,此时滤池中的水位处于最高状态,水中的悬浮物绿藻等杂物漂浮在水面上,随后通过刮板组件去除滤池水面的聚集物即可。

相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实施例提供的V型滤池能够去除滤池中的聚集物,解决了滤池水面聚集物繁殖的问题,减少了杀菌剂投加、延长了反洗周期,有效的降低了人工、电耗以及水泵工时等指标,滤池环境大为改善,同时液位调节装置能够有效减少了合格产水的不合理排放问题。

如图1至图6所示,上述滤池本体包括池体4、总进水配水渠5、滤池进水堰板6、V型进水槽7、气水分配管渠8、反洗排水渠9、水封井10、滤料11、进水阀12、滤后出水阀13、反洗进水阀14、反洗进气阀15、反洗排水阀16、反洗排气阀17。其中:总进水配水渠5、滤池进水堰板6和V型进水槽7与池体4连接;气水分配管渠8与滤池的底部连通;反洗排水渠9用于排出反洗水;水封井10与池体4连接用于排出过滤后的净水;滤料11设于滤池中;进水阀12、滤后出水阀13、反洗进水阀14、反洗进气阀15、反洗排水阀16和反洗排气阀17分别通过管道与池体连接。

具体在使用,首先进行产水运行工序,此时,进水阀12全开,滤后出水阀13开启,其它阀门关闭。该工序中滤池进水由总进水配水渠5经进水阀12、滤池进水堰板6再经侧孔进入V型进水槽7进入滤池表面,被均质滤料滤层过滤的滤后产水经带有长柄滤头的底板流入底部空间,由方孔汇入气水分配管渠8,再经水封井10汇流入后续水处理设施。该工序中液位调节装置处于中位。

随后进行反洗工序,具体包括反洗降水位工序、气洗工序、气水洗工序和水洗工序。反洗降水位工序中,进水阀12关闭,滤后出水阀13开度增加并使水位降至设定位置,在此过程中控制液位始终在砂面和吹扫口高度之间,液位调节装置22降至最低位,此工序可在确保反洗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外排水量。随后进行气洗工序,打开反洗排水阀16;起动风机,一段时间后开启反洗进气阀15,进水阀12打开至半开状态,进行气洗。该工序中,空气经气水分配管渠8的上部小孔均匀进入滤池底部,由长柄滤头喷出,将滤料11表面杂质擦洗下来并悬浮于水中,被表面扫洗水冲入反洗排水渠9。随后进行气水洗工序,起动反洗泵,打开反洗进水阀14,气水洗一段时间。该工序中,反冲洗水也进入气水分配管渠8,气、水分别经小孔和方孔流入滤池底部配水区,经长柄滤头均匀进入滤池,滤料得到进一步冲洗,表面吹扫仍继续进行。随后进行水洗工序,关闭反洗进气阀15,几秒后关闭风机,开启反洗排气阀17,水洗一段时间后,关闭反洗水泵、反洗进水阀14。该工序中,停止气冲,单独水冲,表面吹扫继续进行,最后将水中杂质全部冲入反洗排水渠9。

随后进行水面聚集物去除工序,液位调节装置22处于高位,此时进水阀12仍然处于半开状态,水位不断上升,当上升至最高液位时,启动刮板组件21,刮板组件21在滤池水面自进水向排水侧刮除水面残存的杂物(包括残存的悬浮物、绿藻等)至反洗排水渠9,然后退回至进水侧,关闭反洗排水阀16。

其中,如图6所示,液位调节装置22包括固定板221和推板222,固定板221与滤池本体1连接,推板222与固定板221滑动连接。固定板221上设有用于容纳推板222的滑槽,推板222伸入滑槽内与固定板221滑动连接,推板222的滑动方向沿着竖直方向,以增加或者降低滤池上边沿的高度。

具体地,推板222相对于固定板221滑动可以采用手动调节也可以采用自动、半自动调节。当采用手动调节时,固定板221上设有多排卡槽,多排卡槽分布于固定板221的不同高度,推板222上设有用于卡入任意一排卡槽中的卡块。使用时可以手动调节卡块卡入某一排卡槽中,实现推板高度的调节。

当采用自动、半自动调节时,液位调节装置22还包括驱动机构223,驱动机构223用于带动推板222相对于固定板221运动。

需要说明的是,凡是能够带动推板222相对于固定板221运动的结构都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驱动机构223。例如:驱动机构223为液压机构,或者驱动机构223为气压机构,或者驱动机构223为螺母丝杠机构,或者驱动机构223为直线电机,等等。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驱动机构223为直线电机,直线电机带动推板222相对于固定板221运动,且直线电机做防水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刮板组件21能够稳定的去除水面残存的杂物,刮板组件21包括导轨211和刮板212,刮板212与导轨211滑动连接。

具体地,刮板212相对于导轨211滑动可以采用手动调节也可以采用自动、半自动调节。当采用手动调节时,可以人工推动刮板212,使得刮板212沿着导轨211滑动。

当采用自动、半自动调节时,导轨211与刮板212之间设有驱动件213,驱动件213用于带动刮板212沿导轨211滑动。

要说明的是,凡是能够带动刮板212沿导轨211滑动的结构都可以是上述实施例所提及的驱动件213。例如:驱动件213为液压机构,或者驱动件213为气压机构,或者驱动件213为螺母丝杠机构,或者驱动件213为直线电机,等等。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驱动件213为行驶小车。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轨211可仅包括一根导轨,刮板212的中部与导轨滑动连接。

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为了使得导轨211的结构更加的牢固,导轨211包括与刮板212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一导轨2111以及与刮板212另一端滑动连接的第二导轨2112。第一导轨2111和第二导轨2112能够共同对刮板212进行支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得刮板212能够将水面聚集物直接刮入反洗排水渠,第一导轨2111和第二导轨2112的延伸方向均平行于滤池的横截面,刮板212沿着第一导轨2111和第二导轨2112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平行于滤池的横截面,能够自进水向排水侧刮除水面残存的杂物,直接将水面残存的杂物刮入反洗排水渠9。

其中,为了避免刮板212工作过程中与液位调节装置22发生撞击,刮板212靠近滤池一端的材料为弹性材料。弹性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即使推板222得顶部略高于刮板212的底部,弹性材料可以产生一定的形变,不影响刮板组件21的正常工作。

具体地,弹性材料可以为天然橡胶也可以为合成橡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使得刮板212能够牢固的与导轨211或者驱动件213连接,刮板212远离滤池一端的材料为不锈钢。不锈钢具有较高的强度,能够保证刮板212稳定的与导轨211或者驱动件213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V型滤池还包括控制系统和与多个滤池一一对应设置的液位检测装置3,液位检测装置3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分别与多个聚集物去除装置2连接。液位检测装置3用于检测滤池中的液位,并将液位信息发送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根据液位信息控制聚集物去除装置2的工作状态。控制系统可以包括PLC控制柜,PLC控制柜具体包括空气开关、PLC、电源、继电器和接线端子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