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漆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4312发布日期:2019-10-19 03:51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漆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漆房。



背景技术:

喷漆房,顾名思义就是在一个房间里对过滤喷漆对象进行喷漆,也被叫做烤漆房。喷漆房是提供涂装作业专用环境的设备,能满足涂装作业对温度、湿度、光照度、空气洁净度等要求;能将喷漆作业时产生的漆雾及有机废气限制并处理后排放,是环保型的涂装设备。目前,人防门在制造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喷漆。但是,由于漆料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而且人工喷漆会对工人的身体造成较大伤害。现有喷漆房大都设施简陋,无法满足上述要求,因此对于喷漆房的能源利用率需要提高,对于喷漆房排放的气体也需要进行过滤。

针对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505634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漆房,包括室体,所述室体设置在地面上,室体为拼装插接式,室体为长方体结构,包括起支撑作用的室体骨架和包裹在室体骨架外的壁板结构件,室体内壁上设有烤漆系统,室体的顶部设有若干进风口,室体内部上方设有顶部过滤系统,室体的两边设有工作门,顶部过滤系统包括过滤棉托架和设置在过滤棉托架上的过滤棉。使用时,将待喷漆的工件放置在室体内,通过烤漆系统对工件喷漆,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设置在室体底部的空气净化机箱过滤。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室体内需要有较强的气流将烤漆系统喷出的油漆压至工件上,但使用过滤棉过滤外来空气,固体颗粒附着在过滤棉上,导致喷漆房室体内的气流强度较弱,工件的上漆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漆房,其具有过滤外界固体颗粒,提高工件的上漆效果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喷漆房,包括室体,所述室体一侧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侧壁设有封闭进料口的且向室体外转动以打开的门,所述室体内设置有喷漆装置,所述室体顶部设置有导气口,所述导气口通过导气管连通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室体一侧且与导气管连通的箱体,所述箱体内蓄有水,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将箱体分隔为进气腔和出气腔的隔板,且所述隔板的下侧边设置在水面下,贯穿所述进气腔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于进气腔内的一端设置在水面下,且进气管上设置有向箱体内吸气的第一负压吸附泵,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干燥机构,且导气管与箱体连通的一端设置在出气腔内,所述室体内滑移设置有工作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件喷漆的过程中,先将工件放置工作台上,通过喷漆装置对工件喷漆,此时过滤装置将空气中的固体颗粒过滤,避免工件因室体内空气中的固体颗粒而影响喷漆效果,气体通过第一负压吸附泵和进气管进入进气腔内的水中,然后通过导气管以及导气管的干燥机构,进入室体内,整个过程,始终畅通,室体内具有较强的气流,将喷漆装置喷出的油漆压至工件上,提高了工件的上漆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气管于箱体内水面下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气筛将进气管中的气流分流成许多小气流,从而使气流与水更充分接触,使得气体中的固体颗粒能尽可能彻底的被水过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干燥机构包括设置在导气管上的空腔,所述空腔内填充有干燥剂,所述导气管上设置有向室体内吸气的第二负压吸附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干燥机构,使得室体中空气不会因为湿度过大而影响工件的上漆效果;空腔以及在空腔内填充干燥剂,简单、方便的实现了干燥气体的功能;设置第二负压吸附泵,减小干燥剂阻挡气流的影响,增加导气管中的气流强度,进而增加室体内的气流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滑轨,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沿滑轨滑移的滑轮,所述滑轨一端于喷漆装置下方设置,另一端与进料口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工件放置在室体内的过程中,先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然后将工作台滑移至喷漆装置下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净化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油漆中存在的大量有害气体,通过净化装置净化有害气体之后,再将气体排放到外界中,避免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室体内壁上的多个紫外线灯,所述室体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远离室体的一端连接有填充有活性炭的吸附箱,所述排气管上设置有向吸附箱吸气的第三负压吸附泵,所述吸附箱上设置有出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紫外线灯发出的紫外线能将油漆中的有害气体分解为臭氧、二氧化碳和水等,产生的水流入到排水槽中,使工作人员更容易进出室体,臭氧被吸附腔中的活性炭吸收处理,最后净化后的气体被第三负压吸附泵通过出气管抽出,设置第三负压吸附泵,增加了室体内的气流强度,方便了室体内处理后的气体的排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气管远离吸附箱的一端向下设置,且出气管内部设置有过滤薄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气管远离吸附箱的一端向下设置,避免雨水污染吸附箱;设置过滤薄膜,避免外界空气进入吸附箱而降低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室体底部设置有多个纵横交错的排水槽,多个所述排水槽均连通有贯穿室体的集水管,且集水管于室体外的一端连通有集水箱,所述集水箱设置有排水口,排水口上设置有盖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清理室体内因气体分解形成的水;设置盖体,避免未被处理的空气进入室体,影响工件的上漆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过滤装置,使得气体被过滤后,仍然具有较强的气流,提高了工件的上漆效果;

