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无遮挡灌溉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7734发布日期:2019-08-23 23:38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的无遮挡灌溉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溉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的无遮挡灌溉喷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农作物及园林花草灌溉时,一般是手持软管头部直接喷水。虽然人工灌溉成效好,但是手持费时费力;现有的采用在灌溉水管上开设有微孔或安装灌溉喷头的方式替代人工灌溉,虽然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开设微孔的方式导致灌溉范围有效,既能对灌溉管路附近浇灌;安装灌溉喷头,由于喷头多为固定式安装,喷射角度无法调节,将导致朝向一个方向重复灌溉,浪费水资源,甚至在地表冲出沟壑,致使农作物或花草被喷倒甚至被连根拔起。不适用于农业灌溉使用。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实现旋转喷洒灌溉,又能节省能耗,无需电机驱动,自动旋转的灌溉用洒水喷头满足使用需求。

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576699U所公开的一种农业灌溉用洒水喷头,包括供水总管、供水支管、水流混合器、变径供水管和旋转喷头,所述供水总管侧壁上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外侧的供水总管外壁上焊接有供水支管,供水支管内部设有进水通道,进水通道与进水口连通;所述供水支管顶端焊接有水流混合器;所述水流混合器上端焊接有变径供水管,变径供水管内部设为变径通道,所述旋转喷头内部安装有空心转轴,空心转轴底端焊接有中心轴杆,中心轴杆上自上而下焊接有若干驱动桨叶;该实用新型的洒水喷头结构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陷,特提出一种新型的无遮挡灌溉喷头,解决了现有灌溉喷头的喷射角度单一,并且存在喷射死角的问题,还解决了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无遮挡灌溉喷头,包括:喷头主体、套设在喷头主体内的出水芯、固定在出水芯内并从喷头主体上部伸出的连接杆,以及可转动套设在连接杆上并位于喷头主体上方的旋转块,采用上述结构,整个灌溉喷头结构简单明了,使用起来简单方便,能够实现360°自旋转进行喷洒灌溉;

进一步,在出水芯内部设有中芯管和至少一用于支撑中芯管的支撑架,连接杆通过插入中芯管实现固定安装;旋转块为倒置的锥形,通过改变锥形的锥角,能够改变喷射出的水流的喷射方向,控制水流的喷射范围,实现不同灌溉环境的不同需求;旋转块底部设有若干扇形的分隔块,分隔块的尖端A指向连接杆,分隔块与分隔块之间形成分水槽,分隔块两侧还设有弧形边,当水流通过出水芯喷射到旋转块上时,水流沿分水槽喷射出去同时撞击弧形边从而使得旋转块旋转完成灌溉动作,采用该结构,利用水流喷射的力量使得转块旋自转,从而实现360°无死角灌溉。

其中,在出水芯的外壁外侧上还设有若干开口槽,该开口槽可使得将出水芯安装在喷头主体内部时更紧密,并且能在喷头主体内壁设置卡块,提高安装强度,并且防止出水芯出现位置活动的情况。

其中,在喷头主体上还设有安装螺纹、旋拧把手、出水口和进水口,安装螺纹设置在喷头主体外壁下部,旋拧把手位于喷头主体外壁上部,出水口位于喷头主体上部,进水口位于喷头主体下部,水流从进水口进入出水芯,从出水口喷射到旋转块上。

支撑架数量为五个,支撑架用于连接外壁内侧和中芯管,五个支撑架均布在中芯管和外壁之间,支撑架、外壁与中芯管共同形成水流的流经通道,中芯管与连接杆采用紧配合关系,在中芯管与连接杆安装完成后不会产生相互活动。

进一步,中芯管的外壁在靠近出水口的一端向里收紧,即在靠近出水口的一端中芯管的水流的流经通道变窄,出水口的出水速度得到提高。

其中,连接杆顶部还设有杆帽,杆帽用于旋转块的限位,防止旋转块脱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无遮挡灌溉喷头的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块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出水芯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锥面C与顶部平面B所形成的夹角为20°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锥面C与顶部平面B所形成的夹角为16°的立体图;

图中:1为喷头主体;2为出水芯;3为连接杆;4为旋转块;5 为安装螺纹;6为旋拧把手;7为出水口;8为进水口;9为中芯管; 10为支撑架;11为外壁;12为开口槽;13为杆帽;14为分水槽; 15为分隔块;16为弧形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的无遮挡灌溉喷头,如图1、图2 和图3所示,包括:喷头主体1、套设在喷头主体1内的出水芯2、固定在出水芯2内并从喷头主体1上部伸出的连接杆3,以及可转动套设在连接杆3上并位于喷头主体1上方的旋转块4;

出水芯2内部设有中芯管9和至少一用于支撑中芯管9的支撑架 10,连接杆3通过插入中芯管9实现固定安装;旋转块4为倒置的锥形,旋转块4底部设有若干扇形的分隔块15,分隔块15的尖端A指向连接杆3,分隔块15与分隔块15之间形成分水槽14,分隔块15 两侧还设有弧形边16,当水流通过出水芯2喷射到旋转块4上时,水流沿分水槽14喷射出去同时撞击弧形边16从而使得旋转块4旋转完成灌溉动作;

具体的,旋转块4为倒置的锥形,通过改变锥形的锥角,能够改变喷射出的水流的喷射方向,控制水流的喷射范围,实现不同灌溉环境的不同需求;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分水槽14所在锥面C 与旋转块4的顶部平面B所形成的夹角为20°,如图4所示,分水槽 14所在锥面C与旋转块4的顶部平面B所形成的夹角为16°,两种不同型号的灌溉喷头可以用在不同灌溉需求的环境中。

如图3所示,出水芯2的外壁11外侧上还设有若干开口槽12,该开口槽12可使得将出水芯2安装在喷头主体1内部时更紧密,并且能在喷头主体1内壁设置卡块,提高安装强度,并且防止出水芯2 出现位置活动的情况。

如图1所示,喷头主体1上还设有安装螺纹5、旋拧把手6、出水口7和进水口8,安装螺纹5设置在喷头主体1外壁下部,旋拧把手6位于喷头主体1外壁上部,出水口7位于喷头主体1上部,进水口8位于喷头主体1下部;具体来说,水流从进水口8进入出水芯2,从出水口7喷射到旋转块4上;安装螺纹5用于将本实施例的灌溉喷头安装到需要进行灌溉的管路上,通过旋拧把手6更便于进行安装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架10数量为五个,支撑架10用于连接外壁 11内侧和中芯管9,五个支撑架10均布在中芯管9和外壁11之间;五个支撑架10均布在中芯管9和外壁11之间,支撑架10、外壁11 与中芯管9共同形成水流的流经通道,中芯管9与连接杆3采用紧配合关系,在中芯管9与连接杆3安装完成后不会产生相互活动,并且在连接杆3顶部还设有杆帽13,杆帽13用于旋转块4的限位,防止旋转块4脱离。

实施例2:

相较于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中芯管9的外壁11在靠近出水口7的一端向里收紧,即在靠近出水口7的一端中芯管9的水流的流经通道变窄,出水口的出水速度得到提高,能够提高旋转块4的旋转速度,使得喷洒出来的水流更加细腻。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