2.通过工作台与室体底部滑移连接,使得工作人员更容易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上;

3.通过设置净化装置,先将油漆中存在的大量有害气体净化,再将气体排放到外界中,避免有害气体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喷漆房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室体;11、导气口;12、喷漆装置;13、紫外线灯;14、导气管;141、空腔;142、第二负压吸附泵;15、工作台;151、滑轮;16、滑轨;17、排水槽;18、排气管;181、第三负压吸附泵;182、吸附箱;183、出气管;19、集水箱;191、排水口;192、盖体;2、箱体;21、进气管;211、第一负压吸附泵;212、进气筛;22、隔板;23、进气腔;24、出气腔;3、进料口;31、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喷漆房,包括室体1,室体1上开设有进料口3,进料口3上设置有门31,门31的打开方式设置为向室体1外转动打开,室体1内设置有喷漆装置12,喷漆装置12设置为安装在室体侧壁上的高压管,高压管一端连通油漆桶,桶内设置有泵,泵的高压管的一端与泵连接,另一端穿过室体侧壁置于室体内,穿过室体内的端部上连接有支管,支管上连接有喷头,室体1顶部设置有导气口11,导气口11通过导气管14连通有过滤装置。室体1内滑移设置有工作台15,室体1底部设置有滑轨16,滑轨16的一端于喷漆装置12下方设置,另一端与进料口3连接,工作台15上设置有沿滑轨16滑移的滑轮151。

参照图1和图2,过滤装置包括设置在室体1一侧且与导气管14连通的箱体2,箱体2内蓄有水,箱体2内设置有将箱体2分隔为进气腔23和出气腔24的隔板22,且隔板22的下侧边设置在水面下,进气腔23贯穿设置有进气管21,进气管21于进气腔23内的一端连通有进气筛212,进气筛212设置在水面下,进气管21上设置有向箱体2内吸气的第一负压吸附泵211,导气管14上设置有干燥机构,导气管14与箱体2连通的一端设置在出气腔24内。

参照图1和图2,干燥机构包括设置在导气管14上的空腔141,空腔141内填充有干燥剂,导气管14上设置有向室体1内吸气的第二负压吸附泵142。

参照图1和图2,箱体2内设置有净化装置,净化装置包括设置在室体1内壁上的多个紫外线灯13,室体1底部设置有多个纵横交错的排水槽17,多个排水槽17连通有贯穿室体1的集水管,且集水管于室体1外的一端连通有集水箱19,集水箱19设置有排水口191,排水口191上设置有盖体192,室体1连通有排气管18,排气管18远离室体1的一端连接有填充活性炭的吸附箱182,排气管18上设置有向吸附箱182内吸气的第三负压吸附泵181,吸附箱182上设置有出气管183,出气管183远离吸附箱182的一端向下设置,且出气管183内部设置有过滤薄膜。本实施例中紫外线灯13设置有8个。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对工件喷漆的过程中,先将工件放置工作台15上,通过喷漆装置12对工件喷漆,此时室体1顶部的导气口11吹出经过过滤装置过滤的气体,再通过净化装置从室体1中抽出,整个过程中,气流的通道始终畅通,室体1中具有较强的气流,从而将喷漆装置12喷出的油漆压至工件上,提高了工件的上漆效率。

在过滤装置过滤气体的过程中,气体通过第一负压吸附泵211将室体1外的空气吸进进气管21,然后通过进气管21进入进气腔23内的水中,进气管21上的进气筛212将进气管21中的气流分撒成许多道小气流,然后小气流中的气体经过水的湿润以及过滤,气流进入在出气腔24中,然后第二负压吸附泵142将出气腔24中的气体吸进导气管14,在经过空腔141中的干燥剂干燥,进入室体1。

在净化装置油漆中的有害气体的过程中,紫外线灯13发出的紫外线将有害气体分解为臭氧、二氧化碳和水等,产生的水通过排水槽17和集水管进入到集水槽中处理,臭氧和二氧化碳等气体和室体1中的空气融合在一起,然后经过第三负压吸附泵181和排气管18进入到吸附腔,吸附腔中的活性炭将臭氧吸附,最后气体通过出气管183以及过滤薄膜,排放到外界空气中。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